孩子厌学休学躺平了,父母不要陷入自己的“言语困境”

文摘   2025-01-27 07:30   陕西  
       
  


我是哈雷,这是我2025年度的第27篇原创文章.


有时候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用语言创造出了新的困境出来。


01


上午的时候,老妈听说邻居的孙子住院了,就跟邻居打视频电话问候一下。


邻居老太太一接通电话就开始哭起来,我着急在家睡不着,吃不香的。也不给我说啥病,过年也不知道能不能不回来。


咱村上的几个外出打工的都回来了,大包小包的,估计也也挣了不少钱。我们家老大自从孩子病了,12月份就请假回来了再也没有去厂子。也不知道这次孩子住院又去借了别人多少钱。


老妈也跟着伤心了,忙安慰道:你把自己照顾好。年纪大了,孩子不接电话是怕你担心。


邻居:什么啊,我们老大从小就跟我不亲。他就是在埋怨我没有把孩子照顾好。


刚巧妈妈手机没电了,两个老太太就终止了聊天。我老妈一边抹泪一边说,你张姨真不容易。


但其实据我所知,这位邻居的孙子只是做了一个小小的手术而已。


这一个场景让我想到了一个词“父母的言语困境”。担心孩子没错,可是当我们的言语表达营造出来一个新的困境,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新的困扰。


02


有时候面对孩子的问题,是我们自己设置了一个困境,而这个困境,可能来源于我们大人的言语。


例如我常在家长群里,看到很多家长处在一种“言语的困境中。


例如,看到别人愿意出门了,与父母沟通关系很好。


他们会表达说:真好,我太羡慕了,也不知道我的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出门,他什么时候愿意理我,我好失败。


你跟孩子怎么说的,他才去的学校啊。能具体分享一下吗?我比较笨,没太明白你的意思。


你成长得很快,我也想做你那样的妈妈,你看了什么样的书,你报了谁的课程?我没有你好学,有音频最好,我看不进去书。


我到现在都不敢给父母说孩子的事情,他们根本接受不了。自从孩子在家躺平,我提心吊胆的,总害怕他们周末要过来看孩子。


马上要过年了,我真的不知道亲戚朋友问起孩子的事情,我该怎么说。大家都知道孩子之前很乖,学习成绩很好。

 

孩子发了一短话,我截了图,大家帮我分析一下,看看孩子是什么样的心理?我担心我接不住孩子的话。


......


以上的家长用很多言语创造出来一个无力、无助、小心翼翼、提心吊胆的心理困境出来。


每次看到这样的表达,我会引导家长去多读几遍自己的话,体会一下自己的感受。


我能理解大家面对孩子的问题比较焦虑担忧,但当我们用言语为自己创造出了一种困境时,其实是无形中把孩子的问题扩大化了。


如果孩子在家庭里,完全是按照父母的心理模式来构建,那孩子不会感受到轻松,也不会觉得自己被尊重和信任的。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的焦虑情绪,痛苦是孩子带给我们的,内心可能就被局限了。


我们需要故意淡化或忽视孩子的这些表现,让他看到自己的感受。


所有的一切都是孩子在某种情境状态下的行为与情绪反应方式,孩子的状况不会永远这样,他的行为与情绪反应的方式也不可能永远这样。


03


如果孩子现在保持了一种黑白颠倒的状态,很可能孩子下意识地做了一些事让自己保持这个状态,这是孩子的一种防御。


就好比一个孩子觉得自己的社交能力弱,反过来他会逃避社交,社交不良就被保持了下来。


正常人也会抑郁, 也会焦虑。孩子跟我们一样,情绪都有一个周期变化的过程。就像一年里,春夏秋冬四季交替。


有一个孩子对我说她社恐,半年都没出门了,我问她,你是怎么做到保持半年不出门的。把这样的事找出来,然后不要再去做,社恐就会减轻很多。


例如一个孩子患了抑郁症,得到了家人的关爱,这种关爱是孩子内心渴望已久的。


我们要看到孩子在躯体痛苦的同时存在着情感的满足,这是一种继发性获益。


当症状成为孩子的一种心理防御,那么让孩子走出抑郁就不容易了。因为这样做会损害他潜在的利益。


家长要注意, 一个“久病不好”的孩子背后总会有一些隐情,是因为孩子现在还不能好。


如果你的孩子恰好是这样,我们可以猜测是你的孩子把症状做的有选择性,例如在父母面前把症状表现出来,而在其他人,例如同伴面前就把症状收起来了。


恭喜你,你的孩子对症状“收放自如”,他把症状当做了朋友。不要过度担心孩子。


有的孩子在面对心理咨询师的时候,很抗拒,害怕袒露内心,害怕被分析。而有的孩子会特别依赖心理咨询师,缺乏主动的心理能力。


这两类孩子可能咨询的周期会更长一些。但也没有关系,一段信任的咨询关系,本身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成长。


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孩子的问题简单化,不要用言语为自己额外创造出一种新的困境出来,这已经很好了。


如果你喜欢哈雷的文字,欢迎你点个在看,分享转发给其他人。


添加微信:haleixinli

点击预约哈雷的心理咨询     


2025年哈雷老师的家长心理支持陪伴音频课升级版已经上线了,欢迎家长报名。随报随听,同时你也可以加入陪伴计划。



  更多哈雷心理原创文章荐读

 孩子不愿意上学,怎么办?    

减少心理时间,缓解孩子抑郁焦虑

父母如何理解孩子厌学、拒学行为

试着做这3个练习,降低孩子焦虑

心理咨询师和医生,有啥不一样

孩子心理咨询前,家长需要了解这些

如何利用心理学方法教育孩子?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前的6大迹象

孩子成天玩手机,家长怎么办?

孩子不愿意去学校,家长越使劲越用力有可能越不好
孩子厌学休学久了,家长要做到不盲目,不过度,不苛求
厌学休学久了,不愿意去学校的孩子,都有这些特点
孩子厌学休学抑郁 ,家长怎么做才能影响你的孩子
孩子休学在家,不出门整日玩手机游戏,我很担心怎么办?
孩子厌学休学抑郁,家长都要避免步入三个误区
孩子厌学休学抑郁,哈雷写给家长和孩子的信
孩子不愿意做心理咨询,家长怎么办?
孩子厌学休学抑郁,家长要经历这4个心理阶段 

哈雷心理咨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哈雷老师的个人公众号。哈雷专注于青少年心理咨询。坚持日更心理学知识,青少年心理成长故事,用文字的方式聆听、理解、接纳、陪伴每一个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