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来了,心理咨询师哈雷说给家长的十句话

文摘   2025-01-24 07:30   陕西  
           哈雷|接纳、倾听、理解、陪伴每个孩子
厌学网瘾| 抑郁焦虑|恐惧强迫|情感困扰


哈雷:国家注册二级心理咨询师,坐标西安,青少年来访者遍布全国各地。接受孩子与家长网络咨询及心理陪伴服务。


寒假来了,家长和孩子们相对都比较放松了,明天开始哈雷将进入休假模式了。将这十句话送给各位家长。


第一句话:让孩子自己看到努力的意义


父母最重要的功能不是帮助孩子规划他的人生路,获得成功,而是通过自己的行为让孩子看到努力的意义,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


不要为了孩子暂时的成绩而破坏了孩子长期的内驱力,当一个孩子的内驱力被破坏,孩子的内在就是空的,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来。这与我们教育孩子的初衷不是背道而驰吗?


第二句话:放开让孩子自己成长


孩子最好的成长是自我成长,最好的控制是自我控制,而不是来源于我们大人的强加。


作为父母我们最重要的一项爱是引导孩子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决断,为自己负责,充分释放孩子自我完善的内驱力,身体力行。体验成长的困扰于获得成长的勇气。


第三句话:父母不要安排孩子的人生


我们如果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总是想着安排好孩子的人生,规划孩子,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机制促使孩子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那么你的孩子很难成长为一个自我驱动的自律的孩子。


要让孩子走到台前,父母要隐入幕后。


第四句话:放下对孩子的控制


当我们把孩子控制的很紧的时候,看上去孩子很听话,但是这样做可能会不自觉的帮孩子解决了很多问题。


但可能同时也剥夺了孩子自己变得坚强,勇敢,成长的机会。没有被动要求,没有评判,更没有奖励,这恰恰是孩子所需要的自驱力过程,是孩子走向心理健康发展的必经旅程。


第五句话:父母自己的状态很重要


有的孩子会有很强的求知欲,有很自律,这对父母来说很省心,但很有可能我们会忽略到孩子的焦虑,压力,不开心,如果我们自己不是处在压力很大,焦虑,生气或者疲惫的状态中,我们就可以更好的面对孩子的这些情绪。



第六句话:家长不要包办孩子的一切


很多家长不太相信自己的孩子,从写作业,学习到交朋友,家长都要说了算,坚持一手包办孩子的一切,似乎这样做家长才安心,导致孩子的能量越来越低。


这样的家长一定要停下来,与其把自己当作孩子的上司,不如试着成为孩子的顾问。


第七句话:让孩子建立自己的认知


互联网时代,很多孩子有很多途径可以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理解,看法和感受。他们也学会了在这样的虚拟世界里开拓自己的眼界和认知,甚至搭建自己的人际关系。


时代的变化我们无力改变,父母有时候能做得对孩子有帮助的事情,其实就是给孩子少一些约束。


第八句话:慢性压力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慢性压力,对于孩子大脑的发育有非常负面的影响,如果孩子对自己有过低的控制感,会引发与压力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九句话:健康的自我激励对孩子很重要


一个孩子健康的自我激励,根植于孩子的控制感,胜任感或自主感。当孩子有了健康的控制感,会带来积极的结果,会有很强的内部动机。


第十句话:让你的孩子拥有控制感


每一个焦虑的大人或孩子,都曾经有过失控的经历或体验,任何一个心情沮丧的人也有感受过对自己的生活失去控制的感觉。


一个孩子无论他来自哪里,如何长大,只要缺少控制感,你就会有压力。好的控制感会引发孩子的改变。


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对自己的人生做出至关重要的选择,也相信在面对外力影响时,孩子并不无助。


我是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哈雷,专注于少年心理咨询。接受西安地区之外远程青少年、家长心理咨询。


添加微信:haleixinli

点击预约哈雷的心理咨询     


2025年哈雷老师的家长心理支持音频课升级版已经上线了,欢迎家长报名。


  更多哈雷心理原创文章荐读

 孩子不愿意上学,怎么办?    

减少心理时间,缓解孩子抑郁焦虑

父母如何理解孩子厌学、拒学行为

试着做这3个练习,降低孩子焦虑

心理咨询师和医生,有啥不一样

孩子心理咨询前,家长需要了解这些

如何利用心理学方法教育孩子?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前的6大迹象

孩子成天玩手机,家长怎么办?

孩子不愿意去学校,家长越使劲越用力有可能越不好
孩子厌学休学久了,家长要做到不盲目,不过度,不苛求
厌学休学久了,不愿意去学校的孩子,都有这些特点
孩子厌学休学抑郁 ,家长怎么做才能影响你的孩子
孩子休学在家,不出门整日玩手机游戏,我很担心怎么办?
孩子厌学休学抑郁,家长都要避免步入三个误区
孩子厌学休学抑郁,哈雷写给家长和孩子的信
孩子不愿意做心理咨询,家长怎么办?
孩子厌学休学抑郁,家长要经历这4个心理阶段 

哈雷心理咨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哈雷老师的个人公众号。哈雷专注于青少年心理咨询。坚持日更心理学知识,青少年心理成长故事,用文字的方式聆听、理解、接纳、陪伴每一个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