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老师都值得被看见”一位年轻幼儿园中层的管理智慧!

教育   2024-10-19 10:02   四川  

*注:文章转自公众号“朱继文工作室”——《让每一个老师都值得被看见|管理故事

印象中幼儿园管理者是什么样子的?对于一线老师来说,他们总是精力充沛又专业,也许还有点小强势;对于管理者本人,特别是年轻的管理者来讲,感受可能又有不同:自己每天都很忙,但工作无法推进,还要顶住上下双重压力……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园里年轻的管理者们一定会越来越多。从当一名优秀的老师,到管理一个优秀的团队,往往会面临角色转换,也考验着管理者的专业性、组织协调能力等,如何去应对呢?今天的分享就与幼儿园管理有关,相信文中这位年轻管理者的故事与经验,能给大家带来新的启发,一起来看看吧~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持续变化,人们经常提到的“年轻人”这一群体逐渐成为了幼儿园里的中坚力量。同时,我们这些90后也逐渐走上了管理岗位。这种全新的角色转变促使我重新审视着自己的“新角色”。


说到这里,不禁让我回想起三年前一个偶然且幸运的机遇,让我从一线教师的岗位转变成了保教主任。当我得知这一消息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兴奋与焦虑。兴奋源于这个岗位对我来说是全新的,是我之前从未涉足的领域。而焦虑则是因为我对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感到不确定,同时也在思考我是否能够为园所的老师们带来更多的“财富”。



教师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幼儿成长路上的陪伴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幼儿园工作的核心环节,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幼儿园保育与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作为90后的小辈管理者,我怎样团结队伍,让每位教师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这需要我在点滴小事中不断探索、改进。


我深信“沟通”是解决难题、构建关系和增进理解的最有力工具。而“倾诉”则更是释放情绪的最佳途径。


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挑战,经历低谷,出现瓶颈期。


Q:

如何激发老师们

愿意并主动分享她们的想法呢?


A:

我认为关键在于缩短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她们愿意开口。回想在一线工作时,我们其实很少主动向领导表达内心的想法,反而更倾向于与同事交流,分享各种话题。这种看似是倾诉的行为,却往往导致情绪更加激动。不仅解决不了当时的问题,还会点燃另一颗“小火苗”。

Q:

如何激发老师们

主动与我交流的意愿呢?


A:

关键在于我必须采取主动。因此,我会利用闲暇时间,经常与老师们进行深入的交谈。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点滴聊起,再逐渐过渡到工作相关的话题,反之亦然。我同样热切地鼓励老师们与我分享她们的想法和经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逐渐敞开心扉,我的办公室也逐渐被大家视为一个随时可以倾诉的温馨空间。


无论是想说的话还是想表达的观点,大家都可以随时进来畅所欲言。针对每位老师独特的个性和他们所面临的不同情况,我会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实际上,这个过程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锻炼。每次看到老师们笑容满面地离开我的办公室,我都感到无比欣慰。这种看似简单的沟通方式,其实是加深了我和老师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当然,在管理工作中,我也通过不断的尝试,收获了诸多新的感悟。在从一线教师转变成管理者的道路上,我带着问题去发现问题,借鉴经验去探索新的经验。


每日巡班为例,看似是日常工作,但管理者巡班的关注点,发现问题后的做法却可能直接影响到一个园所的发展方向,管理的路上无小事,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现以巡班为例分享我的成长。



01
从“看不见”到“看得见”


清晰地记得初涉管理岗位时,我甚至不确定应该关注哪些方面、采取哪些行动。那时的我,只是简单地模仿管理者应有的举止去巡视每个班级,在四处走动中观察情况。遇到哭泣的孩子,我会安慰他们;看到老师需要协助我会立刻伸出援手,仿佛一进入班级便回到了自己曾经的教师角色。当我离开班级后,我开始自问:


❐ 我究竟看到了什么?

❐ 巡班到底巡什么?

❐ 怎么巡?在哪里巡?

❐ 巡班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在哪里?


我在不断追问自己的过程中找到了答案——只有明确了规划和目标,才能真正对幼儿园的各项工作起到指导作用,才能真正从“看不见”到“看得见”。





02
从“看见问题”到“看见优点”


以往,我们巡班的视角都是在教师的保教过程中,看到所谓出现的“问题”,然后再通过一对一沟通和园所会议等方式帮助老师们去改进和提高。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尽管这种方法能够迅速、高效且精确地解决问题,但在不断放大“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却遭遇了更为棘手的挑战。


随着问题的不断放大,负面效果也变得愈发显著。老师们在工作中出现了“紧张”、“小心翼翼”、“不知所措”等行为举动。每周的班长会上,管理者提出的问题,大家就会“随风倒”的过多关注和主攻这些问题,而没有提及的其他方面工作,则逐渐走向“被忽视”。



随着主动性的逐渐消退和自我效能感的减弱,让我感觉到老师们出现了“不敢”、“不想”、“不会”、“不愿”的工作状态。在工作中,她们表现出的“畏难情绪”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记得在一次教研学习时,我听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让你的老师看到儿童,你就先要看到你的老师。”的确,如果我们总是放大问题,这不仅会给老师带来额外的压力,还可能影响她们对孩子的态度。因此,我及时转变了管理思路,从“看见问题”变为“看见优点”。这种视角的转变给我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喜悦。正如人们所言,鼓励和赞扬的力量是巨大的。现在,老师们的笑容更加灿烂,她们在工作中也更加自信。这种积极的氛围已经渗透到了整个幼儿园。





03
从“看见优点”到“自我赋能”


从“看见优点”以来,我发现自己也变得更加愉悦。我也在以一种欣赏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去看待每一件事、每一位老师。至于老师们,她们也展现出了显著的转变:从“被动式管理”转变为“主动式工作”。她们不再仅仅关注孩子的“问题”,而是开始积极发现孩子的“优点”。


在我的办公室里有一面墙,我给它起名为“我眼中的你和你们”,我会把日常在工作中发现的、看到的、听到的都记录在上面。


✦ “我眼中的你和你们” ✦


❏ “从没带过小班的你,张嘴就是儿歌,晚上一定在偷偷努力吧?”


❏ “原来你梳起漂亮的头发,真的不输女孩子呀。”


❏ “你总是滔滔不绝地讲起班里小朋友的故事,一定是个会观察、倾听的老师。”


❏ “请你试一试,让这两个队的人数一样多。”你听,你总是那么富有智慧的引导,总能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


❏ “小宝宝刚几个月,回到岗位却毫不惜力。早上抱起哭闹不止的宝贝,上午席地而坐给孩子们讲故事,中午为了安抚焦虑的家长,你很晚才去吃饭,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吸奶时间。温柔的你永远把笑容挂在脸上。”你是我们心中的“大白”,更是孩子、家长心中的“大白 (●—●) ”


在“看见”的背后,老师们的工作热情得到了重新点燃,她们投入、专注、努力的姿态持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赞美与赏识的氛围中,正能量在我们的幼儿园里不断传递。老师们也能够静下心来向儿童学习,聆听儿童的心声,在赏识他人、为别人喝彩的环境中,主动行动、积极向上,实现了出色的“自我赋能”。


最后,我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 聚焦全体,让每个老师都值得被看见

❏ 细微描述,让每一次认可都有意义和价值

❏ 放大优点,让每个老师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绽放光彩

❏ 及时沟通,让每个老师都愿意倾诉

❏ 关注细节,让每件小事都能被捕捉


管理方式的改变,让我们幼儿园的老师更加主动、更加积极,从曾经的“不敢”和“不想”转变成了现在的“我想”和“我认为”。这种变化不仅激励了老师,还为她们提供了内在的动力。









最后,希望我眼中的“你”和“你们”,终有一天,都能成为最好的“我们”。亲爱的小伙伴们,愿我们都在最美丽的年岁,遇见最美丽的自己。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朱继文工作室)



读懂儿童系列丛书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编辑 | 小白

审核 | 李芸芸

读懂儿童
幼教有问题,就来读懂儿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