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的游戏回顾是儿童游戏持续深入的关键,同时也是生成课程活动的重要步骤。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游戏回顾正在出现一种“程式化”的现象,无论何种游戏类型、何种游戏行为,也不管是哪个年龄阶段,老师在回顾时用的都是差不多的提问程式:
• “你今天游戏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 “那是为什么呢?”
• “那有什么办法解决呢?”
• “其他小朋友有什么办法吗?”
• “哦,那下次你可以试试。”
……
这样的回顾看似在引导儿童思考,但实际引导得并不具体,也不深入,往往只有个别儿童能思考,大部分儿童在“神游”(有时还需要专门一个老师维护回顾常规),因为“与我无关”或对思维水平的要求远远超过了他们的能力范畴。
针对这样的回顾,我们有必要做以下3点思考:
第一、并非所有的儿童都会在游戏中遇到问题(且成人理解中的问题和儿童“感受体验”到的问题有时真不是一回事儿),也不是所有儿童都能从众多游戏行为的信息中“筛选梳理出问题”,并清晰表达,回顾同样要以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为前提;
第二、儿童在自主游戏中的学习是综合,各领域交织在一起的,支持(回顾本身就是支持)的维度也是多方向的,“问题”并非唯一的回顾角度,有时候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行为背后可能蕴含着“非常”的回顾价值,而每次只回顾“问题”可能会错过那些同样有回顾价值的游戏行为;
第三,如果每个儿童都知道该回顾什么,该反思哪些行为,那么教师的作用又是什么呢?事实上,哪些行为中蕴含着关键的学习与发展,重点回顾什么,需要引发儿童聚焦在哪里进行深入细节化的思考等等,教师都要心目中有数,并有意识地引导或引领儿童思考,否则教师 “支持儿童”“支架思考”的作用就不能真正发挥出来。
在回顾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老师甚至会将一半以上的时间用来回顾“游戏中的规则”,比如某某小朋友没有收好玩具,某某小朋友有破坏性行为,几乎将游戏回顾上成了一堂安全或规则教育课;还有的老师除了问孩子“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用了什么材料,是否遇到问题”好像就没什么可问了,比如像这样回顾:
师:你今天在游戏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幼:医生。
师:你是怎么给病人看病的?
幼:给他们做检查,开药,让他们去拿药。
师:你给病人看病的时候用了哪些材料?
幼:听诊器、小镜子、牙齿还是有手电筒。
师:那你明天还想玩吗?
幼儿不说话。
这样的回顾看似也有很多来回的对话,但觉得哪里不对,有一种让儿童做“问答题“的感觉。很多老师觉得回顾未能达成预期,是因为不会提问,不知道如何与儿童对话。
的确,提问和对话策略固然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对“回顾什么的”深层认知。如果老师看见的只有“规则”“问题”或行为本身,看不到背后的儿童需求、能力及发展契机,回顾的方向必然是单一的,回顾也必然是无法深入的,即便用再高超的提问技巧也无法真正引发教师与儿童的持续共享式思维。事实上,“看见”“看深”“看懂”才是回顾深入的关键。
图片 | 乐山市城北幼儿园青江分园 案例《你好,独轮车!》
要做有深度的回顾,首先要非常笃定一点:儿童在游戏中一定是有学习与发展的,并且学习是综合多领域交织的。哪怕是看上去再简单,再“混乱”或“出现破坏行为”的游戏,其中都蕴含着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或学习契机),这是做好回顾必须要有的信念感。
比如,在一次收区时,有个小朋友重重地将两个拼在一起的大雪花片扔在地上,可能很多老师的第一反应是他破坏玩具,要“教育”。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的需求是把大雪花片拆开,试着徒手拆没拆开,于是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就是“摔开”,在“摔”这个动作发生的当下,孩子脑海中的想法是“摔开后放回玩具柜”。
当老师以“规则第一”“规则最大”为原则去“教育”孩子时,孩子是感受不到被理解和尊重的。当然,这里并不是说规则不重要,而是要以孩子的需求和想法为先,规则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自主和规则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有时候尽管大家都知道,也天天在说“游戏是儿童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在实际面对儿童的某些游戏行为时,还是会无意间将“游戏中一定有学习和发展”抛之脑后,而这是做回顾最大的绊脚石,因为只有你相信才会去发现,发现了才会引导儿童聚焦在蕴含着学习与发展的行为上进行反思。
在回顾时,老师常常会通过“还可以怎么玩”来拓展儿童的游戏,这当然是没有错的,但需要明确的是,对儿童游戏的推进不仅仅在想法、情节或作品的复杂程度等看得见的显性变化上,更重要的还包含情绪情感和发展需求的满足,游戏行为背后经验的巩固与迁移,能力的提升与拓展等。也就是说,教师对儿童游戏行为的深入解读是高质量回顾的基础,没有有效的观察就没有高质量的回顾。
现在很多幼儿园都非常重视游戏中的观察,都会要求老师写记录做分析写支持策略,但我始终相信目的从来都是让基于观察的教师支持在儿童身上看得见,而不是只见记录文本,不见儿童的具体成长变化。而让记录产生即时效果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基于游戏中的观察做游戏后的回顾,教师在游戏中观察儿童行为,分析行为背后的兴趣、想法、经验及能力水平等,在回顾时,基于观察理解与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对话。
图片 | 绵阳市少年宫幼儿园 案例《游戏中发现的彩虹》
因此,在与儿童进行游戏回顾时,教师并不是对儿童的游戏一无所知,相反不仅有观察,还有对行为的解读分析、理解与好奇等,也就是回顾是教师非常有意识的一个教育行为。
结合前文中医生游戏的回顾场景,现在换一种回顾思路看看:
师:我看到你今天玩的是医生的游戏,我注意到你在整理你的工具箱呢?(引导儿童聚焦在蕴含学习与发展的行为上)
幼:我把它们放好,等病人来看病。
师:“放好”的意思是把里面不同的工具放整齐吗?
幼:是的
师:那我很好奇你是怎么放的吗?我观察到里面有听诊器、放大镜,还有小夹子、雪糕棍呢,你是按照什么方法整理的呢?(表达好奇,启发儿童主动表达)
幼:大的和大的放,小的和小的放,长的和长的放。
师:我知道了,你是按照工具的大小、长短的属性分类摆放的,这是个整理的好方法。(帮助重构梳理“分类集合”的经验)
首先,在回顾中,教师紧跟着儿童的表达进行回应,没有着急把“做了什么,用了什么材料”等问题依次问完,而是真的在倾听儿童,追随儿童表达,并引导进行聚焦式地有来有回的对话,没有在走回顾的问话“流程”,是在进行真实的积极的沟通交流。
其次,有聚焦式观察的意识和“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框架体系至关重要,否则都不知道要重点观察哪些行为,将哪些行为作为重点的回顾内容。例如:
假如教师将“医生只整理工具”不去找病人来看病解读为“医生的失职行为”,就无法帮助儿童意识并梳理其中的“分类集合”经验;
假如教师只对“问题”进行回顾,这一经验也无法帮助儿童重构梳理出来;
假如教师将推进游戏情节当成唯一目标,可能根本不会去关注该行为背后的经验,而是直接问孩子:“除了整理工具,医生还可以做什么?”
假如教师根本不知道角色游戏中还会有数学方面的学习,自然也无法观察识别到这一经验;
……
只有当教师完全相信儿童在游戏中有学习,并充分重视儿童游戏中的行为,能在观察时就识别并解读到了关键行为背后蕴含的具体学习,在回顾时才能引发儿童聚焦式思考,进而帮助儿童梳理、拓展经验与能力。也就是说,观察和回顾不是分开的两件事,而是在做同一件事——支持儿童学习与发展。
图片 | 无锡市锡山区锡东新城幼儿园(润安园区)
总之,将“儿童行为背后的学习与发展”作为回顾框架,不仅能打开回顾的思路,还能让回顾更加深入,因为教师没有只盯在儿童的行为表象上,而是开始解读和理解行为背后的儿童思考与学习,而这样的回顾也能让教师切实地理解并贯彻“儿童在游戏中的学习是综合、多领域交织的”这一理念。
儿童是有能力的主动学习者,这并不是意味儿童的学习不需要教师,相反更需要教师“点燃”和“引领”儿童学习的教育智慧,而这其中最基础、最关键的就是教师要清楚儿童有哪些方面的学习与发展,不管是环境创设、观察分析还是游戏回顾,都要以此为“脉络”,让教师观察支持的教育行为更加聚焦聚合,这是开展高质量幼儿教育的关键。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高质量回顾”的方法策略,推荐以下学习方式:
➤ 收听读懂儿童app免费直播“如何通过回顾推进儿童游戏”
➤ 系统化学习读懂儿童app畅听课“高质量游戏回顾系列课”(15节课)
1. 回顾哪些内容?回顾的互动策略有哪些?
2.小班孩子不会画,怎么回顾?
3.孩子在游戏中没有遇到问题,回顾如何深入?
4.小班儿童的回顾如何做
5.中班儿童的回顾如何做
6.大班儿童的回顾如何做
7.简单作品中如何回顾出学习与发展?
8.建构游戏的回顾,怎样回顾出深度?
9.角色游戏的回顾,怎样回顾出深度?
……
|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 申请“高质量游戏回顾的入园指导”
➤ 申请“高质量游戏回顾的专题培训”
详情扫码文末工作人员微信咨询。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封面 | 亦庄第五幼儿园
创作 | 马丽
编辑 | 小白
审核 | 李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