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只会简单的平铺垒高,搭建技巧一直没有明显提升”
“孩子的游戏想法简单,搭建的作品也平平无奇”
……
建构游戏本是一种素材丰富、易抓取精彩瞬间的游戏类型,但面对这些情况,不仅孩子的建构游戏停滞不前,老师也没有办法记录甚至生成精彩的游戏案例。如何让孩子的建构游戏玩得深入有发展?具体有哪些策略?本篇文章将从搭建前计划、搭建中语言描述及提问、搭建后回顾三个环节进行分享。
01/
搭建前:详细计划
老师们在了解孩子的搭建计划时,是否用到过这些提问方式:
· “你今天想要玩什么?”
· “你今天的游戏会用到什么材料?”
· “你今天想要和谁一起玩?”
这三种方式并不是不好,只是比较模板化,如果每一次都用固定的问法,久而久之,孩子的经验提升就会缓慢,老师的支持作用也会衰减。因此,想要孩子的建构游戏玩得深入有发展,我们就要在搭建前的计划环节,“升级”提问方式,帮助孩子做详细的计划。从这些角度入手:
✦ 孩子的已有经验
只要认真观察,我们就能捕捉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孩子有时说自己今天要搭一个房子,但他在后续搭房子过程中使用到的材料,和昨天搭游乐场时使用到的材料,几乎是一样的。即孩子每次搭的建筑,材料是相对固定的,用到的搭建技能、方法也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如果提问方式还是一样,便陷入了某种循环当中。
所以在游戏开始之前,老师可以改变自己的提问方式,这也是在引导孩子从一些新的角度去思考。
参考句式:
“之前我看到你把积木铺成了……今天你打算用什么材料?有不一样的想法吗?”
这种提问方式意在提醒孩子回想曾经的搭建场景,唤醒他们的相关经验,比如孩子昨天搭了一个房子,今天通过老师的提问想起来了,那他可能就会有新的搭建计划……让孩子们把即将发生的经验,和过去的经验做链接。
只要我们启发孩子去思考,把过去的经验和今天的经验连接起来,我们就能帮助孩子把游戏和游戏之间进行一个衔接,即“儿童游戏的持续性”,这种持续性不是孩子一个人的持续,一定是老师抓住了一个可持续的点,接着引导孩子关注这个点,才延伸出了更多的想法。
图片 | 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中心幼儿园
✦ 孩子搭建后的想法
参考句式:
“你搭好之后呢?”
用这种方式提问,是为了引导孩子继续说下去,帮助他逐步把游戏或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孩子可能会想到很多的细节,比如搭好房子后,我想邀请好朋友来玩,想再搭一座美丽的花园,想修一条马路……关键就在于“搭好之后”,这个提问思路老师还可以迁移到别的游戏场景,不仅仅建构游戏,其他游戏类型也同样适用。
✦ 引导孩子进一步思考
很多时候孩子的搭建作品完成,游戏也就随之结束了,老师可以用这种方式继续激发孩子的搭建意图:
参考句式:
“我可以邀请小朋友一起去参观你的作品吗?”
这句话对孩子来说,代表着关注和认可,他会更愿意和老师沟通交流,在良好师幼关系基础上,师幼互动的效果也会更好。更重要的是,如果有人要来参观作品,孩子可能就会想自己向别人展示什么,如何去介绍,现在搭的场景似乎有点简单,我还可以去增添什么细节……孩子搭得越多,可介绍的点也就越丰富。
图片 | 乐山市沙湾区绥山幼儿园
想要孩子的建构游戏玩得深入有发展,老师一定不能忽视游戏前的计划环节,在前期要帮助孩子做一定的细化,细化过程中链接他以往的经验,拓展新的游戏思路和想法。
02/
搭建中:语言描述及提问
✦ 不要先入为主
直接提问孩子“你搭的是……吗?”“你在搭……吗?”,这样的问法,孩子的想法很容易受到干扰偏离。比如天天原本要搭一个桌子,这时老师走过来问:“天天,你在搭床吗?”天天停顿了一下,然后点点头:“对,我在搭床。”
✦ 不要向孩子抛出很多相对固定的问题,先描述
面对接二连三的问题,孩子的感受可能是:老师每次过来都会考我,问题都是“你在做什么”“这是什么”“你用了什么”,之前在做计划时我明明都说了好多,为什么还要一直问。
这两种方式都是一来就提问,完全没有关注孩子当下的想法、操作等,再加上不断提问带来的压迫感,孩子就不太愿意跟你说了,这也是很多老师反映孩子的表达欲望越来越低的原因。其实孩子的游戏意图,我们在之前的计划环节就已经大致了解了,不用多次重复去问。在搭建过程中,打开孩子话匣子的钥匙,就是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于此刻我的行为、作品等,是感兴趣的”,他的分享欲和表达欲也会变强,我们才能了解孩子更多的想法。
图片 | 峨眉山市实验幼儿园
老师尽可能先描述,也就是看到什么说什么,减少直接提问,在描述完以后,看孩子是否有想要继续交流的意愿,再提问。描述可以从使用的工具或材料、行为操作、潜在问题等角度进行,如:“天天,我看到你把积木搭在一起想要立起来,但突然倒下去了。”
这里需要注意两点,第一,给孩子思考的时间。老师在描述完后,先等一等,不要习惯性地问:“你有什么办法吗?”,直接把孩子思考的环节跳过,可以根据他的回应再去决定下一步的对话方向;第二,尊重孩子的意愿,如果孩子不愿意互动,我们继续观察就好。
03/
搭建后:回顾有深度
回顾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回顾就是鼓励孩子谈论自己在区域游戏当中做过的事情,支持他们反思,从互动中获得一些经验,从而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消化自己获得的学习经验。
在搭建结束后这样回顾,能更好地推进孩子们的建构游戏:
第一步,开放式提问,引导孩子按照自己的感受体验,进行主动表达。
与开放式提问对应提问是导向性提问,这种问题需要孩子从大量信息中去搜寻,很多老师都曾无意识用到过,如:“今天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开心的事”“游戏中有没有遇到问题”……我们更建议使用开放式提问:“你今天在游戏时间做了什么?”,孩子会结合自己的体验感受来回应,而老师要做的,就是从孩子感受最为深刻的地方入手,和孩子建立共同关注并回应他的感受。
比如,乐乐搭了一座塔,在回顾时他向大家介绍了他的塔,描述塔有很多层,强调自己搭得很高很高。这就是乐乐最深刻的感受,老师就可以抓取这个感受,回应并描述:“是的,塔很高,你搭了很多层。”
第二步:在孩子表达时认真倾听,紧跟他的表达重点,并通过描述、提问,鼓励孩子讲述,帮助他挖掘和梳理其中的经验。
比如,老师继续问乐乐:“那你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你是怎样一层层搭上去的吗?”(挖掘背后蕴含的经验,引发孩子主动思考)
图片 | 无锡市锡山区锡东新城幼儿园(润安园区)
第三步:孩子没有讲到的细节,老师具体描述蕴含经验的行为,引发孩子的关注和思考。
在乐乐表述后老师接着问:“你是如何做到搭得那么高,还保持稳定的?”
(乐乐的游戏过程中蕴含“稳定”的经验,但他没有讲出来,老师就需要主动描述,把孩子的聚焦点放在这个地方,让他多思考一会儿。)
要做到这三步,老师不仅要知道搭建过程中应该关注什么,还要了解孩子的能力发展范围,这样我们的观察重点就会更加聚焦,看到孩子在其中有哪些关键性发展,并在后续进行一系列支持。
通过游戏,孩子能获取丰富的经验,因为这些经验本就来源于他们的游戏过程,而老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加速”吸收这些经验,让建构游戏玩得深入有发展。
本文内容来源于读懂儿童畅听课程,想要了解更多内容,老师们可以登陆“读懂儿童”APP搜索【建构】收听学习。
更多建构支持策略,就在建构篇——《看!我搭的!》获奖案例集中!
▲点击“图片”下滑可以进入店铺了解所有书籍详情,点击“购买”可以直接购买书籍
创作 | 小白
编辑 | 小白
审核 | 李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