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 | 张秉毅:公社情事(短篇小说)

文摘   2024-09-10 14:30   青海  


张秉毅  祖籍山西河曲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内蒙古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电影集团艺委会委员,一级创作。主要作品有小说《旧乡》《烽火美人》《五谷地》《公社往事》《细叶谁裁》《鸦背驮着夕阳归》《本报通讯员》《三径农舍笔记》等、电影《云往西》《牛女》《漫瀚调》《冲动是天使》《鸡鸣三省》《母亲的肖像》《天下黄河老牛湾》《回乡种田》《破天荒》等。获国际国内文学和电影奖三十余次。




公社情事(短篇小说)

张秉毅

《青海湖》2024年第9期



补 过



弟弟在前我在后。
一根长木棍,扛在我俩的肩上,满当当的一桶水,随着我们的脚步,荡漾着,荡漾着,不时泼溅出桶沿儿……从沟底老黄土崖下的泉水井,沿着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上来,路过家门口,再顺着大路,到了梁塬上,踏进三姥爷家的门槛。
我俩为什么要给三姥爷家抬水呢?这事儿,最好去问大人。
我们只知道,几天前的一个夜里,在生产队的社员大会上,父亲与当保管员的小舅子,也就是我们的大舅,不知因为什么事争吵起来。起初,还是你一句我一句地争辩,话赶话,牛顶牛,一句比一句紧,一阵比一阵嗓音大。争吵变成了推搡,父亲终于没撸住他那庄稼火,随手捞起身边的一只猪食桶,扣到大舅的头上。大舅的一只眼睛肿胀起来,乌青一片。众人抬到公社卫生院,包扎,输液,住了三天医院,回来就成“独眼龙”。不能下地,躺在自家炕上,已经好几天了。
三姥爷是姥爷的亲兄弟,大舅是母亲的叔伯弟弟,也就是我们的叔伯大舅。不出事,三姥爷就像亲姥爷,大舅也像我们的亲大舅。出下这样的事,那就是另一种样子啦。
出事后,父亲后半夜就不见了。
三姥爷一家,一改往日的和睦亲切,不依不饶,天天叫骂。三姥爷跳着脚,哧哧地往地上吐着唾沫,放下狠话:“猫养的猫亲,狗养的狗亲,我儿子这眼真要是瞎了,我老汉一准要跑到你张家门上,挂一个肉门帘!”这肉门帘,就是来门口上吊。姥爷姥娘,也就是三姥爷的亲哥亲嫂出面和弟弟一家说清,也没管用。
母亲着急,去公社卫生院问大舅的病情,院长说,是眼底出血,也许视力会受些影响,但肯定还不至于会瞎。
过了两天,父亲终于露面,灰头土脸。也没人问他这两天躲在哪里。倒是众口一词的责骂,让他抬不起头来。他弄下如此烂事,反倒好像立下了功,也不去上工,跑到三姥爷家,往地角一蹲,抱住双手,伸出脑袋,梗着脖子说:“反正,事情已经做下啦,神仙来了,也没办法啦,好汉做事好汉当,你们也打瞎我一只眼。”
三姥爷气得手在炕沿上拍得叭叭响:“这世上有人叫狗咬了的事,还没听说过,人反过来也去把狗咬上一口!”
出医药费、营养费、赔工分、赔理道歉都是自然,可真想要了事和好,肯定还不行。说到底还是亲戚,又在一个生产队,低头不见抬头见,这事,总得有个了法。
不知是谁出了个馊主意:就让那两个小外孙,去给他三姥爷家抬水去,天天抬,就算不是亲外孙,也还是他赵家门下的外孙子,伸手不打笑脸人,看看他三姥爷他大舅能怎样?
大人拉下圪蛋,却让我们猴娃娃去补过。我虽小,也知道这是件难堪事。平日里,也给三姥爷跑腿干活,三姥爷也给好吃的奖赏。可如今,大人不过话,让我们弟兄俩抬上水,腆着脸给三姥爷送到家,真是丢人丢到家了。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母亲气得揪住我耳朵骂:“你弟弟小,是不懂事,你都十二三岁了,也不懂事?抬几天水算个甚?人家还有儿子替老子顶命的呢!”
胳膊扭不过大腿,我和弟弟抬起水桶,为父亲补过去。
我12岁,弟弟8岁,我把水桶尽量靠我这边,双手把着水桶,弟弟双手攥着肩上的木棒走在前面,在陡坡上踉踉跄跄。兄弟俩抬着一桶水来到三姥爷家的大门前,放下水桶,你看我,我看你,犹豫不前。远处的母亲跑过来,一顿臭骂:“怕羞?就不要遭逢上你们那个混账老子了哇,遭逢上了,就认命,猴点儿娃娃,还怕什么羞,要羞,我早羞死啦!”
我们兄弟俩就像那些电影里打了败仗的俘虏,在母亲押解下,磕磕绊绊,迈进了三姥爷家的大门。
一进门,母亲就三爹三妈一迭声地叫着,还趴到炕上,拉着大舅的手,哭诉起来:“叫你遭这么大罪,都是姐姐那个枪崩男人。”不管人家什么反应,母亲一把鼻涕一把泪,自管自表白了一番,就又跳下地,指着我和弟弟说:“从今天起,就叫这两个灰小子,来给三爹三妈抬水,一天抬三回,不,抬六回,天天抬。”
三姥爷本已抬起手,又放下了,张口又想骂,强咽回去了。
大舅从炕上欠起身,用他露在白绷带外边的另一只眼,看了我们一眼,愤愤地说:“两个娃娃才多大,从那洞底深沟往上抬水,他大咋不亲自来挑呢?”
正在灶台前做饭的三姥娘,从水瓮沿上摘下铜瓢,探身进去,嘶啦——嘶啦——,刮了两下,直起身说:“水瓮都刮底啦!”
就这样,我每天早起上学前,下午放学后,都要和弟弟给三姥爷家抬水。三姥爷家大水瓮,每天满满当当。
几天下来,皮薄肉嫩的弟弟就有点扛不住了。抬水棒从左肩倒右肩,右肩倒左肩,折腾一路。一次,正走在半坡,他一个趔趄,棒子从肩膀上出溜下来,水桶哐当哐当滚下沟去。弟弟愣在那里,无助的眼神直勾勾地看着我,我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捡起坡上的木棒,下到沟底,捡回磕碰得有些变形的水桶,再打一桶水。弟弟垂着头,一声不吭地跟在后面下来,俩人再抬起水桶,吭哧吭哧上坡。
夜里油灯下,母亲一边用毛巾浸了热水,给弟弟那又红又肿的肩膀做热敷,一边咬牙切齿地咒骂父亲:“我这辈子瞎了眼嫁给你,跟上你一次一次倒霉,这就不用说啦,就是这两个娃娃,遭逢上你这么个老子,也算是倒上八辈子的血霉啦!抬个水事小,往后天知道还要遭什么大罪呢!”
一直头朝下脚朝上躺在后炕的父亲,一把揭开拢在头上的衣裳,坐起来就翻脸,说:“这还真是拉在羊皮褥子上——没完没了啦?不行,你就叫赵家去告,把我姓张的逮起来,干脆一枪崩了,你好当寡妇!”
母亲“呜哇”一声嚎哭起来,叫着父亲的名字,骂道:“真是瞎叫你娘老子给你安了个人头,简直是牲口,连牲口都不如……”
这天黄昏,又要去抬水,却满院子找不到了水桶。两只水桶,一只也找不见。母亲说:“下井沟看看。”
我们跑到井沟畔,就见父亲已经挑了一担水,从沟底上来,看见我们,甚话也没说,把两桶水往地上一放,将扁担也哗啦一声丢在地上,抓起一把锄头,走进那边的庄稼地里去了。
就这样,父亲每天担着水到家,一桶倒进水瓮里,另一桶我和弟弟抬着给三姥爷家送去。我知道,父亲也实在是忙,除了生产队的集体劳动,还有自留地和家里做不完的营生。
每天抬水,没有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我和刚上一年级的弟弟学习成绩直线下跌。
转眼间,半个月过去了。深秋初冬,天气转冷,实在不知道,这水到底要抬到什么时候。
大舅包裹的白绷带拆去了,眼睛没瞎,眼角留了一道伤疤。他用一只手挡着另一只眼四下张望,好像能看清楚东西。
三姥爷的脸也一天比一天好看,每回看见我和弟弟抬水进门,也不再视而不见,叫他三姥爷,也不再充耳不闻。
三姥娘见了我们,脸上也有了些笑意。一次,竟然拿出什么好吃的,叫我们尝一口。我们哪里还有脸再吃人家东西,我使劲儿提起水桶,把水倾倒进那快有我高的水瓮里,一手提桶,一手扯起弟弟,匆匆地逃离一般出门。
一天,半后晌时分,天上乌云翻滚,地上阴风四起,响雷打闪,急马快鞭,下了一场雷暴雨。还不到天黑,就云收雨歇,西山那边,起了火烧云,一时间,天红,地红,连人也红了。
我和弟弟,照例抬着一桶水,走进三姥爷家大门。
大舅一个人,正坐在房檐下的一个大木墩上,手里还拿着一张报纸。
看见我们,大声说:“就把水放在院子里,过来。”
我俩蹲下,放下水桶,怯怯地靠近大舅。我问:“大舅,你的眼睛能看清这报纸上的字?”
大舅没回应,把弟弟拉过去,再招呼我过去,突然张开双手,一边一个,把我和弟弟搂进他怀里。大舅仿佛回到了从前。
憋屈了多日的委屈,如决堤一样倾泻。我俩在大舅的怀里泪如雨下。我强忍着,任泪流满面,一声不吭。弟弟抽泣着,抽搐着,肩膀一抖一抖,用手背不停地擦着双眼。
末了,大舅又起身,在院子中的一棵苹果树上,摘了两颗已熟了的苹果,给我们一人塞了一个。
大舅拍拍手,转身拎起水桶进家,出来时将空桶交在我手上,大声说:“回哇。回去告诉你大你妈,叫他们明天过来一趟。”
我们一口气跑回家,放下水桶、抬水棍,四目相视,深深地吐了口气。进屋,把两个苹果和大舅的话,都给了父亲母亲。
母亲连日脸上挂的阴翳一扫而光。晚上,她把油灯的灯芯拨得大大,屋里顿时一片光明。父亲罕见地把弟弟揽过去,用他那粗砺的大手,不断地抚摸着弟弟。他好像也想摸摸我,我闪开了。
第二天,全家早早地吃过晚饭,母亲提了一篮子鸡蛋,父亲下去井沟挑了一担水,全家出动去三姥爷家。
一进三姥爷家,父亲朗声说:“三叔——三婶子——我对不住您二老——”又对站在地上的大舅说:“他大舅,是我这个当姐夫的不是人!”说罢,深深地作了三个揖。
大舅把一根纸烟丢向父亲,说:“若不要看在我老姐姐名下,还有这两个可怜的小外甥,把你拉到外头,打你一顿的心思也有。”
妈妈早抱住三姥娘,哭上了。
三姥爷不知从哪拿出一瓶酒,用牙咬开盖子,说:“话说开,水改开,咱从今往后谁也不提这档子事啦。不是有句老话:打断骨头还连着筋。你灰小子再灰,也还是我们赵家门上的女婿,三叔给你一句话,有理不在言高,山高遮不住太阳,以后遇事儿,多过过脑子,哪能动不动就好勇逞强呢?”
父亲双手在自己脸上抹了一把,应着:“三叔的话我记下啦。”说着,就要往地脚下蹲,母亲过去踢了他一脚,他怔了一下,赶忙从三姥爷手上拿过酒瓶和酒盅,先敬了三姥爷三姥娘,又去敬大舅,大舅不接,说:“你先喝上三个。”父亲二话不说,“吱——吱——吱——”喝了三个,大舅才接了酒杯,一饮而尽。
第二天一大早,我和弟弟抬着水,刚走到了三姥爷家大门口,三姥爷出门拦住了,说:“我们家水瓮满的,抬回你们自家去!”



趴着牵牛花的小屋



我上初中那一年,我们公社的学校分家了。
新成立的公社中学校园宽敞,教室明亮。本想着新学期就可以到新校园上学去,只因是新建学校,校舍不够,我们上初一这一年还得留在老校区,和小学的同学们再待上一年。
老校园是土坯房子,糊着窗户纸,两排,四栋,是教室、办公室、食堂和教师宿舍。校园在洼地,西边土墙下被流沙淤积,成了一个斜坡,大门形同虚设。南墙外是一排钻天杨,郁郁葱葱的绿叶给黄泥的围墙和院落平添一抹生机和色彩。围墙里,一棵老榆树上了些年纪,枝丫虬曲,一根斜出的枯枝上,挂着一截铁轨,权且当作敲铃使唤。
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一上二下三吃饭,集合把个铃打烂。
六年级的新学期开学,老同学,新老师。教我们数学的,姓韩,是去年回乡的高中毕业生。教语文的,姓齐,是从另一个地方来的,据说,是刚刚毕业的高中生。
他俩合住一个宿舍,在前排。房间很小,一门一窗,门窗相连。开门看去,迎面一盘火炕,炕上恰好两张毡的大小,仅容俩人睡卧。玻璃窗下,一桌,一椅。窗台上,立了一排书,一头靠墙,另一头是用粗铅丝做的架子卡着。地下,一个脸盆架子,一个生铁小火炉。墙上,有几个挂衣裳的钩子。
老师的宿舍,对学生是有些禁忌的,至少不能随意进出。开着门的时候,探头望去,有些好奇,也有些羡慕。尤其是窗台上的那一溜书,看到书,看不到书名,像猫看水里的鱼,狗看树上的肉,心里挠挠的。
不久后的一天,我还真踏进了老师的宿舍。
那天,齐老师讲评作文。突然,在讲台上念起我的作文,惹起哄堂大笑,那一瞬间,我羞得无地自容。作文的题目是《记暑假里的一件小事》,别的同学不是写自己学雷锋做好事,就是写自己犯了小错,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后,决心好好改正,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而我,却写了我在为放羊的爷爷送饭时,在山坡崖下,发现了一个野蜂窝,如何想尽办法,捅了这个野蜂窝,结果蜂蜜没吃上,脑袋叫蜜蜂蜇成个猪头……读完了作文,让全班同学万万没想到的是,齐老师竟然给我这篇作文打了个5分加。齐老师说:“这才是好作文,作文就应该这样写。”下课时,齐老师当着全班同学对我说:“放学后,来我宿舍一下。”
放学后,我故意在教室里磨蹭了很久,等到同学们都走了,才背上书包,来到齐老师宿舍门外,脸热心跳,踯躅半天,给自己下了决心,喊了一声:“报告。”里边应声:“进来。”
推门进去,齐老师正坐在桌前看书。我唯唯诺诺站在他面前,有些手足无措。
齐老师扭过身来,用他那双白多黑少的眼睛望定我,说:“你的作文写得不错,有生活、有想法,真实、自然。写文章,就是要写真情实感,不要想当然编故事,不要矫揉造作。当然,你这还仅仅是一篇学生作文,记叙简单,表达还不通顺流畅。如果能好好读些书,将来,很有些发展潜质。”说着,从窗台上抽出一本书,说:“学习写作的诀窍,说简单了,就四个字,多读多写。今天,借给你一本书,看完了还回来,再借下一本。”
我接过书来,书名都来不及看,就立正,向老师鞠了个躬,出门赶紧走。
出了校园,我手捧着书看,书名是《昔阳散记》。路上,边走边看,才知道是写“农业学大寨”的那个大寨的。
三天,读了四五遍,才去还。齐老师又从窗台上抽出一本书,书名是《东风鼓角》。他说:“这是本工农兵业余作者创作的新诗集,艺术成就也许有限,生活气息还是蛮浓的。”
这是我除了语文课本上的古诗新诗以外,读到的第一本新诗集。
那时候,又要劳动,又要做家务事,忙里偷闲读书,有时候,书上沾了污渍,有时候,折了书角。齐老师不止一次提醒我:“要爱护书籍,看书前,一定要洗手。”
那时学校的作文课,常有“读书心得”“观后感”一类的题目,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看了一个节目或电影,叫你写出“心得”或“观感”。起先,向齐老师借书,我还一直担心,他是不是也会叫我写点“读书心得”之类,那……我可宁愿再不借书。我对写那类文章,最是头疼。在我看来,天下所有的书和电影,只分好看和不好看两种,哪来那么多“心得”和“观后感”。好在,齐老师从来没有这么要求。只是在借我书时,对这本书说那么一句两句推荐的话,从不过问我读书后是不是有什么心得体会。后来,我读过《五柳先生传》,才知道,这种读书叫“好读书,不求甚解”。古代大诗人陶渊明,尚且如此。我颇为自己得意了一阵子。
我到那间小屋还书借书,基本上是一周一次,还一本借一本,很快,觉得有些不满足。有的书,我至多两天就已看完,余下的时间,没新书看,那感觉像吃饭没吃饱一样。一次,从齐老师手里接过一本书,我还磨磨蹭蹭不走,眼睛往窗台的书上瞅,齐老师好像洞穿了我的心思:“怎么,吃着碗里的,还盯着盘子里的?好吧,以后每次借你两本。”
我陷入如饥似渴的阅读之中。那些书,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带来无尽的遐想。我开始写日记,自己写给自己看,手中的笔似乎得心应手了很多。
一借一还之间,我频繁进出老师那间小屋。很快,班里就起了风波。有人羡慕,有人嫉妒。有风凉话说,齐老师给我吃了偏食……我承认,齐老师对我是重视一些,那是因为他教语文,对喜欢学习语文的学生自然格外重视一些。韩老师不是也对班上数学成绩好的格外重视一些么?连我们的体育老师也不例外,和那几个体育好的打乒乓球打篮球,丢给我们体育差的一个足球,一群人踢去吧……
虽然如此,当再一次去那小屋还书时,还是有些踌躇。那天,齐老师恰好不在,坐在窗下的是韩老师,我说明来意,把书放到桌上,就转身离开。
连着两个星期过去,我都没再去那间小屋。近一学期,我已把那窗台上插着的书,读了一多半,现在,我想证明,就算我从此再不去借书读书,也能把作文写好,写得让他们瞅不上后腋窝。
一天,上完一节语文课,齐老师站在讲台上,郑重其事地说:“同学们知道,我有几本课外书,若哪位同学想读,都可以到我那儿去借。”
就有好多同学涌去借书,一下子,把那窗台上插的书几乎全部借光。很快,那些书像我们上操列队一样,齐刷刷地又回到那个窗台上了。有一天,我又被齐老师叫到他的宿舍,他那天很严肃,先劈头问了我一句:“觉得自己读书读得可以啦?”还不等我反应过来,他抬腿踢了一脚摞在桌子下的两个硬纸箱说:“我书不多,可也管够你好好读上两年的。”我向老师道了歉,拿着又从老师那儿借的三本书回家,在一个塑料日记本上写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齐老师终于让我自己去窗台上选书了,我看到一本纸页都发黄了的书,书名是《没有地址的信》,激起我的好奇,齐老师在一边说:“书确实是本好书,名著,普列汉诺夫写的,谈哲学和美学的,就是现在于你,恐怕还不相宜。”我越发好想看,执意要借,结果回家翻开读了几页,如坠云里雾里。
又过了一段时间,学校又有了传言,齐老师上课,是半截子课。话倒是不假。齐老师上语文课,没有教案。来上课时,一手提着课本,一手攥三根粉笔,在讲台上,把新课文朗读一遍,解决一下生字生词,板书也不多,重点地方讲解一下,接下来,他就不再纠缠课文,什么如何分段、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之类,他不怎么讲,讲的大多是“闲话”,有与这篇课文相关的,也有与这篇课文十万八千里的。这闲话,也不会太长,所以,他的课往往还会有三五分钟空余,让同学们提问,或者自由翻书,自由讨论。
齐老师的语文课,好像他讲得轻松,同学们听得也不累。特别是那些闲话,诸如写作背景、作者介绍、精彩段落,生动活泼,饶有兴味。很多原来不怎么喜欢上语文课的同学也渐渐喜欢上了语文课。
齐老师对那些议论,虽然不太放在心上,但也不是全不在意。后来上课,他是带着教案,充其量也就是一个道具而已。他讲课,基本不怎么看教案,依旧是闲话连篇,侃侃而谈。
去借书还书的次数多了,我对齐老师和韩老师的了解也就多了。他们在给我们上课时,是老师,走下讲台,回到那间小屋,就又变成学生,他们都在读书学习。他们总是一个在宿舍,另一个去办公室,很少见他们俩人同时在小屋,说笑或者拉闲话。
有一次,我去还书,齐老师正伏在窗下的那张桌子上写什么东西,一见我来了,哗啦一声,拉开抽屉,将正在写的纸页塞进去,推上抽屉,还落了锁。然后才抬头微笑着对我解释:“信笔涂鸦,不足与外人道,算是抽屉文学。”
除了书,那间小屋里还有几份文学杂志,《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汾水》《延河》,一天,又忽然看到有《朝霞》。齐老师说:“就是以前的《上海文艺》。”有一段时间,我专门借这些杂志。那次去还书,齐老师不在,桌子看到准格尔旗文化馆编印的《山花》,翻开,赫然看到齐老师的名字和文章《速写三章》,大标题下是三篇:春风,春雨,春苗。我正要细看,齐老师从外边回来,一把夺过刊物,锁入抽屉,又成“抽屉文学”啦。
那时,我是多么想亲眼看到读到齐老师写的文章啊,无奈,我怎么也找不到那本《山花》,更不敢也不能去私自打开他那抽屉。当老师的不愿让学生看到自己写的文章,按齐老师自己的说法是:“述而不做。”虽然齐老师一向对同学们,特别是我,是和蔼的,甚至是随便的,但为人师表、师道尊严,多少还是有的。
书籍杂志之外,我从齐老师那儿还借过两册他秘不示人的手抄本。是在那种表格账本的背面,抄录的古今中外名诗名章,字体工整隽秀,每一页,都像一期精心设计的墙报或黑板报,字体,版式,都有讲究,还有自画的题图尾花……多年以后,我才理解,这两个手抄本,其实就是齐老师的私家文学选本,连与他同屋起居的韩老师也未必看过,他却肯借给我这个学生。
我不再满足于作文,也开始“信笔涂鸦”了。我写了第一首分行押韵的“小诗”,没有效法老师,也做“抽屉文学”,初生牛犊不怕虎,我把它誊清,就向齐老师双手呈上,脸都没红一下。
齐老师倒坐在那把椅子上,双手搁在椅背上,认真地看了我的“大作”,笑了,这时,我才知道了害羞,真想一把抢过那两页纸,夺门而逃。
齐老师看到了我的赧颜,笑着说:“老师并不是笑你的诗,是笑每个人都有第一次……”说着,他站起身,把椅子掉转,按我坐下,他则趴在桌前,随手拿起支笔,在一张白纸上,飞速写下一句古诗:春风又绿江南岸。用一只手指在自己脸腮上挠了下,又写下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吸了口气,又写一句:鸦背驮着夕阳归。看着我,让我一句一句念。我念了。他又拿笔,在第一句的那个“绿”,第二句那个“闹”,第三句那个“驮”字下边,画了三个小圆圈,给我讲起什么是诗句,什么才是好诗……他说,那三个字,就是“诗眼”,原来,诗还有眼睛……那个下午过得很快,我从那间小屋出来,踏上回家路时,发现太阳已西斜。
也是那天,我才突然发现,齐老师的眼睛,不仅比我们一般人的大,还亮,别人……包括我自己,笑时往往眼睛会挤小,甚至连眼珠都看不见了,而齐老师不是,他笑时,眼睛睁得更大,更明亮,还像太阳,射着光芒……
齐老师做我们语文老师,是在1976年至1977年,1977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去世周年纪念时,齐老师用炭笔在白纸上画了一幅放大了的周总理的素描像,与《人民日报》上登的几乎完全一样。活动结束后,这张画被一个大队干部拿回家,贴在墙上,挂了好多年。我们那时候不开设美术课,如果齐老师来教,想必也一定是一个合格的美术老师。
1977年,高考恢复,齐老师和韩老师都报考了大学,结果双双落榜。第二年,他们报考中专,齐老师考上了内蒙古建筑学校,韩老师考上了包头商业学校。开学后,齐老师给我寄来一本《爱迪生》,意在通过爱迪生的传记激励我,里边夹了一张他身穿白衬衫,系在蓝裤子里,手提个黑色皮包,在呼市人民公园垂柳下水塘边的黑白照,背后题写“惜别”和他的签名,随书给我的信中,告诫我切不可偏科。
我辜负了老师的教诲,高中毕业因偏科高考落榜,先回乡当农民放羊,后出走他乡,辗转流离,吃尽苦头,终于在那个文学的黄金时代,靠那粒由齐老师播下的文学种子,被复旦大学首届青年作家班录取。后来,又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靠手中一支笔开拓人生。
齐老师人到中年时由建筑师改行到了报社,直到他从总编辑岗位退休之后,我才读到他的散文集《暖水镇》。
这本书,包含着一个40年前的约定。1978年,当老师考学离别的时候,我向齐老师提出一个要求,我说:“我看了两年您给我推荐的书,什么时候我能读到您自己的书?”齐老师说:“你将来一定会读到的。”
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们亦师亦友,关于文学,常常彻夜长谈。每每谈到当年那个约定,他不是推说工作忙,没时间,就是说自己积累还不够,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文学语言。这期间,也曾经读到过老师零星发表的诗和散文,总觉得不过瘾。直到临近退休的时候,老师说他开始动笔,要给我还40年前约定的那笔文债。他写故乡的《暖水镇》,60个篇什,如一幅水墨画,把一个北方的小镇子描述得淋漓尽致。
多少年了,我一直有个心愿,用一件什么礼物,报答齐老师对我的启蒙之恩,可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之物。直到今年,我也马上到了退休之年,才终于有了主意。我专程回了趟故乡,在那片已被夷为平地的小学旧址上,徘徊复徘徊,归来后拿起画笔画了一张画,还是油画,画的就是当年齐老师住过的那间黄泥小屋,门,窗,窗台,一如记忆,窗台边上,是一枝正在向上攀援的牵牛花……
我携画作,专程奔赴呼和浩特,登门向齐老师赠送。在他的书房里,他戴上眼镜,摘下眼镜,再戴上眼镜,把这幅画看了又看,突然皱了皱他那长长的眉毛,微笑着说:“画得很好,不过,有一点,你是不是记错啦?比如,那枝牵牛花……”
我说:“老师,当年您住的那间小屋,窗台下是没有那枝牵牛花,不过,我看到《本草》上有这么个故事,说古时有个农民,得了一种很难治的病,多年求医无果,最后却因吃了一种无名花的种子,才终于大愈,他无以为报,只好牵了自家仅有的一头牛,来到花前谢恩致意,这种花,从此就有了名,叫牵牛花。老师对学生恩重如山,我却连那农民的一头牛也没有,就只好画上这一枝牵牛花,略表寸心。”
我和老师,仰头大笑……



背砖的女生



从路的这边到那边,再从路的那边到这边……我背着书包,在山道上“之”字形行走。
那年,我十四岁。我是在某一天上学路上,突然一下子明白了这么走路的好处。上坡时,减少了登攀的坡度;下坡时,缓冲了下冲的惯性。虽然也有人这么走山路,但我想他们不一定明白其中的物理学道理。而我自己,俨然已是那个看到苹果熟了要落地,不会往天上飞,从而发现地球的万有引力的牛顿。
突然,我的一条胳膊,被从后边赶上来的一个人一下子揪住了,回头一看,是同生产队的同学陈来,他把嘴巴凑到我的耳朵上,偷声唤气地说:“明天,你想不想和我去挣一笔钱?”
原来,是公社的砖窑又烧好了一窑砖,要出窑。所谓“出窑”,就是把已烧制好的砖头,从烧砖窑里搬到外边的场子上去。一窑能烧四万多块砖,出窑,每块五厘,背200块,就能挣一块钱。
这样的好事儿,不是哪个人也能寻到的。陈来他大,是公社邮政所的,跟砖厂厂长能说上话。我感谢陈来,有了好事儿,没有忘了哥们儿。
第二天一早,我吃了早饭,连中午饭也带上,又往脖子上挂了条毛巾,就往公社砖厂赶。
砖厂建在学校后边那座小水坝北边的土崖畔上,一个高高隆起的圆土圈,是烧砖窑,半崖上摊开一前一后两个平坦的场子。后边是挖土和泥倒砖坯的,场子上有一排排码得整整齐齐的砖坯,有几个人正在加水和泥,一个上身脱得精光,胸上和胳膊鼓着筋肉疙瘩的男人,端着木砖模子,在场子上倒坯子。他在和好的泥堆前,双手挖泥,甩到坯模上的格子里,重复三次,用一个刮板,飞快一刮,随手再往木模上撒一把沙子,双手抓着两头,一哈腰起来,走到一边,啪地翻扣下去,抽起木模,三块砖坯,就在他面前像一本本摆开的书,整整齐齐,摆平在平坦的场上;前边那个场子,则是烧好的砖头,码得整整齐齐,一堵堵墙似的。有些烂砖,在一边,堆成几堆,有拉砖的小四轮拖拉机,蹦蹦跳跳开来,装了一满车斗砖头,冒着黑烟而去。
我绕过倒坯子的场子,还未走到那个黑洞洞的窑口,陈来就从后边撵了上来,抢过我带的饭盒,揭开看了看,说:“我忘了带饭,中午就和你一起吃啦。”
在窑口,与红眼厂长撞了个正着。他翻着烂眼眫,对我们说:“谁让你们来的?揭窑要至少凉够三天,才能出窑,今天才刚够两天,砖头还烫手呢。”
我和陈来面面相觑。陈来对红眼厂长说:“今天是星期天,我们只有这一天时间。”我也赶快补充:“明天我们还要到学校上课呢。”
红眼厂长立在那儿,半晌,又钻进窑口,手提着一块砖头出来,说:“反正是还没彻底凉凉,你们要是不怕烫手,就搬去哇。”
我和陈来跑进去,出来时,红眼厂长已无身影。我们互相看着,不约而同地说“来也来了”,再一击掌:“那就干哇!”
话是这么说,当我们钻进窑口,才感到窑里又闷又热,搬动砖头,砖头真的还有些烫手。咬着牙,整好砖,往外背了三五回,就停下手,擦头脸上的汗,有些犹豫,到底干还是不干?
就在这时,看到章小凤过来。她是我们班上的女同学,她正踏着一跳一跳的步子,直向我们而来。
“她来干什么?”陈来左眉高右眉低,歪着头发问。
我哪里知道呢,也只是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两只手上的砖灰。我看到章小凤的脖子上,也挂着一条小毛巾,她穿了件有些破旧的劳动布蓝褂子,略大了些,显然不是她自己的衣裳。
章小凤看到我们,笑了一下说:“原来是你们俩。”说罢,站定,四下里看看,就钻进窑口里去了。
陈来好像要阻止,大喊一声:“当心烫了你的两只小爪子。”
章小凤已经抱着一摞砖头从洞口里出来了,扬起头说:“你们不怕,我也不怕。”一直走到场子边上,就在我们的砖垛边上,五块一组,整整齐齐地码放。然后,就又钻进窑洞。
我纳闷:章小凤她爸可是公社干部,比我们的家境优越多了,再说,她毕竟还是个女生,怎么也会像我们,来这砖窑上干这背砖头的营生呢?
章小凤已经背了第二回,就码就问:“你们还在等人吗?”
“等个鬼。”陈来回头对我喊了一声,“干活。”就一头钻进了窑口。
我急忙跟上。
我和陈来是合伙的,我们很快就码起了一个长长的大砖垛子。章小凤是独个干,她码起的,是一个小垛子。虽然她在我们班上学习成绩一向比我们好,可这里是砖厂,是出窑,背砖头,她实在不是我们的对手。何况,她的出现有点刺激我与陈来,我俩一定要比她背的多,两人之间,好像一下子也较上劲儿了,你一回背八块,我就背九块,我背九块,他就敢背十块。
章小凤却不急不躁,看得出来,她压根儿就没打算要跟我们比高低,她一回背六块,步子也不快不慢,按照她自己的节奏来。
果然,没过多久,我和陈来就都出汗了,还有些气喘,再看人家章小凤,连头发也没乱一丝丝。
章小凤平时在班上,无论学习还是值日,打扫卫生,甚至连上体育课,学工学农上劳动课,都是不慌不忙,不像别的女生,遇一个蚂蚱,都要一惊一乍的。好像,一切她都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就说今天我们这三个人吧,我和陈来,还穿着平时上学的衣裳,我好歹还往脖子上挂了条破毛巾,陈来连毛巾也没有,中午饭也没带。再看人家章小凤,衣裳换了,脖子上有毛巾,还带来一个小水壶,里边装了开水。她不带中午饭,砖厂距公社大院近,人家可以回家吃了饭再来。
背了大约一个小时,场子上,码起的砖垛是已经不小,可我们也累了,陈来抹着头上脸上的汗,看我,我其实比他还累,可……可人家一个女生,还没喊累,还在一趟一趟地背着砖呢,我们两个大男生,咋好就先歇下来呢!
还是章小凤,将背上背的一摞砖放置在她的砖垛上后,拍拍手,用脖子上的毛巾擦擦汗,笑着说:“该歇上一会儿啦。”
我和陈来这才长嘘了口气,住手。
那天天气晴朗,初秋的一轮大太阳,像只火刺猬。砖场左近,又没有大树,我们只好躲在大砖垛下的小阴凉里。
章小凤碰了下我的胳膊,把她的那个小水壶递在我面前。本来我想拒绝,可口渴得喉咙里都要伸出一只手来了,就接了过来。正要喝的一瞬间,我又停下,仰头张大口,往嘴里倒了几口,将水壶还给章小凤。她不接,向我努努嘴,我明白了,转身将水壶递给陈来,陈来这家伙,抓住水壶,就将壶嘴插到他的臭嘴里,咕噜咕噜喝个没完,我实在忍受不了,一把夺过水壶,还给章小凤。
章小凤笑嘻嘻地拿过水壶,却将水壶的盖子,拧上了。
我想,人家肯定是嫌陈来的嘴脏,又不好意思当面擦洗壶嘴,才这样儿。那一刻,我对陈来这个伙伴,第一次产生了一种嫌恶。
一个上午,我们出窑的砖垛,已经排成一堵墙了。再看人家章小凤的,也快赶上我们的一半。
中午,人影缩到脚下的时候,章小凤回家吃饭去了。
我和陈来在砖垛下屁股垫了砖头,面对面坐下,分食我带来的那一份饭,一个人的饭,两人都没吃饱。
饭后,陈来就地靠着砖垛睡了。我跳起身踢了他一脚,就下了土坡,到水坝边上,几把脱掉衣裳,只穿着个裤头跳进水里……
这个中午,好像很漫长。陈来睡好了,也下来水坝凉快了一下,洗好了,俩人回到砖场子上,他问我:“你见过哪个女人来出窑背砖吗?”我说:“章小凤不就是女人么。”他就骂开:“真是个女叉子,真真是给她老子丢人呢。”我说:“人家老子是干部,还能来这里,不怕累不怕脏,和我们一样背砖,这不正是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更……更难能可贵的么?”“屁,狗屁,她是爱钱,和我们一样,不是为挣钱,大星期天,我们来这破砖厂做什么!”我说:“劳动……就算是挣钱,也是自力更生,没什么丢人的呀。”陈来一脸鄙夷地说:“反正,我是讨厌她。”我笑着说:“你讨厌她,那为什么还要喝人家的水呢?”
陈来被我问住了,说不出话来,为了证实他确实是讨厌她,他突然起身,跑到章小凤的砖垛上,搬了十块砖,码到了我们这边的砖垛上。还指着我:“你要是敢说了,就是猪狗。”
就在这时,章小凤来了,衣着还是上午那一身,头脸却又洁净了,显然,她是在家里洗过。
大概是上午干得有些猛了,再加上越往里边,砖块越没有散尽热,砖块越烫。下午的效率,明显不如上午,章小凤也是一样。
本来,学校的男生女生,平时在班上,是不大在一起的,连话也不怎么说。今天却特殊,整个砖场,就我们三个,从一个狭窄的窑口往外背砖,一不小心,胳膊就碰上了胳膊。无意间的触碰,虚张声势的躲闪。
我心里一直想着那砖,陈来从章小凤垛上搬到我们垛上的那十块砖,他怎么能这么做呢?!可碍于陈来对我的警告,我也不能怎么样,只是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咒骂陈来这臭小子,真不是个东西。
突然,陈来背着砖,还不等到垛上转身放下,哗啦一声,就地丢开,两手捂着肚子,跑得远远不见了。
我想,一定是他口渴,喝多了下边的凉泉水,心下一喜,再看,章小凤还在砖窑里,就赶忙就将背上的砖,卸到章小凤的砖垛上,十块还差一块,就又去我们垛上抽了一块,放过去。
还了那十块砖,我的心里才如释重负。对陈来的厌恶,也减去了一些。
半下午时,天上起了云,遮住了太阳,还刮来一股风,响了两声雷,扯了几道闪,洒下一片刚能淋湿地皮的雨滴。我们鼓舞精神,又加劲儿背了一阵子砖。太阳再出来时,已是偏西,也不太烤人了,我们也有些筋疲力尽了。
红眼厂长不知什么时候来的,正背着手,有些吃惊地看着场子上的两垛砖,说:“几个学生娃子,还真不错呀!”
接下来,红眼厂长开始点砖。他真的很神,围着两个砖垛绕了一圈,往后退了几步,一手点着,嘴里叨叨着,就报出了数字。
当场签字结账。我和陈来共出窑1980块砖,为了凑个整数,我们又跑进窑,背了一回,凑足2000块砖,挣了十块钱,一人五块钱。章小凤是800块砖,挣了四块钱。
我们一起到了下边的水坝边,撩着水,洗脸洗脖子。这时,太阳落山,西边满天红霞。
陈来突然跳起来,说:“你等我,我还得到邮政所我爸那儿一趟。”
就留下了我和章小凤。她仍是那副不急不躁不慌不忙的样子,对我说:“把脚也洗一下吧。”说着,就脱鞋去袜,挽起裤管,把两只又白又好看的脚丫和小腿,伸到了水里。
我也脱鞋脱袜别裤管,把脚伸到了水里。
直到这时,我才终于问她:“你怎么也来背砖?”
章小凤咯咯笑了:“跟你俩一样呀。”
看我还是不太相信,她解释说:“我爸虽是干部,可我们家人多,我妈、我姐、我,还有我弟,还都是农业户口,又不像你们,回家还有农活儿,我们家全靠我爸一个人。”
那一瞬间,我好像对坐在自己身边的这个女同学,从心底里升起一些敬意。就在这时,一只蜜蜂飞到我头顶,我伸手一扇,一只脚在水里与她的脚碰在了一起。顿时,有如一股电流通过。她没躲闪,反倒用她的光脚,踩在我的脚背上,两只眼盯住我:“说实话,你为什么要把砖往我的砖垛上搬呢?”
脚背上柔柔的,我手足无措,不知道该不该挪开自己的双脚。我感觉到了自己的心跳,脸也一定是涨得通红。“我……”支吾了半天,只好将中午她回家后陈来骂她并搬了她的砖的事,如实招来。
章小凤听了,并没生气,反而咯咯地笑了,笑个不停。
我有些尴尬,又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被她踩着的双脚、连同双腿也僵直了一般。平时看上去文文静静的章小凤此刻如换了一个人似的,仿佛变成了一个野性的少女,直直的眼神有一种挑战的、居高临下的味道。我游移的目光扫视了她一眼,近距离地看到了她潮红的脸颊、长长的睫毛,赶紧把目光移开。
她站了起来,穿上鞋袜,整理衣服。我也赶紧起身,手提鞋袜,转身要跑,却又被她一声唤住。她走到我面前,说:“你还不知道,陈来趁你不注意,往我垛上背了好几回,我看他才不顺眼呢,看在同学的面上,才没当场骂他。”说着,她将早已团成一团的一毛纸币,塞到我手里,冲我露齿一笑,转身扬长而去。边走边唱:日落西山红霞飞……
我才不愿再等那个混账东西陈来,急急离开水坝,穿上鞋袜,回家。
暮色扑落,山道上,我又走着“之”字,心里却是赶不走的章小凤,还有踩在脚背上的那两只光脚丫……









编辑/李笑  审核/徐曦琳  核发/郭建强


青海湖文学月刊
《青海湖》作为青海唯一的省级文学期刊,始终坚持“高品味、高格调、高质量”的办刊宗旨,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编辑出版了大量的弘扬主旋律、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并产生了一定的反响和社会影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