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另眼看(1)

文摘   2024-11-16 16:27   江苏  

语文教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语文教学应追求怎样的境界?以往,语文教学中有哪些积弊?时下,又有哪些躁动的病症?近年来,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围绕着诸如此类的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究。语文教学实在是备受关注、争议纷纷。倾听纷纷的论争,其中不乏切中时弊的真知灼见。

然而,进行细细检索,又发现,对于语文教育问题的探讨,我们往往没有能够跳出语文看语文,因此难免会囿于学科教学“定势”,而产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

如何突破瓶颈,走出困惑?笔者以为,跨出语文看语文当是值得重视的一个视角。近年来,由于工作的原因,笔者常常参与不同学科的听课评课活动。在跨学科听课中,由于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法各异,往往会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鲜感。由此反思语文教学,感到受益颇多。可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透过数学教学看语文,主体实践需要到位。

现象扫描: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我们常常看到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进行着数学实践活动,或口答、或板演、或独立练习……而且这些数学实践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学生参与面广,二是实践的时间充足,三是能够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理性反思:数学教学中的以上做法值得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借鉴。毋庸讳言,相对而言,语文课堂上学生往往缺少这种主体实践活动。是我们的语文教师缺乏“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吗?非也。语文教师不是不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问题是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没有落到实处。

学生的语文技能从哪里来?主要来自于基本功的训练,来自于学习主体的实践活动。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凭借教材进行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功训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只要一谈到训练,我们不少语文教师就会以为这是落后的理念,有人甚至视训练为“畏途”。其实,这是对“训练”的误读,以往那种“题海战术”式的苦练显然要摈弃,当下语文学习中依然存在。但是训练绝不可忽视。否则就是矫枉过正,就会造成语文教学的失衡。

语文教学绝不可忽视基本功的训练。丢开语文基本功谈语文素养,无异于痴人说梦。而基本功是通过课文和单元来体现的。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不可能囊括多项训练内容。因此教师对教材所体现的语文基本功要整体把握、分步实施。要将教材序列中的单元训练重点合理分解,化整为零,将其具体化、细目化,逐一落实到每篇课文、每一课时的实际教学之中,即训练内容、项目的安排要“实”。

具体地说,就是一节课,怎样练,练哪些,都要精心设置,并将其具体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同时,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真正参与,使全体学生在40分钟内积极投入到“练”的活动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上,该学生板书的就应该让学生板书;该学生练读的就要当堂练读;该及时写的生字就要当堂写一写;该让学生练说的,就要让学生练说,甚至要把学生请上讲台说……笔者曾经听到一位老师这样说“讲台也要给学生留一角”,这应该是智慧之举(当下,区域课堂教学实践中,课前给学生3分钟的“讲述”是有意义的)。

教学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去思考,要彻底摒弃那种好像听说读写样样都让学生练了,但却都是虚晃几枪,没有真正到位的华而不实的教法。教学中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讲解提问,把宝贵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多读、多说、多思考、多钻研、多实践,真正把培养语文能力的训练落实到听说读写的行为之中。

                     (全文约1300字,未完)

秦月汉关泰州
交流实践和思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