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一本书
最近,我在重读周桂钿先生的《十五堂中国国学课》(周先生还有一部《二十二堂国学课》,体例差不多)。这部著作是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该书与《国史十六讲》(樊树志著)、《兵以诈立——我读<孙子>》(李零著))等相配套的一本关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大众读物。
周桂钿先生是北师大教授,原哲学系主任。现兼任国际儒联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周先生关于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著述颇丰,著有《董学探微》、《虚实之辨》、《秦汉思想史》、《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合著)、《中国传统哲学》等。
时下,研究国学、推崇国学的人士颇多,其形式也丰富多彩。不少地方还常年开设“国学班”,“传播”国学;不少学校也编辑了“国学校本教材”、建起了“国学堂”……一时间,“国学”似乎受到了最高规格的礼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再读《十五堂中国国学课》并不是想去赶时髦,首先,这本书不是“国学”本身。同时,想用一本书来让自己具有国学素养,那是天方夜谭,肯定是不行的。我读这本书的目的,是想搞清楚一些关于“国学”的问题,进行一点自我启蒙。一直以来,总感到自己的学习积累当中非常缺少这方面的内容,想给自己补点课,守住底线,完成保底工程;另一方面,我们的教改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实现这样的愿景,首先要对自己民族的文化倾注情感,汲取精华,要知道国学的常识。所以,自己找一本教材,做一点弥补,否则自己可能不安心。这个取向可能不算功利,而是学以致用。这本书确实挺好,所以应该重温。
二、关于一个案例
想起几年前一个事情,有一天上午,德育处主任送来一份“立德树人,家校共育”宣讲活动方案。说是有两位“社会德育工作者”(他们自称)在他办公室联系一项公益活动,希望我们宣传发动,让学生家长免费参与,听取他们的报告。
材料的封面是一幅孔子像,旁边的文字是:“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等文字。材料说,星期六要在本地最大的一家酒店开展免费宣讲活动。要求学校约请家长参与。在“活动目的和意义”中阐释,该活动将以经典的国学文化为载体,以德育为目的,教化儿童和青少年。再看组织机构,我哑然失笑:全国促进传统文化发展工程工作委员会、德育教育研究开发工作委员会……实在荒唐!“德育教育”一说本就狗屁不通(语病:语义重复),竟然还大言不惭写出了“德育教育研究开发工作委员会”!显然,这两位“社会德育工作者”是“走江湖”的。这样的人,近年来遇到了很多。我没有接待他们,让德育处主任把他们打发走了。
由此看来,“国学”竟成了时下一些人生财的幌子。何止这些人呢?
话题扯远了,下面言归正传。
三、关于一些问题
研读后,有几点思考或收获:
1.国学是什么?这是关于国学的概念。周桂钿先生说,不好定义,简单地、约定俗成地说,也就是中国学的简称,外国人称之为汉学,因为大多数都是汉文字的经典著作。
2.国学包含哪些著作?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四库全书》的经、史、子、集,还包括当时没有收入的著作,以及《四库全书》出版之后问世的著作自然也包括在内。除了经、史、子、集,更有礼、乐、杂文;舞、武、书画;戏剧、说唱;民风、民俗等等不依而足。几乎涉及了社会各领域,是涵盖多学科的综合多元文化之大成。决不是儒家文化一方所能代表的了的。提倡“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君子不言怪神乱力”的思想,就是最好的说明。
这里且抄录(是“抄录”)《四库全书》的简介,《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由此可见,《四库全书》堪称国学之大成,可谓洋洋大观、浩若烟海。
3.谁能精通国学的各个领域?没有这样的人。任何人也不能精通国学的各个领域。近代史上好多人号称“国学大师”,其实他们的知识和文化中也有不少国学的盲点,挂一漏万在所难免。
4.我们对国学要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客观认识,认真学习和批判继承的态度。
(1)为什么要说客观认识,认真学习?是因为,在西方一些学者对我们的国学有模糊认识,认为中国没有管理学。中国虽然没有一本叫管理学的书,并非没有管理学。中国在建设巨大工程的时候,比如长城、运河,没有高明的管理经验,是不可能成功的。在通信、交通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中国维持上千年的大国局面,甚至出现过不断地辉煌,没有高明的政治管理学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人到美国学习管理,美国人到日本学习管理,日本的许多成功的管理经验都与《论语》《弟子规》《菜根谭》《孙子兵法》《三国演义》有关,而这些典籍都是中国文化。要增强我们自信。
(2)另一方面,对我们的国学也要批判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国学内容也是良莠不齐的。即使是“儒学”,里面也有糟粕,那些君君臣臣的纲常,授受不亲的礼教,父为子隐的回护,女子小人难养的轻慢,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爱有等差,凡此种种,就其本质而言,是缺乏平等意识和自由理念的,也是反现代性的,因此,是需要细加辨析、严加取舍的。
比如,“孝道”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百德孝为先”,这话很有道理。但是,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孝》就很值得拷问。
[案例]在网上看到,某出版机构印行了《二十四孝》。在宣传造势时称,这部著作是我国文化史上重要的典籍之一。敬父母,尊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朋友们听了《二十四孝》的故事后要学会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诚实守信包容宽厚的传统美德,培养自己的人文底蕴,打下为人处世的根基,进而更好地奉献社会!
反思:读了这些推介、宣传的话语,不由让人心中顿生警惕。又看到不少地方搞“国学教育”项目,选取了《二十四孝》中不少故事。其实,《二十四孝》中的一些故事,是否能涵养“孝心”,很值得考量。我们以为,有不少的故事显得过犹不及,或顾此失彼,甚至有些负面影响。教师、家长和“教育热心人士”要认真思考。
以下的案例搜索自有关网站,掺杂了笔者的一些评价。
[案例]其十二:埋儿奉母
故事讲晋代河南某县一个有叫郭巨的,家道还算殷实。可是等他父亲死后,家产分成了两份,他的两个弟弟各领一份,独独把母亲做为家产的另一份分给了他。郭巨很孝顺母亲,可是没有财产的情况下,这日子真不容易。却不料雪上加霜,妻子生了一个孩子。郭巨便对妻子说:“孩子还可以再生一个,母亲死了却不可能复活,不如我们把儿子活埋,节省粮食供养母亲。”他妻子居然同意,看来为了丈夫的孝心,妻子连起码的母性也丢了(也许石被郭巨逼迫的)。
等他们挖坑活埋孩子的时候,却挖到了一坛黄金,因此也不用埋儿子了。从此,郭巨一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反思:郭巨这家伙的“孝子”,其实是最恐怖、最残忍的“孝子”。假如我们把这样的故事讲给孩子听,想想孩子的反应吧!话说回来,天底下哪有那么多黄金可挖呢?我们甚至可以说一句:郭巨不是东西!编这个故事的人更更不是东西!
[案例]其十三:扇枕温衾
据说东汉江夏(今湖北)有个叫黄香的男孩,对他父亲孝顺极了。9岁那年,他妈妈离开了人世。从故事中看,他的爸爸似乎没有任何用处,这个人连扇子也不会扇。夏天到了,黄香亲自给父亲打扇,把枕头席子扇得凉快一些,让他的爸爸睡觉。冬天的时候,他先用身体去把床铺暖热,伺候他的爸爸睡觉。
问题是:假如他的父亲不是植物人,不是残废,这事真有些说不过去。至少有虐待儿童的嫌疑。
笔者记得,当年苏教版教材中选编辑了一些《三字经》中的片段: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悌于长 宜先知。
笔者感到,这一“经文”的诵读和积累,既是对经典文化的传承,更有“尊师”“孝长”等美德的涵养。 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教师在介绍典故的时候,如何恰到好处以防过犹不及,如何智慧解读,理性教化……教师的教学设计都需要精心设计,以适合学生身心符合教育规律。
[案例]其十八:卧冰求鲤
山东琅琊人王祥是一个孝子。可惜他的妈妈早就死了,他的继母经常在爸爸面钱说他的坏话。王祥很孝顺继母。一天,生病的继母想吃活鲤鱼。王祥就走到河边,脱了衣裳,趴到河冰上,用自己的体温化了一个大洞。结果从洞里跳出来两条鲤鱼。继母吃了这样的鱼,当然病就好了。
反思:山东临沂,那个地方据说就是王祥的故土。在一个广场上,立着王祥的塑像。究其实,王祥是货真价实的傻子。大冬天的,脱了衣服去化冰?能化得开吗?不冻死他才怪呢!称赞这故事的人的心理其实很简单,他们希望人人都成傻子。冬天可以有鱼吃,我见过不少冬天钓鱼的,没有听说过一个用肚皮化冰的。还有,为什么偏偏就是鲤鱼而不是别的鱼?道理很简单:这是一个假故事。
以上这些,在周桂钿先生的著作中没有列举。只是他在第三课《儒学精神与当代社会》中略有阐述。一是讲了“国学的批判”,二是讲了《忠孝的辩正》。
…………
值得警醒的教育案例很多,不一一枚举。我们认真研读,是要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审视的眼光。
尤其不能在教育中,犯“致命性”的价值错误。
四、关于一些启迪
本书是周先生积多年之力有意为广大青少年写的,力主将中国传统思想关系的十五个主要命题阐述清楚。
这十五对哲学命题分别是关于宇宙论和历史观的天与人、古与今,认识论的阴与阳、生与克、是与非、真与假,伦理道德方面的知与行、善与恶、义与利、德与才,社会政治方面的和与同、治与乱、民本与任贤、礼与法、小康与大同。本书将中国古人对于宇宙、历史、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伦理、社会政治方面思索的主要内容,以浅显易懂的语言,结合历史故事和中国思想发展的轨迹,通过一堂堂哲学课的形式清晰阐述出来。
这十五对哲学思想命题长期影响中国人的生活和思维,包括现在的我们。周先生站在现实的立场,在对中国传统思想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批判分析的基础上,生动地展示了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思想魅力,有助于广大青少年更好地认识我们悠久的传统文化。
[案例]某日,曾经陪同共青团省委少年部的领导以及团市委、团区委的领导,在学校听过国学课,参观过学校以国学经典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主线的校园文化建设,做过一些交流和汇报。几位共青团领导的指导颇有见地。笔者一直以为,在学校层面,校长要首先带头学习和熟悉国学经典(哪怕是认知一些“皮毛”,这不可以或缺),并且要努力并尝试以“国学养正”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尊心,促进小学生的道德成长,用国学养育一代新人,培养具有中国人气质的现代小公民。实践中,要注意合理地把国学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课程体系构建、主题实践活动、评价教育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具有校本特色的国学教育之路。其实,了解国学,学习国学对于我们办现代化教育,办具有国际视野的教育以及学校管理、学科教学、专业发展都有启发。因此,有必要研究这几个问题:1.如何改版升级一些学校的文化建设?2.如何梳理学校文化建设中融入的国学资源,甚至建构成校本课程?(未必要叫做什么“国学读本”)3.师生如何用好校本资源,学习国学,提升素养?如何真正读一些经典的小说、散文、诗词,那可能更为重要。
时下,一些东西和现象很容易“热”起来,包括教改,教育人真的需要冷思考,要坚持一些该坚持的东西,并且真行动,常态做。
(全文约4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