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以及教师交流工作早已不是一个新话题,我撰稿只是想整理自己的思考。
政策层面而言,2014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和人社部曾联合颁发了《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而在这一文件出台之前,教师交流工作也已经在全国不少地区普遍施行,至今依然。
我曾在城乡几所学校(包括校区)交流过,担任学校管理者期间,也组织和参与了教师交流工作的实施。结合工作经历,我以为要做好校长教师的交流工作,既要明晰交流工作的价值取向,又要理性对待工作成效,更要妥善应对交流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校长和教师交流工作的出发点是什么?从教育部和各地的文件来看,是为了通过校长和师资的流动,促进城乡和校际的教育均衡,破解择校难题,促进教育公平。检索各地的报道和一些研究报告,客观上讲交流工作对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缓解了一些地区的择校热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固然应该总结成绩,推广经验。但是,梳理和研究交流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恐怕比总结成绩更为重要,且作如下剖析。
一
众所周知,教学质量的提升,关键在师资。就师资队伍的均衡配置而言,交流优化了薄弱学校的师资队伍。但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薄弱学校的师资队伍状况,仅靠外校“骨干教师”来交流,恐怕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事实上,外校交流来的骨干教师再多,也仅仅是“输血”,一所学校要“强身健体”,必须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即便校长教师交流工作常态化,各类学校自主实施的师资队伍建设行动也不能有半点的懈怠。
比如,要认真研究,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师资队伍建设、专业素养的提升,有没有对新知识、新事物、新要求、“新概念”应接不暇、缺失辨析,没有主见的现象?有没有茫然无措的现象?有没有难以突破的瓶颈?有没有在“高原期”的徘徊,亦或走向下坡?有没有一些人的躺平?
如何与时俱进,激发能动,找准路径,矢志不渝……各类学校自身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有作为、有建树呢?这对学校管理者而言,对交流或非交流的教师而言,都显得尤其重要,尤为迫切。
二
开展校长和教师交流工作,要谨防对交流人员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首先,校长和教师都是“人”,而不是“物”。硬件设施的均衡配置可以用数字来量化,而交流工作有时是不可以用数字来量化的。
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诉求的。如果一味地将交流人数和教师总数进行比照,并把这些数据当成交流工作业绩,恐怕不适宜也不科学。一方面,有谁科学论证过,交流教师比例越高越好?又有谁科学论证过,教师在一所学校工作,多少年后就应该交流?交流期又应该以多少年为宜?这些都没有一个固化的基数和科学的界定。因此,以数据量化来评价校长和教师的交流业绩,未必严谨和科学,对此必须慎重。不仅如此,在这一点上,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用数据说话是可以的,但不应攀比数据。特别要防止出现交流教师比例过大,交流过于频繁的现象,“过犹不及”就会影响到学校这一组织结构的稳定性。
如何让校长教师交流工作更有人文情怀?不仅要有内在的关心,更要有外在的“形”上的关切(正如刘铁芳教授所言“给教育一点形上的关怀”)。如果交流的老师面临路途较远等生活困难,此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帮助就不应缺失;在教育科研上,如果骨干教师因课题研究和交流工作产生冲突,就不宜用行政命令让教师无条件服从交流,有时等一等可能会柳暗花明;在文化认同上,交流教师对新的学校总要经历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认同,由认同到融入的过程。对此,“接受学校”要敞开胸怀接纳他们,千万不能把交流的校长和教师当成过客。否则,交流的教师会“人在曹营心在汉”;就“派出学校”而言,应该有阶段性的“到校”关怀和问候,同时要确保交流教师返校后,其岗位不受影响。不然就会大大挫伤交流教师的积极性,甚至会影响其“学校归属感”和职业情怀。
校长和教师的交流是促进教育均衡的一种方式,是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但绝不是“万金油”,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在与时俱进,顺应形势实此项工作的同时,要且行且思且优化。不要忘记,“还可以为交流的校长和教师做些什么”。
(全文约1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