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谈:默读,于无声处听欢歌(2)——续11月4日的同题拙稿
文摘
2024-11-06 13:49
江苏
语文教学中默读“屡屡缺席”的失衡现象需要匡正,默读的回归才能实现“动”与“静”的平衡,“感知”与“内化”的和谐,“欣赏”与“感悟”的共生……语文课堂有了这种辨证的统一,才是理想的课堂。如何落实默读呢?奠定坚实的默读基础是默读能力提升的前提。2022年版语文课标在第一学段就明确提出了“学习默读”的要求,之后各学段的要求又逐步提升。这不可忽视。对此,语文教师要理解到位,实施到位。笔者以为,在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就要开始学习默读了。这一阶段的默读训练要求要低,坡度要小。这样才符合低年级学生默读能力形成的规律。就此,对低年级学生在学习默读过程中所经历的两个阶段,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第一阶段:明显的嘴动阶段。初学默读的儿童受朗读的影响,虽然努力想不出声,但嘴唇还是不断地翕动,仍会发出轻而急促的声音。这是因为儿童还不能把看到的文字转换为意义,仍然需要依靠小声朗读才能领会意义。它的机制仍然是“目视——口诵——心惟”。朗读的模式仍在起作用。第二阶段:潜在的嘴动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儿童可以做到嘴唇不动,也不发出声音。但是,喉头肌肉仍在作发音样的活动,成为“默朗读”。默朗读虽然不发声,但阅读速度难以提高。基于上述因素,面对学生默读中出现的“嘴唇翕动”“发出轻而急促的声音”以及“默朗读”等现象,不可操之过急。因为,这是学生默读能力生成中的必然现象,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不是在建构空中楼阁。采取怎样的辅导方法呢?较好的方法是“轻声带读法”,即教师轻声读书,学生目看课文,嘴不出声。但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用手指着文字。这一阶段,就组织学生进行默读训练的选文而言,适宜选用儿童感兴趣的故事和童话。如教材中的《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小马过河》《羿射九日》《黄帝的传说》等,都是进行默读训练的好素材。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好教材,把默读训练落到实处。提升默读技能,不但要“不出声,不指读”,而且要做到“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的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这分别是第二、第三学段默读训练的目标。不仅如此,第二学段还提出“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乐于与他人讨论交流。”第三学段提出“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这里强调的提出疑问,是着眼于学生能在默读中积极思考,这是学生默读能力发展的重要表现。同时,发现问题,敢于提问,敢于质疑也是推动学生深入思考的动力。而默读速度的提高,则能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中掌握大量的信息,扩大知识视野。如何实施呢?默读一篇课文,一般要三五分钟,但如果要边查边读边思边划,真正做到在默读中发现问题,那就需要若干个三五分钟了。因此,语文教师应该优化教学设计,取消大量烦琐的分析、讲解、“苦读”。没有时间的保证,默读技能怎么能形成?默读中,要辅助之以手的操作技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动笔划划、圈圈、写写文章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这样可以加深理解,提高阅读水平,默读效果会更好。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便是这个道理。传统语文教学强调“熟读精思”,但是,并不主张糊里糊涂地读,糊里糊涂地背。宋元以来人们一致奉行的“熟读精思”的原则是:“读书必须仔细。逐句逐字,要见落实。若用工粗卤,不多精思,只道无可疑处。非无可疑,理会未到,不知有疑尔。”因此,进行默读训练,教师要提出明确要求或问题,给学生一种阅读的导向,激起通过默读解决问题的愿望,使他们有目的地去读。而且,学生自身更要在默读中发现问题,做到读思结合,读中有思,思中有悟,悟的结果要从思中来,思的悬念要从读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