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景德镇需要一个正确的打开方式。
如果只跟团旅游,你也许对这个城市没什么特深刻的好感——一个到处在做瓷器卖瓷器的中式古镇,人声鼎沸中有些浮华庸俗。但如果有个熟悉并热爱景德镇的朋友一路陪着,可以把你的思绪和触角扩展开,你就会发现,这个城市和城市里的人都很有意思。
唐英学社的黄清华,就是这样一位“景德镇朋友”。他扎根景德镇十八年,借唐英之名结社修学,所做的工作就是“迎来送往”。他像是一座桥,把景德镇的传统时光牵引到现代,把景德镇的学问推广到世界各地。同时,也把景德镇更深层、更丰富鲜活的内蕴介绍给外面的朋友。
以大隐于市的唐英学社为基地,在如今五光十色的景德镇,黄清华潜心做着乏人问津的古陶瓷文化研究与传播。他靠专业和知识赚钱,养活学术研究,保护宋代古窑,做原创性文章,编撰陶瓷史论,将藏品和书籍对研究者免费开放……这一切的背后当然有诸多不易,全靠黄清华的情怀和使命感支撑。
唐英曾自称为“风尘中学者”,这恰是黄清华看重的品格。不洗俗务风尘,也不忘心灵宏愿,他希望自己“就像一束微光,星星点点地发光、聚集,或许会成点什么事。”
在这个时代,这样的情怀值得尊敬。
广东台山人,独立学者,唐英学社创办人,英国东方陶瓷学会会员。2006年客居景德镇至今,专业从事景德镇古代陶瓷研究,具有丰富的窑址调查和研究经历,在北京《文物》杂志、台北《故宫文物》月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曾受邀为香港东方陶瓷学会、英国东方陶瓷学会、香港敏求精舍等机构讲学。独立策划古陶瓷学术展览和研讨会逾十场,具有丰富的策展经验,同时是目前研究著名督陶官唐英的重要学者,研究成果突出。其创办的唐英学社是景德镇古陶瓷学术影响最重要的私立专业社团和学术展览平台,在海内外学术界、收藏界具备深厚的人脉资源。
景德镇是一个有魔力的城市,千年瓷都的瓷艺和传承,让许多陶人选择停留在这里。然而它又像一只搁浅在岸上的船,传统的技艺固然出众,但学术氛围并不强;尤其对古陶瓷,缺乏足够的敬畏之心。
黄清华不做瓷器,不会烧窑,却在景德镇一待就是十八年,他从古陶瓷研究入手,把古陶瓷领域的学者专家引来交流、互动,他想去做一个小浪,推一推心中搁浅的景德镇大船。
你作为一个广东人,是怎么到景德镇生活的呢?
我在北京读过书,也在北京生活过。北京这个地方,读书特好,但工作生活就挺迷茫的,因为这个城市跟你没多大关系。景德镇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就感觉是似曾相识的熟悉。
2002年11月30日,我第一次来景德镇,坐好慢的绿皮火车,从北京来要26个小时。来之前,对景德镇的了解很片面,以为它应该是漂亮、干净、安静的。到后才发现,这里挺脏,鞋子一走一层灰,白衣服穿到晚上全是黑的。民风彪悍,人与人交流跟吵架一样。后来2004年、2006年来了第二次、第三次,到2007年的时候,我就在景德镇买房子了。
在景德镇住下来什么感受?
来景德镇真的是因为热爱古陶瓷。这地方跟我有缘,每次我回广东老家待四五天,就会开始想念景德镇。也许它不是我人生最终的落脚点,但我觉得这一定是我最爱的家。
不过我是从事古陶瓷研究的,我不会做瓷器,不会研发配釉,不会烧窑,也不会销售。但我就是喜欢这里,从定居下来到今天,已经将近十八年。
总有朋友问我:“这十来年你在景德镇到底做什么?”我说,我很重要的工作,是“迎来送往”。迎和送的对象,主要是中外古陶瓷研究学界、文博系统的老师、学者,以及收藏家、爱好者。我们把他们一个个接来,交流、互动,十多年不断在维系这种关系。
唐英学社外景
你的印象里,景德镇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
2005年到2006年,普洱、岩茶火了,景德镇的茶具就跟着火了。2009年是景德镇一个重要的转变期。本来60多件头一套的餐具才卖200块钱,现在6个茶杯1个壶就能卖300多块钱,何乐不为?很多人拼了命也要来景德镇。
生意最火的时候,外地人都住在莲社北路老陶瓷馆那边的宾馆,买卖东西也直接拎到宾馆去,2009年那儿住宿费就好几百块钱一晚了。大环境慢慢成熟了,开发商不知得到哪位高人的指点,把我们新厂老陶瓷学院对面包装成陶艺街,给做陶艺的手艺人两年免租期。春节刚把消息一发,十天之内全部爆满,不到半年时间,这条街从开始的80多个铺位一下子就琳琅满目了,整个街道一下子换了样子。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力量。
唐英学社展厅内部
唐英,雍正六年(1728年)受命赴景德镇,驻厂督陶。在往后将近三十年里,先后为雍正和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是清代最著名的督陶官。
后世称赞唐英,是任劳、任怨、任贫、任贱——身居高位不吝与普罗大众往来,“冷热面前赔色笑”,不损公肥私还自掏腰包,是黄清华敬佩的“风尘中学者”。所创办唐英学社,除研究和推广唐英对景德镇陶瓷的贡献,也因唐英为人风度和黄清华尊崇的品格隐隐相合。
唐英像、汪南桥制唐英石雕像(正面)、唐英石像
你什么时候对唐英产生兴趣的?为什么创办了唐英学社?
为什么研究唐英呢?首先要了解唐英这个人。
他是雍正六年至乾隆二十一年期间主持御窑厂的督陶官,是这三百年来对景德镇、对清代制瓷业,乃至中国陶瓷史贡献最大的人物。他还是一个富有文人才情的人,他个人文集叫《陶人心语》,我们学社有一套乾隆五年撰写、六年出版的初刻版,是我们的镇馆之宝。从他存世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在书法、绘画、诗文、戏曲等方面都擅长,从他的诗词上面还可以看到很多真实的生活感悟。
唐英个人文集《陶人心语》初刻版
我是在2003年开始了解唐英的。那会儿我给香港一家古玩行兼职做助理,老板让我去嘉德帮他买一件唐英的墨彩百寿图笔筒,从2.5万元起拍,最后37.4万元成交。我当时心说,怎么这么贵。这算是我对唐英的初步认识。从此后我就对他很关注,开始系统地研究他的成就,还有性情、生活、家庭、家族,以及他的个人创作。
2006年我来景德镇之后常跟学者们交流,很多关于古陶瓷的想法希望可以通过展览、研讨、交流的形式实现。2015年11月,我们斗胆借了唐英的名字,成立了唐英学社,2017年10月份对外开放。
景德镇这么多年没有一个研究唐英的美术馆或者纪念馆,所以我希望学社这个人文机构的存在,能够起到宣传唐英的作用,哪怕观众只是路过这里,哪怕只是看到场馆的名字而感到好奇,继而来了解他。
你认为唐英的哪些品质和作风值得我们关注?
他在《书怀》中形容自己是“风尘中学者,冠盖里陶人”,学者一般是在象牙塔里修书立传,而风尘中学者,就得接地气。
这个人没有官架子。唐英虽然官至五品,但他性格随和,对窑民关心,跟工匠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所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百姓也很敬重他。唐英五十四岁的时候,很多工匠合心敬奉刻了“唐公仁寿碑”给他做寿。
另一方面,唐英为景德镇的创新起了表率和指导。景德镇历史上曾出现过的重要釉色品类都是他一一复原出来的,其他各地南北方窑场著名颜色釉品类,他也复原出来在景德镇生产,雍正朝颜色釉瓷器烧制水平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唐英的贡献。这个人物值得景德镇去好好研究,其窑业成就值得去好好转化。
景德镇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对唐英更重视?
还是要提升整个城市的历史底蕴和审美品位。2022年纪念唐英诞辰三百四十周年的时候,我们出一个专刊,写了很多学术文章,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资料。当时印了2500册,一下子抢光了,说明还是有很多关注他热爱他的人。
我们学社就是通过出书、展览,还有每年的研讨会与活动来深入研究和推广唐英。在景德镇地区,除了我们,可能没有第二家机构在唐英研究层面能跟这么多国内外学者和学术机构互动。景德镇如果用好唐英这个金字招牌,也可以相应开发出其他文旅项目和品牌。
唐英学社某种意义上在担当景德镇交流推广的桥梁。
2005年,有幸开始认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馆长林业强教授,一直以来承蒙其指导和教诲。林教授是能够被中国和欧美共同承认的专家学者。他很支持我们,是我们唐英学社的学术顾问。很多海外的朋友、博物馆的研究员或者重要的学者,都是林教授介绍来景德镇的。2015年,英国古陶瓷研究学者柯玫瑰(Rose Kerr)老师来景德镇的时候,听说我们成立唐英学社,也非常激动,为我们做了揭牌仪式,成了我们唐英学社的学术顾问。
这种级别的学者专家来,虽然景德镇官方一般也会接待,但不会全程陪同。这时候我们就成了全程地陪,向他们介绍景德镇历史文化与最新学术发展实况。景德镇要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城市,它真的不只是口号,有更多具体的事情要有人慢慢做。
2017年10月份到现在,我们做了大大小小16个学术展览,内容很丰富,除了唐英相关的展览外,还有许多与景德镇制瓷历史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学术展览,也很有意义。
景德镇一直是个世界工厂,至少从物质层面它改变了全世界。我们在2018年-2019年连续做了两个展览,一个清代徽章瓷特展,展出了清代欧美贵族来景德镇订制画有其家族徽章的瓷器。2020年,我们做了一个通达四海——明清景德镇民窑瓷器与经济全球化贡献纪念特展,就是阐述明清时期景德镇外销瓷对世界的重大影响。明年我们会做一个康熙御窑大展,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他的官窑瓷器专题国内外都没系统做过,我们想做。
唐英学社几乎每年要办三四次尽可能高质量的专题展览,每个展览出版专业研究书籍,还有学社学术专刊。加上日常房租、人员,林林总总挑费甚高。黄清华深知情怀是有价格的,赚到钱才能更从容做学术。他选择以专业养学术,靠服务于重要的收藏家和拍卖公司来养活学社。
“经济条件越好,做学术越从容纯粹,不用看别人脸色。”
做这么多展览,展品是征集借展来的,还是你自己的收藏?
开馆展“榷陶使者——唐英纪念特展”,我们借了80多件东西,影响非常好。八年来我们又陆续收集了很多唐英有关的内容和藏品。
2017年《榷陶使者唐英特展》
原来建国瓷厂那儿有个做配釉的老工匠,年轻时每天经过御窑厂附近,经常因为市政改造捡了不少清代前期各种试釉火照,仿官釉、仿汝釉、茶叶末、仿钧釉、窑变釉等等,是唐英督陶之时奋力研究古代各式色釉的实验品,正因为它们的存在,御窑厂最终得以复原重现这些古代色釉名品,因此,这些瓷业实验火照是唐英督陶生涯的重要见证。后经人介绍我认识了这位老先生,一开始这些存了几十年的火照他不舍得给我。后来在2009年他需要一笔钱,而且我很诚恳地告诉他,东西放在我这儿,除了得到妥善保管,绝不变卖之外,至少还能好好给它写成文章,让大家了解它,于是他思考再三,同意了。我把本想买车的30万元给了他,拿到这批重要的东西。现在看来,要是当时30万元买了车,现在可能就一文不值了,有这批资料对我们唐英学社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我自己对景德镇明清瓷器一直很挚爱,收藏的愿景一直都有,现在市场上看到好东西,能力范围之内我会去买。能力之外,我会召唤身边藏家朋友买。好的收藏要有专业指导,资金之外,收藏的根本还在于审美。他们听从我的建议,收藏到一件好的藏品,我们也获得一件好的展品,因此,唐英学社与藏家之间的关系是互相成就、共同发展!
唐英督陶期间试烧各式色釉品类的火照
(试验样品)
借展来的展品,你怎么保证它的权威性?
我可以骄傲地说,经过这些年的用心运营,唐英学社有着非常良好的行业口碑,在展览主题选择、展品真伪甄别、展馆安全保障、展览学术水平等诸多方面,一直是走在国内众多私立古代艺术机构的前面,引领着和影响着中国古代艺术品收藏与拍卖市场的发展。
我们还借鉴海外学术展览模式,秉承良好的传统约定,在签借展合约时必须强调一条,就是展品从展览结束之后,三年内不能公开交易或者拍卖。虽然唐英学社是私人平台,但也是对公众开放,不是展销会。这个原则是避免被谋私利者蹭流量,避免有人靠学术展览给藏品市场价值直接背书,杜绝过分追求功利的行为。我们也不用给藏家借展费用,大家达成默契,双方共同投入出版展览图录,因为出书才是有助于提升展品学术价值的最有益举措,对学界和行业本身也影响深远,故多多益善。
我们的理念是,好东西就拿出来给大家看,阳光下一照便知真假。而且通过有学术价值的展览、研究来提升和挖掘其学术价值,藏家还是最终受益者。
你自己为了收集唐英有关的东西,花了多少钱?
没统计过。有比较贵的,比如那幅唐英的字,我2020年在保利拍卖110多万元买的,虽然看起来很破,但大家争得很厉害。
古陶瓷的学术现状是国内很多研究所或者高校机构只能纸上谈兵,只是拿着图片来做研究。我认为研究古陶瓷必须要重视对实物的感知,我经常说“不在乎曾经拥有,只在乎曾经上手”,需要接触它们,必须经常上手,就像谈恋爱,跟喜欢的人要天天在一块才行。遇到我自己喜欢的一些古陶瓷,一年就能买几件,财力有限,相当于做养老保险。唐英学社的收藏除了瓷器,最重要的是一些书籍资料。比如海外从一百年前到20世纪80年代出的陶瓷书和文献我们都有。
收藏家都是藏品的临时保管者,唐英的这些藏品,以后最好的再归宿应该是回到珠山,回到政府公立博物馆机构。但目前时机还不合适,我不想这些自己当作宝贝,当成自己孩子的好东西,如果到了其他地方反而不被重视,这是一个资源最大的浪费。
左:唐英学社藏品,清乾隆元年,唐英自书诗文七首行书轴纸本
右:唐英学社藏品,清乾隆元年,唐英自书诗文行书轴纸本
唐英学社整体运营的经费来自何处?
唐英学社这个空间是公益性开放的,来人越多我越开心。我们的学术书籍是整个景德镇地区古陶瓷类最丰富的,景德镇陶瓷大学和社科院大学文博专业的学生都来查资料做论文。学社每年大概50多万元的房租,人员开销一年近60万元。再做俩展览,最低得200万元。学社本身是赚不了钱的,主要靠我们服务于重要的收藏家和拍卖公司,替拍卖公司招商收咨询费,写文章收服务费,这成了学社重要的收入。
赚到钱我才能更从容做学术。经济条件越好,做学术越纯粹,不用看别人脸色。跟政府我们保持友好距离,欢迎领导来参观来喝茶,但跟官方没有钱财往来。接受了资助就免不了求人,这我不太适应。
我很注重自己的信誉,必须有功底人家才信任你,才找你写文章。做学术做展览这块我也力求纯粹,不会说谁给钱我就把谁的排名放前。
可以说,国内给拍卖圈写文章的,我的稿酬最贵,几万元一篇,我对得起这价钱。一般拍卖公司做古器物图录,只是拍个照片,摆个价格尺寸就拉倒。我写文章会用很多考证,还有最新的学术研究,还会涉及同类东西全世界有多少件,它为什么好,什么来源,曾在哪本书著录过。有了这些依据,拍卖行说价格的时候,客人的接受度就更高,拍出的胜算更大。客人拍下藏品后,如果想作个专门的个人收藏集,我们也提供这个专业服务。
黄清华说自己有学者情怀。景德镇在陶瓷史上曾经无比辉煌,而现在它有点儿像“没落的贵族”,传统精神在现代大潮中渐渐迷失。唐英学社做事的最终目的,就是编制一本完整的“景德镇陶瓷史”,填补景德镇研究上的空白,从学术上滋养审美土壤,真正展示瓷都的文化自信。
当代景德镇很多工艺美术大师,你跟他们有交集吗?怎么看待他们?
可能我真的是行外人,跟他们没有交集或者冲突。所谓旁观者清,现在陶瓷界最大的问题是,创作者的知识储备不足,视野很窄。有些景德镇大师,眼里就几本故宫出的书,没看过大英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那些精致的颜色釉和粉彩。知识结构也滞后,不知师法古人。
左:唐英学社藏品,明成化,红绿彩陶渊明图镶嵌螺钿砚屏
右:唐英学社藏品,明正统,青花庭院仕女清赏图大罐
景德镇那么多人在做瓷器,为什么依然找不回古代的审美感?还是说当代的审美真的改变了?
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高端的审美理解是需要有前置条件的,需要具备审美素养。为什么清代瓷器在市场上流行?因为它不需要前置的条件,就是花花绿绿。而欣赏素色瓷就见仁见智,有了审美差异。宋代审美最为人称道,它一色纯净,讲究色彩张力和含蓄度,同时有造型美衬托。能有这样的审美,其实不光是物质和技术,其后还有“道”的层面,就是文人的社会地位。两宋崇尚“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帝王的审美与文人同步。
我很喜欢雍正瓷器。因为雍正皇帝骨子里对宋人审美非常推崇,也影响了我们的督陶官唐英,从而把帝王与文人审美两者结合在一块,达到重造宋代的目的。
上:唐英学社藏品,清雍正,广彩山居图折沿盘
中:唐英学社藏品,清康熙,青花高士相会图若深茶杯
下:唐英学社藏品,清康熙,青花釉里红西施起舞图诗文盘
有时人们会疑惑:为何景德镇没有一个代表性的瓷器品种?就像哥窑、定窑那样有明确特色?
景德镇本身就是一个品牌,可以做到整个城市千年不败。其实单从陶瓷工业来讲,景德镇的产值跟佛山、唐山、淄博或者潮州比,可能零头都不如。但景德镇的文化张力、社会影响力远高于其他陶瓷工业城市。成为瓷都的一千年来,经历了战乱和变迁,景德镇没有被毁掉。1949年之后这里成立的多个瓷厂,经过几十年仍然在蓬勃发展。这才是景德镇最有活力的地方。
现在陶瓷手艺人不再像古时候那样代际相传,是不是要担心传承问题?
古老的窑口有原料秘方,但有一天传人不干了,配方就失传了。景德镇不是代际传承为基础,它没有百年老店,制瓷行业分工很细、很稳定,每个部分都跟毛细血管一样,一部分坏掉不要紧,总有人替补上来。赚到钱的制陶人走了一批,很快就再来一批。以前学徒来学艺,大部分是因为没得选择。而当下在景德镇有很多选择,以前的模式就不实用了。
当下的景德镇制瓷业更像一种历史的责任或者使命感,而且这个行业有很强的市场生命力,有利益就会有正常发展。
现在的景德镇也在打造一个文旅网红地,对做学术有影响吗?
我最近思考为什么景德镇这几年特别火热,陶溪川尤其繁华,博物馆里每个展柜前都有人拍照,搞得真想看展览的人排队排得不耐烦。
景德镇的业态还是景区,需要大量游客,需要有商业体量,现在真正能赚钱的是开餐饮、开民宿、开酒店的,很多做瓷器的反而不怎么赚钱。客观地看,这是个好事,人家大老远过来,总要顺道看看展。但希望官方能申请每周有一天不对外开放日,只给学者或有特殊需要的人群开放。也希望主管方考虑一下各业态的租金差异。比如北京798的艺术家,对纯艺术空间就有些政策和租金上的倾斜。现在我们租金每一两年涨10%-15%。压力挺大。
上:望瓯·陶溪川园区鸟瞰图夜景
下:陶溪川梦谣广场
在景德镇这么多年迎来送往,是什么样的情怀支撑着你?
情怀真的很贵,但也乐在其中。
能结识不同的朋友,结缘各种群体的人,我自己开心。一路走来,我很幸运,总能遇到贵人,对我的成长帮助很大。比如刚接触这个行业时,我给香港的大古董商翟健民先生做学徒,学了很多东西,而且没走歪路。来景德镇后,刘新园老师指导我写好文章。同时香港的老师林业强教授,很全面地支持我,以艺术史的学术方法训练我、启迪我,而且把他很多人脉资源都往我这儿倾斜,一直无私地支持和鼓励我,令我非常感动。所以我用我的方式去回馈这些贵人。现在年轻人来问问题,约见面,让我提供毕业论文思路指引,修改论文等等,我都很乐意,因为可能我也会影响另一个人的一辈子,何乐而不为?
不过你也说过,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原因多种多样,客观原因是经济承受能力和环境。我们学社得益于以前的土壤能生长发展,但现在和未来如何不得而知。现在我们这条街,就我们和颜山美术馆两家交房租,其他的都是免费入驻。这种情况下我坚持了五六年,但心里还是有些不爽。而且有趣的朋友慢慢离开,剩下我一个人坚守也没意义。
我的坚持,更多是指骨子里的爱好,对景德镇的真爱。我是有点学者情结的,我觉得是做展览是一时的,做书才是长久的。现在的出版业看似很繁荣,但却是平庸的繁荣,古陶瓷的好书不多。学社每做一个学术性的展览,展后两年一定会出书。我们还有自己的专刊,我是执行主编,有时候很为难自己,一本书做到700多页,文字工作也特别较真,一本书要六个核心编辑,后面十几个人校对。做1000本书,300册要赠送给博物馆、图书馆,300本走入市场,剩下的送给学生或者爱好者,不指望它赚钱。
明年学社准备做康熙官窑瓷器大展,这本书将会耗费我很大心思,两年来一直压在心头,你看我的白头发,都熬成了同龄人的双倍了。不过收获也是双倍的,朋友开玩笑说等这书出版了,黄清华的名字在圈内就绕不开了。
所以你是在做本应官方、国家研究所来做的工作。
全靠情怀,以及自己综合的知识结构储备支撑。也有不少很得意的收获,比如我去年做的书里有件东西,台北故宫几十年来都定的是明洪武的,但去年底我写文章论证了它的款是永乐年间。我的文章12月28日发表出来,台北故宫次年元旦结束后就把说明改成了永乐,学术态度非常好。
我做的广彩珐琅瓷器、外销瓷、红绿彩展览,以前都没什么人研究过,每个环节都是在填补景德镇陶瓷史上缺失的部分。我最终的一个目的,就是完整呈现一部景德镇自己的陶瓷史。
上滑阅读
图片来源:
除特殊标注外由受访者提供
影响中国审美的人和他们推动的事业
美学专栏
舞蹈家
美术馆
艺术
颜色釉
花艺师
服装设计师
导演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
嘉德
考古
陶溪川
艺术
天文
艺术
艺术
红山动物园
艺术
艺术
设计
收藏家
印刷与艺术
收藏家
设计与艺术
文化推手
艺术
艺术
艺术
珠宝设计
珠宝设计
艺术
舞台美术
艺术
艺术
星美术馆
繁花
艺术
科学
特别出品
松赞创始人
民宿主理人
乐队
马来西亚导演
呼麦传承人
赛博歌姬
出品
芭莎文化艺术部
Green BAZAAR Lab
总策划:徐宁
艺术顾问、采访:顾维洁
编辑:毛阿达 | 撰文:赵舆(壹佰工作室)
设计:张晓晨 | 编辑助理:葛一丁、徐菀钰
合作
greenbazaar@trend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