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海人Christian Devillers:创造苏州河畔的Fotografiska

文摘   2024-11-28 18:18   北京  





Christian Devillers是一个一直在路上的人。他在法国巴黎出生,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年少时光。16岁时,因为父母工作变迁,他搬去了美国,这是他第一次在欧洲以外的地方生活,也因此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从那之后,Christian再也没有停下过脚步——土耳其、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他辗转于世界各地,最终在2005年来到上海。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Christian在上海定居的那一年,外资企业的数量比前一年翻了1倍,麦当劳、福特汽车和英特尔等十几家世界500强企业,先后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有趣的是,我在12岁时就和欧莱雅集团的一位高管讨论过,他说中国会是未来的方向,这也让我对上海充满期待。”


来到上海后,Christian的职业经历涉及多个行业,包括信息技术和市场营销。2018年,Christian在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结识了Fotografiska集团的执行主席Yoram Roth,对方向Christian介绍了Fotografiska的情况,透露了在上海开设分馆的意愿。



Christian Devillers在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苏州河畔全新的文化与艺术地标。



2010年,Jan Broman和Per Broman兄弟在斯德哥尔摩创立了Fotografiska。这座港口城市位于波罗地海岸,承载了许多人对北欧的想象:平静、浪漫却不失前卫。后来,Fotografiska陆续将版图拓展至了塔林、纽约和柏林,每个展馆平均一年大约会举办20场展览,其中有三分之二会采取巡回展览的形式。值得一提的是,Fotografiska在每个城市的展馆都设有策展部门,保持着每个月一次的高密度交流。


Christian被Fotografiska的哲学所吸引——以公众体验为先,极具包容性,采用新颖的运营模式,将不同城市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引入美术馆。而且多年来,Christian也一直在四处收藏摄影作品。“摄影的魅力在于能够激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因为这次相遇,Christian决定加入Fotografiska,开始为这个全球最大的影像艺术中心寻找在上海的落脚处。






在第一次看到苏州河畔的百空间光三分库时,Christian知道这就是他们要找的地方。“就是这里了。”一座建造于1931年的保护建筑,原本是四家银行的联合仓库,上下共四层,拥有宽敞的空间可以展示艺术品,一砖一瓦间都是历史的印记。



位于苏州河畔的Fotografiska前身为四家银行的联合仓库,建造于1931年。如今依旧保留着原本的建筑结构与历史痕迹。

上图:位于斯德哥尔摩的Fotografiska前身为海关大楼。

下图:位于爱沙尼亚塔林的Fotografiska为厂房空间改造。




这也是Fotografiska选址的特点之一——注重建筑的历史底蕴:斯德哥尔摩展馆的前身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海关大楼,由瑞典建筑师Ferdinand Boberg操刀,红砖外墙和拱形钢窗被完整地延续了下来;塔林馆位于一座19世纪90年代的厂房里;柏林馆原本是诞生于20世纪初的Kunsthaus Tacheles百货公司,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被短暂废弃,后来因为被艺术家占用而幸免于被拆除。


上海馆保留了建筑原本的砖砌结构和混凝土梁,天花板和墙壁上的工业痕迹依然清晰可见。走进内部,展览的动线沿着两侧宽阔的楼梯徐徐展开,同时强化了建筑的结构。Christian说过,如果有机会来上海馆,请在上楼梯时放慢脚步,因为台阶依然是当年的样子,坡度低、间距大,如果走得太快,反而失了乐趣。长方形的灯具在楼梯旁的墙面上依次排开,照亮了低饱和色系的空间,增添了一股柔和的动感。



Fotografiska注重城市历史遗迹的保护与更新,上海馆的空间改造由AIM恺慕建筑设计操刀,改造保留了百空间光三分库的建筑结构,斑驳的墙面与金属门窗透露着历史记忆。



对于美术馆来说,地理位置和建筑的灵魂非常重要。这里因为电影《八佰》而闻名,窗外是浪漫的河景,室内则是带有历史韵味的工业风格。”顶层被改造成了露台花园和酒吧,室内和室外区域被打通,以黄绿相间的色调为主,透露出一抹复古情调。


去年10月,位于上海的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以下简称上海馆)开幕。开幕同时呈现了冯立、Edward Burtynsky、范西与杨嘉辉四位中西方影像艺术家的个展。其中,冯立擅长用镜头发掘当代社会中那些超现实的细节,明亮的闪光灯搭配高对比度的色彩,让他的作品拥有了极强的辨识度。Fotografiska展出了冯立过去20年创作的近200幅照片,由Holly Roussell策划,划分为“白夜”“都市快照”“何为时尚?”三个章节。



滑动查看

依次为:Fotografiska开幕展览“冯立:白夜幻境”“Edward Burtynsky:抽象与改变的景观”“范西:模仿游戏”与“杨嘉辉:96和弦空间变奏”。



相较于冯立的具象化手法,Burtynsky将自己所见的工业景观抽象成了几何线条,大多数照片都由无人机从高空拍摄。范西会对图像进行大幅度的人工干预,挑战了摄影和绘画的边界。杨嘉辉则将音乐和影像结合,通过计算机技术呈现了录像装置作品《96和弦空间变奏》。



坡度低、间距大的楼梯也是历史建筑中最独特的部分。



从大幅的自然纪实作品到对生活片段的讲述,Fotografiska策划了一场多元而立体的展览,与上海这座城市的语境不谋而合。这是Fotografiska“因地制宜”的策略,在Devillers看来,是城市的文化氛围塑造了Fotografiska的样子。纽约馆关注种族、性别和阶层议题;柏林馆的展览主题相对前卫,通常围绕地下文化展开;斯德哥尔摩馆的展览主题则更加广泛。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上海馆举办了19场展览和艺术项目。今年夏天,荷兰艺术家Viviane Sassen在中国的首个大型回顾展也在这里落成,几乎所有作品都由艺术家本人挑选。还有Robert van der Hilst的个展"上海:瞬间与永恒 1990-1993",展出了艺术家在20世纪末访问上海时拍下的照片:陆家嘴破土而出的东方明珠、林立在石库门之间的高楼大厦、尚未被改造的南京东路、路边巨幅的手绘海报……在Robert的镜头下,上海的新貌与旧颜并存,有繁华都市的景象,也有传统的痕迹。



Robert van der Hilst镜头下1990年与1992年的外滩。



11月7日,Fotografiska又揭开了新展“本然真我,假面人生”的帷幕。这是俄罗斯裔德国视觉艺术家Elizaveta Porodina的个展,涵盖了150件作品。Elizaveta成长于后苏联时期的俄罗斯,年仅12岁时作为“配额难民”来到德国。在异国漂泊的日子让她感到流离失所,艺术因此成为了唯一的宣泄口。Elizaveta从绘画出发,运用野兽派的色彩和立体主义的构图,加上极具表现力的笔法,赋予了画作浓烈的生命力。



滑动查看

Fotografiska于11月7日开幕的视觉艺术家

Elizaveta Porodina个展“本然真我,假面人生”。



后来,她开始尝试摄影,用夸张的光影效果和精心设计的置景,构建了独特的视觉语言。临床心理学的背景让她懂得如何洞悉拍摄对象的情绪和状态,就像她所说的那样,她好奇的是表象之下的世界。“我们戴着什么样的面具?面具背后的我们又是如何的?”这也让Elizaveta获得了时尚界的青睐。对她来说,每一位模特都是缪斯,而拍摄的时刻即为交流的过程,这也是摄影艺术独有的“仪式感”。


除了举办展览的空间外,上海馆特别将其余楼层向各界的创意人士开放,用来举办快闪活动或是时装发布秀。“在上海,时尚和摄影都是公众感兴趣的话题,这些都应该在Fotografiska发生。”运营时间也延长至了晚上11点,Christian认为,Fotografiska要营造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美术馆体验。


在这个经济下行的时期,几乎全世界的美术馆都面临经营的难题,不能仅依赖投资和赞助运转,做出改变迫在眉睫。也正因如此,Fotografiska构建了一种多线并行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非常适合上海的生态。“这里本质上是为了上海人民开设的。”Christian说。



Christian在Fotografiska构建了一种独属于上海生活方式的运营模式,更融入在地、更贴近日常。



如今,Christian已经在上海居住超过20年,他见证了上海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在世博会之前,那时这座城市的能量令人惊叹。每天都有新的地方开放,也有新的人迁入。”他说,“现在的上海已经蜕变,变得更加成熟、精致而有秩序。”


尽管已经成为过去,但Christian依然会怀念刚来到上海时,那段充满激情的岁月。“来到上海之后,我才发现这里是最适合我的。我从没想过自己会经历四份职业,上海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让我有如此转变的地方。”






GB

Fotografiska的关门时间较晚(23点),并且允许宠物进入,这样设置的考量是什么?


CD

考虑到上海的快节奏,大家通常白天都很繁忙,下班时间比较晚。加上上海本身就是一座宠物友好型城市,人们与宠物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我们决定延长营业时间并且允许宠物进入。这其实也改变了展览与观众的关系,我们希望Fotografiska是一个开放且包容的地方。



Robert van der Hilst镜头下上世纪90年代上海人民的日常生活景象。




GB

此前Fotografiska展出了Robert van der Hilst关于上世纪90年代上海的展览。作为摄影和视觉艺术行业的专业人士,你如何看待上海所代表的生活方式?


CD

我和Robert van der Hilst认识很久了。1990年,他为时尚杂志拍摄了上海,与作家Emmanuel Carrère合作完成了这个专题。这也是他第一次接触上海,带着欧洲人对中国的好奇。在之后不到三年的时间内,他七次被不同的杂志和报纸邀请,拍摄有关上海的特辑。通过他的镜头,我们看到了上海的不同方面:城市的变迁、时尚风潮的更迭和科技的进步。除此之外,这些照片还透露着一种乐观的情绪,那是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是中国向前进的时代,这种情绪在每一张照片中的笑容里都留下了痕迹。



GB

你最喜欢上海的哪些方面?最喜欢上海的什么地方?


CD

我住在乌鲁木齐路和复兴路的交叉口,是原本的法租界,上海如此完整地保留了城市历史景观。我喜欢这里的氛围,可以步行或骑车去到我常去的地方。我还喜欢沿着黄浦江和苏州河骑行,上海对于整个河岸线的修复做得非常好,这也反映了这座城市的愿景。





Green BAZAAR系列专题

侬好!新上海人

点击图片前往


周睿 ZHOU RUI


黄圣智 Fritz Huang


Ugo Rinaldo


Chris Hardie


王钰 WANG YU




出品

芭莎文化艺术部

Green BAZAAR Lab



总策划:徐宁

编辑:杜涵茜

撰文:蔡雨彤

摄影:杨燕媛

制片: 帅又琦

妆发:Ivy

制片助理: 童零姜

设计:张晓晨



合作

greenbazaar@trends.com.cn





Green BAZAAR芭莎美好生活
《时尚芭莎》旗下美与生活方式IP “Green BAZAAR”。美美创造,好好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