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洋】《金刚经》管窥之五十一

文摘   文化   2024-11-01 00:01   四川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经文]“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品读]本品名为“应化非真分”。应现设化,亦非真实。佛菩萨根据众生的需要变现为与众生同类的形象,称为“应化”。然而佛菩萨的应化身,并不是真实的佛菩萨。一切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因此一切都不真实。法身非相,应化非真。最后的四句偈,其实就是《金刚经》的中心思想。

 

和云华 摄

在全经的最后即本品的开头,佛再次重申这部经的功德。用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布施所获的福德,还不如那些善男子、善女人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此经甚至其中一个四句偈的福德。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即“发菩提心”者。菩提是觉悟正道,就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的“心”是愿望,即发出成佛的愿望,做自度度人的事业,叫做发菩提心。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一次去拜访鸟窠禅师,见禅师的居所如鸟窠一般挂在树上,便对他说:“禅师呀!您住在树上实在是太危险了!”禅师说:“你的处境比我更危险。”白居易不解,问:“弟子所居之处是镇江山,有何危险?”禅师答:“薪火不停,识性交攻,安得不危?”意思是说官场沉浮,勾心斗角,危险无处不在。正如元代张可久所云:“绝顶峰攒雪剑,悬崖水挂冰帘。倚树哀猿弄云尖。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比人心,山未险!”

 

刘宿臣 摄

白居易若有所思,接着又问鸟窠禅师:“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佛教的全部义理吗?”禅师回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说:“这句话连三岁小孩都会讲啊!”禅师答:“这句话虽然三岁小孩都会讲,但七十老翁也未必做得到!”其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要以金刚般若作为基础的。果然,没过多久,白居易由于上言进谏而遭人陷害,差点丢了性命。他因此叹道:“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

说到这儿,有人会想,如此说来,我只要不做坏事就行,至于好事嘛,碰到就做,不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了吗?不必再读什么《金刚经》之类的了,也不用学佛修行了呀。如果真是这样认为的话,那么,此人的菩提心正好由此念而忘失。试问:一个忘失了菩提心、没有智慧的人,怎么会知道什么是好事,什么是坏事呢?“为人演说”,是法布施,法布施的福德比财布施的福德要大得多,因为法布施就像一灯点亮千灯,千灯再点亮百千万灯,呈几何级数般增长,永无止境。

 

李宗颜 摄

有人说法布施如同爱和善的接力,这不太恰当,接力由点到线,是一种传递;而一灯点亮千万灯则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是传承、传播。况且财布施的福德总有用尽的时候。既然法布施的福报如此之大,那如何受持《金刚经》?如何为人演说呢?答案是8个字: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即不在一切法上有所执取,“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因为诸法本来无相。

“如如不动”,指达到了觉悟的境界,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为法相的分别所动摇,“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即老子所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因为诸法本无生灭,本无来去。众生有八万四千种心,佛便说八万四千种法,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病除药止。

 

和云华 摄

持经功德之殊胜,是通过有相和无相两种福德的较量来体现的。之所以一再重申持经的功德,是因为真如本性只有依文字般若而生观照般若才能彻底照见,不能受持读诵此经,则不可能悟此般若妙理。那如何受持呢?答案仍然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也就是说,受持此经时,一是不执著,不搞主观主义、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不生搬硬套,不死板拘泥。二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之以恒,忍辱精进,不随波逐流。

用梦、幻、泡、影、露、电6种比喻来阐明一切有为法空性的本质,称为“六喻般若”,也称为“六如”,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其号就出自《金刚经》。传说唐伯虎点秋香后偷偷跑掉,临走前在华府墙上题了一首“六如去了”的藏头诗:“六艺抛荒已半年,如飞归马快加鞭。去将花坞藏春色,了却伊人三笑缘。”

 

和江华 摄

如梦者,梦境无实,而人在梦中却以为梦为实有,或喜或忧,或苦或乐,梦中悲伤或高兴的感觉是千真万确的。待梦醒后,方觉梦中一切本来无有,才知自己在梦中如何颠倒、荒诞。于梦而言,现实才是梦,梦才是真实。梦有长短,短梦只需一夜便醒,长梦一生都不醒。梦如美女,美女者,可以观其色,嗅其香,听其声,品其神,赏其才。美女是梦,只可以欣赏、神会、品味,不可以触碰。梦一碰就醒,心一碰就碎。

著名的梦有“红楼一梦”,《红楼梦》亦名《石头记》,主人公贾宝玉与《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一样,是由石头变化而成,他胸前所佩的那块通灵宝玉,据说是女娲炼石补天时,所用36501块石头中用剩了的一块。书中第一回“甄(真)士隐梦幻识通灵,贾(假)雨村风尘怀闺秀”与最后一回“甄(真)士隐详说太虚情,贾(假)雨村归结红楼梦”首尾相应,和太虚幻境的那副大家耳熟能详的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一脉相承,并和全书所写的内容“真实的梦境”浑然一体,可以看出作者是深谙佛学的。

 

赵丹莹 摄

还有“庄生梦蝶”,唐代李商隐诗云:“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还有“黄粱一梦”,明代朱国祯曾云:“举世空中梦一场,功名无地不黄粱。凭君莫向痴人说,说与痴人梦转长。”还有“南柯一梦”,唐代皇甫枚有云:“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柯一梦中。”真是“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元代郑廷玉亦云:“看荣华眨眼般疾,更疾如南柯一梦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全国各地纷纷响应,相继推出了行业梦、地方梦,掀起了做梦热潮。我们都是追梦人、逐梦人、圆梦人。“中国梦”与其他各种各样的梦有着本质的区别。蝴蝶梦、黄粱梦、南柯梦,都是空虚而容易破灭的幻想,都是未曾实现也不可能实现的梦。这些梦都美得令人窒息,美得妖媚诱人。但是,越是精致的东西越容易损坏,越是美丽的梦想越容易破灭。而在党的领导下,“中国梦”一定能实现,终将“梦想成真”。

 

和江华 摄

如幻者,幻术、魔术是假的,技巧、功夫却是真的,托是需要的。比如大卫·科波菲尔、刘谦等人的魔术千变万化,令人瞠目结舌。观众以为这些都是真的。一切有为法也是如此,本来无体,而无明众生却信以为真,相信眼见为实。从而执迷不悟,尚在梦幻中游荡。快了,快了,近了,近了。天堂快了,地狱也快了。天堂近了,地狱也近了。死神,像一条饿狼在后面追赶。那些尚在梦中的人有祸了。那些拒绝醒来的人有祸了。那些醒来而不快跑的人有祸了。我们必须幡然醒悟了,必须认识到死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我们才能理智地看破梦幻,直面人生。必须忽略死亡的存在,正视死亡,我们才有勇气规划人生,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不枉此生。

如泡者,譬如水中的气泡,外相虽有,其内无实,不能久住。有为之法也是如此,似有体相,内则无实,终归坏灭。从前有一位小公主,国王十分疼爱她,她要什么,国王都想方设法满足。一天大雨过后,王宫院子的水池中冒出许多水泡,阳光照射到水面上,水泡五颜六色,光彩夺目,漂亮极了。小公主看到后非常喜欢,就对国王说:“我要那些水泡串成的项链!”国王说这是不可能的,小公主又哭又闹,不依不饶,国王无奈,只好召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命令他们给公主串水泡项链。巧匠们对此束手无策,面面相觑。这时一个老人说他有办法,国王非常高兴,就叫小公主亲自去当“监工”。老人对小公主说:“串项链老夫是最拿手的,但我不会选择水泡的美丑,况且我不知道公主殿下喜欢哪一个水泡,请小公主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水泡,选好了交给我,我把它串成项链。”小公主听了便兴致勃勃地去选水泡,可想而知,忙乎了半天,一个也没有拿到。最后,小公主明白了,向国王说:“水泡虽然很好看,但它却是虚而不实的,拿到手中一刻也留不住,我不要了!”

                            

【作者简介】余建洋,男,纳西族,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任玉龙县政协文史委主任,致力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传承。

赵丽军 摄


执行主编  和志菊
投稿邮箱  704210558@qq.com

                            

第3475期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不易,转载请注明文章公众号来源。

关注我们,有纳方大

纳西话賨
努力建设一个融汇不同区域、文化和观念的交流平台,提倡和合共荣,共创共享,唯有团结和合,广纳博取,方可成大致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