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档案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思考
陈子丹 李孟珂 曾艳
摘要:纳西族档案文献资源开发利用是保护和传承纳西文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本文简要回顾了纳西族档案文献开发的现状,总结了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的发展对策。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纳西族档案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在新形势下,档案部门应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协同合作,大力开发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档案文献资源,加大东巴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力度,关注新生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
关键词:档案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纳西族
纳西族古称“么些”,是从我国西北甘青河湟地带向南迁徙的古羌人,现有人口约25万,主要分布在滇西北的丽江市、迪庆州和四川省盐边、盐源、木里及西藏自治区芒康等县,其中70%聚居在丽江市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纳西族在保持和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吸收了汉、白、藏等民族文化,使纳西族地区成为喜马拉雅山脉周边的文化富集地区。纳西族妇女服饰上面缀有日月和七星,有“披星戴月”的勤劳美称。丽江古城有“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美景,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三朵节”是纳西族传统节日。
纳西族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纳西族先民就创造了本民族的古文字——东巴文。东巴祭司用这种象形文字写下了博大精深的东巴经卷,形成了反映纳西族社会实践活动的档案文献,但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歧视和偏见,纳西族地区的土官土司也不重视本民族传统文化,没有收集、整理和保存档案文献的意识,致使纳西族档案文献资源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中外纳西文化研究者的辛勤努力下,纳西族档案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本文试对纳西族档案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内涵、现状及对策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希望有助于这一民族文化瑰宝的开发利用。
1
纳西族档案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内涵
1.1档案资源
档案资源是“档案”与“资源”的组合概念。“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 这一定义强调档案是一种信息,并突出了档案与其他信息的区别在于原始记录性和清晰明确的固化形式,将档案这一信息物的信息内容和信息载体特征都涵盖在内。资源是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客观存在形态”。或者是“通过人类的参与而获取的(或可获取的)可利用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总和” 。这些定义都强调资源必须具有可利用性和人类劳动的参与性。结合“档案”与“资源”的含义,我们可以认为:档案资源就是档案这一信息物中包含和承载的通过人类参与而可供人类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信息集合。
1.2纳西族档案文献资源
纳西族档案文献资源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原生性档案文献资源,另一类是再生性档案文献资源。前者是档案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素材,后者是档案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产品。主要有东巴经、东巴文献、东巴画、东巴音乐、东巴舞谱、土司史料、石刻碑文、文艺遗产、口述历史、“非遗”档案等。东巴经是东巴文化的精粹,集纳西古文化之大成,卷帙浩繁、内容宏富,堪称一部“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中的创世神话《崇搬图》(又名《人类迁徙记》)、英雄史诗《黑白争战》(《董埃术埃》)、悲剧长诗《鲁般鲁饶》并称为纳西族三大史诗”。以东巴经为核心构成的东巴文化,自19世纪以来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收藏有东巴经,2003年8月东巴古籍文献成功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东巴文献包括轶闻杂记、记事账本、契约信件、协议文书、题铭档案等。东巴画是纳西族古代绘画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遗产,分为竹笔画(本画)、木牌画(课牌)、纸牌画、卷轴画(普劳幛),常见的有经书的封面和题图,做法事时用的布帛(卷)画、木牌等,巨型长卷画《神路图》是目前已知最长的直幅卷轴画,也是最为凸显纳西族东巴原始宗教艺术特色的东巴画,与但丁的《神曲》有异曲同工之妙,被誉为“东方神曲”。东巴音乐是东巴在宗教祭祀活动中吟诵的一种曲调,并有器乐伴奏,这种音乐流传于东巴口头,或零星保存于东巴经和东巴画中,除了占卜经书外,东巴经书都要通过东巴诵唱表现出来。东巴舞谱(《蹉姆》)是世界上最早用图画象形文字记录的舞谱之一,保存了纳西族古代舞蹈的精华。其中最著名的有《跳神舞蹈规程》《祭什罗法仪跳的规程》《东巴舞蹈来历》《舞蹈的出处与来历》,这4种舞谱是国内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套民族古文字舞谱。石刻碑文中的“石鼓木氏纪功刻辞” “木氏历代宗谱碑”以及丽江上桥头明万历十七年(1589)的格巴文、藏文、汉文对照摩崖石刻等,都是研究纳西族的重要原始资料。
1.3纳西族档案文献资源开发利用
纳西族档案文献资源开发利用是采用各种专业方法和现代技术,对纳西族档案文献承载的信息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处理,如著录、标引、建立检索系统、编写参考资料等生成一 、二、三次档案文献,将潜在的“固化”文献信息“活化”,或是将“静态文献”变成“动态信息”,为社会提供利用服务的过程。其方法和途径主要包括东巴档案文献译注、史料文献编辑出版、利用文献资料编史修志、东巴文化宣传展览、档案数据信息上网公布、动漫创意作品开发等。
2
纳西族档案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国际纳西学译丛《么些研究》
纳西族档案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913年法国学者巴克著的《么些研究》,此书“对四页东巴经经文作了逐字的注音解读,并对经书内容作了详细的解读、翻译”,“即首先对经文中的字符逐个标上汉义,然后对原文每个字符的音值用国际音标标注,并用法文直译出原文内容,然后逐段按语篇段落为单位译出经文内容”。尽管只破译出四页,却是迄今为止西方学者绝无仅有的四对照东巴经译本。在国内,直到1948年才有傅懋勋的第一个四对照破译本问世,到1978年总共也只有四对照破译的东巴经典32种,在卷帙浩繁的东巴经典中只占不到百分之四。1981年东巴文化研究室刚成立,就“把东巴典籍全部原原本本地翻译出来,使之成为任何学者都可藉以研究的资料”作为“当务之急” 。在头十年中,用了近七年时间,完成了1000余种东巴经的记音记义和近3000种经卷的对译意译工作,又用了约两年时间,复原了8个仪式,制作了8盒东巴教仪式录像带和300余盘录音磁带,记写翻译了20余种仪式规程,举办了一期东巴文记音训练班,培养了20多位从事东巴文记音记义的业余研究人员,为抢救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搜集了一批珍贵的图籍文物资料,除保存东巴经、东巴画、东巴文印刷板外,还收藏有中外学者研究东巴文化的辞书、译本、专著、论文、资料、照片、录音、录像、光盘以及东巴用于法事活动的板铃、海螺、法杖、法鼓、五佛冠等。
丽江县博物馆先后征集到珍贵东巴经400余册,画幛、法器等东巴用具200余件,传统纳西族日常用具300余件,复制东巴木牌画、木偶、陶俑等 500余件,充实了馆藏。1994年成立东巴文化博物馆,2004年与市文管所合并升格为丽江市博物院,收藏文物一万多件,其中有东巴文物2500多件。
丽江县图书馆保存了5000多册东巴经。20世纪60年代初,丽江县就组织人力,拨出专款,召集周汝诚、和锡典、桑文浩、周耀华、李积善、赵净修等纳西学者,并聘请久嘎吉、年恒、和芳、和九日、和正才等老东巴,对馆藏东巴经进行抢救性整理、翻译,从1962一1965年共整理出13大类528册,译出140多本,但由于未及时回收归档和条件限制,只石印了22种标音对照本,分送全国各大图书馆收藏。
原丽江地区的各级档案部门做了大量的收集整理工作,保存有部分东巴经和文献,以及少量的碑刻拓片和有关纳西文化的研究资料。如丽江地区档案馆还存有制作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的大研洞经会会员名册1本,名曰《永保平安》,内有进士和庚吉撰写的《永保平安序》及当时的会员119人的姓名、字号。丽江地区和丽江、宁蒗、永胜县档案馆还收藏有1949年以前形成的历史档案近2000卷。
云南省图书馆收藏有东巴经744册,1986年开始对这批东巴文化典籍进行分类编目,共分为28大类,编出详细目录,不仅推动了地方民族文献的收集整理,也对建设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馆藏资源起到积极作用。
云南省档案馆珍藏有东巴经5册(1991年征集人馆),从集子的封面贴面来看,贴有朱砂、黑面,纸质是竹棉粗质纸,估计形成于清末光绪年间。
3
纳西族档案文献资源开发利用取得的成就
3.1东巴档案文献译注取得重大进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纳西东巴古籍的译注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81一2001年)历时20年,主要成果有:(1)从原丽江县文化馆收藏的 5000多册东巴经中分出1134种,按内容编出30大类书目,标音对译1500多卷,内部印行25册,公开出版3卷,编印《东巴经选译》1册;(2)《纳西东巴古籍译注》3卷本(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1987、1989年出版),共收录 10种东巴古籍;(3)和志武编译《纳西东巴经选译》《东巴经典选译》,吕大吉、和志武主编《中国原始宗教资料丛编·纳西族卷》;(4)戈阿干编著《祭天古歌》《东巴文化真籍》;(5)《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100卷897种936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一2001年出版,这是一项跨世纪的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整理出版工程,相关机构为此投资了2100万元。
近年来,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纳西东巴大词典》的编纂工作,完成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纳西族东巴教29种仪式资料整理”并作为东巴文献的背景资料出版发行,完成并出版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东巴占卜典籍研究》,编纂出版《西南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第12-14卷(纳西族文献),与中央民族大学合作编纂出版《中国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经籍汇编·东巴经卷》。
第二个阶段是对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图书馆收藏的598卷纳西东巴经书的翻译,该项目始于2008年,至今仍在进行中。2011年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四卷本《哈佛燕京学社藏纳西东巴经书》,共收录77本东巴文献。
3.2史料文献的编辑出版成效显著
3.2.1纳西族土司史料的编纂
《木氏宦谱》是一部记载丽江木氏土司家族世系的谱牒档案,在云南省博物馆库房中尘封了近五十载,2001年云南美术出版社首次采用彩色影印、制版成书的方式刊印发行了这部珍贵的手抄本,真实反映了《木氏宦谱》文谱和图谱的原貌。木光编著的《木府风云录》收录了《木氏宦谱》甲、乙本及有关传记,木琼呈报云南省政府《承袭清供册》、《木氏历代宗谱》碑、《皇明恩纶录》、木氏序系排行表——自明洪武御赐木氏始,历代木氏土知府承袭简表,明代御赐金牌金带、封诰、题字等档案文献,此外还有木氏土司诗文选、明清学者论木氏土司及其诗文集序跋以及编著者(木光)研究木氏土司的文章,为研究丽江木氏土司提供了最重要、最基础的资料,也是对丽江文化建设的一份贡献。《永宁土司署档案文书摘抄》抄录了永宁土司衙署的部分文书档案。
纳西族地区的历代碑刻在旧志及文史资料中有一些记载,但数量较少,讹误百出。杨林军编著的《丽江历代碑刻辑录与研究》《纳西族地区历代碑刻辑录与研究》多方收集整理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今丽江市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境内及纳西族地区古代至1949年的碑刻,按内容分为宗教、人物、历史事件、路桥、教育、法律法规和其他七大类,各类又按碑刻撰写时间顺序排列,每件碑刻又分“基本概况" “碑文" “碑文述略"三部分,并附上碑文拓片或照片,结构明晰,自成体系。两书正文录189种,附录76种,共265种。有的碑刻鲜为人知,有的失而复得,资料丰富珍贵,覆盖面广;辑录者对碑刻的评述切实客观,不乏创见;订正讹误,谨慎有据,令人反思戒鉴。
3.2.3纳西族文学艺术作品的编纂
纳西族文学艺术作品的编纂成效显著,发掘、整理和出版了一大批优秀文学艺术遗产,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纳西族民间故事选》《格拉茨母》《查热丽恩:纳西族叙事诗》《鲁般鲁饶(纳西族叙事长诗)》《丽江地区民歌集成》《纳西族诗选》《玉龙山情歌》《纳西族民间故事集成》《云南摩梭人民间文学集成》《纳西族古代舞蹈和舞谱》《东巴文化艺术》《纳西族当代诗选》《纳西族民间故事》《纳西族民间歌曲集成》《纳西族民歌译注》《东巴文印谱》。
3.3利用文献资料编史修志取得丰硕成果
利用纳西族文献资料进行编史修志取得丰硕成果,主要史志著作有:《纳西族简史》《纳西族史》《纳西族文学史》《纳西族文化史》《东巴文化史》《纳西族人物志》《纳西族民俗志》《纳西族风俗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概况》《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志》等。
3.4东巴文化的宣传展览影响深远
通过举办座谈会、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展览会、艺术节,创办报刊等多种形式,扩大对外宣传与展示。如1983年在丽江召开了“东巴、达巴座谈会", 1999年在丽江召开了首届“国际东巴文化学术研讨会",1999年、2003年在丽江分别举办了两届“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2003年召开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管理第五届年会",2004年举办了国际性的“世界遗产论坛"、“徐霞客与丽江"全国性学术讨论会。在国内外多次举办“纳西东巴文化展",多角度展示以东巴文化为代表的纳西文化的诸多内容和层面。创办了《玉龙山》《东巴文化报》等报刊,向国内外介绍东巴文化基本知识、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通过广播、电视、出版、网络等多种渠道向世界宣传东巴文化,同时在东巴宫、东巴谷、东巴万神园、丽水金沙、纳西古乐会、木府等著名东巴胜地表演东巴文化题材的节目以及在春节期间举行赠送东巴字画等活动进行宣传。
3.5档案数据信息得以上网公布
随着网络平台的崛起,有关纳西东巴文化的网站也相继出现,如丽江纳西网、纳西文化面面观、东巴文化主页等,纳西族历史文化知识和信息依托这些平台得以广泛传播,实现资源共享。在云南省档案馆已建成的云南少数民族档案数据库中,将2013年征集到的纳西族档案全宗分为图书(146本)、照片档案(126幅)、音像制品档案(19份)、实物档案(8件)四大类上网展示。
3.6动漫创意作品开发方兴未艾
云南大学云南省电子计算中心完成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研究》项目,以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题的东巴祭署仪式作为应用研究实例,在有关专家学者及老东巴的指导下,通过对大量文献、经书及现存仪式的收集、剖析、挖掘、整理,从3D视觉角度,以数字动画剧本、分镜头脚本的形式,首次完整、真实复原出仪式场景、道具、角色、规程、舞蹈及有关的神话、传说等仪式内容。其中“祭署仪式"和“署的传说"是目前国内外首个采用3D数字化技术真实再现纳西东巴祭祀活动及祭署仪式的研发成果,也是国内外第一部数字化技术解读、塑造、展示纳西东巴文化中重要人物造型的3D影视作品,对完整解读博大精深的纳西东巴文化及其宗教典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传承利用价值。
在王玉珏老师指导下,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本科生完成的“新媒体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交娱乐产品开发——以东巴文化为例”项目,把 “世界上唯一存活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字设计成一个个生动形象的表情包,希望能让大家在娱乐的同时也能了解神奇的东巴文化。
4
纳西族档案文献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不足
4.1编研成果仅为学术研究服务
大多数档案文献的编研成果仅为学术研究服务,主要用于研究者编写论著和完成课题,研究工作完成后大多废弃不用。开发成果对普通民众缺乏吸引力,起不到普及和传播纳西文化的作用。特别是缺乏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力作,从而导致编研成果“硕果累累”,而利用者“寥寥无几”。
4.2开发重心偏向原始宗教经典
档案文献资源开发重点集中在原始宗教典籍东巴经的编纂上,对纳西族历史文化遗产缺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整体性的挖掘利用,还未突破史料编纂的狭窄思路,只关注和重视东巴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东巴古籍文献的整理研究,对开发利用名人档案、口述档案、“非遗”档案、世界遗产档案、地方特色档案、传统村落档案(乡村记忆)的力度明显偏弱,专门档案、民生档案、特定专题档案、特殊载体档案(声像文献、电子文件、数字档案)的编研成果相对较少。
4.3开发利用中出现的其它问题
由于开发利用难度较大,并且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的制约,档案文献资源开发还很粗浅,存在着重开发、轻利用,社会影响力和贡献力较小、缺乏地方民族特色、缺乏高层次专业开发人才等问题。在开发过程中出现无序化、低俗化、走样化的倾向,东巴象形文字被随意乱用、滥用,世界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践踏和破坏,东巴文化保护和传承面临严重危机。
5
纳西族档案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纳西族档案文献资源是纳西族地区留存下来的一笔精神财富,也是建设和发展有丽江特色的民族文化事业的一大优势。开发利用纳西族档案文献资源不仅是新时代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的需要,对于保护和传承世界记忆遗产也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纳西族档案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虽已取得显著成就,但也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5.1加强档案部门与社会力量的协同合作
纳西族地区的档案部门应尽快打破封闭式的思想束缚,树立大协作的理念,让社会力量参与到纳西族档案文献资源开发利用中来,不断探索协同合作、跨界开发的运行模式,探索建立开发利用的社会协作机制。除传统的档案文献整理、编研、公布、报道、展览等开发形式外,还要选择多样化的合作开发主体,拓宽纳西族档案文献协同合作开发的路径,进行多途径、全方位开发。如与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合作的基于网络平台的纳西族档案文献资源开发,与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合作的基于信息资源用户利用研究成果的开发,与东巴宫、玉水寨、东巴万神园、东巴文化饮食城、东巴王朝等商业性组织合作的经济性开发等。
5.2大力开发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档案文献资源
紧密围绕丽江古城、纳西东巴古籍文献、三江并流自然风光三大世界遗产文化,茶马古道重镇马帮文化,摩梭人的母系文化等,重点开发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馆藏档案文献资源。加大对纳西族语言文字、宗教习俗、文学艺术、音乐舞蹈、饮食服饰、民居建筑、旅游产业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特色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开发、鉴别、筛选、评价类聚的力度,形成系列性专题,构建学科发展需要的纳西族特色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管理规范、使用方便、配置合理、组织严谨、富有活力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为学术研究、地方民族文化发展提供一个积极、有效、富有文化特色的资源供给、宣传展示的信息服务平台。
5.3加大东巴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力度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前提,以彰显文化特色为目标,以展现文化精髓为核心,以适应时代需求为方向,大力加强东巴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工作。即借助于高科技对东巴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促进东巴文化系列书籍、东巴旅游工艺品、纪念品、音像制品、文化创意产品的加工、制作和出版,使纳西族档案文献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充分发挥世界记忆遗产的重要信息价值,形成东巴文化与丽江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机制,最终实现二者的双赢。
5.4关注新生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关注新生档案资源是指将开发利用的客体从过去的东巴经典、土司史料、金石文物向名人档案、民生档案、专门档案、口述档案、非遗档案等新兴领域延伸和拓展。目前这方面的编纂成果已开始问世,如名人档案文献有《影像中的宣科》,口述历史文献有《古城记忆:丽江古城口述史》,非遗地方文献有《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等。但总的来看,新生档案文献出版物不仅类型数量较少,社会影响力不够,而且编纂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还需进一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和客体,将新生档案信息资源纳入开发利用的范围,出版更多更好的新生档案文献编研成果,为丽江的“文化兴市” “文化强市”提供智力支撑,为纳西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信息资源。
5.5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国际共享平台
提出信息共享模式,与国内外相关博物馆、图书馆、大学、研究所等合作,建立能够采集、汇聚及共享来自国内外纳西族档案信息的途径;提供数字化加工与检索方式,提供基于搜索引擎的多种信息检索、搜索及统计方法,提出数字网络化的现代传播手段及信息发布与管理方法;构建面向全球的数字网络化国际共享平台,提供基于国际共享平台的可异地远程进行学术研究与合作交流的环境和技术支撑;针对东巴象形文字的特点和研究难点,提供面向东巴象形文字的释读数据库、知识库及知识挖掘工具等,提供基于平台的东巴象形文数字化释读手段,构建数字化档案库。
注:原文刊载于《中国档案研究》2020年第一期。本文系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云南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档案化建设与开发研究”(项目批准号:17XJA87000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陈子丹,现任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教授,档案学学硕、图书情报专硕、历史文献学(原档案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少数民族档案史料、民族档案学、档案资源建设与开发研究。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7篇,其中在来源、核心期刊上发表56篇,出版学术著作14部。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教学和科研成果多次荣获省部级奖励。
李孟珂,云南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档案资源建设与开发。
曾艳,云南大学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不易,转载请注明文章公众号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