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投黑金】钢材年报:需求弹性减弱,预计2025年钢价重心下移

文摘   2024-12-13 22:33   重庆  

作者 | 楚新莉

期货交易咨询从业信息 | Z0018419 

本报告完成时间  | 2024年12月10日


重要提示: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因本平台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符合规定的交易者,为控制交易风险,请勿点击查看或使用本报告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摘要

2024年钢铁需求弹性减弱,总量维持低迷,内部结构分化。展望2025年,终端需求弹性及结构将和2024年具有一定相似性。2025年中国黑色产业链底色仍是弱现实,博弈胜负手仍在预期。

我们判断2025年钢材市场最大的矛盾在于产业过剩和内需政策驱动不断冲突,钢材需求已经见顶,但供给端出清没有看到实际的动作,钢材价格继续承压。第二轮供给侧改革之前,行业持续获得利润的可能性不高,钢材依旧是成本定价为主。而成本端尤其是铁矿过剩格局愈发明显(产能投放周期开启),钢价估值重心下移,吨钢利润或以原料下跌的方式让渡给成材,但问题是,这种方式释放的利润无法变现,因为一旦下跌趋势形成,需求就会迅速降至冰点。

2025年钢价会在中长期过剩的大逻辑和内需政策驱动之间反复摇摆,钢材走势依然是宽幅震荡。螺纹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区间为2700-3500元/吨,热卷2800-3600元/吨。需要说明的是,热卷不确定性较高,主要关注出口政策是否发生变化。

另外,2025年需关注政策节奏。2025年重要的会议有: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上中旬),两会(预计3月)、政治局会议(预计4/7/10/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3月很关键)。


风险提示:

1.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节点;2. 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3.粗钢产量政策


正文

一、回顾2024:弱预期、弱现实、等风来

(1)1月-3月:宏观利好有限,基本面转弱,钢价震荡下跌

宏观面,央行释放降准信号,房地产政策持续宽松,但后续宏观利好逐渐消化,两会结果基本符合预期,美国降息亦预期不断延迟,市场情绪偏悲观。产业面,基本面整体转弱,冬储步入尾声,钢材逐渐进入淡季,需求支撑偏弱,库存不断累积,成本端铁矿、双焦亦不断走弱,成本塌陷叠加宏观利好预期落空,钢价一路下行。 

(2)4月-5月:宏观不断加码,成本支撑强势,钢价触底反弹

4月-5月,市场主要交易宏观利好持续释放,叠加成本端的强势调价,钢价震荡上行。宏观面,国内宏观和产业政策继续推进,政治局会议定调楼市去库存,且在专项债以及“以旧换新”政策驱动等政策利好下,钢材一路上行。产业面,需求迎来修复,但表现有所分化,房地产边际复苏,螺纹去库较为顺畅,4月制造业PMI表现较好,5月则跌至荣枯线以下,为热卷去库带来一定压力。另外,期间焦炭经过四轮强势提涨,亦对钢价的不断反弹提供较强支撑。

(3)6月-8月中旬:负反馈加深,弱现实交易为主,钢价下行探底

6 月以来,宏观预期不足,基本面供需偏弱,钢材持续累库,钢价不断下行。宏观面,美联储降息频频推迟,预期落空,6月议息会议预计今年仅降息一次,美元走强,全球大宗商品整体承压。7月-8月美国制造业指数不及预期,就业指数、失业率表现全面降温,国内5月房地产刺激政策下,数据亦未见改善,市场情绪悲观。产业面,高温、多雨天气频发,成材明显进入淡季,钢材库存持续累积,尤其是热卷库存高企,去化艰难,即使偶有去库,也主要为淡季商家的主动去库,黑色产业链负反馈加深,高炉减产检修增多,铁矿石、废钢和焦炭价格下跌,原料成本端塌陷。另外,螺纹新旧国标转换引发的抛售压力持续打击市场情绪,钢价继续探底,来到年内低位。

(4)8月下旬-10月中旬:预期博弈,宏观利好落地,钢价强势上涨

进入8月下旬后,宏观影响多空博弈,走势震荡,在9月底政策超预期后,钢价迎来强势反弹。宏观面,各种因素博弈,包括降息定价较充分,软着陆交易仍在早期,美国大选推升不确定性,国内政策期待等多重逻辑共振,影响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9月底央行密集宣布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超出市场预期,钢价触底强势反弹。产业面,淡旺季切换,虽然钢厂利润修复过快导致钢厂复产进程加快,供需偏紧格局逐渐向平衡甚至过剩转变,但在宏观预期博弈的阶段,市场在政策落地前都处于情绪摇摆状态,波动更多来自于政策的预期差,基本面矛盾影响有限。

(5)10月下旬-至今:宏观预期温和,供需矛盾有限,钢价震荡运行

10月下旬-至今,宏观预期托底,产业矛盾有限,弱现实交易逻辑为主,盘面走势震荡。宏观面,前期刺激政策余温尚存,短期虽暂无更大宏观利好出台,但财政刺激的预期难证伪,市场对12月份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甚至2025年3月份的两会,均有乐观期待。产业面,进入11月,基本面矛盾累积并不明显,市场开始博弈冬储补库逻辑,钢材走势震荡。

二、2024年长材供需进一步减弱,工业材供需增速放缓 

2024年,钢铁产量见顶回落。国家统计局口径,前 10 月我国生铁、粗钢、钢材产量累计同比-4.0%、-3.0%、+0.5%。而从 Mysteel 口径上看,年初至今(11月29日)五大普材产量同比-7.58%,表观消费量同比-7.24%,延续2023年供需双弱的特征且同比有失速迹象。

结构上看,长材供需进一步减弱,工业材供需增速放缓。年初至今,Mysteel 小样本钢企的板材表观消费量同比+1.02%,明显高于长材的-19.01%,映射今年制造业景气远远强于地产。2023年中厚板在五大普钢品种中一枝独秀,2024年中厚板增速转负,冷轧后来居上,供给水平提升明显,年初至今产量同比+2.88%,表需同比+2.41%。

924新政以来,市场预期发生很大变化,但从边际上看,实际需求企稳的信号并不明显。10月至今,建材的表观消费量同比-13.74%,板材的表观消费同比+0.34%。

总体来看,2024年钢铁需求结构可总结为总量维持低迷,内部结构分化。展望2025年,终端需求结构将和2024年具有一定相似性。

三、总量维持低迷,需求结构继续分化 

3.1房地产政策表态发生转变,观察2025年发力强度

回顾自2016年以来中央层面对房地产政策的表述,政策目标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16年末至2021年中,坚持“房住不炒”和落实长效机制;第二个阶段从2021年中至2023年中,促进良性循环和探索新发展模式;第三个阶段从2023年中至2024年中,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重大变化和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第四个阶段从2024年9月开始,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总的来看,第四个阶段标志着房地产政策或将有更加强劲的发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环比降幅连续收窄,70城新房和二手房价格指数环比降幅收窄,市场多项指标出现止跌回稳信号。特别是作为全国房价风向标的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销量、房价指数全部实现上涨。说明此前中央多部委联合出台的房地产政策组合拳,正在落地和奏效。

需求端,目前政策已基本做到应出尽出。制约住房消费需求的限制性政策,包括限购、限售、限价等,加速退出;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降至历史最低,住房交易环节的税收优惠政策力度空前;加之地方推出的支持“以旧换新”、购房补贴等政策措施,另有100万套以货币化安置为主的城中村改造。居民购房门槛和购房成本大幅降低,居民购房意愿得到有效提升。供给端,土地成交大规模缩量、企业资金压力仍较大。10月份,财政部在10月份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允许专项债券用于收购限制存量土地和存量商品房。财政支持的方向作出优化调整,适当减少新建规模,支持地方更多通过消化存量房的方式来筹集保障性住房的房源。不过总体来说,供应端恢复慢于需求端,2025年投资、新开工预计仍将下行,下行幅度取决于财政刺激力度和规模,对此我们假设三种政策情景:

强政策情景:我们预计财政政策能有效带动居民收入预期企稳向好,表现为2025年居民购房加杠杆意愿有所回升,房地产总销售面积止跌企稳,同时在住房收储方面也消化了部分库存,2025年房地产供过于求的情况有所缓解,房价跌幅有一定收窄。

弱政策情景:我们假设政策端没有任何实质进展,2025年总销量的同比跌幅或较2024年进一步走阔,居民购房加杠杆意愿仍在走低,房价仍将延续2023年以来的较快下跌势头。

而介于二者之间的情景是,即政策端虽有发力,但强度和落地效果均不及预期。我们把2025年总销量降幅与2024年基本持平定义为中等政策情景,该情景下房地产供过于求的问题未能得到根本缓解,因此房价跌幅在预期作用下或小有收窄、但幅度有限。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不同政策情景下房地产总销量表现差异显著,但不论是哪种情景,对新开工的拉动是有限的,销售-拿地-新开工链条正常运转需要本轮房地产债务问题出清,2025年还为时过早。我们预计强、中、弱三种政策情景下房屋新开工面积或分别同比下跌15%、20%和25%,这主要是由于新房销售面积受政策影响波动较大,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企业拿地意愿和能力,滞后两三个季度推算的房屋新开工面积也因此呈现出较大弹性。考虑到新开工面积回升之后,才有可能看到施工面积的增加,这可能将导致2025年施工面积以不低于2024年的速度进一步下行,我们预计强、中、弱三种政策情景下房屋施工面积或分别同比下跌12%、15%和18%,从而房地产施工环节的用钢需求也将继续下降。

根据不同情景,我们预测2025年地产用钢量或继续下降11%-22%,虽然降幅较大,但由于2024年地产用钢基数较低,绝对量下降有限,大概1800-3500万吨。

3.2 2025年继续化债,中性评估下2025年基建用钢量持平

2024年1-10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增长4.3%,广义基建投资(包含电力)累计同比增长9.35%,电力投资的确是基建投资的大头,铜与螺纹钢需求的分化由此产生,在黑色金属研究框架中,我们更关注狭义基建。相较于2023年狭义基建5.9%的增速,2024年增速有明显回落。另外,基建内部不同板块增速分化明显:水利板块去年增速5.2%,2024年1-10月份累计增速上升至37.9%;而公共设施管理业降幅继续走扩,从去年的-0.8%到今年的-3.4%;而用钢量较大的铁路和道路板块增速为14.5%和-2.1%。

基建投资增速年内前低后高,这与专项债发行节奏基本一致。专项债是地方政府基建投资的主要来源,但2024年专项债发行节奏较往年滞后,其原因包括缺乏适宜项目、为超长期特别国债让路以及项目审核周期偏长等。在实物工作量方面,2024年以来预算内收入和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持续负增长且大幅低于目标水平,财政支出更多用于基层“三保”(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挤压基建支出空间。

9月以来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中,大规模化债是核心举措之一。四季度追加发行4000亿元地方债结存限额和增加发行2万亿地方政府专项债,将有助于减轻地方化债压力,可腾出更多资源发展经济,加上此前已发未用的2.3万亿专项债加快转化为实物工作量,以及发改委提前下达了1000亿元“两重”项目清单和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四季度狭义基建投资增速有望筑底回升。

从资金来源看,2025年基建资金来源将更为充足。财政部在11月8日的发布会上表示,将结合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包括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预计2025年特别专项地方债规模可能达到约4.5万亿,高于今年的3.9万亿。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发改委在10月8日的发布会上表示,将推动尚未开工的409个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确保“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收官,预计2025年狭义基建投资增速回升至6.0%左右。

不过考虑到专项债资金用途不断扩展,包括支持房地产去库存、回购部分土地改善市场平衡及房地产开发商现金流,以及化解10万亿规模的一部分债务,每年约8000亿专项债资金用于化解债务,专项债规模增速要远远高于实际用钢增速。

展望2025年,严控地方隐性债务仍是核心诉求,财政预算内支持力度会增强,但预算外隐形债务管控依然严格,公共开支和基建投资可能出现结构性分化,明年的实物工作量可能低于预期。2024年的基建用钢需求表现不佳,交通运输等用钢强度高的基建支出逐渐减少,民生领域等用钢强度偏低领域的开支有增加趋势。预计2025年政府财政支持的基建资金可能延续这一趋势,即新增的基建资金可能更倾向于投向城乡社区事务、教育、医疗、养老等用钢强度偏低的民生领域。对此我们依然假设三种情景:乐观情境下,2025年基建用钢增加2%;悲观情境下,2025年基建用钢减少2%;中性情境下,2025年基建用钢与2024年持平。预计未来一年仍将面临基建用钢增量难以有效对冲地产端减量的局面。

3.3 制造业补库力度不强,预计2025年依然坎坷

工业稳增长促使 2024 年工业增加值继续维持高增速,有力支撑 GDP 增速,但在有效需求不足背景下,工业品价格偏低,工业利润增速承压的矛盾不断显现,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受益于出口表现较好,今年前十月制造业投资增速达9.3%,高于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增速5.9个百分点。随着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降抑制融资意愿,2025年制造业投资增速或将下降。

制造业涵盖 31 个子行业,内部景气分化,传统制造业运行平稳,而高端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则蓬勃发展。据中钢网1-9月份钢材品种营销统计,不同钢材品种中,冷轧薄板 (产量+16.87%,表需+19.98%)、热轧电工钢板 (产量+75.27%、表需+76.59%)供需两旺,映射下游汽车制造、电器产品、机车车辆、航空、精密仪表等领域景气水平较高。但除此之外,大部分钢材品种供需两弱,且内需和外需劈叉严重。

2024年,汽车行业产销增速下降,尤其内需已经负增长(-1.4%),以旧换新政策对汽车需求的提振作用明显弱于家电。出口虽然保持正增长,但增速从57.8%下降到23.8%,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从72%下滑到27.6%。

展望2025年海外供给补位效应增强,汽车出口增速预计继续放缓。假设2025年汽车出口增速下降到20%,内需下降5%,那么2025年汽车产量同比下降0.09%,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到55%左右。假设2025年乘用车产量增速3%,商用车产量下降5%,那么汽车总产量同比增加2%。也就是说,2025年汽车产量增速在-0.09%-2%之间。通过测算可以发现,在不考虑充电设备的前提下,2025年汽车用钢需求增速为-0.5% 至0.48%;考虑充电设备后,2025年汽车用钢需求增速为1.90%-2.82%。

2024年家电内外需表现都比较好。内需方面,以旧换新补贴对于家电需求的刺激比较有效,而出口表现更为强势,海关总署数据表明,今年 10 月中国出口家用电器 3.88 亿台,同比增长 24.9%,1 至 10 月累计出口 37.21 亿台,同比增长 22.2%,出口态势一片向好。中长期周期看,历经一年多的家电出口或进入高景气周期尾声,但中国企业在成本管控、技术沉淀、产业链能力上优势突出,有望驱动中国家电企业通过出海继续强化海外本土化能力,未来竞争优势依然显著,或继续对外销增长形成支撑。内需方面,家电以旧换新短期表现积极,但如果国内经济修复偏慢,地产链迟迟不复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受到大幅冲击,国内家电行业可能出现供大求的局面,且以旧换新补贴下行业出清减慢,可能导致竞争环境恶化。展望2025年,家电总增速有望维持正增长,但增速降至+5%左右。

2024年,受设备更新政策提振,机械整体表现较好。板块中普通机械、轨交设备、印刷包装设备表现较好。工程机械周期与地产周期呈现出较高的同步性,2024年以来我国地产开工仍有双位数下滑,在此背景下,国内起重类设备和混凝土设备需求呈现出较大程度的下滑。美国降息大背景下,我们更加看好发展中国家工程机械需求,中国工程机械出口仍有望保持较高增速。预计2025年机械耗钢增速预计降至+2%左右。

我国船舶正处于新一轮的增长周期,2024年船舶新订单维持高增长,船舶市场未来用钢方面,目前主流船厂首次订单基本排到2027年、2028年,基于此预计船舶用钢在未来3-4年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年用钢量在1350-1450万吨之间。船舶所用钢材品种方面,304不锈钢薄板、高强度低温钢、大型集装箱船用的止裂板包括九镍钢和高锰钢等,用量将会增加。

从结构上看,各产业利润分化较为明显,所处库存周期阶段各不相同。除以上用钢领域高增外,其他制造业耗钢增速均有下降压力。2024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转负,企业补库意愿不强,库存周期总体平坦化。需关注2025年制造业能否开启新一轮补库,关键指标是企业利润能否如期修复。

3.4 预计 2025 年我国钢铁企业将继续增加出口

我国作为最大钢材生产国和出口国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钢铁企业出口量已创历史新高。截至2024年10月末,我国钢材出口9189.3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 23.3%。不过,从均价上看,前10月我国钢材出口均价 761.4 美元/吨,同比下降 20.8%。全球钢材市场正逐渐成为竞争和贸易争端的角逐场,中国钢铁的价格竞争力不断增强,预计 2025 年我国钢铁企业将继续增加出口。

中国钢铁出口激增引发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抱怨。包括土耳其和印尼在内的几个国家已征收反倾销税,称廉价的中国钢材的进口损害本国生产商的利益。据Mysteel不完全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陆续公布了89起国外对中国钢铁产品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或裁决。涉案品种包括耐腐蚀钢板、焊缝管、大口径焊管、钢铁产品、球扁钢、锻钢配件、不锈钢拉制水槽、钢制研磨球、混凝土钢筋、钢棒、彩涂板、无缝钢管、环状焊接碳素钢管等。

尽管中国钢铁企业警告,贸易紧张局势和货币走强将阻碍2025年的出口,但中国的出口价格竞争力非常强,出口力度不会轻易减弱。

四、全球钢材需求前景展望

4.1 新兴经济体需求反弹,发达经济体需求低迷

前10月,全球粗钢产量同比-1.5%,其中国内粗钢产量同比-2.9%(8.51亿吨),而海外粗钢产量同比+0.2%至 6.97亿吨。分国家看,日本产量同比-3.69%,美国同比-1.94%,俄罗斯同比-6.84%,韩国同比-5.1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度和土耳其保持强劲势头,印度粗钢产量同比+5.55%、土耳其同比+12.37%。自2021年以来,印度已成为钢铁需求增长的最强驱动力,这一趋势仍将持续。基于全部用钢行业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基础设施投资的持续强劲增长,我们维持对印度的强劲增长预测,预计2024年至2025年钢铁需求将增长8.0%。除此之外,乌克兰粗钢产量触底反弹,同比+25.73%。

制造业持续疲软,全球发达经济体逆风挥之不去。2024年发达国家美国、日本、韩国等主要用钢经济体的粗钢产量大幅下降,但欧盟期待已久的钢铁需求出现回升(同比+2.08%)。展望2025年,降息周期叠加补库周期下,预计海外需求仍有一定韧性,我们对2025年海外需求持乐观态度。2025年海外钢铁需求将进入一个广泛温和增长的阶段。预计发达国家的钢铁需求将增长1%-2%。海外钢铁需求预测的关键决定因素将是利率调整路径在刺激私人消费和商业投资方面的有效性,以及全球主要经济体致力于脱碳和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支出轨迹。不过全球制造业仍面临着多重困境,如家庭购买力下降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此外,由于融资困难和成本高涨,住房建设持续疲软,可能会给弱复苏的钢铁需求增加阻碍。

4.2中国钢材消费展望——弱现实仍是底色,博弈胜负手在预期

2024年钢铁需求弹性减弱,总量维持低迷,内部结构分化。展望2025年,终端需求弹性及结构将和2024年具有一定相似性。2025年中国黑色产业链底色仍是弱现实,博弈胜负手仍在预期。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强调,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会议表述有6个关键词:1、“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2、“稳住楼市股市”;3、“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4、“要大力提振消费”;5、“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6、“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稳住楼市股市”将成为短期市场交易点。下表是我们对主要用钢行业的预测。

本轮地产下行周期已经持续较长时间,当前出现短暂回暖趋势,但多类指标仍是负增长,未来能否保持回暖态势,仍需观察。我们预计强、中、弱三种政策情景下,2025年房屋新开工面积或分别同比下跌15%、20%和25%,这主要是由于新房销售面积受政策影响波动较大,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企业拿地意愿和能力,滞后两三个季度推算的房屋新开工面积也因此呈现出较大弹性。根据不同情景,我们预测2025年地产用钢量或继续下降11%-22%,虽然降幅较大,但由于2024年地产用钢基数较低,绝对量下降有限,大概1800-3500万吨。

基建方面,2024年的基建用钢需求表现不佳,交通运输等用钢强度高的基建支出逐渐减少,民生领域等用钢强度偏低领域的开支有增加趋势。预计2025年政府财政支持的基建资金可能延续这一趋势,即新增的基建资金可能更倾向于投向城乡社区事务、教育、医疗、养老等用钢强度偏低的民生领域。对此我们依然假设三种情景:乐观情境下,2025年基建用钢增加2%;悲观情境下,2025年基建用钢减少2%;中性情境下,2025年基建用钢与2024年持平。预计未来一年仍将面临基建用钢增量难以有效对冲地产端减量的局面。

制造业方面,子行业利润分化较为明显,所处库存周期阶段各不相同。除家电/机械/船舶用钢领域高增外,其他制造业耗钢增速均有下降压力。2024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转负,企业补库意愿不强,库存周期总体平坦化。需关注2025年制造业能否开启新一轮补库,关键指标是企业利润能否如期修复。我们认为2025年稳定工业增长除了稳定生产端,更应注重稳定需求端,更多依靠需求侧驱动而不仅靠供给端发力。若需求侧政策未能超预期发力,则库存周期强度有限,较难表现出传统库存周期明显的、高斜率的补库特征。对此我们依然假设三种情景:乐观情境下,2025年制造业用钢增加2%;悲观情境下,2025年制造业用钢减少2%;中性情境下,2025年制造业用钢与2024年持平。

出口方面,全球钢材市场正逐渐成为竞争和贸易争端的角逐场,中国钢铁的价格竞争力不断增强。尽管中国钢铁企业警告,贸易紧张局势和货币走强将阻碍2025年的出口,但中国的出口价格竞争力非常强,出口力度不会轻易减弱。不过我们依然假设了3种情景,悲观情境下,出口可能下降10%;乐观情境下,出口可能继续增长5%;中性情境下,出口量维持2024年水平。

近两年,我国钢铁需求结构发现剧烈变化,传统建筑耗钢量占比已由2020年的59%下降至2024年的40%以下。在我国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随着钢结构在建筑领域渗透率的提升,以钢筋混凝土为代表的传统建筑需求已不能完全代表建筑需求,长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比例会逐步降低,板材和型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比例会逐步提升。我国钢铁消费未来将以装配式建筑消费的结构钢、机械设备、汽车消费的板材为主。特钢方面,我国高技术制造业高速发展,精密仪器、新基建、航空航天、国防等领域所需的特种钢材也会成为钢铁消费的重要力量。

五、2025年钢材走势预判——宽幅震荡

我们判断2025年钢材市场最大的矛盾在于产业过剩和内需政策驱动不断冲突,钢材需求已经见顶,但供给端出清没有看到实际的动作,钢材价格继续承压。第二轮供给侧改革之前,行业持续获得利润的可能性不高,钢材依旧是成本定价为主。而成本端尤其是铁矿过剩格局愈发明显(产能投放周期开启),钢价估值重心下移,吨钢利润或以原料下跌的方式让渡给成材,但问题是,这种方式释放的利润无法变现,因为一旦下跌趋势形成,需求就会迅速降至冰点。

2025年钢价会在中长期过剩的大逻辑和内需政策驱动之间反复摇摆,钢材走势依然是宽幅震荡。螺纹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区间为2700-3500元/吨,热卷2800-3600元/吨。需要说明的是,热卷不确定性较高,主要关注出口政策是否发生变化。

2025年,钢材产业需求弹性较小,关注政策节奏。2025年重要的会议有: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上中旬),两会(预计3月)、政治局会议(预计4/7/10/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3月很关键)。

风险提示:1.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节点;2. 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3.粗钢产量政策



分析师:楚新莉 

期货交易咨询从业信息:Z0018419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8877-780

网址:www.cfc108.com


免责声明


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据此操作、责任自负。中信建投期货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报告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


本报告发布内容如涉及或属于系列解读,则交易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内容的了解而对其中假设依据、研究依据、结论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交易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系列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数据来源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研究依据和研究结论的目标价格及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研究逻辑。


中信建投对本报告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报告发布之时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能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


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本报告发布内容并非交易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报告内容交易者的任何交易建议,交易者应充分了解各类交易风险并谨慎考虑本报告发布内容是否符合自身特定状况,自主做出交易决策并自行承担交易风险。交易者根据本报告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


本报告发布的内容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本报告进行翻版、复制和刊发,如需引用、转发等,需注明出处为“中信建投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增删或修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报告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CFC金属研究
本平台由金融业内人士对宏观数据、行业事件,进行专业的解读和评论,分享专业的价值观点,提出专业的投资策略,力争为普通投资者、产业人士打造专业的投资交流平台,并无偿提供分析与研究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