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程方法疗愈哀伤 | NEJM

学术   2025-01-26 11:30   北京  

母亲去世后,一名医生想知道,自己父亲这位一直依赖妻子才能保持平稳心态的人力资源管理工程师,是如何在没有妻子陪伴的情况下消化和应对她的离世的。但父亲设计出了工程师的应对方式:“多听、少说、关怀询问对方。”


                                          


“哀伤”工程师

Engineering for Grief

Earnest M

N Engl J Med 2022;387:2398-2399


母亲的葬礼过去十个月后,我第一次回到了小时候的家。我完全不知道自己会面对怎样的情景。尽管父亲在母亲葬礼后来过我家几次,我们也经常通电话,但我还是很担心他,迫切想亲眼看看他在没有母亲的陪伴下是如何生活的。


屋子里看起来和母亲离开时一模一样。墙上挂着同样的照片和艺术品,冰箱门上的相片也几乎没有变化,只是多了一张我们家小孩的照片和一张母亲戴着“化疗假发”的照片。冰箱对面橱柜的一侧,还留着用泛黄透明胶带粘着的破旧纸条,上面用铅笔模糊的记录了我和弟弟妹妹的成长轨迹。客厅角落里放着一个乐谱架,架子上的乐谱摊开着,仿佛在等待母亲拿出长笛吹奏一曲。屋子里的每件物品都承载着我熟知的故事。但有一个新物件格外引人注目:电话旁的墙上贴着一张小纸条,上面有六个字母呈三角形排列。


L

D T

A A T


接下来几天里,我在家中的其他地方也看到了类似的纸条。前门背后贴着一张,父亲浴室的镜子上贴着一张,车库门上也贴着一张。


我父亲是一位人力资源管理工程师(译者注:优化工作流程和提高效率的职业)。他在我们家乡的大型制造工厂工作,负责培训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他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具备工程师的技术思维和心理治疗师的共情能力。对他而言,这份工作再合适不过了。他总是在寻求新方法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沟通与协作。因此,他的工作与家庭生活几乎没有明显的界限。小时候,我和弟弟妹妹就显得与众不同,因为我们会在操场上谈论孩子们的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类型(译者注:Myers–Briggs type,即MBTI),甚至还会用交互分析法解决矛盾。在我们家的餐桌上,日常的儿童和青少年烦恼会与流程改进、组织心理学的讨论交织在一起,且常常会被父亲总结成简洁的缩写或巧妙的记忆法。


尽管父亲有着非凡的洞察力、创造力和共情能力,但他在生活中一直依赖母亲给予的稳定支撑。


母亲生病前的几年,我的弟弟死于一场空难。当我们其他人还沉浸在悲伤之中时,父亲却走上了另一条路。最开始,他专注于处理弟弟葬礼的琐事:通知亲友、安排葬礼、协调出行计划、处理弟弟的遗产问题。一切安顿好后,他转而研究那次事故,与所有相关人员交谈,试图弄清楚事情的经过,以及空军可能会采取哪些措施来确保此类事故不再重演。整整一年过后,他才终于坐下来,和我们一同面对弟弟的死带给家庭的巨大创伤。在整个过程中,母亲始终耐心地等待着,尊重他,让他按自己的方式处理问题,在他终于流下眼泪时安慰他。


母亲生病时,我们又目睹了他同样的表现。他负责安排母亲的放疗和化疗,记录每个细节,并根据观察到的规律提出各种假设。怎么才能让她度过一个安稳的夜晚?吃什么会让她感到恶心?哪些食物吃起来会舒服些?


母亲的去世来得很突然。周五晚上,她出现了轻微的咳嗽,到了早餐时开始打寒颤,午餐时就已经喘不过气了。那天晚上,他在电话里用痛苦的声音告诉我母亲去世的消息。伴随着窒息般的抽泣,他断断续续地述说着细节。隔天他就开始处理葬礼的各项事宜。这让我很担心。我实在无法想象,父亲在没有母亲的陪伴下,如何应对母亲的离世。


十个月过去了,我的担忧似乎是多余的。尽管夜里他在屋子里来回走动的脚步声告诉我他睡得并不好,但白天的他依然和过去一样——全神贯注、全心投入。他细致地询问我们生活的细节,宠溺着我年幼的儿子。和弟弟去世后那个疏离、心不在焉的父亲相比,现在的他似乎明显不同了。


一天早晨,我坐在他的车里,注意到仪表盘上贴着的纸条。


L

D T

A A T


“能告诉我这是什么意思吗?”我问。


“这是我现在生活的准则。”他回答道。


“多听(Listen.)。


少说(Don’t talk.)。


关怀询问对方(Ask about them.)。”


他挑了挑眉,耸了耸肩。“似乎效果不错。我只是需要很多提醒。”


母亲去世后,父亲又独自生活了十四年。这些纸条使我第一次窥见他在失去母亲后所承受的巨大痛苦,以及为了继续生活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他努力恢复表面上的正常。几个月后,这些纸条逐渐消失了。他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尽量减少独自用餐的次数。最后,在大多数人眼中,父亲似乎恢复了往日的慷慨和幽默。然而,正如装上义肢的截肢者,恢复“正常”对他来说意味着付出努力和刻意伪装。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父亲曾和我谈起,他这一辈子总是容易陷入不断地反思和绝望中,他会不断与之抗争,却总是被其淹没。在他所有的恐惧中,最深的莫过于他会陷入一种“取多于予”的生活。在那些他表达焦虑的谈话中,他总会在某个时刻停下来,深吸一口气。短暂地将目光移开后,他会转过头,问起我的情况。




版权信息

本文由《NEJM医学前沿》编辑部负责翻译、编写或约稿。对于源自NEJM集团旗下英文产品的翻译和编写文章,内容请以英文原版为准。中译全文以及所含图表等,由马萨诸塞州医学会NEJM集团独家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nejmqianyan@nejmqianyan.cn。未经授权的翻译是侵权行为,版权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NEJM医学前沿》


NEJM医学前沿
《NEJM医学前沿》由《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与嘉会医学研究和教育集团(J-Med)联手打造,通过精品内容、线下培训、在线课程和学术会议等方式,助力中国医生,提升中国临床科研水平。NEJM内容由NEJM集团独家授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