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说到,古希腊哲学领域的指引,不同于基督教修道院的指引,前者旨在获得主体性成为自己的主宰,后者则意图否定个人意志。
对于修道生活,过度松懈与过度热情都不好,二者需要达成一种平衡。要维持这种平衡,则个体需要具备一种能力,古罗马神学家卡西安(John Cassian,360-435)在《修道制度》(Institutes)中将之称为discretio(拉丁语,表示审慎),与之对应的希腊语是diakrisis(表示一种区分差异、做出抉择以及判定分寸的能力)。
为了达成平衡,适度成为了核心,过度成为了问题,换言之,适度禁食与禁欲可以,但过度则不可取;修道者必须能够辨识并评估过度与欠缺,而这种辨识能力需要从上帝那里获取,同时也需要个体努力自我锻炼;这种自我锻炼包括不断审视自己,并说出自身真相(也即坦白),二者最终形成了一门技艺,即审查—坦白技艺。
这种审查—坦白技艺,在古希腊哲学中,是关注过去的行为,也即通过回顾过去言行来反思自我;在基督教修行中,则是重视思想活动,也即审查的对象是思想(cogitatio)本身。
修道生活旨在通过祈祷、冥想和反省等,来获得心灵的纯洁,最终得以接近上帝,思想在此是核心;严格的饮食、睡眠和劳动安排等,也是为了保证思想活动能够井然有序地开展。
在卡西安眼里,“思想”(cogitatio)与其说是指那个正在思考的灵魂所从事的思考行为,不如说是一种干扰,它扰动的是那个试图理解上帝的灵魂,所以它十分危险,需要人们不断审视它,并质疑它。
换言之,人的思考会干扰灵魂,会影响灵魂的稳定秩序和统一;人的心灵总是处于运动中,“思想”(cogitatio)因此也总是以各种形式运动着,这种变动会带来危害,会让有害的东西掺进灵魂,卡西安将之称为,灵魂会被汹涌的思绪所扰动;所以,个体需要具备鉴别思想好坏的能力,而审查就是对灵魂中各种相互斗争的思想的持续监督,旨在通过一种选择机制,使人能够正确区分好思想与坏思想。
在古希腊哲学中,审查是为了确认自己想法的真假;而在基督教修道中,审查则是对真理的探索,是为了区分自身想法是真实还是虚幻;换言之,基督教的审查,是为了走向正道,而非区分真假。
古希腊哲学关注的是思想的正确性,也即思想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以便确保理性能够控制激情;而基督教侧重的是思想这一活动在主体身上的体现,比如在我的思考中,究竟是谁在思考,以及我是否被欺骗了等等,它强调的是思想主体及其与思想之间的关系。
为了避免自我审查的主体被欺骗以及被愚弄,就需要引入一种外部审查,即坦白。初级修道者不应隐藏自身想法,那些危险思想一冒出来,就应该向长老坦白,因为长老可以答疑解惑。此外,卡西安认为,把所思所想说出来,就可以通过组词、发声和言说等,在一定程度上驱散幻觉。
人有羞耻之心,通常拒绝坦露内心秘密,这是魔鬼让人堕落的招数;那些错误思想,一经口头表达出来,坦白的力量会让内心的幽暗变成一种沉淀物,这些沉淀物最终会被驱除体外,换言之,坦白会驱逐体内的魔鬼,所以审慎需要自我审视以及面向他人的坦白。
这种自我审视必须与自我阐述(exagoreusis)相结合,自我阐述在此指的是,向更高级的权威坦白自我真相,它已远超古希腊哲学所涉及的范畴。
审查—坦白在基督教是一种义务,其核心是服从,针对的是灵魂,旨在让人说出自身真相,它要求主体放弃个人意志,绝对服从指引人的意愿,力图发现并消灭内心深处的敌人,最终带着一颗纯真心灵去思索与沉思上帝。
换言之,纯洁在此,指的是彻底放弃自身意志,通过否定自我来揭示自我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