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伦理:爱情是什么 | 性经验史64

乐活   2024-12-05 21:37   云南  

上一篇说到,普鲁塔克在《爱情对话》(Dialogue on Love)中,将肉体之爱与灵魂之爱整合成一种真正之爱,这种真爱排除了古希腊传统的男男同性之爱,只容得下夫妻之间的男欢女爱。

在《性经验史》第三卷中,福柯主要基于两篇文献来阐述古罗马统治时期对传统同性之爱(特指老男人与美少年之恋)的置疑:第一篇是普鲁塔克的《爱情对话》(Dialogue on Love),前几篇已做详述;现在轮到第二篇,即琉善(Lucian)的《爱情》对话集(Affairs of the Heart)。

《爱情》对话集,疑似伪作,围绕着泰奥姆内斯特(Theomnestus)展开,他既爱女人,又爱男孩,因无法确定哪个更值得爱,就跑去问没有此种困扰的利西诺(Lycinus)。

利西诺表示曾见证过一场关于爱情的对话,对话双方是两个男人:一个叫夏里克勒(Charicles),他只爱女人;另一个叫卡里克拉第达(Callicratidas),他只爱男孩。

这场爱情对话的主题是性快感,涉及性快感在同性之爱(特指老男人与美少年之恋)与男欢女爱(男女爱情)中所具有的地位与形式,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旨在解答爱情的本质与根源,第二部分意图回答人可从这两种爱情中享受到何种性快感。

1】爱情的本质与根源

夏里克勒认为,同性之爱有三违背:

其一是违背了世界的一般秩序,自然赋予两性各自的特征与使命,人们应该遵循这种自然的两性秩序;

其二是违背了人类的原始状态,人应该通过美德亲近神灵,渴望表现出英雄气概,在合适的年龄结婚,并生下高贵的后代,这样才符合自然规律的崇高存在;

其三是违背了自然的顺应原则,即人的行为应该顺应自然,人属于动物,动物不会找同性,所以人也理应如此,否则还不如动物。

卡里克拉第达则认为,大自然像一位具有先见之明的机械师,它通过性来计划安排人类的繁育,从而赋予整个人类一种单独个体无法具备的永恒性,爱神厄洛斯(Eros)从混沌中创造了各种有灵魂和无灵魂的事物,在人类身体中灌输了和谐原则,并通过神圣的友谊将彼此连在一起,而这种友谊仅属于男性。

卡里克拉第达的观点涉及一种精神升华:世界史是一部人类逐渐摆脱初级状态的历史,爱女人是最原始的状态,纯粹是为了延续后代;而爱美少年则是一种精神升华,这种精神升华导向好奇心与知识,是对高尚灵魂的爱,是对有美德之人的爱,它涉及智慧;动物之所以不找同性,是因为动物对友谊之美一无所知。

夏里克勒和卡里克拉第达关于爱情本质的观点,分别带有斯多葛学派和柏拉图学派的特征:

斯多葛学派的立足点是自然及其给男女预设的角色,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婚姻关系,基督教的婚姻关系伦理正是借鉴了这一理论;

柏拉图学派则根植于一种宇宙与个体的爱的力量,它使得人类得以摆脱原始需求,获得精神升华,并通过友谊的纽带来获取并传播知识;

总结起来,男人该爱美少年还是女人之争,从爱情本质上讲,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生活形式、愉悦风格以及哲学话语之间的对抗。

题外话

将自己视为地球主宰的成年男性,把其余一切视为对象,又将一切对象分门别类,进而构建出不同的学科知识。所谓的哲学,又把一切都对象化,“一切”在此包括谈论哲学的成年男性和“哲学”本身。

成年男性之外,一切皆对象,是被讨论、被研究、被审视的物品,哪怕身为男性但未成年的男孩,也难逃此种宿命。

当男人们在讨论应该爱女人还是爱男孩,应该选女人还是选男孩时,相当于默认了女人和男孩也会爱他们,也会选他们。这种自以为是,延续至今,变成了默认“我作为男人就应该有一个老婆”,可现实却不惯着这种自大。

时代在发展,应该解放的是男性的思想,那些高呼女性应该如何如何解放思想的所谓女权言论,本质还是基于男权视角对女性施压。要求更应该对准男性,严苛不要再指向女性。

至于爱情,很多人总以为自己有得选,却总是忘了,选就意味着被选。现实中,人通常只会看上条件优于自己的,所以,爱而不得可能才是常态。

直面残酷的真相,承认自己没得选,在有限的被选里,珍惜已拥有的,这大概才是普通人可及的爱情真谛。

大白的日子
分享读书笔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