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作者:石永霞
通讯作者:张志成
通讯单位:天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天津市分子光电科学重点实验室
主要亮点
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催化CO2还原反应(CO2RR)的反应路径和串联机理。然后,系统总结了Cu基串联催化剂电催化CO2RR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Cu基金属材料(合金、异质结和核壳结构)、框架材料、碳材料以及聚合物改性材料。特别地,对各种Cu基串联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CO2RR中的构效关系进行了深入讨论。最后,提出了用于电催化CO2RR的先进串联催化剂的合理设计和可控合成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研究背景
自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其他人类活动排放了大量的CO2气体,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在此严峻背景下,亟需开发和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电催化CO2RR可以储存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实现人为封闭碳循环,是获得高附加值化学品和燃料的有效途径。同时,由于反应条件温和、产物选择性可调、装置操作简单易行,电催化CO2RR受到了广泛关注。Cu被广泛认为是能够将CO2还原为碳氢化合物或含氧化合物的金属,但纯Cu存在产物选择性低、稳定性差、过电位高等问题,阻碍了工业级多碳产品的生产。另外,电催化CO2RR涉及多个电子-质子转移步骤,不同产物的中间体和反应路径存在交叉,导致极其复杂的反应机制。经过广泛的研究,人们普遍认为*CO是电催化CO2RR的关键中间体,并且Cu对*CO具有合适的吸附能,可以进一步将*CO还原为多碳产物。有鉴于此,可以将对CO高选择性的催化剂与Cu结合,构筑Cu基串联催化剂,实现对CO2高效有序的催化还原,提高对多碳产物的选择性。
核心内容
01
电催化CO2RR的机理
理解电催化CO2还原机理对于精准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至关重要。目前的电催化剂不能在极大的电位窗口内表现出高活性,因此,关于CO2RR的动力学研究依旧浅薄。
1.1 电催化CO2RR的反应路径
本部分内容介绍了电催化CO2RR生成不同产物的反应路径(图1)。CO2RR的第一步是激活CO2分子。电催化剂通过在CO2和催化剂之间形成化学键来稳定CO2•–自由基或反应中间体,选择合适的电催化剂可以在低过电位下将CO2还原为CO或HCOOH。
从CO2或CO到C2产物的途径(其中C2H4和C2H5OH是最典型的例子)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对于C2H4,有两种不同的生产途径:第一种途径需要较高的过电位,与CH4途径存在一个共享的中间体,通常在Cu(111)晶面上发生反应;第二条途径在较低的过电位下即可进行,不产生C1产物,更倾向于在Cu(100)晶面上反应。DFT计算表明,更负的电位不利于CO二聚,而基于*CO和*CHO耦合的替代反应途径具有更低的活化能。实验和理论都表明,C2途径是一种pH敏感反应,碱性电解质有助于C2物质的产生。此外,CH3CHO和C2H5OH与C2H4途径共享*CH2CHO中间体,*CH2CHO通过加氢还原得到CH3CHO,进一步还原得到C2H5OH。中间体的结构敏感性决定了C2产物的类型。在CO2RR过程中,Cu上还可以观察到几种C3产物,例如丙醇和丙醛。其中,在零维Cu纳米晶体的附聚物上,正丙醇可以通过CO和C2H4前体之间的C-C偶联形成。然而,关于C3+产物的形成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
图1 电催化CO2RR生成不同产物的反应路径
1.2 串联催化机理
为了获得C2+产物,催化剂需要对*CO中间体有合适的吸附能。此外,将CO2还原为CO还需要催化剂对*COOH或*CO2-中间体具有合适的吸附能。在同一催化位点难以控制两种中间体的吸附强度。设计串联催化剂,人为地将CO2RR分解为两个独立的反应:CO2→*CO,*CO→C2+,分别在两个催化活性位点调节中间体的吸附强度,可实现CO2高效转化为多碳产物。模拟的串联催化CO2RR机理如图2所示。
图2 Cu/M (M=Au、Ag、Zn等)双金属催化剂上CO2RR的串联机理示意图
CO2RR的可能串联反应机制将CO2的还原过程可以分为两个连续的步骤。将Cu负载于能将CO2高效转化为CO的材料上(如Au、Ag等),基底产生的CO能够富集于Cu的表面,进而被Cu还原为高附加值的产品。研究者通过理论计算、电化学测试、原位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验证了该串联机制(图3),对催化剂设计、机理研究、反应器优化等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3 (a)计算模型俯视图,(b) Ag-Cu表面和Au-Cu表面上CO的结合能,(c)在Ag-Cu表面上将CO还原为C1产物的所有可能途径的动力学和自由能图,(d, e) Cu、裸Ag和Ag-Cu薄膜表面吸附CO的原位红外吸收光谱
02
Cu基串联催化剂
近来,一系列研究报道了Cu基串联催化剂在电催化CO2RR中的应用,包括Cu基金属材料(合金、异质结和核壳结构)、框架材料、碳材料以及聚合物改性材料。
2.1 Cu基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由于其稳定的化学性质而广泛应用于电催化CO2RR。迄今为止,Cu被认为是能够以可观的效率将CO2电还原为碳氢化合物或含氧化合物的金属材料。然而,低产物选择性和高还原过电位阻碍了该工艺的商业化。Cu基金属催化剂可以稳定*CO中间体并降低还原过电位。鉴于*CO中间体是生产C2+产物的关键,具有高CO选择性的金属,如Ag、Au、Zn等,通常与Cu结合来构筑Cu基金属串联催化剂。根据不同金属的混合模式,它们可以分为合金、异质结和核壳结构。
2.1.1 合金
合金化是制备串联催化剂的有效策略(图4)。不同金属之间存在几何效应及电子相互作用的配体效应,可以调节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Yeo及其同事通过引入不同比例的Zn制备了Cu基双金属合金催化剂并提出了一种双位点机制来揭示还原过程。该工作为后续串联催化在电催化CO2RR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此外,Yang及其同事在气体扩散电极流动池中探索了串联结构的催化剂对CO2RR的高速催化行为。构筑CuAg串联催化剂后,C2+产物的转化率提高了4倍。串联体系还显示出比纯CO转化更高的活性,这也表明串联策略具有足够的优势和潜力。
图4 (a)在CuxZn上电催化CO2RR转化为C2H5OH的机理示意图,(b)用于高速电催化CO2RR生成C2+产物的Cu-Ag串联催化方案,(c) Cu500Ag1000、Cu500和Ag1000催化剂上C2+产物的部分电流密度
2.1.2 异质结
金属异质结中存在清晰的界面,界面两侧能带排列不同导致界面处的电荷转移。不同组分的键和相互作用提高了电子转移速率,有利于调节异质结的电荷相关特性。此外,异质结还可以引起拉伸或压缩晶格应变,从而影响催化位点对中间体的吸附强度,提高催化活性。界面处存在独特的催化位点,有助于构筑串联催化剂,在电催化CO2RR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图5)。金属异质结并不总是对称结构,基于Au和Cu之间的晶格失配,使用Au纳米双锥体(Au NBPs)作为种子,通过种子介导的生长方法合成了Au/Cu“两面神”纳米晶。除了上述的二元金属异质结外,最近报道的一种三元不对称金属纳米结构,独特的异质结构可以有效调节CO2RR中C2产物的选择性,特别是C2H5OH的FE高达37.5%。这种增强的选择性归因于电子效应和串联催化(图6)。
图5 (a) CO2还原速率和CO生成速率随电位的变化,(b)在Cu、Au和Au/Cu电极上CO2还原为C1和C2+产物的速率,(c) Ag/Cu界面接力催化CO2还原为C2H4,(d)在-1.1 V vs. RHE电位下,不同Ag/Cu催化剂对应的FE C2H4,(e)不同Ag/Cu催化剂的XPS光谱,(f) CO2→CO→C2+级联过程示意图,(g)氧化物衍生的Ag、Cu、Cu on Ag和Ag on Cu泡沫电极上的电催化CO2RR过程,(h) Cu-Ag串联催化CO2RR的示意图,(i) Ag65-Cu35 JNS-100上的串联催化CO2RR机理示意图
图6 (a) Au NBP-Cu异质结选择性生长过程示意图,(b)在不同催化剂上C2的最佳FE,(c-h)六种比例AuAgCu纳米结构的HAADF-STEM图像以及相应的EDX元素图,(i)在-0.7~-1.3 V vs. RHE的电位范围内,Au1Ag1Cu5 NSs上的CO2RR产物的FE,(j)不对称AuAgCu NSs上电催化CO2RR串联机理的示意图
2.1.3 核壳结构
金属核壳结构可分为实心核壳结构和异质中空结构,其中异质中空结构包括蛋黄-壳结构和层间异质中空-壳结构。核材料和壳材料可以协同提高催化性能,非常适合串联催化,特别是,层间异质中空-壳结构被认为在多相串联催化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在CO2RR中,核壳之间的短扩散路径可以促进串联催化过程,增强了*CO中间体在界面处的键合强度,促进了电子转移,提高了催化活性。在设计金属核壳催化剂时,应考虑壳层厚度和中空尺寸等影响因素,以优化结构进一步还原CO2(图7)。
图7 (a) Cu@Ag-2的EDS元素映射图像,(b)不同Cu@Ag核壳结构对应的FEC2H4,(c) Cu/Ag核壳结构上CO2RR的串联催化示意图,(d) Au@Cu2O空腔内串联催化示意图,(e) Au@Cu2O-MC在不同电位下的产物分布
2.2 Cu基框架材料
有机框架材料是一类新型多孔材料,由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可调的孔径和结构,在电催化领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提高C2+产物的选择性,合理设计和可控合成Cu基框架材料来构筑串联催化剂是一种有效策略(图8)。Zhao等通过电化学方法将Cu(111)纳米颗粒固定在Cu-THQ上制备了Cu(111)@Cu-THQ串联催化剂。为了探索机理,作者还进行了DFT计算,与Cu(111)晶面相比,CO2→*COOH、*COOH→*CO路径在CuO4位点的热力学稳定性更强。此外,Cu(111)面上的*CO二聚化在热力学上是有利的。Meng等通过将Cu纳米颗粒(NPs)均匀分散在锚定孤立原子Ni-N位点的卟啉三嗪骨架上制备了PTF(Ni)/Cu串联催化剂。CO可以很容易地从PTF(Ni)中解吸并迁移到附近的Cu(200)表面形成*CO中间体。此外,串联催化剂有效地降低了C2H4形成的自由能。
图8 (a)电还原法制备Cu(111)@Cu-THQ的示意图,(b)在Cu(111)晶面上和CuO4位点上将CO2还原为*CO和*CHO中间体的能垒,(c)在Cu(111)晶面上将CO还原为C2H4的能垒,(d)由Ni-TPPCN制备具有良好分散Cu位点的PTF(Ni)/Cu的示意图,(e)在一定电位范围内,PTF(Ni)/Cu和PTF/Cu催化剂上C2H4和CH4在的FE,(f)在U=0 V的速率控制步骤中形成CH4和C2H4的自由能
2.3 Cu基碳材料
由于良好的导电性和电化学稳定性,碳材料已成为电化学中有益的候选者。向碳材料中引入杂原子(如B、N、P、S等)可以改变电子状态,从而影响催化剂的配位结构。其中,N掺杂碳材料是一种很好的载体材料。Cu基N掺杂碳材料串联催化剂包含单原子分散的Cu-N-C活性位点,从而提高电催化CO2RR的催化活性。在CO2RR中,有缺陷的N位点(例如吡啶N和吡咯N)作为活性位点可将CO2还原为CO,Cu纳米颗粒表面通常充当*CO二聚化的活性位点(图9)。
图9 (a)不同进料方式下C2H4生成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在CuOx-NiNC催化剂上串联催化CO2RR的示意图,(c)煅烧过程中铜颗粒/富氮碳形成的程序,(d) Cu30/N-CNF、Cu50/N-CNF和Cu50/CNF催化剂在一系列电位下不同产物的FE和电流密度,(e)在Cu-S1N3/Cux上通过电催化CO2RR产生CO的机理
2.4 Cu基聚合物改性材料
聚合物修饰Cu电极是提高CO2RR活性和选择性的另一种有效方法。Duan等报道了一种Cu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串联催化剂Cu0@PIL@CuI(图10)。实验结合理论研究表明,Cu0-PIL界面处可以还原CO2分子,并将大量CO释放到PIL层中。此后,CO中间体的C-C耦合发生在PIL-CuI界面。PIL层与关键中间体*CO之间存在较弱的分子间相互作用,降低了C-C耦合能垒,有利于C2+产物的生成。总之,在这种串联结构中,PIL层显着提高了C2+产物的选择性,这可能归因于PIL和中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氢键)、诱导的界面电场、*H形成中的相容活性。
图10 (a) Cu0@PIL@CuI-5的HR-TEM图像,(b) Cu0@PIL@CuI-5在不同阴极电位下的CO2RR性能,(c, d)分别为Cu0-111和Cu0-111-PIL上的C-C耦合能量图
结论与展望
串联催化剂具有多个活性位点,可以将CO2分子依次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和燃料。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催化CO2RR的反应路径和串联机理。然后,系统总结了用于电催化CO2RR的Cu基串联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地,针对各种Cu基串联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构效关系进行了深入讨论。最后,提出了Cu基串联催化剂电催化CO2RR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尽管研究人员在合理设计和可控合成Cu基串联催化剂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但该领域的发展仍面临巨大挑战。首先,电催化CO2RR的串联机理是极其复杂的,需要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一般来说,CO2RR本身涉及多个电子-质子转移步骤,不同产物的中间体和反应途径存在交叉。在这方面,识别和捕获关键中间体*CO对于揭示串联催化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对于催化性能,由于CO2在电解质中存在溶解度低和气液界面传质限制等问题,难以实现工业应用。因此,有必要对pH和电位依赖性反应势垒、电解质效应以及中间体的结合能标度关系进行研究。除了需要探索CO2RR过程中真实界面的更多特征,在材料筛选研究中建立更合理的假设模型也很重要。因此,有必要将机器学习与原位光谱电化学技术相结合,开发多尺度计算和建模方法,制定更严格的实验和标准化程序,以更深入地了解催化剂表面的电催化过程。
尽管关于Cu基串联催化剂电催化CO2RR的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面临许多挑战,但已经开发出许多先进技术,有望为设计更高效的串联催化剂提供有力支持。相信Cu基串联催化剂将以优异的性能推动电化学CO2RR的工业应用。
参考文献及原文链接
石永霞, 侯曼, 李俊俊, 李丽, 张志成. 铜基串联催化剂电催化CO2还原的研究进展. 物理化学学报, 2022, 38 (11), 2206020. doi: 10.3866/PKU.WHXB202206020
Shi, Y. X.; Hou, M.; Li, J. J.; Li, L.; Zhang, Z. C. Cu-Based Tandem Catalysts for Electrochemical CO2 Reduction. Acta Phys. -Chim. Sin. 2022, 38 (11), 2206020. doi: 10.3866/PKU.WHXB202206020
http://www.whxb.pku.edu.cn/CN/10.3866/PKU.WHXB202206020
通讯作者
张志成 天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授
2012年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清华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至2019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年至今在天津大学工作。研究领域主要围绕功能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能量转换和催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