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提振内需方向下,推荐配置餐饮链以伺弹性

财富   财经   2025-01-18 09:04   北京  

姜娅  刘济玮  盛夏  顾训丁  

  常欣仪  王加熊  黎刘定吉

中央重视内需态度明确,餐饮作为顺周期代表直接受益,修复弹性较大。终端餐饮细分赛道龙头率先上调价格反映竞争总体走向平稳,价格战加剧可能性较低。餐饮供应链板块料将受益下游餐饮业绩复苏,我们看好2025年需求改善、成本继续下行及竞争缓解推动的盈利修复。


提振内需政策方向明确,餐饮场景有望受益而实现修复。


2024Q3以来政策多次表态积极、明确,我们认为除了已经实施的“以旧换新”,创新财政刺激手段拉动内需仍存在空间。参照过往消费刺激措施及效果,餐饮是重要和明确的受益方向。参考杭州市在2009年应对金融危机影响时发放消费券产生的影响,3亿元旅游消费券发放当季,其国内旅游收入增速环比+8.1pcts至20.4%,刺激效果明显。



终端餐饮呈现竞争趋缓趋势。


低基数下,餐饮社零增速2024年10月以来有所回升,供给端餐饮门店数量仍在减少。上市公司数据来看,价格压力有所缓和、客流表现筑底,24Q3同店收入降幅环比持平或收窄,24Q4维持企稳态势。细分赛道龙头企业率先调价,一定程度上反映竞争总体走向平稳,低价策略对刺激客流的边际影响减弱,价格战进一步加剧可能性较低。



政策刺激下终端餐饮有望率先显现弹性。


根据我们的情景测算,重点餐饮企业目前业绩总体处于中性假设水平,考虑政策带动,乐观情景下业绩调升空间达6%~60%。参考2021H1疫后反弹预期下港股消费龙头的估值表现,在预期拐点来临时,餐饮企业的估值弹性短期明显高于业绩弹性。当前餐饮企业对应2025年动态市盈率均值在20倍,无论是政策博弈还是行业自身景气修复带来的预期拐点下估值弹性均将显现,而估值表现的持续性主要取决于数据兑现程度。



餐饮供应链料将跟随受益下游复苏。


我们认为,当前需求压力峰值已过,但景气度仍然偏弱,逆境下更考验企业综合能力。展望2025年,餐饮供应链企业收入端有望跟随终端同步复苏,多数成本延续下行趋势,竞争有望缓解,我们看好板块盈利改善,其中速冻板块业绩弹性大但确定性偏低,复合调味品在弹性和增长下限上均具优势。从节奏看,预期反转及数据兑现为两个重要布局窗口期。短期进入政策真空期,2025年3月两会或为下一轮博弈窗口,需求低基数、政策高度重视及估值水平较低的背景下,后续兑现亦有望超预期。



风险因素:


经济增速不及预期,消费降级趋势超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公司扩张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问题。



投资策略。


终端餐饮业绩有望率先修复并显现弹性,我们认为:1)若政策刺激落地、宏观企稳回升,在这一轮餐饮降价潮当中同店相对坚挺、成本管控能力强的头部企业会率先迎来业绩端兑现,当前估值具备安全边际,分红、回购积极为股东回报提供安全垫。2)此前同店收入下滑比较严重的企业具备更高的修复弹性。3)继续推荐品牌势能处于高位或仍在上升通道、开店保持快速的企业。


餐饮供应链板块料将受益下游餐饮复苏,我们看好2025年需求改善、成本继续下行及竞争缓解,但预计不同子板块表现有所差异,建议从确定性、业绩弹性、股息率及估值四重维度筛选布局。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1月17日发布的《餐饮产业链行业深度跟踪报告—提振内需方向下,推荐配置餐饮链以伺弹性》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中信证券研究
中信证券研究官方公众号,“一号在手,投资无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