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新年之际,一场汇聚肾内领域前沿知识的「2024 肾内领域年终盘点」会议圆满举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赵宇亮教授在大会上作了主题为「IgA 肾病的新型治疗策略和靶向药物」的精彩报告,丁香园摘其精要,以飨读者。
长按扫码可观看视频回放
👇👇👇
一、四重打击学说
二、靶向药物
二、靶向药物
靶向治疗主要有 2 个维度:(1)靶器官/组织/细胞;(2)致病环节。那么,针对肠道黏膜 Peyer 淋巴结产生 Gd-IgA1,布地奈德肠溶胶囊出现了,已经上市。中国人群研究显示,其可以在 24 个月内,显著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且对于严重肾功能损伤患者更为有效。
图 1. 布地奈德肠溶胶囊
此外,还有 B 细胞刺激因子拮抗剂,如 BAFF 单抗贝利尤单抗,APRIL 单抗西贝瑞单抗,BAFF-APRIL 双阻断制剂泰它西普、阿塞西普、波维塔西普等,大多靶向自身抗体形成阶段。
临床试验显示,西贝瑞单抗可以降低尿蛋白及 Gd-IgA1 水平;泰它西普可以降低蛋白尿水平、延缓肾功能恶化,对于狼疮的适应证已获批,IgA 肾病方面仍在 Ⅲ 期试验中;阿塞西普可显著改善用药 36 周的尿 PCR、Gd-lgA1 水平,并稳定 eGFR;波维塔西普Ⅱ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可以降低蛋白尿、血尿、Gd-lgA1 水平,稳定肾功能。
同样,补体途径是 IgA 肾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通路。西姆地西兰靶向补体 C5,Ⅱ 期试验 32 周时降低患者 PCR 37.4%,C5 减少 98.7%;雷夫利珠单抗靶向补体 C5,Ⅱ 期试验 提示其可以显著降低蛋白尿,并似乎能够稳定肾功能;已上市的伊普可泮靶向 B 因子活化,显著降低蛋白尿,疗效与剂量呈正比。
图 3. 雷夫利珠单抗
靶向肾脏血管阻断 ET1、AngⅡ 环节的司帕生坦已经上市,获批用于治疗 IgA 肾病,可减少患者蛋白尿 42.8%,降低 30% 复合肾功能衰竭终点事件;阿曲生坦靶向 ET1,处于 Ⅲ 期临床阶段,可降低患者蛋白尿 38.1%,同机制药物还有安立生坦。
总的来说,可选药物种类较多,机制不同,给药方式也有所差异,赵宇亮教授汇总其基本特点如表 1 所示。
表 1 不同靶向药物特点总结
审核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赵宇亮教授
投稿 | huangwendi@dxy.cn
配图 | 讲者 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