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肾病如 IgA 肾病(IgAN)、IgA 血管炎(IgAV,旧称紫癜性肾炎)、狼疮肾炎等,是由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肾脏所引起的疾病,也是我国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1,2]。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及慢性肾脏病患者人数,加强自身免疫性肾病的合理管理迫在眉睫。
近年来,有关自身免疫性肾病创新药物的研发和临床研究大量开展,2024 年国内外相关指南及时进行了更新与发布,一系列的学术大会也对多项研究进展进行了相应报道,为临床实践增添了新的诊疗策略。这些更新不仅体现了对自身免疫性肾病早期诊断的重视,更在支持治疗、免疫抑制治疗及靶向治疗等方面带来了诸多亮点与突破。对此,我们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蒋更如教授进行深度盘点与解读。
Q1:随着对自身免疫性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2024 年相关指南的更新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治疗视角。请问在您看来,KDIGO 2024 年版《IgAN 和 IgAV 临床治疗实践指南(征求意见稿)》、KDIGO 2024 年版《狼疮肾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等中,有哪些更新要点需要临床特别关注?
蒋更如教授
Q2:国内外相关指南更新发布后,自身免疫性肾病的治疗方法已从支持治疗和免疫抑制治疗为主,逐渐扩展到了包括 B 细胞靶向治疗等在内的多种治疗手段,您能否为我们介绍这一新兴疗法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蒋更如教授
Q3:泰它西普等 B 细胞靶向治疗生物制剂的涌现,为自身免疫性肾病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在 2024 年的国内外肾脏病学术大会上,泰它西普治疗自身免疫性肾病的多项研究结果受到了广泛关注。能否请您为我们分享一下,在今年学术大会上亮相的众多泰它西普的相关研究中,令您印象深刻的研究有哪些?其研究结果给临床带来了哪些思考?
蒋更如教授
Q4:目前,生物制剂在自身免疫性肾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被认为是未来治疗自身免疫性肾病的重要方向。您认为这类生物制剂如泰它西普在自身免疫性肾病治疗中的前景如何?对于自身免疫性肾病,您认为未来应该如何推动其诊疗的高质量发展?
蒋更如教授
专家介绍
蒋更如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肾脏科
•上海市罕见病诊治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常委兼秘书长
•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常委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液净化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华东肾脏病协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内容策划:梁家敏
内容审核:周洁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