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7 岁,主因头晕、血压控制不佳就诊。既往高血压病史 8 年,血压最高达 160/100 mmHg。实验室检查:血清 K+ 5.2 mmol/L。
用药医嘱:①富马酸比索洛尔片 5 mg qd 口服 ②咪达普利片 20 mg qd 口服 ③呋塞米注射液 40 mg qd 静脉注射。
由于轻度血钾升高,患者拒绝注射药物,仅口服降压药物。用药一周后,出现倦怠,肌无力,心慌,再次就诊。复查血钾 6.3 mmol/L;心电图示心率 45 次/分,室性期前收缩,诊断为高钾血症。
分析:咪达普利是一种 ACEI 类药物,其副作用之一就是可能导致高钾血症。呋塞米具有排钾作用,但患者拒绝使用,导致钾的排出减少,进一步加重了高钾血症的发生。
一
易引起高血钾的药物及作用机制[2-6]
表 1 引起高钾血症的药物及作用机制
二
药源性高钾血症的处理[2]
促进钾向细胞内转移:可使用 25% 葡萄糖 250 mL 加胰岛素(3~4 g 糖:1U 胰岛素)静脉滴注;酸中毒时也可使用 5% 碳酸氢钠 100~200 mL 静脉滴注。
促进钾的排出。使用排钾利尿剂,如呋塞米、托拉塞米等,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钾离子。
应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如聚苯乙烯磺酸钠、聚苯乙烯磺酸钙等,与结肠中的钾离子交换,减少钾离子的吸收。
使用新型钾离子结合剂,如环硅酸锆钠、Patiromer 等,这些药物能在全胃肠道内高选择性地捕获钾离子,减少肠道内钾离子的吸收。
三
临床用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