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理第 11 期:AL 淀粉样变

健康   2025-01-17 20:05   浙江  


AL 淀粉样变是由淀粉样物质沉积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肾脏受累通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还可能出现与浆细胞疾病相关的症状,如贫血,以及其他器官受累症状。约 15% 的患者伴有轻链管型肾病,可导致急性肾损伤。


病因和发病机制:AL 淀粉样变是由单克隆轻链形成 β 折叠片层沉积所致,其抵抗蛋白水解,逐渐沉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单克隆蛋白源于浆细胞疾病,部分患者虽不符合多发性骨髓瘤骨髓检查标准,但有肾意义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关键诊断特征:包括无定形、无细胞、淡粉色、棉絮状的系膜区扩张,银染时沿肾小球基底膜偶见长而羽毛状的节段性突起,小动脉/动脉常受累且刚果红染色阳性;单克隆、模糊的轻链染色(常为 λ 轻链);电镜下可见随机排列、直的、无分支的 9 ~ 11nm 纤维。



#

病理三镜


1. 光镜


淀粉样沉积物在系膜区呈无细胞、淡粉色、棉絮状,累及肾小球基底膜时会出现特征性的长而羽毛状、银染阳性的突起,小动脉和动脉也常受累,间质淀粉样变表现为浓缩缺陷。通过刚果红染色阳性且在偏振光下呈苹果绿双折射可确诊。


2. 免疫荧光


系膜区有模糊的沉积物,可延伸至毛细血管壁、小动脉、动脉和间质,呈单克隆轻链染色模式,通常为 λ 轻链。


3. 电镜


可见直径 9 ~ 11nm 的细胞外随机排列的直纤维在系膜区沉积,也可累及肾小球基底膜并伴有足突广泛融合。



#

鉴别诊断


AL 淀粉样变可通过特异性轻链染色、刚果红阳性及电子显微镜下的纤维与系膜区扩张的其他原因相区分,如纤维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其他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病和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



#

病理图谱


图 1.(A 和 B)AL 淀粉样变性,在肾小球内的小动脉(星号)、系膜区(红色箭头)和外周毛细血管袢(黑色箭头)可见无细胞、淡染、嗜酸性、银染阴性的物质,这是淀粉样沉积物的典型表现(琼斯银染色)。在本病例中,还伴有轻链管型肾病,左侧可见异染性管型(过碘酸 - 希夫染色)。

图 2. AL 淀粉样变性,在肾小球的系膜区和外周毛细血管袢有典型的无细胞嗜酸性淀粉样沉积物,后者可表现为不规则、羽毛状的基底膜突起(琼斯银染色)。


图 3. AL 淀粉样变性,在肾小球、动脉和间质中呈现 λ 轻链限制性染色(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查,[A]κ 轻链和 [B]λ 轻链染色)。


图 4. 肾小球、小动脉和动脉内有刚果红染色阳性的 AL 淀粉样变性(刚果红染色)。


图 5. AL 淀粉样变性,经刚果红染色后在偏振光下观察,肾小球和动脉内的淀粉样沉积物呈现苹果绿双折射现象。


图 6. AL 淀粉样变性,在系膜区和外周毛细血管袢有淀粉样沉积物,其由直径为 10 - 12 纳米的随机排列、无分支的纤维组成(电镜观察)。


图 7. AL 淀粉样变性,有直径为 10 ~ 12 nm 的随机排列、无分支的纤维(电子显微镜观察)。




特别说明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策划 | panpan
配图 | AJKD 肾脏病理学图谱Ⅱ

参考文献:AJKD Atlas of Renal Pathology: AL Amyloidosis. Fogo, Agnes B. et al.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Volume 66, Issue 6, e43 - e45





戳下面的阅读原文,更有料
 

丁香园肾脏时间
丁香园旗下资讯平台:分享肾病领域实用临床内容,每天都给看你想看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