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招募 | 在“夜校”共读《中国作为问题》第六辑

文摘   2024-06-13 09:00   北京  

《中国作为问题》第六辑书影




“中国作为问题”是由中间美术馆自2018年开启的一个演讲系列。在这一课题下,我们邀请中国学者谈中国或国际问题,也邀请国际的学者谈在中国的议题,或是涉及中国的国际性议题——因为我们注重的不仅是从全球来看中国,也是从中国来看全球,分享交流思想的过程。通过这些演讲邀请,我们不断地从艺术学科内部出发去寻找其他学科的同道人,也有意识地从与其他学科的互动中来激发艺术学科自身的发展,并将不同学科链接起来。


自2020年以来,从这一系列演讲出发形成的研究成果《中国作为问题》已有六辑问世。这些文选既包括在美术馆内发生的活动,也包括美术馆外产生的思考和表述;既涉及理论和方法问题,也有就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深耕的结果。内容上尽量避免泛泛而谈、做表态,也避免在研究国内问题上拒绝域外理论的另一种偏狭倾向。在2024年夏天与大家见面的最新一辑《中国作为问题》则在延续既往视角的基础上,将重思我们与世界的关系视为一个更为紧迫的话题。


借此,我们面向公众发起招募,加入我们即在展览“夜校”现场举办的读书会活动。在这一向共同思考开放的“接待空间”,我们从本辑《中国作为问题》的话题出发,以共同阅读与交流的方式,打开彼此认知与思想的边界,建立智识上的联结。这也和“夜校”项目发起人、艺术家克里斯蒂安·尼安佩塔(Christian Nyampeta)以艺术实践探讨“如何共同生活”的议题形成共振。


如果你对本辑文选中的某一篇文章或话题有着深入探讨的兴趣,抑或你的相关研究或实践经验与其形成互文,希望以分享和交流的形式和他人碰撞、联结,欢迎你来“认领”这辑《中国作为问题》中的一篇文章或话题,报名成为本场读书会的领读人之一。你将同5到6位领读人一起,基于这一文本分享各自的思考并自由提问交流。本期读书会将于2024年6月29日(星期六)下午14:00进行。






《中国作为问题》系列书影



报名方式


请有意向报名领读人的朋友于2024年6月20日前个人简介与领读主题(思路、计划均可)发至邮箱:info@ioam.org.cn,邮件主题请写明:“《中国作为问题》第六辑读书会招募+姓名”,也可附上研究及创作成果等相关资料。如您入选,将有工作人员同您取得联系,并获赠一本《中国作为问题》第六辑。


同时,本场读书会也向观众开放招募,请扫下方二维码报名。



扫描二维码,填写信息即视为报名成功




 《中国作为问题》第六辑收录文章


1.

中国现代早期(1840年代—1940年代)思想中的未来意识

王晓明


2.

国际主义思想在日本战后的情况

赵京华


3.

我们这一代人的世界想像

钱理群


4.

当代文学的结构性“他者”——洪子诚先生世界文学视野的意义

吴晓东


5.

从高剑父的南亚壁画临摹与绘画创作看20世纪30年代中印艺术交流

吴天跃


6.

巨浪与余音——后现代主义与全球80年代

刘鼎、卢迎华


7.

儒家关系主义再思考:从跨文化伦理到全球伦理的曲折之路

罗亚娜


8.

我们的明天

韩松





《中国作为问题》第六辑前言


构筑未来世界的图景





在焦灼于新冠疫情的三年中,伴随着对疾病和禁足的恐惧的,是关于如何与世界保持连接的困惑。保守的政治倾向席卷全球,国与国之间的边界日益实体化。冷战结束之后的全球化浪潮已转向一个充满挑战的新阶段。区域间、国家间和意识形态间的隔阂、矛盾和冲突上升甚至演变为战争。在防疫措施退却,国界重新打开之后,面对着远近的危机和严峻的现实,思考和重置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也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这正是《中国作为问题》第六期的文选所聚焦的议题。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以来至今,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战争已多达70场,是自二战结束以来的最高值。在后疫情时代不期而至的21世纪,全球化以失能的方式暴露了自身的有限性。曾经承载共识的普遍议题失去了连接的效力,反而凸显了其特殊主义普遍化的本质。而放弃全球化的信念又可能使思想与行动陷入自我孤立的境地,其后果将比物理上的隔绝更为严重。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当下所需的共识绝非削足适履地向某种普遍性靠拢,而是寻找一种真正能够兼容自己与他者的视野。这亟需我们从自我体认和具体经验出发,在历史的话语中辨明自身,从而发现建立共识和联结的可能。



2021年10月16日,王晓明教授在中间美术馆为展览“希望的原理”发表了题为《中国现代早期(1840年代—1940年代)思想中的未来意识》的开幕演讲。“希望的原理”是一个直面当下的现实与思想困境的展览。王晓明教授在2013年选编了《中国现代思想文选》,这本文选将中国现代思想的时间起点设在1880-1890年代,此时,面对西方式的外力迫使中国社会偏离原有轨道,中国的士绅阶级全力以赴地想象新的中国的样子,并为此设计种种实践方案,也开启了中国的现代思想。王教授的演讲为我们重新激活了现代中国第一代知识分子在110年前面对帝国主义时代弱肉强食的野蛮世界时所做出的回应。在憧憬未来世界之时,中国现代早期的思想家们不仅超越现代丛林秩序,还将视野拓展出人类活动的范围,在阐释现实的行动方案时,他们也时常不以人类为限,“并因此获得某种特别的透彻和清明。”中国现代早期思想中志向高远、气度阔大的理想主义对于我们面对今日丛林法则与集权主义的回潮是值得重提的思想资源。



王晓明教授曾指出,当前普遍的消极心态和恶劣心绪把人们推向与二战以后的社会主潮不同、甚至相反的方向——一种全球性的政治上向右转的新趋势。面对全球化的新困境,我们应该如何重建人类的未来愿景和道德形而上学理念,怎样为我们的生活世界做出辩护?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赵京华教授2023年1月8日在中间美术馆举行了题为《21世纪:新国际主义的可能性——以日本进步知识界的思考为线索》的讲座,以日本二战前一位重要的国际主义者尾崎秀实和当代思想家柄谷行人为例,讲述20世纪在资本主义国家日本以国际主义对抗极端民族主义的思想和实践,从原理上追寻21世纪新国际主义的逻辑依据和实践途径。今天我们思考整个世界的制度安排,思考资本主义体系将来如何发展时,去追寻一下与资本主义对抗的那一股力量,从中获取经验和教训,来面对今天坚固的壁垒。赵京华教授长期专研近代日本思想史,虽然他所论述的是近邻的历史与问题,但始终饱含着身处中国现场的问题意识。在其著作里可读到的不仅仅是对日本思想史的引介和历史分析,还能感受到其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对话的紧迫感,而这也是《中国作为问题》始终秉持的工作原理。



在今时今日思考和重置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时,不应忽视的基本认知是,中国自近代以来的历史即是不断遭遇“世界”这一“他者”的过程,也包含了一个在“世界”的视野中来想象和定义自身的过程。对于这一关系的历史性重建能够帮助我们厘清我们自己的意识和知识结构的来源。出生于1939年的学者钱理群先生的《我们这一代人的世界想像》一文通过他个人的遭遇和思想历程来书写成长在新中国初期的一代人对世界的想象。在青春时期受革命的政治教育所塑造,这一代人的基本价值立场与时代有密不可分的共振关系。钱理群先生分析了他们以民族自强、自尊为核心的民族主义情绪和精神风貌的历史成因,并指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横站”来形容自身所处的矛盾和困惑。洪子诚先生是钱先生的同龄人,他提出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研究中,要从当代文学的内部来处理世界文学的视野,“从方法的层面,如何从静态、外部描述,进到内部的结构性分析,以呈现民族化过程的复杂状况”。而这一表述也正是贯穿他于2022年出版的新著《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文学》中的核心方法论,从文化观念和文学想象的维度阐发世界文学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影响。吴晓东教授在《当代文学的结构性“他者”——洪子诚先生世界文学视野的意义》一文中通过评述洪子诚先生在当代文学中对世界文学这一“他者”的指认,再次强调了这一视角之于当代文学研究的关键意义。这种关系并非只存在于文学领域内部,更揭示了那些未经辨识便内化于我们之中的思想,使“他者”从一个模糊笼统的代词中逐渐显露真身,其结果也将映照出我们自身的存在。



近年来,中国现当代艺术领域的艺术史研究也逐渐容纳更宽阔和精微的视角,不断地突破将现当代艺术仅仅作为西方的舶来品的简单化认知,通过分析创作者背后的思想动力,来呈现多种模式的艺术传播与交流。着眼于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时刻,广州美术学院吴天跃老师的论文《从高剑父的南亚壁画临摹与绘画创作看20世纪30年代中印艺术交流》聚焦高剑父绘画创作中对印度传统艺术的主动发现与吸收,揭示了一条中国现代美术进程中较少被注意到的线索,也凸显了中国现代美术史叙事中常见的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叙事的局限性所在。艺术家刘鼎与艺术史学者卢迎华自2013年以来不断地探究中国当代艺术史中的思想脉络,强调结合思想实践与形式表达来认知艺术创作的史学方法,重访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历史进程。2020年11月,他们在中间美术馆策划了聚焦于中国1980年代,特别是1987年前后的艺术动态的大展之后,又于半年后策划了“巨浪与余音——后现代主义与全球80年代”一展,以平等的视角观看世界不同区域的创作,聚焦国际艺术世界成为巨大共同体的这一时刻,将后现代主义的话语视为连接全球1980年代的一股重要力量,寻找80年代分散在全球不同角落的能量。这样一种从史实和具体的经验出发所形成的叙述将会重建全球艺术中对于当代艺术的界定和历史书写,从而建立一个有学理的认识当下的坐标系。



中间美术馆在全球当代艺术的语境中思考自身并关注最新的创作和思想动向。在因疫情无法跨境旅行的三年间,也依旧摸索与国际的创作者和学者通过网络保持思想交流的途径。2022年底,中间美术馆与斯洛文尼亚驻华大使馆合作发起了“北京对话”系列活动,邀请20位来自斯洛文尼亚和中国的理论家、哲学家、艺术家、建筑师、策展人、美术馆馆长和历史学家分享个人新近的学术和创作成果,展开一对一的深度对话。每位受邀演讲的嘉宾从具体的文化社会语境出发,展现各自在学术和艺术生涯中深耕的议题与发现,并在对话中通过思想和艺术产生连结与碰撞。在2023年底举行的第九期“北京对话”中,斯洛文尼亚汉学家罗亚娜与清华大学哲学系的唐文明教授在线上进行了题为“全球化的中国哲学”的对谈。罗亚娜教授从一个“外部”于中国的视角,分享了她在中国的哲学中所发现的可以转化为人类共享的思想资源的潜能。本辑《中国作为问题》中收录了罗亚娜《儒家关系主义再思考:从跨文化伦理到全球伦理的曲折之路》一文,其中她对儒家思想进行分析和转译,从中发掘可以被纳入全球话语中的内容这种由外及内的视角也再次提示我们已有的普遍经验的临时性和普遍性,而我们都应该更积极地参与到一个更多元和丰富的全球话语的建构之中,从而真正地将“中国”放置于“全球”的坐标之中。



在冷战结束之后的全球化时代里,历史终结的观念出现,似乎谈论理想和理念已经成为过去式。可是今天,我们发现整个世界又重新变成一个相互封闭的世界。当下我们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如何与中国以外的朋友交往,既是一个理念和愿景的问题,更是一个现实的话题。《我们的明天》是科幻作家韩松在2022年2月27日为中间美术馆展览“希望的原理”所做的闭幕演讲,他在其中梳理了在中国从童话到科幻的变化逻辑,并指出这种变化与现实的变化之间的密切关联。作为一种想象当下与未来的方式,科幻看似虚构的创造背后潜藏着时代的无意识成分,我们的明天取决于我们今天的行动和思考。全球霸权结构正处在剧烈的变化之中,我们需要以动态的视角去批判性地理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霸权,透视霸权结构所形成的政治边界,同时不断地自省和拆解个人的意识边界,不去迎合和加固政治层面的边界。这对我们构筑未来世界的图景和构筑未来的理念是有益的思想练习与提醒。




卢迎华

2024年4月16日
北京








编辑、摄影:曹立瑶

设计、排版:屈莹




正在展出 What's On



北京中间美术馆
中间美术馆是位于北京海淀区的非营利当代艺术机构,专注于支持非商业性的艺术生产和思考,注重开展活跃的策展实验,推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对于策展工作的认识和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