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东与北的秩序——诺尔邓与草台班

文摘   2024-06-14 09:02   北京  


2024年5月26日晚,北京中间美术馆与斯洛文尼亚驻中国大使馆在798CUBE合作举办了“北京对话”的最后一期:东与北的秩序——诺尔邓与草台班

此次活动邀请了斯洛文尼亚前卫戏剧导演德拉甘·日瓦迪诺夫(Dragan Živadinov)、艺术家杜尼亚·祖潘契奇(Dunja Zupančič)、戏剧导演阿廖沙·日瓦迪诺夫·祖潘契奇(Aljoša Živadinov Zupančič)、数字艺术家格雷戈尔·梅塞克(Gregor Mesec)与中国导演、作家和策展人赵川进行对话。

活动前半小时由德拉甘带来了他将延续50年的开创性戏剧作品《诺尔邓:1995—2045年》(NOORDUNG::1995-2045),随后中斯艺术家进行了对谈,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驻华大使苏岚阁下与中间美术馆卢迎华馆长担任主持人。嘉宾们分享了各自戏剧创作的社会背景与灵感演变。


嘉宾和观众们在活动现场(左滑查看更多图片)



自2022年12月开始,北京中间美术馆斯洛文尼亚驻中国大使馆合作,由中国与斯洛文尼亚各自邀请嘉宾进行对话交流,从具体的文化社会语境出发,展现各自在学术、艺术生涯中深耕的议题与发现。这一活动跨越三年,如今已徐徐渐进至第十期,留下了无数智识碰撞的火花。

活动开始,灯光渐暗,斯洛文尼亚前卫戏剧导演德拉甘·日瓦迪诺夫的作品《诺尔邓:1995—2045年》缓缓显影于舞台上。艺术家一直致力于艺术的宇宙化和太空的文化化,他也是一名宇航员,曾在俄罗斯航天项目Roscosmos接受训练。这部实验戏剧是关于他毕生奉献的事业:把戏剧带向太空。作品于1995年4月20日晚10点首演,以后每十年在同一天、同一时间、由同样的演员演出一次,直到2045 年。

画面上,纯粹的几何形状和鲜明的色彩交替更迭,白色线条、红色几何体和黑色背景构筑出未来航天器的抽象轮廓,又好像是通向遥远世界的通道。艺术家和两位宇航员的数字化身将双手举向空中,做出传达思想的仪式,再化为星辰样的粒子渐隐在无尽的黑幕里。影片中也包含历年来表演的片段回顾,时间线向前波动,14位演员在太空舱中起舞、表演、托举、旋转,是一场人类向太空生物演进的狂欢。


实验戏剧表演现场(左滑查看更多图片)



表演结束后,斯洛文尼亚驻华大使苏岚阁下首先介绍了到场嘉宾,并对十期北京对话的内容进行了回顾。

苏岚大使梳理了“北京对话”系列活动一到九期的参与嘉宾和命题。从诗歌到建筑,从私人叙事到公共空间,从计划经济到丛林法则,“北京对话”的讨论遍及法律与意识形态、档案与历史书写、建筑与视觉文化、观念及哲学讨论等领域,聚集了斯洛文尼亚和中国的学者、艺术家、诗人及策展人。通过这些对话,双方不仅探讨了各自领域内的重要议题,更在思想的层面上交流共振,创造具体的相遇与联结。


斯洛文尼亚驻华大使苏岚阁下主持活动(左滑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中方对话者,导演、作家和策展人赵川分享了他和他创立的“草台班”剧团关于另类和社会戏剧的实践,以及他对今晚戏剧表演的感受。

从年轻时对于画画和文学的激进兴趣出发,赵老师在大约二十年前参与到剧场的实验中。“草台班”是由没有接受过专业戏剧训练的普通人们组建的独立戏剧创作组合,游历于主流和商业体系之外。他分享了剧团成员一起调研、讨论、创作、排练、演出的实践经验,他们的创作“勇敢又笨拙”,从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议题出发,关心底层劳动者的生活,意在击溃虚伪的程式,让普通人的身体、声音和经历被看见

随后,结合欧洲的未来主义、苏联早期的至上主义和建构主义艺术以及作为源头的俄国宇宙论思想传统,他阐述了对斯洛文尼亚表演者们作品的理解。赵老师捕捉到了日瓦迪诺夫作品中浪漫、深邃、超越生死又高度美学化的英雄主义精神力量,借由同时出现在草台班表演与日瓦迪诺夫作品中的一首波兰工人运动歌曲,他串联起了上世纪欧洲和亚洲革命留下的文化艺术财富与当代的先锋戏剧实践,那些从工业化更边缘地区传达而来的革命勇气和激情,在今天的舞台上演变为目及遥远未来的变革信念,呈现出“幽灵出没的舞台”和“一枚硬币的两面”。

此外,作为对卢迎华老师提问的回应,赵川老师分析了他的创作经验如何让戏剧从形而上的想象走向形而下的实践。中国近一百年的历史一直与普通人的权利和存在价值有关,他把戏剧理解为一种消除偏见和沟通的方式,探索公共空间中的不同观点与流动的社会关系,以此作为文化分析与社会变革的媒介。


赵川老师分享实践经验和感悟(左滑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之后,斯洛文尼亚嘉宾日瓦迪诺夫从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的角度讲述了自己的灵感来源与艺术理念。

他谈到,自己的后重力艺术创作探讨在失重或低重力环境中进行艺术创作和表演的可能性,受到宇宙主义、至上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影响,通过抽象几何符号精神性的主题探讨艺术的社会功能和技术应用,也蕴含着宇宙和时间维度上的反思。

至上主义由俄国艺术家卡西米尔·马列维奇在1913年创立,强调几何形状和纯色的使用,日瓦迪诺夫的舞台设计也通过抽象形式和几何构图来超越日常现实,激发观众对于纯粹性和精神性的共鸣。演出中,复杂的机械装置在画面中旋转运作,他的作品不仅关注美学和形式,还关注它们在社会和文化语境中的功能。他也谈到了俄国宇宙主义哲学家和艺术家的思想,这让他把项目建立在长期的时间框架上,关注宇宙的无限性和人类在其中的位置和命运。

日瓦迪诺夫也强调了斯洛文尼亚裔火箭工程师和太空理论家诺尔邓对自己戏剧理念的启发。诺尔邓在1928年出版的著作《太空探索问题》(The Problem of Space Travel: The Rocket Motor中提出了许多对于未来太空探索和技术发展的预见性构想,他对于空间站的概念、轨道空间飞行以及太空栖息地的设想是包括《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在内的许多艺术作品的灵感来源,也是日瓦迪诺夫的创作轴心之一。

应在场观众的要求,艺术家通过介绍两个自己创作中至关重要的概念之间的联系对刚刚的表演做了进一步解释。

《诺尔邓:1995—2045年》这部作品在时间跨度上的跃迁主要围绕着艺术家对“最佳投射”(Optimal Projection)的探索,这一概念在后重力艺术中可以理解为在无重力或微重力的环境下,将艺术作品和元素投射或放置到空间中的最佳方式。考虑到太空中的特殊条件,日瓦迪诺夫与艺术家杜尼亚·祖潘契奇共同设计了机电一体化的抽象作品和艺术卫星“思想机器人”(Umbot),作为最佳投射的效果呈现。

它由斯洛文尼亚语单词意为思维的“um”和意为机器人的“robot”合成,艺术家将其解释为“联合智人”(Syntapien)。这部实验戏剧每十年重新上演一次,在这跨越五十年的历程中,参与表演的十四位艺术家都会陆续死亡,并被远程控制的科技抽象体Umbot替代。最终,在2045年的演出终章中,艺术家会将十四个思想机器人发射到地球静止轨道上,并作为环绕地球的艺术卫星继续运行。日瓦迪诺夫将其称为一个艺术轨道实验(AOE)。十四位《诺尔邓:1995—2045年》表演者的生物逻辑、生物图形和生物颗粒数据将集合成为在轨道微重力条件下的自主系统,向地球或向宇宙深处投射演员们在表演当中的所有呈现。


艺术家日瓦迪诺夫阐述创作理念(左滑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结语,卢迎华馆长回顾了北京对话开展的18个月中诸多激动人心的片段与收获。

她回忆了在疫情防控期间筹备北京对话第一期的艰难与感动,也感谢了斯洛文尼亚大使和嘉宾们的支持和热情。

卢迎华馆长提到,北京对话并不是局限于某一地理位置的活动,而是一个具有链接能力的想法,不仅能将中国和斯洛文尼亚的创作者们连接在一起,也能汇聚更多对超越国界的文化思想实践感兴趣的人们。北京对话的所有成果也将被集结成为一部有分量的学术出版物。


卢迎华馆长进行总结与回顾



活动最后,Springer Nature出版集团中国区图书总监及人文社会科学编辑总监李琰女士表示非常高兴能参与这个超越边界的项目,并希望这一合辑在顺利出版后能带给更多普通人应对变革的视角共同交流的空间

李琰女士寄语





在这18个月当中,来自中国和斯洛文尼亚的艺术家、哲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诗人、艺术机构创始人、建筑师、戏剧家等一共36位参与者在北京对话中相遇,分享彼此的工作和文化背景,相互提问交流看法。未来,这些不同的实践经验、观念分析和工作方法将通过即将出版的学术书籍继续回响,为创建跨越文化的真实链接贡献力量。











文字、排版:孟姚涵

摄影:曹立瑶





正在展出 What's On








北京中间美术馆
中间美术馆是位于北京海淀区的非营利当代艺术机构,专注于支持非商业性的艺术生产和思考,注重开展活跃的策展实验,推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对于策展工作的认识和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