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苏轼在写给程正辅的信中说,“晨兴疾趋必十里许,气损则缓之,气匀则振之,头足皆热,宣通畅适,久久行之,当自知其妙矣。”
不知道苏轼是不是真的一直在坚持跑步,但他坚持锻炼是一定的。
“二月二十六日,雨中熟睡。至晚,强起出门。还,作此诗。
卯酒困三杯,午餐便一肉。雨声来不断,睡味清且熟。昏昏觉还卧,展转无由足。强起出门行。”
下雨没法跑步便睡觉,一天没打卡,错过了晨跑,就把夜跑补上。苏老爷像极了我们认真跑步打卡的模样,只是他应该不用在夜跑时抵挡烤串诱惑吧。
《日日出东门》:“日日出东门 步寻东城游。城门抱关卒,笑我此何求。我亦无所求,驾言写我忧。意适忽忘返,路穷乃归休”。
“日日”(每天),每天从东门出游,连城门守卒都认识他了。“路穷乃归休”,到没路才折返,看来应该是走得路程不短,不知道苏老爷是不是经常整一个LSD(长距离慢跑)。
《武昌西山》: “春江泳涨蒲萄酷,武昌官柳知谁栽。忆从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西山一上十五里,风驾两腋飞崔嵬。”“风驾两腋”,这速度真不慢,必是跑步无疑。“风驾两腋”的速度跑“十五里”,这应该不是苏老爷做7.5公里速度测试,测试不可能在山上测,也毕竟还要“寻梅”,不能太累。我想这顶多也就是乳酸阈值跑吧,不知心率多少。
苏轼名句“竹杖芒鞋轻胜马”,年近五十的糟老头子,以不是那么专业的登山杖和跑鞋,却跑得体态轻盈,信心百倍,苏老爷的跑步能力真的不能小觑,至少也是全马330水平吧。
可敬之处在于,东坡先生的运动项目不仅仅局限于跑步,他在交叉训练上也是做足功课。
徒步。“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登山。《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周边长约25千米,宽约10千米,主峰海拔1474米。如此雄伟的庐山,“横看侧看”走一遭,即便不是越野,也消耗不少大卡的热量,没有太好的体能,也不能那么自在逍遥。
《后赤壁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予乃摄衣而上,履噙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摄衣而上”看来真像赵孟頫苏轼画像里那样宽袖大袍,跑步装备还是差点意思。这次登山地势险峻,“二客不能从”,说明苏老爷越野能力确实出众,没有平时锻炼基础,断然没有这样优秀的表现。
此外还有划船、瑜伽、耕种,射箭、骑马,各个方面都是一把好手。尤其是射箭,他军事重镇陕西凤翔担任签判,他告诉弟弟苏辙:“迩来又学射,力薄愁官笴。”“官箭十二把,吾能十一把耳。”“穿杨自笑非猿臂,射隼长思逐马军。”我练习射箭多年,跟苏老爷的射箭水平相比,都觉得自己还没入门。
如果真的可以穿越,无比期待到失意的东坡身边,陪他跑步、射箭,为他牵马、奉茶。可惜肉身无法穿越,那就跑个五公里,以跑步做穿越时空的相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