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某初为文化评论,后则多涉及社会、时政、国际评论,盖诗人之疾不能默、儒者之疾不能伏使之然也。《为什么要援天下以手?》写于2013年7月13日,后刊发于《南都周刊》。今拣此文贴出,内心仍不能平静,曰:天下何至于此也。】
【推荐相关阅读】
(2013年)6月21日,南京市两名幼女被发现饿死家中,一名1岁,一名3岁。孩子们死前曾饿得吃自己的粪便并彻夜拍门哭喊妈妈,死后尸体腐烂、风干,其状惨不忍睹,令人痛彻心扉、寸断肝肠!
悲剧已过去半月,但我心头的阴影久久挥之不去,以至常常出离愤怒,陷入抓狂。因为我实在无法想象,两条幼小的生命经历了怎样的饥饿、恐惧与挣扎?更无法想象,她们竟然会在有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社区员工、当地**的情况下孤无所依、困厄致死——邻居曾听到她们彻夜拍门哭喊并一度报*,但各方均无动于衷!
十年前,成都3岁幼女李思怡饿死家中,原因是**对其母亲实施强制戒*且拒绝救援孩子。为此,当代新儒家康晓光悲愤之余,写下《起诉——为了李思怡的悲剧不再重演》一书。然而,十年来情势没有任何改观,类似南京幼女饿死、贵州毕节流浪儿童中毒致死、独居留守老人病死等悲剧,重复在这个自诩为“文明的国度”里不断上演。
类似悲剧使我想起马丁•路德•金说过的一句名言:“在我们这一代人中,我们要忏悔的,不仅仅是坏人的尖刻言词和过激行为,还有好人令人震惊的沉默。”但我们要忏悔的主要是众人令人震惊的冷漠——见义不为、见死不救,见孺子落井而无怵惕恻隐之心,正如康晓光《起诉》一书所说:“没有人幸免于罪,我们就是李思怡的地狱!”
为什么我们变得越来越冷漠?答案之一是在经历近百年激烈反传统后,随着“熟人社会”迈向“陌生人社会”进程的加速,以及社会竞争的加剧,中国传承数千年之久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道德和传统早已轰然倒塌,烟消云散,人们变得越来越自私,人际变得越来越疏离,仁爱之心和互助之义越来越稀缺。
明儒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显然,亡天下远比亡国更悲惨、更可怕,因为尽管每个人都会做出自我拯救的努力,但却都无法独善其身,更无法幸免于难——在此时此地的悲剧中,我们或许是旁观者,但在彼时彼地的悲剧中,我们每个人,包括我们的儿女,都有可能成为像两名南京幼女一样无人施救的弃儿。
以今论之,是否会亡国非我所知,但“仁义充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癌症,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故中国实有亡天下之虞。每每想到这点,都会让人不寒而栗。因为,目前城市里的对门邻居形同陌路、大街上老人跌倒而无人扶持的现象愈来愈突出,特别是农村中尚有数以亿计孤苦伶仃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就在前几天,江苏东台又发生一起两名留守儿童捉迷藏躲进木箱,因锁扣落下而窒息身亡的悲剧。
无论如何,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天下将亡,每个人都无法幸免于难,都必须匍匐以救之,此所谓救天下所以救自己,而救自己所以救天下,正如顾炎武所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如何救天下?孟子说:“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以手援天下乎?”“天下溺”,意指天下所有人都掉在水里,实指天下人都处于水深火热的无道社会之中,故需要高标道义大旗,拨诸乱而反之正,使社会走上政治清明、风俗良善的轨道。但对于具体的危难现象,比如“嫂溺”,则要援之以手,通俗说就是下水救人。
据孟子上述观点,后人认为儒家主张“以道援天下”,反对“以手援天下”。事实上,两者并不矛盾,相反却互为一体。因为,同样是按照孟子的观点,人与禽兽的差异非常小,端在人有那么一点点的良知良能。如果一个人“嫂溺”而不援之以手,则该人良知丧失、良能泯灭,故徒有人表而实为禽兽矣。如果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见孺子落井而无恻隐之心和施救之义,则“仁义充塞”而遍地禽兽,天下亡矣。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高唱“以道援天下”要比“以手援天下”容易得多。因为,面对身处险境的他者,更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道德勇气甚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一个长于“以道援天下”而短于“以手援天下”的民族,不仅无法救天下,相反更容易沉沦与溺亡。就此而言,“以手援天下”正是“以道援天下”的基石,且两者会形成交互影响、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或曰:“陌生人社会”不可阻遏,人际疏离不可避免,相关衍生问题当交由纳税人供养的公权力负责。的确,公权力对救危扶困、排难抢险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比如,6月20日陕西渭河一男子被洪水围困长达一个多小时,岸上大批公职人员却眼睁睁看着其最终被洪水卷走——尽管他们也有施救行为,然并未尽责,故有渎职之嫌。
但是,按照英国哲学家霍布豪斯的观点,在一个普遍缺乏仁爱之心或“对邻人的责任”的社会,既无法形成善美的风俗,更无法构建善美的公权力。因为公权力并不能超然于人性或道德底线之上而独善其身、大有作为,正如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所说:“公务员不是孤立的群体——他们不可避免地反映了自己所处社会的道德品质。”
进而言之,“以手援天下”的实质在于,无论是否有人在“以道援天下”,不管是否公权力在切实履行职责,当他人处于危难的时候,我们若不施以援手,是否会心安理得?子曰:“汝安,则为之!”
【推荐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