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们都比我早一天回。出发前我在想,就这么一天,周边还有哪些地方可去。想起库车有个朋友H老师;而且,我上次虽然在库车停留了两日,但还有些地方没去。一查有夜里的火车从喀什出发,次日清晨到库车,正好可以消磨这一天。
在莎车的游记里,提到西域三十六国中,莎车是强盛繁荣的一个,而当时的龟兹国,更是不遑多让。龟兹鼎盛时期的疆域,相当于现在库车、轮台、沙雅、拜城、阿克苏、新和六县市。它地处东西方和南北疆的“十字路口”,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镇。
玄奘西行路过龟兹时,受到龟兹国王的热情款待,并在此讲经,停留两月余。在《大唐西域记》中是这样描述的:“屈支(龟兹)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七八里。宜穈、麦,有粳稻,出蒲萄、石榴,多梨柰桃杏,土产黄金铜铁铅锡。气序和,风俗质。文字取之印度,粗有改变。管弦伎乐,特善诸国。……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
可以看出,当时龟兹国物产丰富,百姓安居乐业,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音乐和佛教。
上回我来库车,拜访了克孜利亚大峡谷(《克孜利亚,红色的峡谷》)、克孜尔石窟(《克孜尔千佛洞,红与蓝的交辉》)和克孜尔尕哈烽燧(《风雨中的托木尔大峡谷》),独独错过了苏巴什佛寺遗址,一直觉得遗憾,这一次有机会再到库车,第一站直奔苏巴什。
苏巴什佛寺遗址位于库车城北约20公里处,H老师开车带我,半个小时就到了。
时日尚早,没有游人,只见阴天清晨暗沉的天光下,一大片土黄色的废墟沿着广阔的河岸砂质台地散布,这是苏巴什的西寺。在铜厂河的另一侧,同样平阔的河岸台地上,分布着苏巴什的东寺遗址,但现在无法进入,只能远观。
苏巴什佛寺又称雀离大寺、昭怙厘大寺,始建于魏晋,鼎盛于隋唐。唐时,龟兹佛教繁荣,有“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其中苏巴什佛寺作为龟兹王家寺院,规模宏大,东西两寺分伫于铜厂河两岸,绵延数百米,气势磅礴。玄奘在龟兹讲经说法的地方即在苏巴什佛寺。《大唐西域记》里记载:“荒城北四十余里,接山阿,隔一河水,有二伽蓝,同名昭怙厘,而东西随称。佛像装饰,殆越人工。僧徒清肃,诚为勤励。”从西寺隔河远眺东寺遗址,远处的却勒塔格山犹如一道高高的屏障
往北望,却勒塔格山在灰蒙蒙的天色下隐隐绰绰,犹如一道高大绵长的屏障,守卫着,也见证着大寺的兴衰。公元九世纪,苏巴什佛寺曾遭战火所焚。大约十一世纪末,龟兹归附了当时崛起的黑汗(喀喇汗)王朝,皈依伊斯兰教,此后众佛寺逐渐被摧毁,被废弃。西寺是现存建筑遗址最多的区域,留有佛殿、僧房、 佛塔等遗址。木栈道随着高低不平的砂石土堆起伏延伸,仿佛穿越在千年的时光之中。倒塌坍圮的残垣,露出砂石与黄土交叠的层理,一笔一画地记录下西域风沙的刻写痕迹;然而高耸而厚重的土坯墙体、依稀可辨的佛龛、层层升高的中心佛塔,足可以想象苏巴什佛寺往日的盛大与恢宏。西域的风呼呼吹过,呜咽声回响在广阔的库车河两岸,仿佛在为过往的行旅诉说着丝路佛国曾经的辉煌和信仰。苏巴什佛寺的代表性遗址——西寺中部佛塔,也就是鸠摩罗什和玄奘讲经说法的地方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中位于库车的三个遗产地点:克孜尔千佛洞、克孜尔尕哈烽燧、苏巴什佛寺遗址,至此我都感受过了一路上聊天时,H老师一直提及即将正式开放的龟兹魏晋古墓遗址博物馆,从苏巴什回到市区后,她问我是否有兴趣去参观古墓博物馆。可以一睹为快,我自然求之不得。博物馆虽然入口大厅的展陈还未完成,但展馆内部已经完全布置妥当。这是新疆第一个地下古墓遗址博物馆,建在库车友谊路砖室墓群的原址上,因此展厅位于地下七八米深,要走一段长长的台阶步入地下。“库车友谊路晋十六国地下古墓群遗址”是2007年在建设友谊路地下商街时意外发现的。古墓深埋于地下7米—10米的沙砾层中,分布集中。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后实施了对12座砖室墓的抢救性清理发掘,推定年代为晋十六国时期。一号墓
这批砖室墓使用的是当时昂贵的青砖,随葬品丰富,因而考古推测墓主应该是深受汉晋中原文化影响的龟兹国贵族,或者就是居住在龟兹地区的汉地吏民、屯戍军吏或河西豪族移民。这些砖室墓有墓道、墓门、照墙、甬道、墓室、耳室等,形制是典型的汉式风格,构筑方式与河西地区,尤其是与酒泉、嘉峪关的魏晋壁画墓,敦煌佛爷庙湾墓地等砖室墓葬十分相似。在三号墓照墙上,清晰可见天鹿、玄武、白虎、獬豸等中国传统神兽雕刻以及托梁熊面力士。三号墓的照墙
墓室内有撒五铢钱的现象,部分墓主人口含、手握钱币,这些均是古代中原地区墓葬习俗。并出土了大量随葬的陶器、骨器、钱币等,都显示出当时汉文化对龟兹地区的影响深远,中原与西域贸易文化联系密切,亦实证了魏晋十六国时期中原王朝对新疆的治理与管辖。二号墓
虽然展馆里已有零星的一两支小团队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进行参观,但毕竟"人"气不足,不能停留太久。友谊路是库车的市中心,离老城也不远。我上次来库车,白天走得比较远,所以每天到老城都已是晚上,看得不分明,所以让H老师陪着我重游老城。
库车老城里,古老的小巷子
H老师因做非遗保护,是老城的常客,我此前就经常在她的朋友圈看到老城的各种细节。她带我穿进小巷。一条条窄窄的巷弄,或笔直,或带着些微弧度,铺地的青石砖块是过去在库车当地烧制的,历经长久年月,已经高低不平。巷子两侧是平顶的小矮房,抹着白灰的白墙已黄泥斑驳,H老师介绍最早的是黄泥生土房,后来往街巷扩建出砖房。此时偶尔所见零星遗留的生土房子,已经破败不堪,摇摇欲倒。H老师说,在过去,每家每户的屋顶上都是鸽笼,天上也飞满了鸽子;古城里,住着铜匠、铁匠、木匠、皮匠、泥陶匠、打馕师傅……每个手艺人都有神奇的本领和故事。伴着她的讲述,我眼前如电影画面似的静态场景上,似乎都出现了活灵活现的人物。
穿过小巷和民居,便看到了古老的库车大寺,这是新疆仅次于喀什艾提尕清真寺的第二大清真寺。
库车大寺
库车的馕叫作“库车大馕”,以大著称
热西提依米提,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库车大馕制作技艺传承人热闹的老街,热斯坦街
抓饭
随时都能奏起音乐、跳起麦西来普的维吾尔族人
此前两日在莎车老城和喀什古城,今天在库车老城,都被维吾尔族的各种美丽图案与缤纷色彩包围。上回在浓重夜色里未能看清的老街,得以在晴天朗日下重游。这里是与莎车、喀什不一样的色调,尤其是门窗,颜色更加鲜艳秾丽,配色丰富,蓝、绿、赭、黄等各种靓丽的色彩都具备。
色彩浓丽鲜艳的木门、木窗
老街的尽头就是库车王府
去机场的路上,两侧的广阔原野上又出现了大片大片的粉色杏花。
库车也遍植杏树,而且库车小白杏是此地有名的特产。库车栽种杏树、食用杏子的历史悠久,《大唐西域记》就有“多梨柰桃杏”的记载,考古遗址中也常发掘出杏核。这南疆的春日使者,迎我来思,又伴我归去。第二次的南疆行,我脑海中过往的记忆被涂上了云纱般梦幻的粉白色彩,也充盈着清甜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