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武当山

文摘   2024-09-13 21:29   浙江  

1

上武当,明神道


少林,南武当”,看金庸的人多少对这两个地方有些情结,尤其是小时候还老是幻想像持剑的侠客样行走江湖。少林寺和嵩山生时代去拜访的,武当山却一直没能成行。

今夏杭州酷热难耐,就想起清凉避暑的神农架森林。武当山就在神农架北边不远,而神农架之南也是我心念了很久的恩施——是时候再去一次湖北了。

茫茫八百里武当山,自古就被当成仙山福地。早在汉末至魏晋南北朝,就已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所

武当山过去也叫太和山传说净乐国太子真武帝君入山修炼十二年功成圆满,飞升成仙,受玉帝册封统摄北方玄武之位,为北方之神。“非真武不足当之” 之意,山也“武当山”。

武当山山门

唐贞观年间,武当节度使姚简奉旨到武当山祷雨而应,于是敕建五龙祠,这是武当山第一座皇帝修建的祠庙。

自唐以后,及至宋元,由于统治者的推崇,武当真武大帝的神格地位不断提高。

皇权的加持在明代达到了顶峰——明成祖朱棣自北方起兵南下“靖难”,夺取帝位后,加封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北建故宫,南修武当。

1412年至1423年间,先后有30多万名军民工匠被派去修建武当山,敕建大岳太和山共观三十三处,依山就势,琳宫珠殿,气势恢宏此后又经嘉靖年间的增修扩建,形成了绵延140里的仙山琼阁。

真武的崇拜也因此达到高峰。真武庙祀遍天下。络绎不绝的信众从各地来到武当山朝圣进香。

山道旁“玄武”摩崖石刻

在通往金顶的路上,至今仍保存着明朝修建的神道,是过去信众们朝山进香的必经之路。沿路建有庄严的三重天门,见证着朝圣者一步步登上真正的仙界。

我记得很多年前我徒步爬峨眉山时,遇到来自遥远的黑龙江的一家人,老爷爷一问已经七十多岁了。峨眉山有索道通往金顶,但他们是虔诚的佛教徒,必须一步一步走上金顶,内心方能圆满。

我计划徒步明神道上金顶。第一天转高铁到武当山西,折腾到武当山景区内;再是绵长又弯曲的盘山路一路上去,又开了一个半小时,所以半山的宫殿道观暂且都不参观,直奔南岩

南岩有两条路,一条去南岩宫,一条通往金顶,标注距离4.5公里——山路的4.5公里。

青石台阶时下时上,但前面的路还算和缓。最先经过的是榔梅祠,这曾是明代全山六座祠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也是现存最完整的一座。

榔梅祠

山道上随时可见古老的石刻和石碑,字迹大都漫漶,模糊难以辨认。

上山道上

山道上一路可见为走不动的游客抬轿的轿夫

经过半山腰一个很大的村子七星树后,上坡的台阶渐渐变得越来越长,交错着一段一段往上延展。自我进山后,太阳也躲到了云里。山中古木参天,树林蓊郁,浓荫遮蔽,绿意盎然,时不时吹来习习凉风,阵阵清凉,走起来倒也不觉得很累。

七星树,半山腰的一个大村子,许多凌晨爬山的游客会选择这里住宿

连绵无尽的石台阶

四座塔,无名无姓,不知是不是某代得道高人的

快到黄龙亭

转折点是在朝天宫。朝天宫是一座始建于元代的殿宇,明永乐十年重建玄帝殿后,赐额“朝天宫”,相传是天庭与人间的分界线。

在朝天宫,山道分成了两条:前山的路坡缓,好走一些,被称作清神道;后山是明代所修的传统神道,是过去朝圣者上金顶所走的神道。

朝天宫

朝天宫玄帝殿

不亲自爬上这几百年来无数朝圣者走过的明神道,不穿过三重天门,又怎能体会到武当山作为“天下第一仙山”的奇险和祥瑞呢?

从这开始,才是真正挑战的开始。接下去就全是陡直的,动辄一两百级(甚至三百多级)的连续台阶。尤其是二天门前那三百多级+一百多级、完全看不到尽头的陡峭长台阶,简直叫人走到绝望。

Z字形交错延展的石台阶

朝天宫后的明神道全都是这样又陡又直的台阶

继续是看不到头的台阶

看到一天门了

一天门

一天门后一段深藏在绿荫中的台阶,仙气弥浸



快到会仙桥时猛地看到太阳从云后出来了

爬二天门之前在走过会仙桥时,我从树枝的空隙里看到太阳从聚拢了一下午的浓云里露出头来,心里想,如果走快一点赶到山顶或许还能看到日落。因此,通往二天门的这两段台阶我走得特别着急。然而就是怎么都走不完,无穷无尽似的——如同当年考800米心里想使劲身体却不听使唤的无力感。

武当山的台阶,彻底超过了我心中曾经的台阶之最——峨眉山,绝对可以封之为连环“绝望坡”。

二天门前的石台阶

通往二天门,一段300多级的坡度极陡的台阶,一眼望不到尽头

通往二天门的第二段台阶

二天门终于在望

终于走到了二天门

二天门之后是三天门,虽然此时,夕阳又隐到了云雾后面,但晚霞的红光却如一盏灯似的把三天门的红墙映照得格外明亮。

三天门

过了三天门,日头落山,天色很快昏暗下来。我们在迷蒙的天色里不知又爬了多少段折来折去的石台阶。山影幢幢,远处的台阶也看不见,反正已经爬到麻木了。直至看见最后一道朝圣门,总算是到达了山顶平台。

走向山顶的最后一段缓坡


暮色中的朝圣门,终于爬到山顶了

山顶上平台开阔,直面黑黝黝的群山和无垠的夜空。山风清爽,能把一天的汗水和疲劳都吹掉。晚风徐徐,星辰点点,安静得只有蝉鸣与鸟叫,顿时觉得今天爬的所有台阶都是值得的。

珍惜每一座还能宿在山顶的大山。


2

日出云海,金顶圣境


虽然昨天没机会看到日落,但早上运气不错,遇到了我至今在山上所曾见过的最完美的一个日出。

天不亮就走到了昨晚我探过路踩过点的观景台。面朝东方,天际线上的红已经深浓,山谷间云海翻涌,而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

红日卡着预报的时间,在众人的惊呼声中,从云海的彼端露出一条金线,接着成为半圆,然后一点点变大,蓦地圆圆的火球蹦出云海,光芒万丈。

在武当山,遇到一个完美日出和云海

被红光笼罩的云海,浩渺无际,就像3D动画片里天宫中涌动的祥云一般。飘飘渺渺的仙山,层峦叠嶂,一重一重,仿佛璇霄丹阙。云腾雾绕,仙气飘飘,似乎下一秒就有仙人驾到,神灵显现。


云海浩渺,金光万丈

武当山金顶日出

沐浴过仙山日出的金光,又在太和宫斋堂吃了一顿跟道长们一样的斋饭(早中晚都有供应),顿时回到了满格体力。趁大多数游客还未上山,赶紧爬上金顶的大岳太和宫和紫金城。

大岳太和宫紫金城建在武当山主峰天柱峰的山顶,是武当山上最恢宏壮丽的一片建筑群。楼台宫阙依山就势,充分利用天柱峰高耸的气势和天然的高度变化进行布局,城墙蜿蜒勾连,台阶层层递升,连接起高低错落的宫殿、门楼,翼角飞举,丹墙碧瓦,精巧而神妙。

天刚亮就上金顶的道长们


脊兽和仙人


南天门

俯瞰太和宫

紫金城城墙


清晨进到皇经堂,正好遇到道人们在习诵早课,肃穆庄严。 穿过大岳太和宫,从南天门拾级而上,经过灵官殿,再攀九连蹬,便到了坐落于金顶之巅的金殿

皇经堂额枋上精美的木雕

大岳太和宫

武当山金殿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制作技艺最精致的一座铜铸鎏金大殿,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金殿矗立在天柱峰峰顶的石质须弥座之上,重檐庑殿顶,仿木结构,榫卯交接,严丝合缝,即使于山巅经历了六百年风霜雨雪,依旧金碧辉煌,宏丽如初。

即便是清晨,金殿前也早已挤满了前来拜谒的人。殿内正中供奉着真武大帝,坐姿威严。其面前燃着一盏长明灯,这一盏自明代点燃的油灯,六百年来竟从未灭过。

殿内高悬的金匾上书“金光妙相”四字,是康熙皇帝的御笔。殿外围着148根雕刻精细的铜栏杆,在西南角,从栏杆的间隙中,可以看到铜壁内嵌着一小块金灿灿的金砖,是当年做完鎏金工艺后多出来的金子。

武当山金殿

“金殿”匾额


金殿脊兽与仙人

金殿檐下斗栱


透过铜栏杆间隙往上看,会看到金殿墙壁内嵌入的一方小金块

金殿坐西朝东,因为紫气东来。在这1612米的天柱峰之巅,武当诸峰绵延不绝,尽收眼底。虽是晴天,但山顶天气变幻莫测,时而涌上一阵阵雾气。雾遮云涌,缭绕在青碧峰峦间,映衬着丹墙翠瓦与金光灿灿的殿宇,宛如一座阆苑神宫。

史书记载,金殿的全部构件都在北京铸成,后由运河经南京溯长江水运至武当山。可以想象当年此工程如何浩大,重达400吨的铜构件横渡千里,再由人工搬运至山顶,榫铆拼装成恢弘的金殿。

武当山上仙云缭绕

作为道教圣地的武当山,吸引了无数修行之人前来习武问道



3

仙山千叠,琼阁万重


以金殿为中心的紫金城巍然磅礴,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最醒目的部分。我在武当山第二天的行程,就是寻访武当山上的各处古建筑。

早在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就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代表了近千年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

这些宫阙庙宇分散在武当山的各处山麓、崖壁、陡坡,数量多,规模大,一天时间也觉得紧张匆忙。

琼台在天柱峰东南山麓约2.5公里处,与金顶之间有一条陡峭的3.5公里步行道。现在已修了一条索道连接金顶和琼台,为了我的膝盖,于是选择坐索道下到琼台。

琼台崖壁上按原碑复刻的米芾所书“第一山”

琼台,这地名一听就属仙界。此处山势陡峭,元时修建琼台宫,明清时扩建,依照地势建有上观(白玉龟台)、中观(紫岳琼台)、下观(玉朱霄台)共24座道院。现在大部分已成遗址,只余中观。

中观依山而建,层层上升,龙虎殿和祖师殿后,一座气势宏伟的三清殿矗立在同样恢弘的三层崇台之上。而在中轴线建筑右侧的不起眼位置,还藏着一座元代的小石殿。

琼台中观

琼台中观三清殿

从中观坐车到太子坡,太子坡不仅仅是景区交通的换乘站,这里还有一座大型道观,复真观。“太子”,即指净乐国真武太子,太子坡相传是他年幼时修炼的地方。

复真观建在狮子峰60度的陡坡上,一里四道门,九曲黄河墙,殿宇错落,重重上升,是利用山形陡坡展开建筑的经典之作。

明成祖朱棣修建武当山时,多次诏令“其山本身分毫不要修动,其墙务随地势高下”“相其广狭”,要求务必保持武当山的自然原始风貌;加上道教“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武当山的建筑在布局设计时,十分巧妙地利用了峰峦、岩崖、溪涧、幽壑的地形走势,使每个建筑单元都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宛自天开,浑然天成。

经过逍遥谷,看一眼一座明代的三拱石桥,剑河桥(也叫天津桥)

接着去紫霄宫南岩宫,这些都是武当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宫观建筑群。宫观大致布局都是龙虎殿—朝拜殿—父母殿,大的如紫霄宫、南岩宫,以及武当山市区里的玉虚宫,殿前左右还各有一座高大的赑屃驮御碑的御碑亭。

紫霄宫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一组建筑。此处背依展旗峰,左有青龙背,右有白虎垭,宫前金水河蜿蜒流过,茂林掩映,紫气氤氲,被永乐皇帝封为“紫霄福地”,是他修建武当山的重点宫观之一。

紫霄宫

紫霄宫

通往朝拜殿的长台阶左右高耸着翠色琉璃瓦的御碑亭,亭建在高台上,亭中各有一座高大的赑屃驮御碑。左御碑额篆“御制大岳太和山道宫之碑”,记录了敕建武当山之事;右御碑额题“圣旨”,内容为禁止浮浪之人扰乱武当山道教活动。


紫霄宫左御碑亭


紫霄宫左御碑亭,赑屃驮御碑。赑屃,“龙生九子”第六子,样子似龟,力大喜欢负重,所以都是驮碑的形象


紫霄宫朝拜殿

紫霄宫整体对称布局,凭借山势层层递升,石阶崇台高耸恢弘,由下而上建龙虎殿、朝拜殿、紫霄殿和父母殿。

其中正殿紫霄殿尤为宏伟壮观,它是武当山保存下的唯一一座重檐歇山式木结构殿堂,雕梁画栋,飞金流碧。

崇台之上的紫霄殿

紫霄殿的重檐歇山顶


紫霄殿屋顶上精美的装饰。非常奇特的是主脊正中竖着类似塔刹宝珠的造型,拖下四根铁联牵在前后的四个力士身上,这些不都是佛教建筑的元素吗



屋顶飞扬的翼角,装饰鳖鱼、金凤


殿内极高敞,金柱斗拱天花藻井,彩绘精美华丽。殿内神龛中供奉玉皇大帝,头戴冕旒,身着帝服,庄严端坐,其前为明代御制铜铸鎏金真武神像,右手持剑,威武肃穆。

武当山宫观的修建,采用的是皇家建筑规制,比如金殿的重檐庑殿顶,紫霄宫的重檐歇山顶,以及斗栱规格、脊兽数量、丹墙碧瓦……都带有强烈的帝王封禅的色彩,体现皇权的意图。

紫霄殿斗栱和檐下彩绘

檐枋上绘有关于真武的传说故事



从紫霄宫再乘景交车到南岩(乌鸦岭),又来到昨天徒步上金顶的起点。从此处往右走,是去南岩宫南岩因面朝南方故称,又名独阳岩、紫霄岩,此处峰林奇绝,峭岩壁立,山峦俊秀,是武当山36岩中风光最美的一处。

爬过南天门的长石阶,就到了南岩宫。最先看到的一座高大的御碑亭。因为南岩的地形地势所致,这座右御碑亭并不建在宫殿的前方,而远远地被一条弯曲的山道隔开了。

通往南岩宫的南天门


南岩宫右御碑亭


南岩宫前的焚帛亭,十分精美的砖石建筑。焚帛亭是祭祀仪式时焚烧纸钱金银帛和祭文的地方


南岩宫玄帝殿,殿内供奉的玄天上帝是武当山规模最大的泥塑贴金神像


南岩宫的建造完全顺着南岩的陡壁和悬崖的走势,尤其最著名的元代石殿天乙真庆宫和两仪殿、皇经堂等建筑,几乎是凌空嵌在绝壁上的。遗憾的是,天乙真庆宫、两仪殿一路这段时间封闭施工,暂停开放,无缘得见,着实遗憾。


南岩与飞升崖,右边蒙着绿布的就是天乙真庆宫等在施工的区域


玄帝殿后,往另一个方向走,则抵飞升崖。飞升崖下,陡壁直立,深渊万丈,相传是真武跳崖飞升成仙的地方。

先前参观的复真观是真武太子初入武当山修行之所,琼台中观是真武大帝得道受封之地,可以看出,武当山的建筑安排是根据真武修真的神话来设计布局的,将真武的故事融入这一片奇秀山水,体现出至高无上的神权。

南岩宫左御碑亭


武当山上的宫观殿宇依山就势而建,可以想见,今天一天依然是上上下下地走台阶。好在昨天我已经在明神道的连续长台阶见识过了,因而今天的各种高台倒也没给我特别大的威慑力。

所以说,武当山上修道的道长们个个仙风道骨的清瘦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作为道教圣地,在武当山上随处可见道人,虽然现在香客和游客非常多,但也丝毫不影响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安静修行,参悟天地。

金顶朝圣门前读经书的道长

紫霄宫御碑下打坐的道长


- The end. -


-  相关文章  -


风雨武功山

雨中三清山

赤城千仞丹霞山

漓江,迟到的山和水

在张家界看山

湘西的水和镇子

冈仁波齐,漫漫转山路

迟来的三峡行记:涪陵 — 丰都

迟来的三峡行记:奉节 — 瞿塘峡

迟来的三峡行记:巫山 — 巫峡

重回梅里:是梦境,是神迹,是雨崩










宛若花开
生命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愿你们也能感受到。 你好,我是宛小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