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擦肩而过的人

文摘   2024-12-21 11:35   广西  

冬至,最长的夜,凌晨00:00到00:40,我在北海夜市,拍了一组图片。



我是昨晚23:30走到北海夜市的。在重庆,冬天有寒风,有时只有几度,深夜23:00之后,大街上人迹罕至。北海是温度较为暖和的城市,夜市时间长,有的商家要延续到凌晨四五点收工。


我来到烟台阿姨的摊位,她准备23:40收摊。这是三代人坚守的小摊,阿姨是外婆,还有她的女儿及外孙。有六排用钢架挂的衣服,阿姨和女儿把衣服归置在用铁皮制作的箱内。我没有见过用铁皮装衣服,便停下来陪她们收摊。



图片上右侧的铁箱,要和左边的三轮车连在一起,阿姨的女儿再骑车拉回家。收纳的过程,两个人完成,需要一个小时左右。


右边铁箱装满衣服后很沉,需要两人推到路上,再用绳子系在三轮车后,这个过程,是体力的损耗。大树旁摆放的铁管,需阿姨一根根拆下来,她拆除的过程,耗时耗力。



凌晨00:40,阿姨和只有几岁的外孙步行回家,阿姨的女儿骑车穿过越来越安静的街道。我站在路口,对阿姨的女儿说了声路上注意安全。


阿姨从山东来北海五年,下午5:00到深夜,在这条路卖衣服。每天的摆放及收摊,需要两三个小时,这也是晚归的原因。我不知道阿姨的经营情况,我只知道车上两个铁箱,是阿姨低微的“柴火”,她靠着日复一日的出摊活着。


阿姨摊位旁,是一个母亲带着八岁的女儿在销售玩具。这个母亲的主业是卖红酒,当主业撑不起一家生活之时,只有做兼职,去补充生活的缝隙。她说,卖衣服的阿姨很辛苦,光是摆摊、收摊所付出的体力,就是见证。其实她自己也劳苦,收工后要骑半个小时的车才能到家,而在她身边的女儿,周末的入睡时间为凌晨两点过。她给我计算了成本,去除一个月的摊位费及有的商家需要租库房的费用,把商品销售出去拿到手上的钱,只够糊口。


昨天下午我从市内坐三号线到银滩,车内很挤,我身边坐着、站着的全是退休老人。有四五个来自重庆观音桥的老人,11月份来到北海过冬,他们准备明年春天,重庆的温度升高后再坐高铁回去。他们的生活质量很高,细数每一年冬天所住过的城市。他们会躲避城市的严寒季节及黑夜最长的冬至,到温暖的地方度过。他们的笑容舒展,聊天很愉悦,整个人的状态很生机蓬勃。他们全部在海边的一个小区下车,要在此租住三四个月。


傍晚,我在银滩,看到一个本地七旬老人,她的皮肤黝黑,脸上的“沟壑”盛过阳光与风霜,显得较为沧桑。她沿着海岸线走了很久,从早到晚销售贝壳做的小物件,每件产品卖三五元,昨天的业绩不到100元。夕阳落在海面的色彩很斑斓,那些美景与游客拍照的欢呼声与她无关,她只想再沿着海岸线多走一段路,想多卖点商品出去。太阳落到海上,直到被海水吞没后,夜色渐沉,海风渐浓,老人穿得单薄,不知道她冷不冷。她渐行渐远的背影像极了我故乡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亲人,他们在大地上勤劳一生,清贫一生。


今日冬至,这是最长的夜,与我擦肩而过的人,有的过得欢欣喜乐,生机蓬勃,有的过得卑微如尘,牛马一生。


文章链接:


爱具体的人


为了生活

从彼岸到此岸
不合众嚣,独具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