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程的风餐露宿,今日终于回家

文摘   2024-11-29 14:07   重庆  

昨晚21:00,达州青年小王登上了开往达州的火车。我没有替他买到直达车,只能在广安中转才能抵达达州。每到一处,每一个关键时刻的中转和下站,他都会以图文的形式,给我报平安。

看到他给我发定位的故乡地址,我的眼角湿润。在外飘零七八个的小王,终于踏上故乡的大地。不管有钱没钱,故乡和父母不会抛弃我们,只会接纳我们。今天一早,他坐上早班车回到大竹县城,再搭车回到了乡镇。

得知儿子回家,小王母亲去买菜,小王做午饭,一顿团圆饭在温暖的灯火下徐徐展开。

这是一家人团圆“围炉”的朴素涵义,也是在广西和重庆住了一段时间桥洞的人,归家后对父母的点滴孝顺。

今天,我给小王发了一个很有寓意数字的红包,祝福他结束住桥洞的生活,今后也不会有住桥洞的苍茫,而是从今往后的每一顿都有踏实而平淡的饭菜,都有房屋可以挡风遮雨,都有工作可以安顿自己。

回家后,父母很开心,可小王的苦涩只有独自咀嚼。为了爱情,他从福州到广西见女友,被骗后又从广西到重庆找工作,这一路颠沛流离,他最终回到故乡,却掏不出多少碎银孝敬父母,他尤为伤感。在大城市找工作困难,回到故乡面对无涯的荒野和寂静的风,更是难上加难。

不管如何,回家是最好的选择,在外孤独飘零,依照小王的性格,他宁愿自己挨冻挨饿,也不会上门找个饭馆讨口吃的。

小王的经历让我看到了现实的残忍。他对重庆不熟,去找工作的地方不是九龙坡华岩寺(那是一个寺庙,从地铁站出来就有一个年轻人拦路问我要不要算命,可见不适合在那里找工作),就是西永。他到西永一个厂里干了两天,对厂里严苛的制度深感厌恶。只干了两天的他,没有拿到工钱。倘若他来重庆,有一个本地人带着他一起去寻找工作,去那些热闹的街市和区域,或许机遇会多一点。

总之,他在重庆飘零近二十天能顺利返乡,能让我看到他最苦涩的时候,于我而言,是一场活生生的生命教育和关于“活着”的教育。我也有过不堪往事和被骗的经历,只是很多惨痛的阴霾我都压在箱底,没有在公域呈现而已。我这一生,一次接一次被骗,一个又一个的伤痕,我都留在记忆中最隐秘的位置,等着年老后与往昔的伤痛窃窃私语。故此,小王相信爱情潦倒失意于2024年的凛冬,我只有怜悯,并助他回家。

看到小王回家的情境,往事像卷轴展开。

2022年下半年,我在文友的公众号看到一个广东的三孩母亲小月去新疆打工,当时是什么情境我不想多写,小月工作没找到却碰了一鼻子灰,她搭乘陌生人的车到了西安。她对警察说,把我抓进去吧,这样我有口饭吃。小月最终在西安某个宾馆隔离,我发文后,得到本号少数读友的支持,我们共同为小月送上从西安回广东的路费,并让她把多余的钱留着回家还能维持一段时间的三餐。

那些浩茫的往事啊,成为我这一路的灯盏,让我看到了人心的温暖真的可以烛照陷入深潭的人。上周,一个贵州的父亲打来电话,他人在北碚,想到高新区请我吃火锅。我想了半天不知道他是谁。他提到了儿子的名字,我恍然大悟。也是2022年,我写过他的儿子,本想助患免疫疾病的孩子早日康复出院,没想到孩子变为冰冷的墓碑,变为父母这一生永久的悲痛。这是我写文以来,很沉重的一次送人回家。

还有浙江九个月的小方羽,令我心痛,在这篇文章里有详细的记录。送一对80后父母离开重庆 2023年的元旦节,小方羽父母和我分别在我所住小区的街道。他们结束在渝为儿子治疗的日子回家,连儿子的骨灰都求而不得。

我还是喜欢送小王们回家,至少是温煦的,没有眼泪的,对家有期盼的,能结束在异乡流浪生涯的回家。

回到家,小王给我发来曾经在折多山的照片,那是一个阳光帅气的青年,脸上光彩四溢,那是人生有希望的年月,那是尽情挥洒青春的时刻,也是不愁找不到工作的时代。可仅仅只是几年时间,时光长河无情地把昨日的辉煌淹没于今日的“桥洞”下,淹没在日复一日的“活着”里。

我说,小王,提起笔来写作吧,写这一路的浪迹江湖和风声呼啸,写这一程所遇的温暖故事,写所遇的人性之恶与刻骨悲凉,作家艾芜有《南行记》,达州青年小王有《西行记》,我们在不同时光的相遇与回家中,最终变为时间长河里的一截影像,一段遥远的往事,一段回忆起来而镌刻心上的苦旅。

他说,写了也没钱出版,还是喜欢看余华的《活着》,看了两遍。

我说,我们活在“活着”里,写作不一定出版,在社交平台上记录往事与当下也是活着的一种。

小王保存这一路难忘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存留着路遇贵人的信息。那冰冷地面上的物品,是一个个南宁和重庆好人的心意,是温暖人心的凝结,是一个外乡青年今生飘零的所遇,也是2024年破碎时光的纪念。

时光匆匆,我和小王们在“活着”里摸爬滚打,祝愿在外漂浮的人,都能顺利地借人间避雨,都能平安归家。

(图为小王在南宁桥洞下)

文章链接:

他住桥洞之后-----

送一对80后父母离开重庆

作者微信:641037688

从彼岸到此岸
不合众嚣,独具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