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邻希氏束旁路消融

文摘   2024-06-28 20:10   北京  

一、  概述

邻希氏束房室旁路的定义有一定差异,有人界定为希氏束上方或者下方5mm范围内的旁路;也有人定义为消融靶点处可以记录到H波,并且距最大的H波的距离小于10mm区域。无论哪种定义,它暗含的意思是此区域消融发生房室阻滞的风险高些,所以标测和消融的特殊性就是预防房室阻滞。

此类旁路容易标测,但消融风险高。如何预防房室阻滞?我们总结下来有三点。第一点,在安全的区域放电,放电之前要知道在哪里放电不会发生房室阻滞,解剖上或者从影像上看是安全的;第二点,在放电过程中有没有出现交界性心律这些危险信号;第三点,保持导管稳定,虽然在安全的区域放电,但是导管不稳定可能会移动到比较危险的区域,导致房室阻滞。

二、  相关解剖

在图2-10-1中,左侧图显示希氏束经过膜部室间隔(白色区域)从右心穿入到左心系统,并分出右束支。膜部室间隔在右心系统是心房侧,在左心系统是心室侧。右侧图显示左室侧左束支(LBB)及膜部室间隔(红色箭头)上方是右冠窦(RCC和无冠窦(NCC)。也就是说在三尖瓣环的心室侧没有希氏束,消融相对安全。膜部室间隔相邻的结构刚好是无冠窦和右冠窦交界区域,如果在右室侧消融不成功,

可以尝试到无冠窦和右冠窦内消融。


三、  消融途径

下腔静脉途径是最常用的,也就是经股静脉途径。有人提出从上腔静脉途径消融,也就是经右侧颈内静脉送入导管。另外重要的途径是在无冠窦或者右冠窦尝试消融。

流程是首先在右心系统尝试消融,可以在心房侧也可以在心室侧。根据解剖特点(右心室侧无希氏束),我们推荐在心室侧消融,就是大头远端没有A波处放电,或者把导管在心室侧返勾。如果在右心系统内不能成功消融要考虑到主动脉根部尝试(图2-10-2)。我们的经验是如果在右心系统内标测提示希氏束后上方逆传A波最早,可能在无冠窦内消融成功(旁路心房端);如果在右心系统内标测提示希氏束处A波最早,可能在右冠窦内消融成功(旁路心室端)。


四、  靶点局部电位特征及放电参数


我们在右心系统消融时非常关键的要点是靶点A波很小或者没有A波(图2-10-3)。这提示导管在心室侧。因为心室侧离希氏束相对远、较安全。

放电条件是用温控模式,55℃ ,可以采用一个固定功率,比如说30W或者20W。还有一种方案是功率递增,从15W开始,每5-10秒钟增加 5W。如果放电过程中没有交界性心律,可以继续增加。如果尝试放电10秒无效要重新标测,继续在此消融的成功概率较低,但发生房室阻滞的风险会很高。如果试消融有效,累计放电60-90秒。

以上提到在安全的区域进行消融,从解剖的范围看或者从影像看是在右心室的 心室侧或者无冠窦相对是安全,还有一部分在右冠窦也是相对安全有效的。在右心室侧消融,要严密观察放电过程中是否出现交界性心律,如果出现交界性心律,发生房室阻滞的风险会较高,要立刻停止放电。另外一点观察QRS波形态变化。显性预激要看体表QRS波形态的变化,预激QRS波相对宽,如果放电过程中QRS波变窄了,提示可能消融有效,但如果 QRS 波变得更宽了,要立刻停止放电,因为可能损伤了房室结,激动全从旁路传导。

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之家
欢迎从事心脏起搏与电生理的同道一起讨论、交流。本公众号主要针对初学电生理的同道,推送内容主要为基础心脏电生理知识,侧重于实际操作。目前仅上线部分内容,后续更多精彩内容敬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