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起源于右心房的房扑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三尖瓣峡部依赖的,另一类是非三尖瓣峡部依赖的,前者又称为典型房扑。如果为逆钟向折返,又称为I型房扑。三尖瓣峡部是指在三尖瓣环和下腔静脉之间的区域。非典型房扑的折返环构成不包括三尖瓣峡部,主要是一些外科术后切口瘢痕相关的折返,最常见的为绕游离壁切口瘢痕的大折返,其他部位的还有房间隔切口瘢痕相关的大折返,少部分为心房肌自身病变的瘢痕相关的大折返。
二、相关解剖
如图3-3-1所示,在三尖瓣和下腔静脉之间的区域称为三尖瓣峡部。三尖瓣峡部的间隔侧为冠状窦口;靠近瓣环侧的房室沟内有右冠状动脉走行;下腔静脉侧为欧氏嵴。
如图3-3-2所示,三尖瓣峡部消融时通常采取导管平行贴靠的方式。如果消融线靠近间隔侧,心房组织相对薄,且消融线较短,阻断成功率相对高。但是靠近间隔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风险会略高。如果消融线靠近游离壁侧,基本不会发生房室传导阻滞,但消融线较长,而且会有较厚的梳状肌结构,完成消融线阻滞相对不容易。
另一个重要解剖结构就是小的凹槽(Pouch)。存在Pouch时,如果导管平行贴靠有可能不能贴靠到Pouch底部,导致不能阻断;如果采取导管倒U方式,导管的头端接触Pouch底部,该区域较薄,要注意发生穿孔的风险。
欧氏嵴是造成消融困难的另一结构。从右心房外面观察,右心房游离壁侧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为窦房结,其向下有一纵行凹陷结构,称为界沟。界沟后方是腔静脉窦,前方是固有心房。在心腔内面,界沟对应的结构为-隆起,称为界嵴。界嵴纵行向下至下腔静脉处,再向间隔方向移行为欧氏嵴,欧氏嵴在冠状窦口后方移行为Tadaro腱。欧氏嵴也是向心腔内突起的结构,有时向心腔内突起较明显。此时如果导管平行贴靠,由于欧氏嵴的阻挡作用,在欧氏嵴前方(三尖瓣环方向)导管与心肌组织接触压力会较低,导致该处不能形成透壁损伤。当然了,总体上I型房扑消融不难,熟悉解剖结构的特点,单次成功率可在90%以上。
三、典型房扑心电图特征
峡部依赖的房扑心电图具有一定的特征。逆钟向折返最常见,激动通过峡部后沿间隔侧向上传导,经右心房顶部、右心房游离壁向下传导至峡部。顺钟向房扑激动顺序刚好相反。上述为大致折返环的构成,但有些细节尚不清楚,如激动通过前间隔的具体传导路径。无论如何,下腔静脉与三尖瓣之间的峡部区域更重要,因为这个区域参与折返环的构成非常明确。
逆钟向折返房扑体表心电图特点是下壁导联负向的锯齿波,V₁导联正向。V₁导联正向容易判断,而下壁导联方向有时不易判别。但下壁导联F波的特点是下降支延缓,上升支相对快。顺钟向折返房扑体表心电图特点是下壁导联正向的锯齿波,V₁导联负向,但变异较大,常常与左心房房扑鉴别困难。如果没有左心房消融病史,左心房自发房扑概率很低,主要见于左心房前壁有低电压区时出现绕二尖瓣环折返的房扑。
四、标测与消融策略
1.心动过速的诱发
对于持续性房扑,不需诱发。对于阵发性房扑,手术期间往往是窦性心律。如果心电图典型,可以直接在三尖瓣峡部进行线性消融。如果心电图诊断有疑问,可以诱发心动过速。
诱发心动过速成功率较高的是连续递增刺激,通常从300ms的刺激周长开始S₁S₁刺激。经过3s左右,在不停止刺激的情况下将刺激周期缩短10ms,之后再刺激3s左右在不停止刺激的情况下将刺激周期缩短10ms,如此不停止刺激且使刺激频率逐渐增加(刺激周期逐渐缩短)。刺激间期缩短至200~220ns时停止刺激,房扑通常可被诱发。通常诱发房扑不需要使用异丙肾上腺素。如刺激仪不能连续递增,可尝试分级递增,两个刺激频率之间的停止间期要尽可能短。分级递增诱发成功率较上述连续递增低。程序刺激诱发房扑通常无效。
2.激动标测
虽然拖带标测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在三维电解剖系统广泛应用时代,借助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进行激动标测更重要,可以很直观展示激动顺序及折返环。图3-3-4是一逆钟向折返房扑的激动顺序标测,其明显是经过峡部的大折返,此时拖带标测的价值就很有限。
我们标测无左心房内消融史的房扑大致流程是放置冠状窦电极,观察冠状窦A波激动顺序,如冠状窦近端激动领先远端,几乎都是右心房的房扑,也就是首先要在右心房内标测。有左心房消融史,即使是冠状窦近端激动早,也不应完全除外左心房的房扑。
3.电压标测
对于典型房扑,电压标测帮助定位折返环的价值有限,但对于指导消融线制订有一定价值。电压界值标准按0.1~0.5mV常规设置,峡部通常健康。如果把电压设置界值调高,使得峡部显出相对低电压区域,也就是心肌较薄的区域,此区域消融易达到透壁损伤、峡部线阻断。峡部线可以不是直的,这些低电压区域消融点连成曲线是完全可以的。对于非典型房扑电压标测有助于折返环的定位。具体见后文。
4.消融终点
消融终点是峡部线双向阻滞,也就是在冠状窦近端起搏,把消融导管放在峡部线的游离壁侧,测量起搏信号到消融导管记录到的电位之间的间期,如果大于120ms认为阻断。然后在峡部线的游离壁侧用消融导管头端起搏,到冠状窦近端A波的时间大于120ms说明相反方向阻滯。120ms这一界值并没有确切依据,只是多年来一直采用。我团队并不是采用“120ms”这种终点。我们发现持续性房扑者,峡部线阻断彻底,在消融线游离壁侧起搏,传至冠状窦近端的时间通常在130ms以上,绝大部分在150ms以上。如图3-3-5所示,我们采用的终点是分别在峡部消融线的游离壁侧靠近消融线处(A点)和游离壁高位远离消融线处(B点)起搏,如果峡部线阻断,激动是经过游离壁上传,经三尖瓣12点后向下,再到间隔,至冠状窦近端。前述A点到冠状窦近端的时间会长于B点到冠状窦近端的时间。如果峡部线未阻断则会出现B点起搏到冠状窦的时间长于A点起搏到冠状窦的时间。值得注意的是,阵发性房扑者右心房相对健康、传导速度相对快,因此前述的时间间期会短,但分别在前述A、B点起搏的顺序会证实消融线是否完整。
5.放电参数
采用盐水灌注模式,设定40W/439C,盐水灌注速度一般在13~17ml/min,每个点放电时间不超过15s。如果局部电位振幅较高,消融时电位振幅减低较慢,说明此处心肌较厚,可放电时间长些。
6.导管的操作及消融技巧
通常采取导管平行贴靠的方式(图3-3-6A),从三尖瓣环侧(仅有V波处)开始放电,逐渐回撤导管至下腔静脉侧(A波消失处)。我们不建议导管打着弯、与峡部心肌接触时向前推送,因为有可能使导管进入Pouch中,造成心脏压塞,相反回撤导管是很安全的。
对于峡部线阻断困难的情况有以下几个策略。第一,进行激动标测。在房扑中止后窦性心律的情况下采用这个办法。起搏冠状窦近端,在消融线的游离壁侧进行激动标测,激动最早区域常是裂隙(gap)所在区域。第二,进行电压标测。电压相对低区域容易透壁损伤,避开电压高的区域进行加强消融。第三,使用长鞘或可调弯鞘,增加支撑力和导管稳定性。第四,采用倒U的导管塑形(图3-3-6B)。有Pouch的地方平行贴靠可能压不到Pouch的底部,采用倒U的方式贴靠,但是采取倒U方式时一定注意不要放电时间太长。如果欧氏嵴较高,可阻挡导管与心肌接触,此时采用倒U塑形导管头端可与心肌良好接触。第五,在下腔静脉这一侧,导管回撤至欧氏嵴处时,患者呼吸可能导致导管滑落至下腔静脉,导管不稳定(图3-3-6D),对策是把导管打成倒U的塑形,进入下腔静脉,然后导管松弯弹过来(图3-3-6C),这样的接触方式就不会出现突然导管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