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解剖上心室非流出道区域是相对于心室流出 道区域而言,主要包括二尖瓣环和三尖瓣环的心 室侧、乳头肌区域、调节束或假腱索及左室浦肯 野纤维分支分布区域。左心室顶部(LV Summit)或 AMC 区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中大约 30% 起源 于心室的非流出道区域(详见前面章节)。其中左 右室乳头肌(5% ~ 15%),二尖瓣环(5%),三 尖瓣环(8% ~ 10%),心室调节束或心外膜占极 少数。这些特殊结构不同起源部位的室性心律失 常有不同的体表心电图特征,术前初步定位心律 失常起源对选择恰当的血管入路或电生理标测工 具、影像引导,甚至消融能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瓣环起源室性心律失常
1. 相关解剖(图 4-4-1)
起源于二尖瓣环的室早是有别于传统流出道 起源的独立亚型,约占所有特发性室早的 5%。研 究发现这些室早可起源于围绕二尖瓣环的任何区 域,主要包括二尖瓣环的前侧壁、后间隔、后侧 壁、前壁和后壁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前侧壁,其 次是后间隔。三尖瓣环起源的室早见于大约 8%的患者,起源点可位于三尖瓣环上的任何区域,其中间隔部起源约为游离壁起源的 3 倍,特别在 前间隔或希氏束旁区域更常见,具体位于希氏束 周围室间隔的上基底部被称作希氏束旁区域,临 床上特称希氏束旁(peri/para-Hisian)起源,是相 对罕见的室早起源部位,其出口可在室间隔的右 侧或左侧。如图 4-4-1 所示,二尖瓣、三尖瓣环心室侧有 瓣叶与心室肌,导管在此处不易散热,且由于肌 小梁的阻挡,导管横向(沿瓣环方向)移动会略 困难。如导管隔着瓣叶贴靠心室肌(贴靠在瓣 叶的心房侧),导管稳定性差,且能量渗入心肌相 对少。右心系统内邻希氏束区室早尽量选择导管 返勾在瓣叶心室侧,这样损伤传导系统的风险 很低。
2. 心电图特点及定位
(1)二尖瓣环起源的室早:室早在下壁导 联上 QRS 波为正负双向或负向,胸前导联移行早于 V1 导联呈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形态,V1 ~ V6 导联同为正向 R 波,但部分邻近后间隔 起源者移行在 V2 导联。二尖瓣环起源者均表现为RBBB 图形和 V2 ~ V6 导联的单相 R 波或 QRS 波 呈 Rs 型。因为所有二尖瓣环室早的起源点均位于 左心室后方,远离胸导联,所以来自这些起源点 的激动往往面向胸导联传导,使其移行早于 V2 导 联且在 V2 ~ V4 导联产生一致的正向 QRS 波。具 体定位方法与左侧显性旁路相同。
(2)三尖瓣环的室早:室早在下壁导联上QRS 波为正负双向或负向,胸导联移行早于 V1 导 联呈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形态,Ⅰ、V5、V6导联为正向 QRS 波。具体定位原则与右侧旁路 相同。三尖瓣环邻希氏束区起源室早,由于解剖上 极为靠近正常的传导系统,V1、V2 导联 QRS 波通 常呈 QS 型,下降支有切迹。
3. 标测和消融策略
二尖瓣环起源相关室早标测及消融导管选择 与左侧房室旁路相同,可选择股动脉逆行途径或 房间隔穿刺顺行途径送入标测消融导管至左侧房 室环区域。根据体表心电图可以适当调整放置冠 状窦标测导管的深浅,结合冠状窦导管室早激动 顺序标测,操作消融标测导管至冠状窦导管提示 激动提早的局部进行精细激动标测。如采用穿间 隔途径,常常需要导管到心室侧返勾至瓣环。三尖瓣环起源室性心律失常标测与右侧房室旁路一样,可选择右侧股静脉途径,部分特殊操 作偶尔从右颈内静脉途径进行。由于没有冠状窦 导管标测引导,且导管贴靠稳定性欠佳,因此常 需支撑长鞘辅助固定。通常需要导管到心室侧返 勾至瓣环。射频能量常是 30 W/43℃,盐水灌注模式。但 希氏束旁起源室性心律失常在消融时有潜在高风 险损伤传导系统时,可采用低能量(15 W)开始,如无房室传导阻滞的危险信号,每 5 ~ 10 s 增加5 W。亦可采用冷冻消融,其可增加导管稳定性及 消融成功率,降低传导系统损伤风险。部分病例 也可尝试在右冠窦或无冠窦内消融。消融靶点电位特征及确认:双极靶点电位需 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同时记录到明确的 A 波、V波,通常 V/A ≥(3 ~ 4)/1,提示导管在房室瓣 环心室侧;② V 波局部激动提前体表 QRS 波起始20 ms 以上。如标测过程中无自发早搏出现,可采 用起搏标测,根据临床体表心电图定位调整导管 在相应瓣环的位置进行起搏,对比起搏 QRS 波与 自发室性早搏相似度,尤其是 QRS 波终末切迹。单极电位呈 QS 型或 QS 波下降支有顿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