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批准适应症
1. 治疗低钾血症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如进食不足、呕吐、严重腹泻、应用排钾利尿药、低钾性家族性周期性麻痹、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补充高渗葡萄糖等。
2. 预防低钾血症当患者存在失钾情况,尤其是如果发生低钾血症对患者危害较大时(如使用洋地黄药物的患者),需预防性补充钾盐,如进食很少、严重或慢性腹泻、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失钾性肾病、Bartter's 综合征等。
3. 洋地黄中毒引起频发、多源性早搏或快速性心律失常。
国内常规剂量
1. 口服给药:
常规剂量成人每次 0.5~1 g(2~4 片),每日 2~4 次,饭后服用,并按病情调整剂量。一般成人每日最大剂量为 6 g(24 片)。
2. 静脉给药:
(1)用于严重低钾血症或不能口服者。一般用法将 10% 氯化钾注射液 10~15 ml 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500 ml 中滴注(忌直接静脉滴注与推注)。补钾剂量、浓度和速度根据临床病情和血钾浓度及心电图缺钾图形改善而定。
(2)钾浓度不超过 3.4 g/L(45 mmol/L),补钾速度不超过 0.75 g/小时(10 mmol/小时),每日补钾量为 3~4.5 g(40~60 mmol)。
(3)在体内缺钾引起严重快速室性异位心律失常时,如尖端扭转型心室性心动过速、短阵、反复发作多型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等威胁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时,钾盐浓度要高(0.5%,甚至 1%),滴速要快,1.5 g/小时(20 mmol/小时),补钾量可达每日 10 g 或以上。如病情危急,补钾浓度和速度可超过上述规定。但需严密动态观察血钾及心电图等,防止高钾血症发生。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
消化系统疾病:恶心、呕吐、肠胃气胀、腹泻
严重不良反应
高钾血症
胃肠道出血、胃溃疡、胃穿孔和胃梗阻
禁忌证
1. 高钾血症患者禁用钾补充剂,因为此类患者血清钾浓度的进一步升高会导致心脏骤停。
2. 氯化钾的控释制剂在某些患有食管受压的心脏病患者中由于左心房增大而产生了食管溃疡。在此类患者中应补充钾时,应以液体制剂形式进行。
3. 任何存在结构性,病理性(例如糖尿病性胃轻瘫)或药物性(使用抗胆碱药或其它具有抗胆碱性质的药物,并以足够的剂量发挥抗胆碱作用的药物)引起的患者均禁止使用氯化钾的所有固体口服剂型。
注意事项
1. 高钾血症
对于排钾机制受损的患者,施用钾盐可导致高钾血症和心脏骤停。
2. 与保钾利尿剂的相互作用
低钾血症不应与钾盐和保钾利尿剂(例如螺内酯,氨苯蝶啶或阿米洛利)同时给予治疗,因为同时给予这些药物会产生严重的高钾血症。
3. 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相互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例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将通过抑制醛固酮的产生而保留钾。仅在严密监测下,才应向接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患者补充钾。
4. 胃肠道病变
氯化钾的固体口服剂型可产生胃肠道的溃疡性和/或狭窄性病变。
5. 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患者的低钾血症应使用碱化钾盐(例如碳酸氢钾,柠檬酸钾,乙酸钾或葡萄糖酸钾)治疗。
6. 口服药后大便排出的白色物质为不能吸收的残存缓释辅料。
药物监控
本品不得直接静脉注射,未经稀释不得进行静脉滴注。
下列情况慎用:
代谢性酸中毒伴有少尿时;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弱者;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脱水,因严重时可致尿量减少,尿 K+ 排泄减少;
家族性周期性麻痹,低钾性麻痹应给予补钾,但需鉴别高钾性或正常血钾性周期性麻痹;
慢性或严重腹泻可致低钾血症,但同时可致脱水和低钠血症,引起肾前性少尿;
胃肠道梗阻、慢性胃炎、溃疡病、食道狭窄、憩室、肠张力缺乏、溃疡性肠炎者、不宜口服补钾,因此时钾对胃肠道的刺激增加,可加重病情;
传导阻滞性心律失常,尤其当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时;
大面积烧伤、肌肉创伤、严重感染、大手术后 24 小时和严重溶血,上述情况本身可引起高钾血症;
肾上腺性异常综合征伴盐皮质激素。
用药期间需作以下随访检查:
血钾;
心电图;
血镁、钠、钙;
酸碱平衡指标;
肾功能和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