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二维的安尼施·卡普尔:如何营造虚空?
文摘
2025-01-21 21:23
英国
“艺术不是被创造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唐纳德·贾德
在英国籍印度裔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2008年接受《卫报》采访中,他引用了前辈艺术家的这句话。在他看来,自然而然发生的艺术应该“能够让人产生深刻的日常回忆——但不受日常世界的影响”——他强调,作为艺术家,他无意为作品赋予任何意义,“意义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必须存在,而不是因为我赋予了它意义”。可以说,创作之于卡普尔,是一种通过“艺术家之眼”进行“转化、梳理、寻找秩序”,再将万事万物提炼成一种高度抽象简洁、但又发人深省的形式的过程。
安尼施·卡普尔,《无题》,2018,纸本水粉,104 x 138 x 3.5 cm / 41 x 54 3/8 x 1 3/8 in © 安尼施·卡普尔。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安尼施·卡普尔,《无题》,2018,纸本水粉,103.5 x 121 x 3.5 cm / 40 3/4 x 47 5/8 x 1 3/8 in
© 安尼施·卡普尔。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在里森画廊上海空间进行的展览就是如此。这场展览展出了10件作品,仅有绘画一种媒介,它们从形式上看就颇具秩序感:在空间中,这组作品尺寸大致相同,以同样的高度和近似的间距被排开;作品的名字也高度一致,数件名为《酝酿》的作品在英文原语境中(原题目为《The Unmade》)也与其他的《Untitled》异曲同工。不过,当走近看作品时方能发现,每一件都有内在的“失序性”——它们可以说是一个个各自独立的小能量场。
安尼施·卡普尔个展现场图,2024年11月2日至2025年1月25日,里森画廊,上海 © 安尼施·卡普尔。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由Alessandro Wang拍摄
在画廊给出的新闻通稿中,我们再一次看到了“虚空”(void)这个卡普尔的核心创作主题。他在作品中总是致力于营造一个“不存在之物”的空间,它无法与现实世界中的任何现成物对应或建立直接联系。具体而言,卡普尔将虚空描述为一种内在的状态,一种潜在的空间,而非毫无意义的空洞。在对虚空的探索中,卡普尔以尽可能直接的方式触及复杂的心理状态,如恐惧、死亡或爱等等,由此避免直接的叙事或具体的意义。
安尼施·卡普尔个展现场图,2024年11月2日至2025年1月25日,里森画廊,上海 © 安尼施·卡普尔。
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由Alessandro Wang拍摄
那么,他究竟如何营造这种虚空?或许从艺术家获得纳米碳管黑体(Vantablack)在艺术创作领域的使用专利权的例子中能更好地了解。作为一种最初由英国萨里纳米系统公司为军用级隐形武器而开发的材料,纳米碳管黑体的工作原理是可以最大程度地吸收光线,因此,使用纳米碳管黑体的作品表面呈现出的是极黑的视觉形态,能吸收99.8%的可见光,在一种近乎“蒙骗双眼”的模式下呈现出一片黑暗——当人们在某些特定角度观赏作品时,看到的只是一篇平坦的漆黑;但从另一角度观看时,会发现这些作品却拥有立体的维度,或是一个圆滑的隆起,或是尖锐的三角形突出。它仿佛能把观者吸进去,在更长时间的凝视下,人们与外界的任何空间完成阻断,失去维度观,内心的各种错杂情绪则能以最大化的程度强化体验感,或许,人们最终抵达或至少望见那个名为虚空的彼端。
安尼施·卡普尔,《无题》,2018,纸本水粉,96.5 x 116 x 3.5 cm / 38 x 45 5/8 x 1 3/8 in
© 安尼施·卡普尔。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安尼施·卡普尔,《酝酿》,2018,纸本水粉,103.5 x 121 x 3.5 cm / 40 3/4 x 47 5/8 x 1 3/8 in
© 安尼施·卡普尔。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而在此次展览中,虽然卡普尔使用的媒介并不相同,但若凝视作品,会惊讶地发现其营造体验的模式与其它类型的作品一脉相承。在色彩上,许多作品使用了极富能量感、动态感的配比:例如在《无题》(2018)中,大部分幽蓝的背景中,前景被一团红色占据,它如同正在熊熊燃烧的烈焰,猛然向上生长;而在《酝酿》(The Unmade, 2018)中,虽然同样以深色调作为画面的整体背景色,但卡普尔在对红色的表达上却选择了完全不同的方式。他更为隐匿、内敛地处理着画中的笔触,高度抽象的形态基本让人无法直接将其对应任何现实事物,似幽暗的一团混沌之中散布着相对的高光点;又如《酝酿V》(The Unmade V, 2018)中的对称又一片迷乱的构图,横向刷开的红色彩仿佛卡普尔刻意设置的、阻隔任何具象形态的屏障……如何理解画面本身,艺术家全权将自由交予观者——这令笔者想起卡普尔的另一件经典之作,2003年在伦敦泰特美术馆(Tate Modern)中展出后便轰动一时的《马西亚斯》(Marsyas, 2002-2003)。这件作品最初的灵感来自古希腊神话中半人半兽的萨堤尔马西亚斯向阿波罗提出音乐对决失败后被惩罚剥皮的典故,而面对那件巨型的红色装置,卡普尔只是希望观众们不必进行任何标准化的理解,“(因为)这只会使它陷入困境,或者说扼杀它”。可以说,在卡普尔的作品中,无论体量、媒介如何,贯穿于其间的是最终导向观者本身的“自我观照”。
安尼施·卡普尔,《酝酿V》,2018,纸本水粉,103.5 x 121 x 3.5 cm / 40 3/4 x 47 5/8 x 1 3/8 in
© 安尼施·卡普尔。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安尼施·卡普尔,《无题》,2018,纸本水粉,103.5 x 121 x 3.5 cm / 40 3/4 x 47 5/8 x 1 3/8 in
© 安尼施·卡普尔。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而这又呼应了卡普尔创作中的另一个关键词“仪式”(ritual)。观者在与其作品互动的过程中,仿佛完成了一场带有仪式感的体验,这是一种超越日常的精神体验,观众得以脱离普通的时间感,进入一种沉浸式的冥想状态,直至最终跟随画面一道完成“升华”——在诸多采访中,卡普尔曾多次表示,观者永远是作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当观者观赏作品并产生精神体验时,其意义才变得更加完整——最终,能量流动在展厅之中。
文丨Yutong Yu
联系Artnet中国:xinxi@artnet.com
大家还在读
artnet资讯
一站式艺术资讯平台:artnet资讯,围绕全球艺术市场的热点事件、趋势、人物、提供权威的调查分析和深入评论。足不出户,便能将当下艺术讯息一手掌握。
最新文章
开年对话丨田霏宇:2024是非常现实的,新一年是悬而未决的
因为小所以灵活:小型美术馆迎来全盛时期?
为什么“共享画廊”已成行业新常态?
收藏趋势:为何小画在当下更受欢迎?
王川:线中自有人生无常
对话Julie Mehretu:在沮丧的时代中,艺术何为?
二维的安尼施·卡普尔:如何营造虚空?
TikTok禁令下,艺术家们该何去何从?
七问画廊主丨在俄美成长的她,为何在上海开设新空间?
数据看市场:去年全球拍场“新王”是谁?中国艺术家遭重创?
米歇尔·布雷德中国首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非凡的意义
花卉、新洛可可与亲密主义:这些趋势会持续主导2025吗?
为什么这8位艺术家可能在2025年大放异彩?专家为你解析……
方璐与艾瑞:“放松,关注变化”
2025年,请密切注意这五位即将起飞的策展人……
加州野火肆虐!博物馆与画廊遭受史上最大灾难?
2024年,艺术行业的六个“关键瞬间”是?
品味趋势专栏:进入2025,全球艺术界人士的“新年许愿池”
“她”系列回顾篇:关于她们,不止于她们
“她”系列丨王伊芙苓韬程:我享受“业余”的语言状态(下)
“她”系列丨王伊芙苓韬程:在离散立场谈性别状态(上)
“林间空地”播客丨厉槟源:我的身体是火药,必须燃烧
做一位专注“数字艺术”的策展人是怎样的体验?
这些90后艺术家,为何选择“当代亲密主义”?
“艺术特种兵”年末特辑:最近,圈内人都在哪里汲取“艺术能量”?
七问艺术家丨白水:与水的共振
“90后的当代亲密主义”已经成为下一个收藏热点吗?
巴黎圣母院重生:从数据盘点看文化遗产的重建奇迹
女性和艺术,再往前走一步!
在艺术中,我们如何谈“语言的流变”?
特朗普提振经济?迈阿密巴塞尔预示全球市场归位?
放缓时代下,苏州河畔迎来了一个艺术“升温”地带?
机遇与挑战交织,艺术深圳迈上了怎样的新征程?
永樂2024秋拍将启大幕,哪些现当代“顶流”值得下手?
一场艺博会,如何“想象”粤港之间的120公里?
“她”系列丨如何去理解尹秀珍?
人与猴有什么关系?一位备受瞩目的印尼鬼马艺术家给出了这样的视角……
上条晋:“贵宾狗”之后,回归更直觉性的表达
“林间空地”播客回归丨“别忘记生活”,后奥运的巴黎
闫冰:探访“启示性现实”
这位“社恐”的艺术圈红人,如何画出自己的“视觉饮食”?
“她”系列丨陈秋林:在瑞士“吃豆腐”
为何这组“地铁涂鸦”能成为传奇?
田霏宇对谈吕克·图伊曼斯:从与中国的“亲密接触”讲起
卡哇伊与恐惧,古都与游戏……究竟什么才是“日本性”?
冷广敏:探入图像的伤痕
靳宏伟犀利“发问”蓬皮杜策展人:国际摄影如何与中国艺术对话?
一位“中女”的母系乌托邦与隐秘角落
穿越战争与时间的漩涡:阿里·巴尼萨德尔与他的黑神话
金雨:消解内卷的浮游乐园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