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TikTok禁令下,艺术家们该何去何从?
文摘
2025-01-18 23:24
英国
2023年3月22日,在华盛顿举行的反对TikTok禁令新闻发布会上,一名抗议者高举标语牌,图片来源:Brendan Smialowski / AFP
据
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已将是否执行TikTok禁令的决定留给即将上任的总统特朗普。对此,一直活跃于该平台的艺术家们表达了对禁令背后政治目的的深深怀疑,以及对转移至类似应用程序(如小红书)的犹豫不决。
去年,美国国会议员加速通过了一项法案,该法案由拜登签署,要求TikTok的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在今年1月19日之前出售该平台,否则该平台将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被关闭。
特朗普将于禁令生效后的第二天宣誓就职。在他之前的总统任期内,曾多次呼吁禁止TikTok。但在即将再次上任之前,他似乎改变了立场。据美联社报道,拜登已决定将该法律的执行交给特朗普。
在该法案讨论期间,许多艺术家曾向我表示,
如果该法案通过,他们对政客们的看法会变得更加负面,同时这也会对他们的职业生涯产生负面影响
。
如今,法案已经通过,艺术家们对即将到来的禁令表达了从无奈到愤怒的多种情绪。一些人表示将转向小红书,而另一些人则表示会致力于发展自己在Instagram和YouTube等平台的现有影响力。
Isa Obradovich不仅是一位艺术家,在TikTok上也颇有影响力,图片由Isa Obradovich提供
艺术家Isa Obradovich(@isabella.drawsss,粉丝数超过100万)表示,字节跳动不应该被迫把TikTok出售给美国公司,这种因禁令而妥协的行为是有危险先例的。“允许像Meta这样的公司向政府游说,从而成功清除他们的竞争者,同时还利用反华言论和宣传来推动禁令,这是让我无法接受的。”
她还指出,强制将TikTok出售给美国公司将会助长美国政府的反华言论。“基于‘国家安全’的理由把TikTok禁掉是一个很不成立的借口,真正的原因更可能是他们希望TikTok消失,因为它作为一个非传统的信息传播渠道,正在逐渐成为传统媒体的替代品。”
23岁的亚裔美国艺术家Brett Park(粉丝数52.6万)说,自己曾目睹了疫情期间反亚裔仇恨犯罪的激增。“认为TikTok是国家安全风险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特别是在缺乏相关证据的情况下。美国怎么能一边嘲笑中国的‘防火墙’,一边又剥夺美国公民访问TikTok的权利?”他说,“更不用提厚颜无耻的政府官员了,他们居然还在禁令通过后提议为自己保留访问TikTok的权限。”
他还批评政府只将数据隐私的问题拿来质疑TikTok:“如果数据隐私真如政府官员说的那么重要,那我建议他们也关注一下Meta或者Palantir公司背后发生的事情。”
来自加州里弗赛德市的24岁艺术家Perry Picasshoe拥有16.9万名粉丝,他称TikTok的数据隐私和国家安全问题“完全是错误的”,并指出Facebook才是之前因处理用户隐私和平台上所谓的虚假信息问题而受到联邦政府处罚的社交平台。
“观看国会议员讨论TikTok禁令的过程让我头疼,”Picasshoe说道,“很多议员似乎对这个应用程序完全不了解,这从他们在会议中表现出的知识匮乏就能看出来。他们问了一些非常初级的问题,比如TikTok是否会连接到Wi-Fi网络。”
艺术家Rudy Willingham在TikTok上拥有450万粉丝,他表示:“我很好奇,有多少政客真的用过TikTok?政府的担忧显得非常夸张。他们并没有证据表明TikTok真的做错了什么。”
拥有约93.15万粉丝的Daphne Frizzle称禁令是对“言论自由的公然攻击”,并表示她最大的担忧是禁令对依赖TikTok谋生的小企业主的影响。Park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许多人没有意识到,TikTok上的艺术家通过品牌合作赚取的收入只是美妆博主的零头,因为愿意为艺术家提供赞助的品牌不太可能是市值数十亿美元的大公司,”Park说道,“TikTok上的许多艺术家利用这个平台来发展自己的小企业,而这些企业在禁令下将难以继续维持。”
Frizzle说道:
“很多人说,‘那就去用其他的社交媒体平台吧’,好像这是件容易的事。但他们不知道,这些替代平台中的大多数在创收方面比不上TikTok。”
她还指出,Instagram的Reels具有仅限邀请的创收计划,而这些计划的支付金额与TikTok创作者计划相比,几乎只是“零头”。与此同时,YouTube Shorts需要极高的互动门槛才能有资格加入其广告收益计划。
“在对禁令延期或未来可能的禁令进行投票时,我们的政府需要考虑这对数以万计依赖TikTok收入的美国人的影响,”她说道,“应该为创作者准备更多时间来适应这一禁令,同时相关法案中应包括对受影响人员提供收入补偿的计划。”
拥有超过61.9万粉丝的艺术家Ameya Okamoto表示,TikTok是一个高效的工具,可以用于组织援助,例如为近期为洛杉矶火灾提供帮助。其他人也提到,TikTok在2020年乔治·弗洛伊德事件中也为信息和抗议的迅速传播起到了作用。“很明显,这个平台在快速组织、资源共享和互助方面具有很高的效率,”Okamoto说道,“失去TikTok不仅意味着创作者失去了一个社区建设的重要工具,也意味着人们失去了建立联系和获得支持的渠道。”
Okamoto表示,是TikTok让她实现了财务自由,使她能无债务地完成艺术学校的学业。而对Obradovich来说,TikTok也让她得以摆脱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不安全环境。
与此同时,每位受访者都表示,禁令将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财务状况。
“TikTok让我接触到对我作品真正感兴趣的人们。对艺术家来说,这是无价的,因为如果没有观众,保持创作动力会非常困难,”Okamoto说道,“目前,TikTok对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Okamoto还提到,虽然Instagram和YouTube也是展示艺术的不错选择,但TikTok提供了“独特的即时性和自由”,因为“你不需要过多思考或打磨作品——它鼓励实验性和不完美。”她还赞扬了TikTok让创作者有更公平的机会被发现。相比之下,Instagram的算法让自然增长变得更加困难。“TikTok禁令将是一个巨大的挫折。这不仅是我发布内容的地方,也是我建立观众群、与粉丝互动和与品牌合作的地方。失去这种直接联系对我的事业和创作来说都将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她说道。
艺术家Camila Salinas目前的粉丝数也有98.5万。她表示自己实际上并没有通过TikTok赚多少钱,相反,Instagram和YouTube是她主要的收入来源。她已经开始将自己的内容从TikTok迁移到这些平台。但即使是这样,她也对可能失去TikTok这件事感到惋惜。
在接受采访的所有艺术家中,Okamoto特别指出,像Bluesky、X,甚至LinkedIn和Facebook等平台可能是禁令后艺术家的替代选择。但它们都无法像TikTok一样让艺术家们充满信心。
拥有110万粉丝的行为艺术家Vita Kari表示,
这个平台不仅是展示艺术家们现成作品的地方,还是他们实施“关于创意最疯狂的事情”的平台,而这类项目往往只能在TikTok上进行。
一个热心的旁观者为Kari的表演助力,图片由Vita Kari提供
“这个应用不仅是一个让作品曝光的工具,它某种意义上还是我的合作伙伴,”Kari说道。她表示自己刚刚转向了小红书,但认为Tumblr可能是禁令后视觉艺术家最好的选择。Okamoto也创建了一个小红书账号,但目前为止还尚未发布任何内容。
Park表示他不会加入小红书,而Picasshoe则表示他听说过这个平台,但对它“还是比较犹豫”,因为它和TikTok一样,也是由中国公司创立的。
“虽然我能理解人们通过选择一个非美国平台来表达反抗的情感,但我担心这种行动可能会导致小红书也被禁,”Picasshoe说道,“我担心未来可能会变得像打地鼠一样。”
但也有一些TikTok用户在平台上提醒艺术家不要使用小红书。“如果你是一名有抱负的内容创作者、音乐人或艺术家,打算现在就转到小红书,非常重要的是要理解他们的服务条款,”用户Dexter & The Moonrocks说道,并警告说小红书的服务条款中有一条是会赋予这个平台“对你的内容永久无限期的使用许可”。
*你认为TikTok禁令将对中美社交平台产生怎样的影响?欢迎留言参与讨论。
文丨Adam Schrader
联系Artnet中国:xinxi@artnet.com
大家还在读
artnet资讯
一站式艺术资讯平台:artnet资讯,围绕全球艺术市场的热点事件、趋势、人物、提供权威的调查分析和深入评论。足不出户,便能将当下艺术讯息一手掌握。
最新文章
开年对话丨田霏宇:2024是非常现实的,新一年是悬而未决的
因为小所以灵活:小型美术馆迎来全盛时期?
为什么“共享画廊”已成行业新常态?
收藏趋势:为何小画在当下更受欢迎?
王川:线中自有人生无常
对话Julie Mehretu:在沮丧的时代中,艺术何为?
二维的安尼施·卡普尔:如何营造虚空?
TikTok禁令下,艺术家们该何去何从?
七问画廊主丨在俄美成长的她,为何在上海开设新空间?
数据看市场:去年全球拍场“新王”是谁?中国艺术家遭重创?
米歇尔·布雷德中国首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非凡的意义
花卉、新洛可可与亲密主义:这些趋势会持续主导2025吗?
为什么这8位艺术家可能在2025年大放异彩?专家为你解析……
方璐与艾瑞:“放松,关注变化”
2025年,请密切注意这五位即将起飞的策展人……
加州野火肆虐!博物馆与画廊遭受史上最大灾难?
2024年,艺术行业的六个“关键瞬间”是?
品味趋势专栏:进入2025,全球艺术界人士的“新年许愿池”
“她”系列回顾篇:关于她们,不止于她们
“她”系列丨王伊芙苓韬程:我享受“业余”的语言状态(下)
“她”系列丨王伊芙苓韬程:在离散立场谈性别状态(上)
“林间空地”播客丨厉槟源:我的身体是火药,必须燃烧
做一位专注“数字艺术”的策展人是怎样的体验?
这些90后艺术家,为何选择“当代亲密主义”?
“艺术特种兵”年末特辑:最近,圈内人都在哪里汲取“艺术能量”?
七问艺术家丨白水:与水的共振
“90后的当代亲密主义”已经成为下一个收藏热点吗?
巴黎圣母院重生:从数据盘点看文化遗产的重建奇迹
女性和艺术,再往前走一步!
在艺术中,我们如何谈“语言的流变”?
特朗普提振经济?迈阿密巴塞尔预示全球市场归位?
放缓时代下,苏州河畔迎来了一个艺术“升温”地带?
机遇与挑战交织,艺术深圳迈上了怎样的新征程?
永樂2024秋拍将启大幕,哪些现当代“顶流”值得下手?
一场艺博会,如何“想象”粤港之间的120公里?
“她”系列丨如何去理解尹秀珍?
人与猴有什么关系?一位备受瞩目的印尼鬼马艺术家给出了这样的视角……
上条晋:“贵宾狗”之后,回归更直觉性的表达
“林间空地”播客回归丨“别忘记生活”,后奥运的巴黎
闫冰:探访“启示性现实”
这位“社恐”的艺术圈红人,如何画出自己的“视觉饮食”?
“她”系列丨陈秋林:在瑞士“吃豆腐”
为何这组“地铁涂鸦”能成为传奇?
田霏宇对谈吕克·图伊曼斯:从与中国的“亲密接触”讲起
卡哇伊与恐惧,古都与游戏……究竟什么才是“日本性”?
冷广敏:探入图像的伤痕
靳宏伟犀利“发问”蓬皮杜策展人:国际摄影如何与中国艺术对话?
一位“中女”的母系乌托邦与隐秘角落
穿越战争与时间的漩涡:阿里·巴尼萨德尔与他的黑神话
金雨:消解内卷的浮游乐园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