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明朝 后期的历史(四十七) 满清大军 兵临北京城下

文摘   历史   2024-09-24 07:45   山西  
10月27日,满清大军从蓟门一线突破长城防线。
听到这个消息后,袁崇焕有两种选择。

一种选择,就是趁机攻打辽沈,总而言之,攻其必救,围魏救赵。
但是,袁崇焕显然不具备这种能力。对此,只要看一下,袁崇焕在宁远大捷、宁锦大捷时的表现,就可以知道了。因为袁崇焕奉行的战略,是城墙大炮战略,所以他绝不敢主动进攻满清大军的。
更何况,在满清远征朝鲜时,袁崇焕就信口开河的说过,满清有20万大军,10万出征,10万留守,以关宁的机动兵力,根本没有机会玩什么围魏救赵。
事实上,皇太极敢率军深入长城,就是因为已从内心深处已看扁了明军,换而言之,根本不用担心明军敢趁机偷袭自己的老巢。

袁崇焕的另一种选择,就是赶紧率军事主力拦截满清军队。总而言之,绝不可以让满清军队靠近北京城。
但是,袁崇焕显然也缺乏这种能力。
第一、宁锦防线的布局,会无限分散兵力的;在这种背景下,袁崇焕可以使用的机动兵力,本身就是非常有限的。
第二、就算袁崇焕有足够可用的机动兵力,因为以他擅长的城墙大炮战略,绝不可能主动进攻满清大军的。
因为类似的原因,袁崇焕曾抢先一步到达蓟州,希望继续玩城墙大炮战略。换而言之,他率领明军站在城墙上用弓箭射、或是扔大石头;皇太极率军挖城墙、爬城墙。
问题是,皇太极也不是傻子,怎么可能这样死心眼呢。所以清军直接就越过了蓟州城。

看到清军主力越过蓟州城,袁崇焕自然不敢出城拦截,也不敢率军追击。
这个谁也能理解,因为双方兵力实在太过悬殊。
在这种背景下,袁崇焕只能避开清军主力,赶紧向北京城方向前进。
在此过程中,袁崇焕曾率军阻击过满清军队吗?没有!
对此,大家都能理解。因为袁崇焕率领了九千人,皇太极率领了五六万人。袁崇焕怎么阻止清军主力前进呢?
但是神话袁崇焕的人,显然不愿意接受这种事实。所以非要编一些,袁崇焕在勤王途中,曾大败满清军队的故事;甚至是皇太极不敢与袁崇焕打仗,所以就一个劲向北京城方向转进。
其实呢,袁崇焕在此过程中,一直都避免与满清军队正面接触,一直都是绕着满清军队跑。这个谁也能理解。因为率领九千军队,面对五六万敌军,不绕着跑,还直接冲过去?

因为类似的原因,袁崇焕率军跑到北京城下时,满清的军队还没有到达呢!
此时,皇帝肯定就非常不高兴了。因为你夸口五年平辽,现在,敌人竟然就要打到北京城下了。这叫什么事?
在这种背景下,有人甚至说,满清军队就是袁崇焕给带过来的。

史书上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11月20日,也就是袁崇焕到达北京城下三天后,曾率领九千人马,在广渠门下,大败皇太极的十万大军。
其实呢?这就是标准的信口开河的说法,且不说,当时的皇太极,根本就没有那样多的军队。
更主要的是,袁崇焕率九千人,就能大败皇太极十万大军,那在宁锦之战时,袁崇焕率领十多万军队,皇太极靠什么活着回到辽东呢?
而且,袁崇焕率九千人,就能大败皇太极十万大军,那他在关宁一线率领十多万大军,早就把皇太极歼灭在东北了,怎么可能让皇太极活到现在呢?

从某种意义上,所谓的广渠门大捷,就是一场明军防守广渠门,满清军队稍作进攻的战役。事实上,正是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北京城的老百姓,才认为袁崇焕与皇太极关系不清不白。
祖大寿后来为自己擅自撤军辩解时,是这样说的,关宁军队大老远的前来赴援,北京城的老百姓,却都说他们与满清关系不清不白,更有人从城上扔砖头打关宁军队,所以他才率军离开的。
祖大寿上疏言:....岂料城下之人,声声口只说辽将、辽人是奸细,谁调你来?故意丢砖,打死谢友才、李朝江、沈京玉三人,无门控诉。.....
这个事实本身就证明,关宁军队在北京城下,就没打过什么硬仗。否则,北京城的人,怎么会这样误解关宁军队呢?

11月20日,在德胜门下,满桂曾与皇太极展开过一场大战。
这场战争进行的比较残酷。所以战争结束后,皇帝允许满桂率军在德胜门的瓮城内驻扎。
看到满桂军队进入德胜门瓮城内驻扎。袁崇焕就表示,既然让满桂的军队能进瓮城驻扎,为什么不让我的军队进城驻扎呢?皇帝当时就拒绝了他的请求。
皇帝为什么会拒绝袁崇焕的请求呢?显然是因为袁崇焕军队并没有经过什么了不起的战斗,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伤亡。否则,皇帝实在没有理由拒绝袁崇焕的军队,享受与满桂军队同样待遇的要求。

随后不久,满清军队离开北京城下,绝不是因为他们让明军打怕了。
如果一切真如明方所说,明军不但打了广渠门大捷,还打了德胜门大捷,后来又打了广安门大捷。那满清军队怎么还敢长时间驻兵于北京城附近呢?
一切是显然的,既然满清军队让明帝国军队打得一败再败,而明帝国的勤王军队,还不断向北京城附近集结。满清军队现在不赶紧逃跑,那是想干什么呢?
从这层意义上,满清随后离开北京城下。主要是因为,满清也知道,现在攻破北京城,实在有些不太切实际。如果一直围绕北京城作战,那就如同啃一块硬骨头;而且勤王的军队都是各地的精锐,他们背靠城墙(构筑各种土木的工事),虽然无力攻打满清军队,但是满清军队想打败他们,估计也会对自己造成很大的伤亡。
在这种背景下,经过一番简单、激烈的战斗后。满清开始四处掠地了。换而言之,避开北京坚城,肆意劫掠附近不设防的地区了。
满清的这种操作,自然惹得民怨四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清军队在北京城附近,已大肆劫掠了十多天。
在这种背景下,皇帝希望袁崇焕给自己递交一份可行性报告。比如,你正在进行什么样的规划?再比如,你什么时候才能打退满清军队?可以想象,袁崇焕肯定是一问三不知。
一百年前,北京城曾让蒙古大军包围过。当时,严嵩提出一个非常高明的战略,那不是大家把北京城守好;敌人抢够了,自然会撤退的。
现在,明帝国的整体战略,其实也是如此的。因为面对满清大军在北京城附近肆虐,大家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事实上,袁崇焕擅长的城墙大炮战略,与严嵩所这种战略,并无本质差别。那就是把城守好了,敌人在城外折腾够了,自然会撤军的!

所谓调动勤王大军围剿满清大军,那只是一种天才的想象。
两年前,魏忠贤曾给袁崇焕调集了15万大军于关宁地区,希望袁崇焕可以重创满清军队。但是袁崇焕始终也不敢率军事主力出城打仗。
现在,帝国政府能给袁崇焕调拨出更多的兵力吗?显然是不能的!
关宁为中心的地区有15万大军,现在调到北京城下的有多少呢?九千!
其它重镇的军队,总数远远少于关宁地区,调过来的军队,自然就更少了。这样凑来凑去,各地来的勤王大军,也就三五万。

当然了,北京城内还有很多军队。问题是,北京城的军队绝不可以大规模出动。
首先,京营军队的战斗力,本身就值得人怀疑。更主要的是,北京城大的去了,相关的城防就需要很多军队,如果大规模出城打仗,被一仗打溃了,北京城恐怕就会变成靖康之变时的汴梁城。
我们必须得知道,在宁远、宁锦大捷时,明军主力也从来没敢大规模出城作战的,因为谁也知道,这种玩法,有可能惹出灾难性的后果。
在明军与满清军队野战,从来都是一战即溃的背景下,谁也不敢提议让北京城的军队大规模出城作战。因为这种玩法,随时可能让满清一战,就把明军的主力打溃的。到时,靖康之耻会不会重演,没人敢保证。

在这种背景下,袁崇焕的结局,就多少有些不妙了。
因为,他夸口五年平辽;还和皇帝要了前所未有的人权、事权;现在敌人竟然打到北京城下了!
更夸张的还在于,皇帝现在只是希望把他敌人赶离北京城附近,他却不能给皇帝一个满意的答案。
你是皇帝,你会怎么想呢?


泪痕春雨
历史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