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融媒案例」,旨在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融媒体新闻案例,结合表现形式、制作过程、意义价值等信息,从新闻内容、报道亮点等予以点评,寻找其中可借鉴之处。本期融媒体案例是《新时代之声》融媒体报道作品。
新媒2024
May.9
导读
《新时代之声》是李柯勇导演的音乐短片,由新华社于2022年10月发布。运用了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元素,并以“声音 ” 作为核心元素,选取经济、政治、军事、农业、文化、脱贫攻坚、科技、一带一路、雄安新区建设、冬奥会等重要领域的独特声音,将这些声音贯穿在视频之中, 搭配背景音乐和炫酷的转场画面,创意地将众多声音融合,谱写一首“新时代协奏曲 ”,让受众在视听享受中领略新时代的魅力。
《新时代之声》
01
生产者
新华社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国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新华社建立了覆盖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形成了多语种、多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发布体系,集通讯社供稿业务、报刊业务、电视业务、经济信息业务、互联网和新媒体业务等为一体。
新华社顺应时代变化,发展短视频新闻,依托新华社的强大智媒体视频生产平台,开始网络视频化书写实践,在媒体融合机制下完成了从采集到反馈的一体化生产流程变革。新华社除在生产体制机制进行变革之外,还在内容和手段上不断进行创新,遵守内容为王的准则,自觉履行主流媒体所肩负的使命担当,力求通过融合报道掌握网络舆论场的主导权,用充满感染力和吸引力的形态传播正能量。
新闻主题
二十大融合报道
发布平台
新华网PC端、新华社视频号、抖音
作品二维码
《新时代之声》
02
叙事创新
以声音作为核心元素,画面文字为辅
1.作品叙事特征
《新时代之声》作品以“声音 ”作为核心元素,将同期声与音效声、音乐声相融合,形成“新时代协奏曲 ”,实质上可以看作是一种声音叙事,运用听觉元素贯穿作品始终。听觉元素中其中最为宝贵的是同期声,一方面,原始同期声具有很强的纪实性特征,使得表达内容更加充分,凸显作品的 “时代感”,例如强军主题的同期声选取阅兵的脚步声和呼声、脱贫攻坚主题中贫困户搬入新房热闹炒菜的声音、科技主题的国产航母破浪的声音、大飞机起飞的声音、中国空间站的电波声、量子计算机的运转声等;另一方面,同期声具有较强的代入感,使观 众仿佛身临其境,对声音内容产生信任,起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除了同期声,作品不乏音响效果、背景音乐的运用,声音层次更加丰富多元。例如“反腐 ”这类同期声不宜抓取的表达主题,使用“亮剑出鞘 ”的音效声,表达反腐工作的决心与力度。而与现实同期声相交融的背景音乐主要有三种风格:作品开篇,气势恢宏、节奏感强;随着表达主题的变化,节奏变慢,庄严古典;接近尾声时,音乐风格大气悠扬,鼓舞人心。尽管在作品后半段有喧宾夺主之嫌,但音效声与音乐声在渲染氛围、表达情感等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新时代之声》视频画面
2.作品叙事视角与结构
《新时代之声》这一作品属于重大主题报道,涵盖于重大主题宣传体系下主流媒体的报道形式或报道活动,主要“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重点工作、重要事件”。作品采用全知视角,凸显主题,开展宏大叙事。以5分31秒的时长展现了新时代十年间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各个方面的变化和成就,将宏大叙事的时代感与具体化微观视角有机结合起来。
人文实践画面
工业化画面
03
1.内容亮点未被凸显
作品概述中提到,整个作品以“声音”作为核心元素,将现实声音与音乐声音相融合,形成“新时代协奏曲”。但“声音”并没有成为作品最大的亮点,本质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被表面形式掩盖。作品最初的民族服装的银饰声、第一书记的摩托车声音、村民剁肉馅、刮鱼鳞等声音比较有特色,辨识度高,但随着音乐节奏加快,画面不停转换,听觉的主角成为背景音乐声。内容填充地过于丰满,有些主题的元素并不适合以声音形式来表达,如经济、反腐等。
此外,由该作品于试图创新式地以听觉形式来展现时代发展,缺失对于画面的文字解释和说明,且画面转换速度快,观众不易在短时间内捕捉并辨识画面中的元素,看完之后只能留下大致印象,难以建立起情感认同。
2.与受众互动性不足
在视觉产品盛行的年代,受众注意力本就是稀缺资源,听觉元素在吸引受众方面本就存在劣势,不如互动视频、H5等融合媒体作品便于与受众互动,且这个作品虽然整体上画面绚丽,制作精良,但与受众的互动性不足。受众依然处于观看的位置,没有真正沉浸式参与到作品中去。
《新时代之声》中朴实、真挚的画面
3.坚持创新,补齐短板
十九大以来的五年,从“四全媒体”概念的提出,到《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的印发,媒体融合持续向纵深发展,人工智能,5G,超高清,大数据......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首次设置了融媒体验区,XR演播室、AI时间切片、超高速跟拍系统、可指挥拍摄机器狗,媒体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让采访党代会的记者目不暇接,从以往先进设备的展示者变为了体验者。在新闻报道方面,主流媒体精心策划,制作出了诸多优秀的献礼融媒作品。技术创新和媒体融合是时代的大趋势,我们从媒体报道中看到了更多可能。
不可否认的是《新时代之声》这部作品仍存在一定问题,形式大于内容、缺乏互动性等都是让这部作品播放量点赞量不可观的重要因素。给人的感觉是整体上比较匆忙,它并没有很好地突出呈现声音这一元素,有些文题不符。优势表现的不好就会变为劣势,这是让人遗憾的部分。“受众本位”和“内容为王”的思想依然是我们当下需要坚持和不断追求的,运用新媒体技术将互动性提升上来,真正用“声音”达到和受众对话的效果,才是我们的期待。但听觉文化的转向值得表扬,作为生产者和传播者,我们要善于使用融媒体,生产、传播融合视觉听觉等感官的综合产品。作为受众,我们也应该调动各种感官去认识世界、感受世界,摒弃消费主义的虚假自我建构,重新认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重新建立自我与世界的联系,实现真正意义上人的回归。可以预见的是,在新技术加持和媒体人的努力下,二十大期间和会后,必将有更多技术驱动的优秀融媒作品涌现出来,为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工作增添新的色彩。
相关作品推荐
01
作品简介
《我们这十年·坐标中国》海报
作品二维码
02
作品简介
《回声》海报
作品二维码
03
作品简介
该作品采用太空视角制作互动体验视频,以卫星图变化的形式,帮助用户沉浸式体验福建龙岩的发展史,展现该地区十年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进展和成就。
《太空看福建龙岩》海报
作品二维码
新媒鉴
主编 | 詹新惠
副主编 | 贾司瑒 甘思一
本期编辑 | 李佳慧
内容来源 | 梁可晴 任彤彤
09
05
“
新媒鉴:关注媒体新动态,探索深度新观念,发出鲜活新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