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素养案例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提出要“培养具有数字意识、计算思维、终身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数字公民”。面对即将到来的“数字中国”和数字化生活,数字公民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数字思维、数字意识、数字认知、数字情感等数字素养呢?我们开辟此专栏,期望与大家一起传播和探讨数字素养相关议题。
新媒2024
Apr.25
景
2024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开播,晚会曝光多家婚恋平台利用焦虑收割消费者。“3·15”晚会记者先后通过珍爱网、世纪佳缘、恋爱课等多家婚恋公司的面试,成为了一名“婚恋红娘”。
“我不介意你的职业出身,也不介意你的外表,房子车子这些我都为你准备好了,洗碗拖地这些家务我都会做,只要你三观正、有责任心⋯⋯征婚无门槛,善良就行。”这样的婚恋条件,在婚恋平台上比比皆是。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图1 “3·15”晚会
来源 视频截图
实际情况是,在入职培训中,婚恋网站首先“抛诱饵”吸引客户“入圈”,接着通过对个人隐私信息的获取,了解客户的消费习惯、存款等信息来判断财富情况,从而达到筛选客户的目的。以找到“合适的人”为诱饵,继续诱导消费者购买动辄上万元的“会员服务”。而以有没有钱为唯一标准,平台也难以过滤掉不诚信的、有重大疾病的,以及已婚的会员,这样如何能保障客户的征婚安全呢?
婚恋网站作为第三方平台,是否具有获取用户身份信息、财产状况、学历情况乃至家庭信息的权力,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婚恋网站既不是贷款融资平台,也不是房产登记部门,更不是公安部门。目前仍缺乏相应的法律,来支持他们获取并散布客户的隐私信息。事实上,即便是有法律授权获取信息的第三方平台,也只能获取用户与之相关的部分信息,而婚恋交友平台要获知用户的年龄、收入、学历、工作、家庭等全方面信息,这恐怕已经超越了一个第三方平台的权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1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某些婚恋网站私自使用、加工、传输客户信息显然侵犯消费者个人隐私权,违背了诚信经营原则。但婚恋网站依旧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01
“网络媒婆”的双重性
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婚恋平台持续发展,利用更多元的角度来描绘用户画像,精准计算出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更便捷、更个性化的途径来寻找伴侣,满足人们对于寻求情感归属和建立家庭的基本需求。这就为那些生活忙碌、社交圈有限的单身人士提供了更多结识异性的机会。并且,通过大数据算法向用户推荐可能合适的对象,用户能够在短时间内搜寻到多个“潜力股”,从而提高找到合适伴侣的效率。
而另一方面,由于用户在使用“网络媒婆”时,首先就需要提供自己的个人隐私信息。如果没有用户提供的信息,网站无法找到相应的匹配对象。因此婚恋网站不可避免地要收集很多用户的隐私信息,那这就为信息泄漏或提供虚假信息埋下了隐患。部分婚恋平台可能会出现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用户信息审核不严等情况,导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不少困扰,这些都严重降低了用户在婚恋平台上的体验感。
总的来说,尽管婚恋平台为用户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用户在使用婚恋平台时应该保持警惕,合理筛选信息,保护好个人隐私。
02
“网络媒婆”存在数据保护风险
为保障客户匹配的智能化和个性化,婚恋网站虽未有相关法律授予其收集个人隐私信息的权力,但其不可避免的掌握了客户的年龄、学历、家庭背景、收入状况等全方面的信息。因此若其对个人的信息安全保护力度不足,甚至利用其个人隐私信息做出违法行为,将给用户个人带来极大的伤害。
图2 客户端截图
来源 2024年3月15日央视财经
第一,平台过度读取隐私信息:婚恋平台过度读取用户隐私信息,通常指的是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平台收集、使用或披露用户的个人信息超出了合理范围或原定目的。具体来说,这种行为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平台在用户注册或使用服务时,通过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获取了对某些信息的访问权限,但如果平台读取的信息超出了用户明确同意的范围,这就可能构成过度读取;平台在没有明确目的或合法理由的情况下收集用户的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家庭住址、通讯记录等;平台在提供服务时未给用户足够的选项来决定是否同意分享某些个人信息,或者默认设置为用户同意分享所有信息。
第二,平台非法泄露隐私信息:婚恋网站在收集、存储、使用用户信息时,如果没有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可能会导致用户数据泄露或被滥用。例如,部分网站可能没有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制度;或者员工在处理用户数据时存在疏忽;更有甚者故意泄露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以谋取不当的利益,此类恶劣的行为将会给用户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也会给犯罪行为“开绿灯”。
第三,钓鱼网站和欺诈行为:有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冒充婚恋网站,制作钓鱼网站,通过伪造登录页面等方式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此外,部分婚恋网站存在欺诈行为,如发布虚假信息、诱导用户付费等,此类现象严重损害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与财产安全,给用户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03
“网络媒婆”中的虚假信息问题
婚恋网站的信息真实性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这些平台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相识、相知并最终可能步入婚姻殿堂的机会,因此若此类平台存在虚假信息,将会极大的引起用户的恐慌。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部分婚恋网站在起初都设有严格的审核机制,以确保用户信息的真实性。主要措施包括身份验证、照片审核和背景调查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相对保障了用户能够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进行交流。
图3 平台截图
来源 婚恋平台-珍爱网-珍爱个人信息保护
然而,即使有这样的审核机制,仍然难以完全杜绝虚假信息的存在。一些用户可能会出于各种目的,如寻找情感寄托、追求刺激或是诈骗等,故意提供虚假信息。在法律层面上,这些虚假信息未能被婚恋网站查询与证实。因此无法向用户保证信息的完全真实,这会给平台内的用户带来极大的困扰和风险。
图4 视频截图
来源 2024年4月12日澎湃新闻
再者,现如今的婚恋网站主要为营利性机构,为保障其获利的第一目的,某些平台为获取巨额利润和获得良好口碑,会捏造与传播虚假信息,以达到诱导与欺骗消费者的目的。此类虚假信息严重地侵害了他人知晓真实信息的权利,从而影响其他用户的判断,浪费了用户大量时间和金钱,也为此后他人的信息安全甚至人身安全埋下了隐患。
图5 新闻截图
来源 2024年4月7日澎湃新闻
04
使用“网络媒婆”应具备的数字素养
如今,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和压力剧增,人们对于亲密关系愈加渴望,但在同时也必须提高警惕,比如“网络媒婆”擅自使用、加工和传输客户信息,近期爆火的线下说媒节目《王婆说媒》中也依然存在已婚者进行相亲的现象。想要减少不良现象的出现,就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重视个人信息保护。
图6 《王婆说媒》现场照片
来源 2024年4月7日澎湃新闻
第一,用户自身首先要有良好的网络意识和上网习惯,访问正规网站。使用一个安装次数高,评分较高、用户评价高的婚恋平台固然是我们使用该平台的前提,但在当今个人信息受到严重威胁的时代,一个良好保护个人信息的平台实为首要选择。
第二,在注册时,用户需仔细阅读和理解婚恋平台的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了解它们如何收集、处理和保护个人信息;了解平台服务内容,明确平台提供的服务范围和性质,以及这些服务的具体内容和收费情况。
第三,在使用婚恋平台时,要仔细检查并设置访问个人资料的权限。及时关注平台读取信息的行为,确保不会在无意中泄露敏感信息。用户还需明确平台使用个人信息的权利与范围,如只可读取部分信息、不可未经允许传播个人信息等。
第四,如果遇到信息泄露或欺诈等违法行为,要及时拿起法律的武器。用户要保留相关证据,向有关部门和平台进行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图7 平台截图
来源 婚恋平台-珍爱网
图8 视频截图
来源 2024年3月15日澎湃新闻客户端
最后,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婚恋平台的管控,确保它们遵守数据安全保护法规。对于违反规定的平台要及时进行调查,必要时给予经济处罚或其他制裁措施。
新媒鉴
主编 | 詹新惠
副主编 | 甘思一 贾司瑒
本期编辑 | 尹炯婷 杨振晓
内容来源 | 尹炯婷 杨振晓
指导老师 | 王颖
25
04
“
新媒鉴:关注媒体新动态,探索深度新观念,发出鲜活新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