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期Aura读书会阅读了Theorizing in Social Science这本书,第一次线上会议讨论了第一章Richard Swedberg的“From Theory to Theorizing”和第二章Karin Knorr Cetina的“Intuitionist Theorizing”,两章内容分别由充电板和子金汇报。读书会成员们围绕这两章内容进行了讨论。受制于时间和精力,下面从腾讯会议的记录中节选了部分报告和发言内容。
01
经典阅读与科学哲学探索
充电板:像我自己的公众号会发生很多课程大纲,而且我们在读经典,就大家有没有想过读经典什么?一方面。当然是有人会觉得是所谓的陶冶情操,另外一方面,你会不读,很多经典是被遗忘的。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和这个经典对话,才能去建立我们所谓研究的合法性……
充电板:我会觉得类似过程或者说能动性。这些词就充满了一种很美好的感觉,让人感觉到很温暖,很舒服,会很倾向于这些词。我可能会很讨厌,比如像结构这类就让我觉得我自己没有主观能动性。但是大家反过来想,其实这些东西从理性上来说,它这些概念都是中性的?我们对他进行非理性的分析,我们就是会直接性的觉得这些词好,这些词不好。在这背后,学术过程里,任何一些社会因素在塑造你的品位的过程。也就是说,布尔迪厄说的品位既可以用于所谓我们分析行动者也可以用于我们这些学术研究者。
02
社会认识论与思维方式的探索
充电板: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然后,但是实用主义发现,我们在生活中好像不是经常时刻在思考。我们总是要对一些东西深信不疑,比如说我看到子金。从理论上来说,他每次跟我聊天,或者每次跟我面对,即使是面对面聊天,他就只有半边的身体。我从来都没有去怀疑他背后,后面会不会是机器人的结构,或者说后面会不会是虚无的。
充电板:在生活当中也是这样,在学术研究当中也是这样。我们首先溯因推理。我们是从一个惊讶开始,对我们本来那种信念状态发生了动摇,然后我们继续溯因,但我们的目的是为了重新获得一种确定性,一种信念。
03
理论与方法的区分
厚朴:我们到底在谈理论还是在谈方法,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在谈理论的时候,可能更多谈的是方法。然后导致了很多时候我们去谈理论的时候就很大程度也在谈谈论方法。可能需要我们去想一想,这是否是需要做个区别。
子金:在introduction部分也谈到了。现在大家都在谈方法,然后各种各样方法,但是很少去谈理论化的过程。似乎,我们只要通过特定的方法,无论扎根、深度访谈、参与观察、民族志或者定量的一堆方法,那么我们就能够完成经验材料到理论点的一个跨越。但忽视了这一跨越是非常危险的。
子金:运用一定方法后,然后拿到这堆材料,然后研究者可能自己坐在办公室,或者在坐在田野地点,再看的这个过程,这个它的阅读和反思,以及分析这堆建材料的过程,也就是理论化过程。这是一个黑箱
我想静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它的理论化所指是不是特别清晰的。因为我读的时候,我可能有一些类似的疑惑。研究者不一定会发展出一个新的概念,它可能用一个既有的概念去概括这个材料,它可能同样是有解释力的。这样子的话,它能不能算理论化?或者是说我们把两个概念合并在一起,你要说它是一个彻底理论化的过程的话,那也是可以算的,但是它可能也没有达到某某种。具有创新性的那种地步,但是我是觉得它这个理论化的界定可能并不是特别清晰。
萧涵耀:在文学研究当中是一个很明显的就是我们不区分理论和方法。文学研究跟社会科学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它的材料是现成的。或者说它的材料只需要遴选,不需要你去创造,不需要你去收集,不需要你去实地的去哪个地方,因为书就在哪,顶多就好几个版本,你选好,你要用哪个版本就可以了。但是新历史主义的这群文学研究者。他们去翻各种各莎士比亚的材料,他们那个路子可能说更偏社会学一点,比如说他们翻到了。莎士比亚洗衣房里面的那种小票收据什么的,他们其是建构出了一个很丰满的莎士比亚的形象。
04
理论的定义和不同分支理论脉络特征
山人海底捞:我们怎么去确定理论?我们不停锤炼概念,然后这几个概念之间如何给它架起桥梁,然后从这个概念之间架起桥梁,形成命题之后,我们慢慢的上升到理论,这是一种理论化的路径。然而,我们很多时候可能不是把理论界定为命题之间的关系,比方说常人方法论,尤其是加芬克尔的学生,他们做话语分析。那这样就是把理论定义为对于事件的一种解释。
山人海底捞:所以我觉得不同的学术共同体里边,他们的一个理论化的张力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来说,在组织社会学或劳工社会学。从布若威到李jingjun的脉络是很清晰的。但是到文化社会学里边的话,那就不一样了。它的理论化的路径,它的张力是比较大的。英国的那些文化研究学派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差别则非常大。
05
理论积累与理论创新
充电板:经典的案例就是法国大革命,为什么说到革命就会想到法国大革命?就是因为它相当于一个锚点,我们不断的用新的东西去跟他对话。在此过程中,理论得到了积累,这种积累并不是说法国大革命本身的研究。而是围绕着这种研究进行的各种方法,或者说围绕这种研究进行的那种怎么处理问题的各种思维。
厚朴:我来谈一谈理论生产的问题。第三章的作者在写挑战者号的时候,她提到一个理论叫做偏差的正常化。他也是先提出一个假设,然后再慢慢形成这个偏差的正常化这个理论,然后再往前去找一个关键节点,再往前找一个关键节点,不断的验证,不断验证,你只是发现重点不在于他提出这个理论叫偏差的正常化。而更多的是他用这个偏差的正常化去激活各个情景,然后他怎么认识到偏差的正常化,在每个情景里面生效的这个过程。
05
直觉理论化
子金:最后一部分就是我之前谈到的就是当我们去用直觉去认识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是怀有价值标签的。我举了一个我的例子,我当时访谈了一批退休七八十岁的老大夫,这些老大夫他们都有大多数还开着个体门诊。我们访谈的前两个。都是比较破烂的,简简单的诊所,你就大家也可以想象一下,就是在镇里面的一个诊所,然后就是比较破旧,药品也比较少,然后那可能坐着几个认识的人,然后再和他闲聊。这个是就前几次我们都觉得没那么兴奋的一个点,当我们访谈到第三个的时候。还是一个妇产科大夫就是和之前还不太一样,然后就进一进他诊所就会发现这个人就是首先患者非常多。
子金:更诡异的是,年轻人也会去,那你说像我要生病的话,我肯定不会去个体诊所,我直接去医院,我直接去比较综合性的医院,那有居然有年轻人也在那里。这是比较诡异的,当时我们也比较兴奋……
(编辑失误)更诡异的是,年轻人也会去,那你说像我要生病的话,我肯定不会去个体诊所,我直接去医院,我直接去比较综合性的医院,那有居然有年轻人也在那里。这是比较诡异的,当时我们也比较兴奋
YQWA:我感觉有种像阿波特所说的那种抒情式的方法。它更像是一种你主观性的一些体验,然后你在田野里面去经历一些体验。不是说你提交准备好的材料,然后你备好了一些假设,你备好了一些理论。相当于给自己出了一个题目,然后你去田野里面寻找一个标准答案,或者说就是跟你这个题目所对应的答案。它更像是一种那种你到田野里面去感受,去体验。总之,它是经由你本人的一种感受和视角的体验,去产生一些这种一些化学反应。
子金
Medicine & Social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