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热气球节
交流不起来的是今年录取的四个学生(女),因为都是生活在美国,她们觉得好笑的东西,我一点兴趣都没有。最开始半个月还因为维护“同学情谊”旁听一会。后来实在没兴趣,上完课我基本上就直接走了。和他们聊还不如和文献清除计划主理人的kor扯淡。
由于生活过于无聊,开始去健身房和游泳馆。不得不说,我们学校的健身设施非常完善。我第一次知道举重器材是可以记录时间和数量的,而且居然几十种设施(虽然我每次就用几种)。同时,可能是疫情的影响,健身房配有一次性布和消毒酒精,可以在使用前擦拭。游泳馆也很好,除了星期三四人多以外,其他时间段都能找到自己的“坑位”。卫生不卫生不知道,水池底下有时能看见像屎一样的东西。。我发现,健身是一个非常好习惯,好在它能克服生活的无聊和由于长时间阅读文献带来的精神疲劳。九月我基本上一周去四五天健身游泳,精神焕发。十月在赶一个课程论文,每周去一两次,就会感觉精神容易出问题。
我的生活主要分为两部分:学习和其他娱乐活动。
我这学期有三门课:种族与社会运动、当代社会学理论和社会统计学。我最喜欢的是系主任Owen Whooley的当代社会学理论。上课基本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30分钟)由负责facilitate的两名同学作出文献介绍,并且抛一些问题让大家回答;第二部分(2个小时左右)由Owen将文献和理论要点梳理一遍。我喜欢这门课的原因是,老师从来不像是正统的卫道士一样抱有“敬畏心”,反而是将comprehension, criticism和application串联起来。在上第一门课的时候,Owen便说警惕变成福柯主义者、布迪厄主义者,理论的目的在于让你运用。
这门课的作业是书评和最后的论文,我选择了Karin Knorr Cetina的Epistemic Cultures: How the Sciences Make Knowledge。当时选择这本书的考虑是我个人未来想做一些科学社会学的内容,并且Owen的领域是认识论和医学知识是和医学。那么这本书可能是比较好的切入点,能让我俩未来聊一聊。
种族与社会运动是22年宾大毕业的老师George Weddington开设。他今年才从博后转为faculty member,这也是他开始的第一门课。当时其实能选这个或者community-engaged project方向的课程,但我考虑博士必修一门种族相关课程,那与其纯粹种族,我还不如选这个偏社会运动的课程。总的来说,这个老师因为第一次上课,感觉讲解内容不是特别清楚,但是有点是课程大纲蛮好的。借助这节课,我才了解到政治过程理论、资源动员理论、集体认同、种族形成一堆概念,也才了解到原来美国民权运动的影响是如此之大。
社会统计学是本系少有的量化老师Reuben (Jack) Thomas开设,一个非常喜欢吃的老师,开课第一节课自我介绍就让大家推荐餐馆,而且边听边记!虽然我听不懂他说话,但看PPT就够了!他并没有讲太多怎么用Stata,主要是讲多元回归的逻辑。不幸的是,我确实对量化不感兴趣。
其他的老师也很nice,上周,系的Eli Wilson出版了新书Handcrafted Careers: Working the Artisan Economy of Craft Beers,并且在每月分享会上展示了主要内容(我还抽奖抽到了!)。非常有意思,讨论工作场所内的不平等和精酿啤酒强调“激情(passion)”之间的悖论关系。大概意思是,强调激情的都是那些在担任管理的“胡须白男”,这些人认为精酿是反一般工作文化、强调灵感和热爱的事物,但是另一些少数族裔则处于一种迎合或者不迎合的状态。
在展示后,系里大多数老师一起去酒吧喝了精酿啤酒,并且鼓励老师支付学生的第一杯啤酒。我当时刚进门,正在看菜单,George直接走过来,问喝啥,他付钱(默默感叹人太好了)。
其他老师接触比较少,做跨性别研究的Georgiann Davis是那种三句不离fuck, shit, damn的老师,每次听她讲话,时不时涉及到谁妈了(开玩笑);Kristin Barker是那种看起来一本正经但会讲笑话的老师,也是我曾经想选的导师。Barker在威斯康辛拿了社会学和医学史两个博士学位,一直在做女性病和医学无法解释症状(Medically Unexplained Symptoms)——纤维肌痛。这些年开始做成瘾研究,陆陆续续分析近五十年的档案。
我上个月简单采访了她,有一句话很触动。当我问是应该符合主流做定型定量呢,还是可以坚持做历史(她只做档案)。她说,成为一个社会学家很简单,你拿到博士学位就好了,但是你要成为一个学者的话,必须做你有激情从事的内容,有些问题只能你来回答,而你也不能回答所有问题。
我的生活的丰富程度往往和认识的Jim大爷密切相关。Jim大爷是国际留学生基督教组织的领导者,house距离我的room很近(来美国才感受到这两个词的不同)。虽然我已经和他说了我不是基督教徒,但还是很热情。每周五晚上我都去他家参加聚会,学习圣经(完全当故事听了)。周日早上他会开车到一个公园带我散步,我们随便聊一些内容。
这个月初秋假的时候,Jim组织我们去了亚利桑那大峡谷玩了两天。只能说,美国人身体素质真好。我徒步从10点走到5点,累的和狗一样,他感觉一点事都没有。而且在第二周,他和朋友再次去大峡谷,连续走20-30英里来横穿大峡谷。。
比较搞笑的一点是,我原先准备买一个大峡谷纪念品,但反过来一看“made in China”,就有点绷不住没买了。
前两天他们组织了万圣节雕刻南瓜活动,我和朋友QH去参加了,感觉非常有意思!明天晚上要去一个美国人Jon家里举办万圣节派对,Jim还给我准备了特色服装(感动)。
此外,在美国购物是真的不方便。距离家最近的超市走路来回40分钟,一般情况下,都是蹭朋友QH(一个02年帅气小男生)的车,但是我俩一去沃尔玛就会买超额的东西。。上次去沃尔玛,我以为我已经拿了够多东西了,回头一看他车绷不住了。。。偶尔我们会在健身房和游泳馆碰到,因为公寓很近,我还有时候会蹭他公寓的洗衣机。。。
陆陆续续写了一些,就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