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 | 第七期Aura读书会第二次线上会议

文摘   2024-02-21 09:55   山西  

前言

本期Aura读书会阅读了Theorizing in Social Science这本书,第一次线上会议讨论了第三章Diane Vaughan的“Analogy, Cases, and Comparative Social Organization”和第四章Isaac Ariail Reed和Mayer N. Zald的“The Unsettlement of Communities of Inquiry”,两章内容分别由大源和我想静静汇报。读书会成员们围绕这两章内容进行了讨论。受制于时间和精力,下面从腾讯会议的记录中节选了部分报告和发言内容。

大源:问题在于,我们就是知道这个东西之后好像也没什么用,因为我们还是不知道该怎么样运用类比来理论化我们的研究。相比于黛安娜奶奶这篇,AL Stinchcombe的Theoretical methods in social history把深度类比讲得更清楚。比如说,一个逻辑集类有多个谓述语,那么所谓的深度类比就是比较两个逻辑集类共通的谓述语及其意义。
萧涵耀:我来用艺术研究举一个例子。上面这个作品是《物尽其用》。 它具有的三个悖论是:(1)名实:物不尽其用;(2)时差:指向未来的储藏;指向过去的怀旧;(3)场景:储藏室与国际展览。那么我们很难把这堆“杂物”当作(类比为)艺术品,那么我们可以怎么类比呢?类比过程是:(1)原有理论不符合,非现成品、非古物。(2)转向年代剧,用“物证”讲“物语”,市井小民进行年鉴式观察及反思。案例选择:事件、语境、长时段跨艺术类型的相通。分析单位的转变创作语法(现成)解读可能(读作)
子金:原先的一种分析思维,可能是把它作为一个艺术客体。然后去进行拆解,就好像文学里面的那些新批评或者说俄国形式主义。你把对于艺术品的分析和时代联系在一起,进而让这个单一的艺术客体就不再是一个边界分明而且有固定性质的一个物,而是和它的一个受众或者观众去联系在一起,进而就会发现分析的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客体而是一对关系。
山人海底捞:三个问题,第一,类比的起点是以现在的案例问题为基础吗?如果是这样为基础的话,我们可以选择多种过去的理论进行类比,那么,为什么选择这一种而不是哪一种,选择的逻辑是什么?第二,类比的逻辑和演绎或者溯因有什么实质性差别吗?第三,类比的起点是什么?
洗衣机:戴安娜强调用情境行动来跨越微观和宏观的层次,因此非常强调个案之间的比较,她倾向的方法和刚刚提到的集合可能不太相同。
我想静静:理论化是一个有点类似于单打独斗的过程,这篇文章总结为研究者独自收集数据,面对数据,在数据和理论之间寻找联系,随后将他的这个理论完成品公开,接受证实或证伪。但是,这篇文章恰恰想要强调的是,跟上一篇文章不一样,他认为理论化是一个社会性的群体过程。具体来说,这篇文章首先定义了探究共同体(community of inquiry),即不论大小如何,成员之间因共同的自我定义和问题意识交流极为密切的学术共同体,探究共同体和共同体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关联促使共同体内部不稳定(unsettlement),这种动荡创造了一种“高谈阔论”(high rhetoric)、情绪激动以及概念重构的时期,由此进一步可能引发创造性的理论化,理论化的最终结果是划分新的界限和新的领域。
yqwa:无论是黛安娜前面那些研究企业的越轨的案例、离婚案例,还是挑战者失败,里面有一个重要问题在于她需要一个事件。她需要一个特殊指向的一些东西。然而,通过对于事件的探究,可以把里面的结构性问题给聚拢到对于这个问题的发挥上面来。

子金

Medicine & Social Science

子金
他发现自己最终作为一名返乡者回到了一个他并不属于的世界。他从此被囚禁于日常现实之中,如同被囚于牢狱之中。他在此受着最为严酷的狱卒的折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