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古往今来,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一直令人无限遐想,心醉神迷。时至今日,人类对海洋世界的认知愈加深入,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加强对这些动物的研究和保护刻不容缓。
有“美人鱼”之称的儒艮
面临灭绝危险的海洋动物
海洋巨型生物是诸多海怪传说的原型。无论是西方传说中的“海妖”塞壬(古希腊神话中人首鸟身的怪物,时常徘徊在海中礁石和船舶之间,以歌喉迷惑过往的水手导致航船触礁沉没),还是《圣经》中描述的海怪利维坦,以及中国古籍里的鲛人、海犀牛和腽肭脐(音:wà nà qí)等,都可以与现实中的大型海洋动物联系起来。
公元10—16世纪末,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上常会出现奇形怪状的生物,有的是鲸类、鲨鱼或章鱼,有的则让人毫无头绪。有专家认为,古代地图中描绘的海怪可能源自水手们遇见的真实动物,向人们警示这些动物经常出没的区域。当然,海怪图案也可能只是艺术装饰,使地图看起来更加生动有趣。
时至今日,人类对海洋世界的认知愈加深入,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曾经神秘的大型海洋动物已经成为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渔业捕捞对象。目前,全球已知的海洋大型动物有300多种,包括海洋哺乳动物(约130种)、鱼类、海龟、鸟类和头足类动物等。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数据,约1/3的大型海洋动物正面临着灭绝的风险,加强对这些动物的研究和保护已刻不容缓。
提到大型海洋动物,人们多会想到鲸鱼、海豚、海豹、海狮和海象等。许多人认为我国沿海没有什么海洋哺乳动物,海洋“明星”只分布在国外,国人只能在水族馆里见到它们。尽管我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几乎包含了所有类型的温带和热带沿海生态系统,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海洋哺乳动物种类确实不多,而且大部分是匆匆“过客”,有繁殖区的就更少了。另外,我国海洋哺乳动物的种群规模也很小,并且日益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数量在不断下降。
然而,从南海之滨到黄渤海的无人孤岛,仍有一些海洋哺乳动物在我国沿海海域顽强求生。让我们走近3种标志性动物,从它们的故事中寻找保护大型海洋动物的一线希望。
消失的“美人鱼”:儒艮
2022年8月,中国科学院和伦敦动物学会的研究人员在《皇家学会开放科学》杂志发文,称儒艮(Dugong dugon)在中国海域已经功能性灭绝。该文指出,中国境内儒艮种群的快速崩溃始于1975年,最后出现在2008年;结合历史分布范围内的栖息地变化情况,中国海域的儒艮数量已经低到无法维持种群繁衍,即“功能性灭绝”。当然,该研究只基于中国海域,世界其他地方仍有相当数量的儒艮分布。目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儒艮尚属于“易危”物种。
儒艮常被认为是“美人鱼”的原型,这可能与它们在水中哺乳幼崽的行为有关。有人认为,《山海经》《述异志》等古籍中描述的“鲛人”可能就是儒艮。儒艮隶属海牛目儒艮科儒艮属,是儒艮属现存的唯一物种。它们与海牛属物种的最大区别在于尾鳍的形态不同:儒艮的尾鳍近似于海豚的“Y”形;海牛的尾鳍则呈圆形。
在我国,儒艮主要分布在广西沿海及广东雷州半岛西部海域,在海南、福建和台湾海峡也曾有分布。在国外,非洲北部、日本、印度和太平洋沿岸海域均有儒艮分布。我国沿海渔民似乎很早就认识了这一物种,但直到1955年才有了第一份科学记录,还是基于一具出现在广西北海市海鲜市场上的儒艮尸体。1958—1962年,广西合浦县沙田公社围捕儒艮,累计捕获216头。之后十几年间,儒艮并未得到科学界的关注,无论是分布范围,还是生活史细节,都少为人知。1975—1976年,科研机构尝试捕捉儒艮进行研究,但围捕过程简单粗暴,导致先后捕获的26头儒艮中只有3头在上岸后存活,且最终也只活了几个月,后续研究大多未能完成。
1984年,两头儒艮的意外死亡使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两年之后,广西以合浦县沙田镇周边海域为核心的省级儒艮保护区建立。1989年,儒艮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992年,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也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儒艮是严格的素食动物,这在海洋哺乳动物中独一无二。在东亚和东南亚海域,儒艮主要以羽叶二药藻和日本鳗草为食,成年个体每天啃食的海草面积相当于足球场大小。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初期,合浦周边的海草床面积有数千公顷,很适合儒艮觅食和隐藏。然而,尽管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儒艮却越来越难得一见。据渔民目击情况和其他记录,1997—2006年,保护区及其周边海域先后共发现儒艮31头/ 次,其中活体28头/ 次,死亡3头。最后的记录是2009年一位沙田镇渔民发现的疑似儒艮粪便,经研究人员测定,粪便应来自体长约3米、体重300~500千克的成年儒艮。
自此之后,研究人员再未获得儒艮活动的可靠证据。与此同时,由于受拖网渔船作业、海水养殖和港口疏浚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保护区内的海草床面积急剧萎缩,一个“没有儒艮的儒艮保护区”似乎已成定局。不过,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放弃,他们正在努力恢复海草床,建设儒艮科研和繁育基地,希望有朝一日能实现儒艮的半野化回归。
“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
虽然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多年未见儒艮,但我们能在这里见到另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海洋精灵——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根据 2022年的调查结果,保护区及其周边海域的中华白海豚数量达到了150头以上,而且种群正在稳定壮大。
广西钦州三娘湾的中华白海豚
我国沿海渔民对中华白海豚并不陌生,闽台渔民尊称其为“妈祖鱼”。据说是因为在农历三月东北季风减弱后(妈祖生辰前后)白海豚出没更加频繁,仿佛是来为妈祖祝寿。广东渔民将中华白海豚称为“乌忌”和“白忌”,在清朝《广东新语》和《新安县志》中记载为“乌鱀”和“白鱀”,分别指灰色的幼年海豚和白色的成年海豚。中华白海豚还被选为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庆祝活动的吉祥物。
1637年,英国人彼得·曼迪留下了西方历史上关于中华白海豚的首条文字记录,他写道:“这里的鼠海豚白得像牛奶,有些肤色红润。”对这一物种的科学命名来自瑞典牧师彼得·奥斯贝克,他在 1757年的《中国和东印度群岛旅行记》中如此描述:“1751年11月27日,在中国广州附近的一个河口,我看到一条雪白的海豚从船边游过,从所处的距离判断,除了体色白,其他与普通海豚相当。”之后他根据双名法将其命名为Delphinus chinensis,意为“中国的海豚”。
如今的分类系统中,中华白海豚隶属海豚科白海豚属,又称驼背豚属,属名为Sousa ,这是大英博物馆动物学部门负责人约翰·爱德华·格雷在1866年提出的一个新属。“中国的海豚”也正式定名为Sousa chinensis,即“中华白海豚”,这是唯一一种以“中华”命名的海洋哺乳动物。
中华白海豚也被称为中国的“海上大熊猫”,其濒危程度和保护难度不亚于真正的大熊猫。据统计,有4700多头中华白海豚栖息在我国东南沿海,约占全球总数的83%。作为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我国的中华白海豚主要分为6个地方种群,包括珠江口(含香港和河口西部海域)、北部湾、雷州湾、厦门湾、台湾西海岸和海南西南沿海。其中,以珠江口种群数量最多,估计超过2000头。国外,中华白海豚在整个东南亚以及西至孟加拉湾和印度半岛南侧海域都有分布。
相比儒艮,中华白海豚的境况要好得多,但它们的未来并不乐观。多项研究显示,多数中华白海豚种群的个体数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比如珠江口种群的数量正以每年2.46% 的速度下降,75%的现存个体可能在未来60年内消失。此外,目前已确定的中华白海豚分布面积约为1.54万平方千米,而据IUCN评估,中华白海豚在我国的总分布面积约9.76万平方千米。我国沿海已有的15个以中华白海豚为旗舰物种或主要保护对象的海洋保护区,其总面积仅为1462平方千米,尚不到已确定分布面积的1/10。
研究显示,我国不同地理种群间的中华白海豚可能不存在个体交流,种群内部的个体交流也不高,这可能是因为它们主要生活在近岸,活动能力有限,也非常容易受到天然地理阻隔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近几十年来,涉海工程、水下噪声、渔业活动和水体污染等都不断威胁着中华白海豚的生存。IUCN也在重新评估全球中华白海豚的生存风险和种群趋势后,于2018年将其升级为“易危”物种。
渤海精灵:斑海豹
让我们把视线转到北方的渤海和黄海,这里生活着另一种珍稀的海洋哺乳动物——斑海豹(Phoca largha),这是唯一在我国海域繁殖的鳍足类动物。它们偶尔也会出现在东海和南海,如2023年8月,海南三亚蜈支洲岛附近就发现了一只斑海豹,潜水员还拍到了它在海洋牧场的人工鱼礁间游泳和夜间在浮漂上休息的画面。
辽河口的斑海豹
事实上,我国古人很早就发现了斑海豹的存在。宋朝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嘉祐中,海州渔人获一物,鱼身而首如虎,亦作虎文。有两短足在肩,指爪皆虎也。长八九尺,视人辄泪下,舁至郡中,数日方死。有父老云,昔年曾见之,谓之‘海蛮师’。”这里“师”通“狮”,倒也很符合海兽的形象,没有把它当作鱼类。宋朝的“海州”即今天的连云港,从“虎文”“两短足在肩”和“长八九尺”等描述可以推断,这应该就是一只斑海豹。可怜的它由于脱离海水太久而大量分泌泪液,在被移至城中后不久就死了。宋朝朱彧在《萍洲可谈》中也记载了类似的事情,并明确描述道:“海哥,盖海豹也,有斑文如豹而无尾,凡四足,前二足如手,后二足与尾相纽如一。登、莱傍海甚多,其皮染绿,可作鞍鞯。”可见当时人们对海豹已有很深的认识,并且宋朝山东的登州和莱州沿海还有大量的海豹出没。这里的“海哥”明显就是斑海豹。
每年冬季,斑海豹会从外海海域穿越黄海,洄游到渤海海域,绝大部分聚集在渤海的辽东湾。辽东湾结冰区是全球8个斑海豹繁殖区中最靠南的一个,冬季最低气温可达-30℃,海冰成片且冰期较长。研究显示,辽东湾的斑海豹种群与其他繁殖区的同类缺乏基因交流,甚至存在生殖隔离,是全球斑海豹独立演化的分支。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斑海豹种群逐渐向黄海北部海域迁徙,渤海能观测到的斑海豹逐渐减少,但近年来,在6—10月,盘锦辽河口、大连虎平岛和蚂蚁岛和山东庙岛群岛等区域,仍可见到斑海豹的身影。这意味着部分斑海豹已经长年生活在渤海了。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40万~60万头斑海豹。国外,斑海豹主要分布于朝鲜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和楚科奇海。我国海域斑海豹的数量在历史上曾达8000头;20世纪80年代前,渔民的捕杀造成斑海豹数量大幅下降,之后长期处于较低水平;2006—2007年,研究人员通过飞机调查推算出渤海辽东湾结冰区的斑海豹种群数量约为1000头。近年来,有关部门通过乘船长期跟踪观察,发现斑海豹数量有所回升,2015年约为2000头,2016年回升至2500头左右。
辽东湾冬季海冰的存在是斑海豹繁殖和栖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航道破冰和船只数量的增加都可能导致海冰破坏或被污染,影响其繁殖和育幼。此外,渤海沿岸大规模的围填海和过度的渔业捕捞,都会导致斑海豹的分布空间和食物来源减少;斑海豹有时需要到礁石或海岸上休息、换毛,局部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会对其生存造成威胁。
斑海豹
2021年2月,在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斑海豹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这对于加强斑海豹的保护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此之前,我国已经发生了多起盗猎和非法交易斑海豹的案件,其中尤以2019年辽宁大连的特大盗猎案最为触目惊心:共查获被盗捕的斑海豹206只,其中71只已死亡。
为保护斑海豹,我国先后建立了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山东省庙岛群岛省级斑海豹自然保护区,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承担了斑海豹的保护工作。近年来,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善,尤其是海域污染的治理卓有成效,斑海豹的数量已经有所回升。
保护和恢复我国近海的大型动物
2023年8月,复旦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科学进展》杂志刊文,他们以中国为模型系统,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沿海生态系统大型动物组合受威胁情况和保护措施的综合分析。文中指出,中国沿海生态系统为多种大型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鉴定出的218个大型动物物种中,有170个(约占总数的78%)未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上进行评估或缺乏数据,其中大多数是沿海和海洋相关物种;而且,中国境内已评估的大型动物的灭绝风险普遍高于全球水平。
几十年来,尽管我国在野生动物保护立法和海洋保护区建设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该研究同时指出沿海生态系统中的大型动物保护工作仍被严重忽视。目前迫切需要一个全面、协调的国家战略,迅速采取保护行动,加强立法和激励措施,优化保护区的设计和管理;与此同时,争取国际同行的全力支持,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加大监测力度,提高大型动物数据的准确度,并开放数据供全球评估。
对于儒艮、中华白海豚、斑海豹以及其他分布于中国沿海生态系统中的大型动物来说,这些建议都是非常切实和必要的。“美人鱼”的悲歌余音回响,我们不希望中华白海豚和斑海豹步其后尘。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从你我做起,从保护生态环境的小事做起,这些神奇的海洋动物才有机会与人类和谐共存,继续谱写生命之歌。
作者单位:《热带海洋学报》编辑部
本文为《大自然》杂志2024年第1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排版:冯雪
编辑:赵雪
审核:曾朝辉
进入中国邮政网上营业厅 (11185.cn)官网,搜索“大自然”订购
直达链接:
https://mall.11185.cn/web/detailsBk?id=103552&shopId=&businessId=BK&udcSrc=BK_search
点击文末蓝字“阅读原文”即可跳转至有赞商城购买页面
淘宝店铺“杂志铺图书专营店”店内搜索“大自然”下单
扫描二维码关注《大自然》头条号,解锁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