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亿万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过地球数次生物大灭绝后,鳄蜥凭借强大的适应能力存活下来。但目前该种的分布范围非常狭小,仅限于我国的广西、广东以及越南广宁、北江等地的数个自然保护区中,而且数量稀少,是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鳄蜥(何家松 供图)
古老的珍稀物种
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是第四纪冰川时期孑遗下来的单种科动物,即鳄蜥科下只有鳄蜥这一个种。因头部和体形与蜥蜴相似,而从颈部以下的身体部位,尤其是侧扁的尾部与鳄鱼酷似,故得名。目前,鳄蜥是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014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为濒危级别;2016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禁止一切有关鳄蜥的贸易。
鳄蜥已经在地球上存活了约2亿年,比大熊猫的生存时间还长。作为一种古老的物种,鳄蜥的身上仍具有某些远古爬行动物的特征。在微观层面上,与蜥蜴亚目的其他种类相比,鳄蜥染色体上的核仁组织区(NOR)没有活性或活性弱,说明它在蜥蜴亚目中是较为原始的物种。在组织结构方面,鳄蜥的骨骼保留了许多原始特征,如具有穿透顶骨的松果孔、上颞骨较大且入上颞孔、古腭型、翼骨具齿、下颌具关节骨、第三颈椎具肋骨、尾椎棘高并具有自截能力、间锁骨近十字形、正中骨柄长和具有真皮骨板,等等。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鳄蜥经历了恐龙称霸地球的时代,也经历了爬行动物衰落和哺乳动物兴起的时期。尽管鳄蜥在数次生物大灭绝中,凭借强大的适应能力存活下来了,但目前其分布区域非常狭小,仅限于我国广西、广东以及越南广宁、北江等地的数个自然保护区中。而且,由于自然环境被破坏,该物种的栖息地也存在严重的破碎化问题。
百年前来自大瑶山的动物新发现
鳄蜥最早发现于广西金秀县的罗香乡。1928年,国立中山大学(今中山大学)的辛树帜教授率领生物系考察队到金秀的大瑶山考察,采集到28只奇特小动物的标本,并标记为“陌生爬行小动物”。1930年,德国动物学家Etnst Ahl研究后,确定这些标本是鳄蜥科鳄蜥属的一个新种。
鳄蜥被发现后直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直都没有人对其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1977—1978年,广西师范大学的张玉霞教授首次对鳄蜥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当时广西境内有5900~6000只鳄蜥。40多年来,由于栖息地破坏和人类捕捉,鳄蜥的种群数量下降很多,并且在一些原先的分布区已经难觅其踪影。根据2019年的调查结果,我国的野生鳄蜥约有1200只,越南种群不超过200只。
鳄蜥分布示意图 审图号:GS(2023)2766 号
特殊的生活习性
鳄蜥体长15~30厘米,尾长约23厘米,体重50~100克;头部和体形与蜥蜴相似,颈部以下特别是侧扁的尾巴是既有棱嵴状的鳞片,又有许多黑色的宽横纹,很像扬子鳄。它们主要栖息于海拔800米以下,由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荫和竹林组成的冲溪沟中,尤其偏好溪沟中的回水塘。这些回水塘中常有较厚的泥沙、落叶、石块、石缝和错综盘结的树根,岸上的土质比较松软,有些地方覆盖着较厚的枯枝落叶层,为鳄蜥的捕食、繁殖、避敌和冬眠等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白天,鳄蜥常静静地停栖于回水塘上方的树枝上,一旦受到惊扰,便迅速跳入水中,然后快速游动、藏进水中的石缝或岸边的洞穴中。到了晚上,鳄蜥也还是喜欢在回水塘上方的树枝上栖息,并用四肢环抱树枝。鳄蜥有冬眠的习性,一般从每年的10月中旬开始至次年4月上旬结束,4月中旬至10月上旬才出来活动。
鳄蜥的婚配制度为混交制,也就是说没有固定的配偶,在整个繁殖季节,成年的雌雄鳄蜥均可与不同的异性多次交配,研究人员甚至发现同一窝幼蜥有多个父亲的现象。在繁殖季节,通常是由雄性鳄蜥通过炫耀自己鲜艳的头胸部腹面,来吸引雌性鳄蜥的注意以获得交配权。整个过程包括个体炫耀、雌雄鳄蜥逐渐接近、相互舔舐、咬颈、环抱、交配和分离,时间持续0.5~1个小时。
刚出生的幼年鳄蜥头顶有三角形黄斑(红圈处)
鳄蜥为卵胎生,孕期10~11个月,5—6月为主要交配季节,次年4—5月产崽,双亲无育幼行为。雌性鳄蜥通常1~2年产1次崽,每窝2~8只,在水中生产,幼蜥一出生即可在水中游动。幼蜥刚出生时基本不吃东西,头顶有一个三角形的黄斑;约1个月后,黄斑逐渐消失。鳄蜥在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幼蜥经3~4年达到性成熟。
鳄蜥属于“守株待兔”的坐等型捕食者,平时都趴在回水塘上方的树枝上,不主动搜寻食物。只有看到周边的地面有小型动物活动时,它才会迅速跃入水中,然后游到岸边,快速爬行到猎物身边将其咬住并吞下。鳄蜥主要依靠视觉识别猎物,嗅觉作为辅助,以各类昆虫、蚯蚓、小型鱼类和蛙类等为食,不吃半翅目昆虫或身上有毛、刺、警戒色的昆虫(如蜜蜂和色彩鲜艳的鳞翅目幼虫)。在野外,我们观察到鳄蜥捕食蜘蛛、蜈蚣和蚂蚁,甚至还会吃蛇类和蜥蜴。鳄蜥的天敌有蛇、鸟、鼠、蛙、龟和鱼类等。
岌岌可危的生存境地
目前,鳄蜥的野生种群受到来自栖息地破坏、人为干扰和人类捕捉等因素的巨大威胁。
首先是人类的偷猎和非法贸易,这曾是鳄蜥面临的最大威胁,但随着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颁布和打击力度的加大,目前这方面的威胁已经逐渐减少。
其次是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和种植单一经济林等人类活动导致鳄蜥的栖息地丧失;修路、修坝、建水库和电站、开矿、采石等造成鳄蜥的栖息地破碎化。
夜间趴在树枝上休息的雄性鳄蜥
最后是鳄蜥各种群之间的阻隔大,基因交流困难。鳄蜥的各分布区相距较远,加上分布区之间有河流、公路、城镇和村庄的阻隔,不同生境斑块内的鳄蜥无法进行基因交流,影响了种群的健康发展,造成小种群恢复困难。
人类守护下的种群复壮
我国对这种比大熊猫还珍稀的孑遗物种的保护工作一直非常重视。自1989年起,鳄蜥已被列为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在法律层面上有了坚实的保障。当前,我国与鳄蜥保护相关的自然保护区有7个,分别是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西大平山自然保护区、广西七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茂名林洲顶鳄蜥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鹿湖顶自然保护区。其中,广西大桂山保护区、广东罗坑保护区和广东林洲顶保护区均以鳄蜥为主要保护对象,它们也是我国鳄蜥的主要分布区。
自1978年以来,我国科学家持续关注鳄蜥的种群状况。特别是近20年来,平均每5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种群数量调查和栖息地评价,这对于及时掌握鳄蜥的种群动态和栖息地健康状况至关重要。广西师范大学的鳄蜥研究团队相继调查和研究了鳄蜥的数量变化动态、具体分布区、生理生态、生境选择、遗传多样性和人工繁育等问题。同时,我们从种群遗传学、谱系地理学、栖息地评估和人工繁育的角度出发,致力于探究鳄蜥的濒危机制、生态习性和种群复壮策略,为该物种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专家在广西进行鳄蜥野外放归
可喜的是,在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政策日益完善的当下和专项资金的资助下,在各林业单位、各自然保护区以及几代专家的努力下,目前我国的鳄蜥人工繁育和野外放归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广西大桂山保护区和广东罗坑保护区内均保有300只以上人工繁育的鳄蜥。尤其是在广西大桂山保护区,经过严格的亲本选择、交配繁殖和野化训练,分别于2019、2020和2023年野外放归了15只、20只和30只人工繁育的鳄蜥。在后期持续的野外跟踪中,专家发现部分鳄蜥个体已经自然受孕。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数只乃至数十只凝聚了人们心血的小精灵将会呱呱落地,迈向属于鳄蜥的光明未来。
(本文图片除说明外,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卵胎生:是指动物的卵在母体内发育成新的个体后才产出母体的生殖方式。某些鲨鱼(如星鲨、锯鲨和角鲨等)、鱼类、蛇类以及多种爬虫类动物(如蛇蜥、蝾螈和阿尔卑山蜥蜴等)都以此种方式繁殖后代。
本文为《大自然》杂志2024年第4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排版:冯雪
编辑:赵雪
审核:曾朝辉
▲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进入中国邮政网上营业厅 (11185.cn)官网,搜索“大自然”订购
直达链接:
https://mall.11185.cn/web/detailsBk?id=103552&shopId=&businessId=BK&udcSrc=BK_search
点击文末蓝字“阅读原文”即可跳转至有赞商城购买页面
淘宝店铺“杂志铺图书专营店”店内搜索“大自然”下单
扫描二维码关注《大自然》头条号,解锁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