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鱼究竟是种什么样的鱼,它们是否真的与黄渤海绝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魔鬼鱼的神秘面纱。
魔鬼鱼(图虫创意 供图)
“魔鬼鱼”,这是一个蕴含了恐怖与神秘双重色彩的名字,使很多人好奇、追捧、探索乃至研究它们。历史上关于魔鬼鱼的传言、描述和记录大都起源于我国南方,甚至在近几十年的调查研究和野外分布记录中,北方尤其是山东半岛所属的黄渤海地区都鲜有记载。
认识魔鬼鱼的家族
虽然被冠以“魔鬼”之名,实际上魔鬼鱼是很冤枉的,它们是既活泼又温柔的一类鱼;只是因好奇心太强、玩心太重,所以经常惹是生非。比如,魔鬼鱼喜欢成群结队地巡游,当遇到船只经过时,它们出于好奇会围在船只周围。其中不乏好事者会带头去撞击敲打船只,后面跟风者蜂拥而至,搞得船身颠簸摇晃。更有甚者会用长长的尾巴或头鳍把自己挂在小船的锚链上,拖着小船在海上飞快地漂来漂去。茫茫汪洋之上,不明所以的渔民或旅者难免心生恐慌,以为是魔鬼在作祟,所以称其为“魔鬼鱼”。
魔鬼鱼在分类学中属蝠鲼(音:fú fèn)科,隶属于软骨鱼纲鳐形总目鲼目鲼亚目。科学家在发现新物种的时候往往会根据它们的表征来定名,根据早期目击者的形态描述,蝠鲼的胸鳍与头部几乎连在一起,再加上身体背面呈青灰甚至黑褐色,两翼展开时像一只巨大的蝙蝠,所以这一家族就被定名为“蝠鲼科”。细算起来,魔鬼鱼和鲨鱼同属于软骨鱼类,从演化上来说算是近亲。它们与鲨鱼的不同在于其鳃裂位于腹部,所以在鱼类分类中曾被称为“下孔总目”;而鲨鱼的鳃裂位于头侧,早先被称为“侧孔总目”。
天津自然博物馆陈列的魔鬼鱼标本
全球已知的蝠鲼科鱼类共有2 属13 种,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各海区。我国有2 属4种,分别是前口蝠鲼属(Manta)的双吻前口蝠鲼(M. birostris)以及蝠鲼属(Mobula)的无刺蝠鲼(M.diabola)、台湾蝠鲼(M. formosana)和日本蝠鲼(M.japanica)。其中双吻前口蝠鲼和日本蝠鲼分布较广,我国沿海都有记录;无刺蝠鲼主要分布在东海和台湾沿海;台湾蝠鲼分布于台湾基隆,但资源量相对稀少。
对我国境内的4 种蝠鲼再进行推敲,我们认为名副其实的魔鬼鱼当属双吻前口蝠鲼。原因有三:首先,双吻前口蝠鲼是鳐类中体形最大的,成年体盘可达6 米,体重可逾2 吨,这可是其他蝠鲼可望而不可及的体形。第二,从分布与资源量上看,双吻前口蝠鲼在中国沿海皆有分布,同时又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这么说来,海上不但能经常看到双吻前口蝠鲼,而且还是成群结队的大家伙,其他3 种都不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而更为重要的是第三点,双吻前口蝠鲼的头侧至肩区还有两个类似中筒袜形状的灰白色大斑,更显得威武霸气、阴森恐怖,与早期渔民的描述完全契合。这一切都表明,“魔鬼鱼”的称号应是双吻前口蝠鲼打下来的“江山”。
晃头晃脑的可爱干饭鱼
魔鬼鱼是暖水性中上层大型鱼,行动非常敏捷;有时会浮到海水表层晒太阳,并喜欢把胸鳍的末端卷起来,就像鲨鱼背鳍那样露出个小尖尖去划水嬉戏,玩得开心了还会跃出水面;有时又会潜入水底静静休憩。魔鬼鱼喜好成群结队地活动,尤其是雌雄偕行。
魔鬼鱼虽玩性十足但并不凶猛,主要摄食浮游甲壳动物,有时也会追击猎捕小型鱼群。与残暴的鲨鱼不同,魔鬼鱼取食非常温柔。在索食的时候,它们会张开大嘴在海洋中巡游,就像抄网一样把浮游动物、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起纳入口中。它们的鳃弓上生有发达的具栉齿的棒状鳃耙,排列成许多横列,每一横列后缘又有许多的细乳突;鳃耙细密如筛板,且每一片鳃耙上又有数千个小孔,起到了很好的滤食作用,海水会从结构复杂的鳃部滤出而将食物留在口中。在滤食的过程中,魔鬼鱼的头鳍显得格外有趣,它们通过不停地摇动头鳍来尽可能多地将食物塞入口中,仿佛永远都吃不够。蝠鲼家族的食量都很大,基本上全天都在“干饭”,所以也有说法称魔鬼鱼需要一直游泳来保证滤食效率,一旦停止游动生命就将要终结了。
天津自然博物馆陈列的魔鬼鱼骨骼标本, 鳃方上排列有横列棒状鳃耙(红圈处)
宠溺孩子的亲鱼
魔鬼鱼除了性格温顺之外,还是宠溺孩子的父母。鱼类繁殖后代的方式有卵生、卵胎生和假胎生3 种类型,其中又细分出多种亚型。与大多数软骨鱼一样,魔鬼鱼以卵胎生为繁殖方式,所需营养完全或大部分依靠卵黄供应。雌性魔鬼鱼在妊娠期时,子宫内壁还会生出富含血管的绒毛,可以分泌“乳汁”来辅助供给胎儿营养。魔鬼鱼一般三四年繁殖1 次,每胎通常只产1 崽,所以鱼妈妈会非常爱惜独子并会保护它直到可以独立生活为止,这种被称为“亲鱼护幼”的行为会持续1—2 年甚至更久。
四海为家的洄游鱼
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海洋面积也较大,从北向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域。魔鬼鱼的故事最早起源于东海与南海的边界,所有关于它们恐怖又生动的传闻也都是在这里诞生。我们对山东半岛黄渤海海域鱼类的本底资料检索后发现,20 世纪90 年代初的鱼类权威论著《山东鱼类志》和《黄渤海鱼类》中并无魔鬼鱼的相关记载,而在2001 年出版的《中国动物志·圆口纲·软骨鱼纲》中出现了山东青岛的采集信息。这一发现引起了我们的兴趣,联想到魔鬼鱼是一种远距离迁徙洄游习性的鱼类,我们对其洄游路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后得出结论:魔鬼鱼的栖息地十分辽阔,甚至可以说是“见风使舵”、逐利而行,我国沿海均有它们的分布;魔鬼鱼常见并常驻在东海和南海海域,于每年6—7 月在福建、浙江沿海活动,8—9 月开始洄游至黄渤海海域,10—11月再回到浙江沿海。
依据生活史阶段的栖息场所及变更地点,洄游鱼可以分为三大生态类群:海洋性、淡水性和过河口性;按照洄游的不同目的可以划分为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3 种类型。洄游路径的形成往往受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魔鬼鱼也不例外。
双吻前口蝠鲼在中国沿海的分布示意图
季风和洋流会带来富含营养的冷水,这些底层冷水遇到礁石后上升,在赤道带的阳光照耀下,浮游植物开始迅速繁殖并滋养出大量的浮游动物和小鱼小虾,这些都是魔鬼鱼最喜欢的食物。魔鬼鱼会追随这些洋流,从开始的一个海域内到后来跨越上千千米的大洋里迁徙洄游。大型岛屿周围会形成洋流效应,有些魔鬼鱼就会驻扎在这些岛屿周围成为“领主”;但岛屿周围的食物资源是有限的,更多的魔鬼鱼会追逐季风与洋流成为长途旅行者,跨越千万里在我国南北方之间奔波。其中,最大的迁徙动力就是饵料,而这种洄游行为就是上述的“索饵洄游”。
以黄渤海为重要补给站
根据2004 年版《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二卷·脊椎动物·上册》中绘制的双吻前口蝠鲼国内分布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在中国沿海的洄游轨迹,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点位于山东半岛的南北两侧,其他的重要分布点位于我国浙江、台湾和三亚海域。这种分布格局的形成显然与饵料丰度有关。南海气候温热,珊瑚礁区中孕育了丰富的浮游动物和鱼类资源;而黄渤海与东海的分布点应与黄河、长江的入海有密切关系。
于山东东营入海的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同时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奔腾的黄河水每年都会向入海口及邻近海域输入大量的水沙、及营养盐类。这些天然的底料与营养物质造就了环境条件适宜、营养丰富的黄河口海域,那里是各类浮游生物和鱼类繁衍生息的理想环境,进而成为魔鬼鱼长距离洄游的重要落脚点。
结合多方证据来看,以双吻前口蝠鲼为代表的魔鬼鱼在山东确有分布历史,资源量受季节影响比重很大,这可能也是造成历史调查时未形成采集记录的重要原因。魔鬼鱼是一种长距离迁徙的鱼类,我们在讨论其地理分布时应充分考虑生境范围,山东半岛为魔鬼鱼的重要栖息地,所以虽然魔鬼鱼看似“远来”但并非是客。
守护珍贵的海中精灵
早在2004 年, 双吻前口蝠鲼就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为濒危(EN)物种;2011 年,又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以下简称“公约”)附录Ⅱ;2016年,蝠鲼科所有种都被列入公约附录Ⅱ;2018 年,IUCN 又将蝠鲼科所有种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19 年,《野生动物学报》中《蝠鲼科动物保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文指出,自20世纪后期以来,全球范围内蝠鲼科动物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魔鬼鱼的滤食神器——鳃耙与头鳍 (图虫创意 供图)
虽然国际社会及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关注蝠鲼科的保护工作,但全球范围内仍存在过度开发、非法贸易和资源崩溃导致的物种濒危,且关于此类物种保护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较薄弱。目前,双吻前口蝠鲼的野外资源岌岌可危。体形庞大、饵料丰富且鲜有天敌的魔鬼鱼为何落到如此境地?最重要的因素还是来自人类。
《庄子·逍遥游》中记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鹏........”,蝠鲼因双“翼”展开巨大无比,而被古人追捧为鲲的原型。加上“食神物可延年益寿”的迷信观点根深蒂固,所以自古以来蝠鲼就成了人们追猎的对象。甚至后来有些药用典籍里面也出现了蝠鲼鳃耙可入药,称其为“膨鱼鳃”的记录。纵观古今,“膨鱼鳃”的药用说法实属昙花一现,历史上它从未有被收录为传统中药的记载,且至今也未被中国近代医学研究证实其药用价值。因人类对生命的敬畏而衍生出的迷信与跟风行为并没有让我们有所裨益,却让蝠鲼经历了残酷的猎杀,这是魔鬼鱼致危的最重要原因。
除了深受人类口腹之欲的影响外,环境的变迁也直接破坏了蝠鲼的生存环境。自20 世纪70年代以来,污染物排放、垃圾积累和石油泄漏等人类活动引起的海洋污染日益严峻。2011—2016年,我国每年约有78% 以上的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等级为第四类或劣于第四类。由于双吻前口蝠鲼具近海栖息的习性,因此更容易受到石油泄漏和污染物的直接影响。作为重要栖息地的山东半岛黄渤海海域,近几十年来黄河口附近的生物资源尤其是鱼类资源的变动也很明显。酷渔滥捕、减流断流、水域污染及2002 年开始实施的黄河调水调沙等人为因素都持续地影响着黄河口乃至黄渤海近海的生物群落。
我们应当理清思路,采用最有效的措施去守护这种神秘且可爱的鱼。首先,要针对魔鬼鱼保护开展科普宣传,除了认识魔鬼鱼本身更要清楚“膨鱼鳃”的药用误区。其次,针对蝠鲼这类具长距离洄游习性的鱼类采取迁地保护是不现实的,我们应把保护工作重心放在其生存环境的恢复与修复上,但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对其栖息地的水文条件调查和生物群落研究的基础之上。最后,最重要的是应加强近海管理,禁止过度捕捞,限制和规范污染物的排放,并积极开展有关蝠鲼科鱼类的目标渔业及兼捕渔业的动态监测。
无论是谁,在大自然面前永远无法独善其身,而历史也同样告诫着我们——关爱自然生命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本文图片除说明外,均由李浩林提供)
作者单位:①天津自然博物馆;
②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本文为《大自然》杂志2024年第1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排版:冯雪
编辑:赵雪
审核:曾朝辉
▲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进入中国邮政网上营业厅 (11185.cn)官网,搜索“大自然”订购
直达链接:
https://mall.11185.cn/web/detailsBk?id=103552&shopId=&businessId=BK&udcSrc=BK_search
点击文末蓝字“阅读原文”即可跳转至有赞商城购买页面
淘宝店铺“杂志铺图书专营店”店内搜索“大自然”下单
扫描二维码关注《大自然》头条号,解锁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