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级肺小叶和牵拉性支气管扩张

文摘   2024-06-22 09:01   浙江  
次级肺小叶(Secondary Pulmonary Lobule)
术语
• 次级肺小叶 (SPL):由结缔组织隔边界并由小叶支气管和动脉供血的肺结构的最小独立单位
• 组成部分
○ 小叶核心:小叶支气管、动脉和淋巴管
○ 通常包含≤ 12个腺泡(范围:3-24个)
• 大小:1-2.5cm
• 形态学特点
○ 在肺周边为立方体或金字塔形
○ 在肺中央为六边形或多边形
• 边界:小叶间隔
影像学特点
• 平片:在正常受试者中SPL不可见
• CT/HRCT
○ 正常的小叶动脉可能在SPL中心可见
○ 通过识别周围肺静脉推测正常小叶间隔的位置
异常SPL的影像学
○ 小叶间隔增厚
– 平滑的
□ 间质性水肿,淋巴管癌病变
– 结节状
□ 淋巴管癌病变,结节病,矽肺
– 不规则:间质性纤维化
– 所有可能表现为小叶中央间质增厚
○ 小叶中心异常
– 增强衰减:细胞性细支气管炎
– 减少衰减:小叶中心肺气肿
○ 全小叶异常
– 增强衰减:小叶性肺炎
– 减少衰减:过敏性肺炎,限制性细支气管炎,全小叶/旁小叶肺气肿
○ 弥漫性肺微结节:根据SPL的分布特征为小叶中心、围淋巴或随机

(左图)图解显示由小叶间隔边界的次级肺小叶。一条支气管、一条肺动脉和小叶核心内的肺淋巴管被结缔组织鞘包围。(右图)图解显示薄层CT上看到的次级肺小叶的情况。通过识别肺静脉和点状的小叶动脉,分别推测小叶间隔的位置和小叶的中心。小叶支气管通常在CT上不可见。
(左)轴向非增强CT显示正常的次级肺小叶,包括点状中心小叶动脉和在小叶间隔内行进的周围肺静脉。(右)一名37岁女性的轴向增强CT显示间质性水肿,表现为平滑的小叶间隔增厚。水肿液体表现为增厚的小叶间隔,勾勒出基底次级肺小叶,并由于小叶中央间质增厚增加了中心小叶动脉的显影。


牵拉性支气管扩张(Traction Bronchiectasis)
术语
• 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由纤维化引起的不规则支气管扩张
• 牵拉性细支气管扩张:由纤维化继发的不规则细支气管扩张
影像学特点
• 平片
○ 对识别支气管扩张敏感度低
○ 簇状环形阴影和/或轨道线阴影伴有结构扭曲
• CT/HRCT
○ 不规则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壁增厚
– 牵拉性细支气管扩张:位于距胸膜表面1-2厘米内的扩张小型胸膜下气道
○ 可表现为囊性或微囊性,可能难以与蜂窝肺区分
○ 评估相关的结构扭曲、网格状阴影、蜂窝影
主要鉴别诊断
• 特发性肺纤维化
•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 晚期结节病
• 慢性(纤维化)过敏性肺炎
• 放射性纤维化
○ 治疗后>12个月发生
○ 异常通常符合放射治疗区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晚期后遗症
病理学
• 支气管周围/细支气管周围的缩性纤维化与细支气管增生
诊断检查单
• 识别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允许在无蜂窝影的情况下诊断纤维化
• 纤维化间质性肺病预后较差
• 中等程度的观察者一致性

(左图)一名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冠状面非增强CT显示结构扭曲、蜂窝样改变、右中肺区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和右基底区牵拉性细支气管扩张。(右图)一名硬皮病和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轴向非增强CT显示轻度双侧弥漫性磨玻璃衰减、基底区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和牵拉性细支气管扩张,后者特点是距胸膜表面1-2厘米内的扩张气道。

(左图)一名硬皮病和纤维化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轴向非增强CT显示双基底区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和牵拉性细支气管扩张,伴有相邻的网格状阴影,指示纤维化。(右图)复合图包括一位接受立体定向身体放疗24个月后的肺癌患者的轴向增强CT,显示右肺邻近纵隔区瘢痕性肺不张,内有不规则扩张的支气管。放射性纤维化的发现通常符合治疗区域。


DailyRadiology
DailyRad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