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管鳞癌术后辅助免疫研究2:术后病理II-IVa期者可能无获益

文摘   2025-01-06 17:16   北京  


1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胸外科,中国广州

2广东医科大学附属高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中国 高州

背景/目标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术后辅助治疗主要包括化疗和放化疗。R0 切除的 ESCC 术后辅助治疗的生存获益仍存在争议。免疫治疗逐渐应用于食管癌围手术期,但食管癌术后免疫治疗的疗效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评估食管癌术后免疫治疗的有效性。为了这个目标,我们探讨了术后免疫治疗联合化疗与术后单独辅助化疗的差异。

方法

这项回顾性研究评估了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食管癌根治手术并接受术后辅助治疗的患者。根据辅助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术后辅助化疗(aCT)组和术后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aICT)组。收集两组的基线特征、手术相关指标、辅助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术后 2 年随访数据。

术后辅助化疗

术后辅助化疗每3周1次,共4个周期。化疗药物包括多西他赛(75 mg/m 2)、紫杉醇注射液(135 mg/m 2)、紫杉醇注射液(白蛋白结合,260 mg/m 2)、氟尿嘧啶注射液(0.5~1 g,d1~5)、长春瑞滨酒石酸氢盐注射液(25–30 mg/m 2,d1 和 d8)与顺铂(75 mg/m 2)或卡铂注射液(200–400 mg/m 2)。

术后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

术后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每3周一次,共4个周期。化疗方案与术后辅助化疗组相同。免疫治疗药物包括信迪利单抗注射液(每3周200 mg)、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每3周200 mg)、卡瑞利珠单抗注射液(每3周200 mg)、特瑞普利单抗(3 mg/kg,每2周)、派姆单抗注射液(2 mg/kg 每 2 周),或纳武单抗注射(3 mg/kg 每 2 周)。


结果

总共纳入 76 名患者:aICT 组和 aCT 组分别有 36 名患者和 40 名患者。两组之间的基线数据没有显着差异。辅助治疗期间,aICT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率显着高于aCT组(25.0% vs. 2.5%,p  = 0.007)。在 2 年随访期间,aCT 组的局部率和复发率分别为 17.5% 和 12.5%,aICT 组的局部率和复发率分别为 13.9% 和 5.6%,两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  = 0.489)。



这项研究有一些局限性。该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样本量较小,结果可能受到中心环境、设备、人员等特定因素的影响,从而限制了其普遍性和适用性。尽管如此,回顾性研究在某些情况下仍然具有重要价值。未来的研究应考虑扩大样本量、采用多中心设计,以增强研究的代表性和可信度。


结论

对于术后病理证实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与术后辅助化疗相比,术后化疗基础上加免疫治疗并没有带来更好的无病复发率。尽管如此,随着研究的进展,免疫疗法在食管鳞癌治疗中的作用可能会扩大,为这些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食管癌前沿
专注于食管癌、食管胃交界部癌的外科治疗与综合治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