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能源车市:欧洲车企加速投放2.5万欧元BEV,凭借品牌影响力与中企竞争

文摘   2024-11-18 00:02   北京  
在欧洲,以2.3万欧元的、自2024年夏季开始交车的Citroën e-C3(2025年计划投放起价2.0万欧元的廉价版)为开端,预计2024~2025年售价2.5万欧元左右的众多BEV将正式登场。背景原因在于,2025年欧盟强化碳排放量法规(115.1g/km→93.6g/km、WLTP)要求车企必须提升BEV销售规模,为与以低端车型为中心、销量在欧洲不断增长的中国系车企OEM相抗衡,投放廉价/小型BEV已成为关键课题。欧洲汽车产业界已形成“消费者作为大众消费品(Volume Zone)能够接受的BEV价格在2.5万欧元,2.5万欧元的BEV有可能充当规则改变者(Game Changer)的角色”的共识,预计到2025年左右大部分的量产车品牌都会推出满足上述价位的B细分区间BEV。据环境NGO组织Transport & Environment透露,当BEV出现售价2.5万欧元的选项时,将能拉动100万辆/年的BEV销量。

为能降低成本推出2.5万欧元BEV,各车企正在推进:①获得规模效应(通过大量采购降低平均每个单元的购买价格等等)、②活用低成本平台(PF)、③采用LFP(磷酸铁锂电池)等工作。围绕①,据推测在欧洲系OEM中最具优势的当属Stellantis。该集团不仅旗下拥有Citroën、Fiat等多个量产品牌,还采用了能够同时支持BEV和ICE车的Smart Car平台,这会比采用BEV专属平台的大众和雷诺更容易获得规模效应。该集团计划基于Smart Car平台生产和销售7款车型(含ICE车),假设每款车规模达15万~20万辆/年,预计7款车将能获得105万~140万辆/年的产销规模。此外,诸如Renault Twingo和VW ID.1等等,预定2025年以后上市的2万欧元以下A细分车型能对BEV市场扩大做出多大贡献也值得关注。

截至2024年上半年,从廉价BEV的售价来看,中国系车企已处于优势地位。例如,位居B细分区间的比亚迪Dolphin Mini(中国名为:海鸥)将在2025年投放欧洲市场,据推测其售价为2万欧元左右,将比欧洲系更为便宜。欧洲系OEM为了能与以低价格为卖点力争扩销的中国系相抗衡,除了降低成本之外,还计划宣传其售价以外的优势。作为其战略一环,已出现最大限度活用过去积累的品牌影响力的动向。比如说雷诺的Renault 4和Renault 5、大众的ID.Buzz(以BEV形式推出的、令人备感亲切的原先昵称“大众巴士”的VW Type2车型)等等,预计今后5年左右参考过去的标志性车型推出BEV的趋势仍将持续。

汽车产业前线观察
二十年汽车产业研究,近十年产业投资!传递前沿资迅及前沿认知!!!
 最新文章